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和炎帝庙位于长治市上党区北呈乡北和村,坐北朝南,东西长17.3米,南北宽7.1米,占地面积122.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刻记载,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重修,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皆为清代建筑。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仅存正殿,东、西两侧有耳殿。正殿建于高0.5米的石砌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梁架为四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四椽栿为自然弯材,前后全柱柱头上施四铺作斗拱出抄头托梁栿,仰覆莲柱础,外檐铺作为五铺作双下昂出斜拱,昂为琴面昂,建筑特征具有显著的元代风格。原装修不存,后人于前檐处增设墙体,新辟门窗。庙内存清代重修碑2通。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北和炎帝庙全景
图为:献亭及正殿
图为:大殿梁架
图为:正殿柱头铺作
图为:柱础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北和炎帝庙位于长治市上党区北呈乡北和村,坐北朝南,东西长17.3米,南北宽7.1米,占地面积122.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刻记载,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重修,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皆为清代建筑。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仅存正殿,东、西两侧有耳殿。正殿建于高0.5米的石砌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梁架为四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四椽栿为自然弯材,前后全柱柱头上施四铺作斗拱出抄头托梁栿,仰覆莲柱础,外檐铺作为五铺作双下昂出斜拱,昂为琴面昂,建筑特征具有显著的元代风格。原装修不存,后人于前檐处增设墙体,新辟门窗。庙内存清代重修碑2通。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北和炎帝庙全景
图为:献亭及正殿
图为:大殿梁架
图为:正殿柱头铺作
图为:柱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