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苦药材变身“金钥匙”!武乡县郑峪村党参种植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发布时间: 2025-05-08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连日来,武乡县上司乡郑峪村党参种植基地,一派农忙景象。农民躬身刨沟、弯腰摆苗,在轰鸣的农机声中,播撒新一年丰收的“希望苗”。

图为:村民弯腰播种党参苗

郑峪村水源充足、地块集中,为党参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武乡乡村振兴投资公司瞄准中药材行业市场需求,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在郑峪村流转百余亩土地种植党参。

“我们乡村振兴投资公司今年种育党参有1000亩,大概五月份就全部种植完成。”乡村振兴投资公司田间管理负责人向记者说道,后续将引导群众做好田间管理,为今年的丰收打好基础。

党参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以根入药,具有补脾养胃、益气生津、清肺止渴等作用,有“土人参”之美誉,可药可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公司以党参种植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联农带农,不仅带动当地70余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还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

“现在家里的地还没有开始播种,趁这会不忙在这工作,一天能挣100块钱,离家也近活儿也不累。”村民王菊青笑着说。王菊青为了照顾家庭,没办法去外地打工。现在好了,基地就在家门口,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昔日苦药材变成“金钥匙”。近年来,武乡县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市场拓展等一系列举措,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让群众在家门口捧起药材种植金饭碗。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党参标准化种植1400余亩。(郭静波)

原标题:上司乡郑峪村:党参种植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五一”假期武乡红色旅游热度“狂飙”
· 花式宠客亮“新招儿”!这个“五一”武乡很忙
· 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五一”假期焕新迎客
· “五一”假期,武乡县花式“宠客”带动文旅“热”
· 五一假期,武乡“掏家底”宠客!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武乡县
苦药材变身“金钥匙”!武乡县郑峪村党参种植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连日来,武乡县上司乡郑峪村党参种植基地,一派农忙景象。农民躬身刨沟、弯腰摆苗,在轰鸣的农机声中,播撒新一年丰收的“希望苗”。

图为:村民弯腰播种党参苗

郑峪村水源充足、地块集中,为党参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武乡乡村振兴投资公司瞄准中药材行业市场需求,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在郑峪村流转百余亩土地种植党参。

“我们乡村振兴投资公司今年种育党参有1000亩,大概五月份就全部种植完成。”乡村振兴投资公司田间管理负责人向记者说道,后续将引导群众做好田间管理,为今年的丰收打好基础。

党参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以根入药,具有补脾养胃、益气生津、清肺止渴等作用,有“土人参”之美誉,可药可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公司以党参种植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联农带农,不仅带动当地70余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还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

“现在家里的地还没有开始播种,趁这会不忙在这工作,一天能挣100块钱,离家也近活儿也不累。”村民王菊青笑着说。王菊青为了照顾家庭,没办法去外地打工。现在好了,基地就在家门口,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昔日苦药材变成“金钥匙”。近年来,武乡县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市场拓展等一系列举措,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让群众在家门口捧起药材种植金饭碗。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党参标准化种植1400余亩。(郭静波)

原标题:上司乡郑峪村:党参种植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