南涅水石刻馆内,北魏至北宋的造像塔与单体造像林立,承载着跨越千年的人文温度;大云院的弥陀殿,于五代的余晖中矗立,单檐歇山顶沉稳大气,斗拱古朴,支撑起岁月的重量;原起寺里,宋代的大雄宝殿古朴庄重,尽显古早韵味,与之遥相呼应的宝塔,似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神圣之地;天台庵单檐歇山顶的正殿,在岁月的长河中独树一帜;龙门寺宛如一座古建博物馆,荟萃6个朝代建筑精华,漫步其间,仿若穿越时空,领略不同时代的建筑魅力……踏入长治,就仿佛翻开一部古老的线装书,每一页都散发着历史的沉香。
古建线路:南涅水石刻馆→原起寺→天台庵→大云院→龙门寺
南涅水石刻馆
南涅水石刻馆位于沁县,馆藏北魏到北宋500多年间民间石刻造像1100余件。石刻分造像塔、单体造像、造像碑三种形式,造型精巧、构图严谨、线条流畅、形状优美、内容感人,是我国目前馆藏民间石刻数量最多的石刻馆,被称为“中国民间石刻第一馆”。
原起寺
原起寺位于潞城区黄牛蹄乡辛安村东凤凰山巅,占地面积360平方米,始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年),宋代、清代屡有修葺,正殿(大雄宝殿)及青龙宝塔为宋代遗构,其余建筑为明清遗构。青龙宝塔高17米,为八角七层密檐式砖塔,斗拱形制古朴,用材较大,是研究宋代建筑中斗拱形制的重要实物。
天台庵
天台庵位于平顺县北耽车乡王曲村,现仅存正殿,为五代遗构。正殿建于高0.68米的石砌台基上,单檐歇山顶,简板布瓦,琉璃脊兽,屋坡举折平缓,四翼如飞,是唐制建筑向宋制建筑的过渡实例,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云院
大云院位于平顺县北耽车乡实会村,创建于后晋天福三年,占地面积4003平方米。寺内存宋碑2通,明清碑7通,五代壁画28.83平方米,整组壁画在绘制技法上承袭了晚唐时期“焦墨薄彩”的风格,线条浓淡分明、转折有序、设色丰富,并在重要部位施以沥粉贴金。画面虽然残损严重,但艺术价值非凡,是十分珍贵的五代遗作。
龙门寺
龙门寺原名法华寺,位于平顺县石城镇源头村,创建于北齐武定二年(550年),现存建筑山门(天王殿)为金代遗构、大雄宝殿为宋代遗构、西配殿为五代遗构、东配殿为明代遗构、燃灯佛殿为元代遗构,其余建筑均为清代遗构。龙门寺不仅以其优越的环境风貌、高超的总体布局、精妙的建筑空间处理,成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而且其集五代、宋、金、元、明、清6个朝代的建筑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在现存古建中也属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