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长治市中医医院】中医“妙方”让结节不敢再嚣张
发布时间: 2025-02-16   |  来源: 长治日报

每当体检结束,很多人都会被体检单上的结节忧思焦虑,良性?恶性?穿刺?手术?其实大部分结节均为良性,大家不必多虑、恐慌,但需要进行早期干预、早期识别、早期治疗。接下来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中医对结节的认识。

“结节”的中医认识

中医认为“结节”的形成主要与气滞、痰凝、血瘀、毒结等有关,属中医“积病”范畴,亦分属于“瘿病”“痰核”“乳癖”“肺积”等范畴。“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发现结节体质多源于无形之气机失调,在气滞基础上,气不布津而痰凝,气结血阻而成瘀,最终气滞、血瘀、痰凝三者互相胶结,化而成结节。

中医调体质 中药治“结节”

《素问·举痛论》中指出:“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现代中医认为“压力太大,情绪不稳定,思虑过度,气血容易积滞不畅通,经脉内气血流动不顺畅,从而让身体容易出现各种结节。”

中医辨治结节,以益气健脾、温阳补虚治其本,以疏肝行气、祛湿化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治其标。因此,中医治疗可分为扶正、散结,扶正主要为益气散结、温阳散结;散结主要为行气散结、软坚散结、化痰散结、活血散结等。

益气散结“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虚弱则气结、痰凝、血瘀,易产生结节、肿瘤等。治以益气健脾为主,方药以四君子、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为主。

温阳散结 明代医家张景岳云:“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阳虚则寒凝,寒为阴邪,易损阳气,寒痰更易凝聚成结节。治以温阳散结,方药以四逆散、阳和汤为主方,温阳散寒通滞。

行气散结 该病主要与情志有关,治疗多以疏肝理气散结为法,常用柴胡疏肝散合越鞠丸加枳壳、玫瑰花、橘核等行气散结类药物。

软坚散结 软坚散结法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现代医家多以此为基础,将此法运用于治疗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中,临证处方时常用龙骨、牡蛎、浙贝母、川贝母等药物以奏软坚散结之效。

化痰散结 中医有“百病皆有痰作祟”之说,现代医家也多认为结节病理因素与痰湿密切相关,在治疗时强调化痰散结,常用薏苡仁、半夏、茯苓、白术等药物健脾消痰。

活血散结 中医认为气与血常常互为因果,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停。因此,在治疗结节时现代医家多用莪术、三棱等破血散结类药物,血行则气通,气通则结散。

此外,对于结节体质的人,还需要通过饮食调节、运动调节、精神调养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措施来达到平衡阴阳,从而保持身体健康。(长治市中医医院 王贝贝)

原标题:遇到“结节”莫要慌 中医散结有妙方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喜报!长治市中医医院正式加入“全国中医经典联盟”
· 省级名单公布!长治市中医医院2项目成功获批
· 长治市中医医院开展“世界卒中日”健康义诊活动
· 长治市中医医院举行省名中医高洪平学术传承会议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班
· “趣”研学!长治市中医药文化公园迎来首批“小郎中”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医疗健康
【长治市中医医院】中医“妙方”让结节不敢再嚣张

每当体检结束,很多人都会被体检单上的结节忧思焦虑,良性?恶性?穿刺?手术?其实大部分结节均为良性,大家不必多虑、恐慌,但需要进行早期干预、早期识别、早期治疗。接下来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中医对结节的认识。

“结节”的中医认识

中医认为“结节”的形成主要与气滞、痰凝、血瘀、毒结等有关,属中医“积病”范畴,亦分属于“瘿病”“痰核”“乳癖”“肺积”等范畴。“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发现结节体质多源于无形之气机失调,在气滞基础上,气不布津而痰凝,气结血阻而成瘀,最终气滞、血瘀、痰凝三者互相胶结,化而成结节。

中医调体质 中药治“结节”

《素问·举痛论》中指出:“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现代中医认为“压力太大,情绪不稳定,思虑过度,气血容易积滞不畅通,经脉内气血流动不顺畅,从而让身体容易出现各种结节。”

中医辨治结节,以益气健脾、温阳补虚治其本,以疏肝行气、祛湿化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治其标。因此,中医治疗可分为扶正、散结,扶正主要为益气散结、温阳散结;散结主要为行气散结、软坚散结、化痰散结、活血散结等。

益气散结“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虚弱则气结、痰凝、血瘀,易产生结节、肿瘤等。治以益气健脾为主,方药以四君子、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为主。

温阳散结 明代医家张景岳云:“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阳虚则寒凝,寒为阴邪,易损阳气,寒痰更易凝聚成结节。治以温阳散结,方药以四逆散、阳和汤为主方,温阳散寒通滞。

行气散结 该病主要与情志有关,治疗多以疏肝理气散结为法,常用柴胡疏肝散合越鞠丸加枳壳、玫瑰花、橘核等行气散结类药物。

软坚散结 软坚散结法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现代医家多以此为基础,将此法运用于治疗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中,临证处方时常用龙骨、牡蛎、浙贝母、川贝母等药物以奏软坚散结之效。

化痰散结 中医有“百病皆有痰作祟”之说,现代医家也多认为结节病理因素与痰湿密切相关,在治疗时强调化痰散结,常用薏苡仁、半夏、茯苓、白术等药物健脾消痰。

活血散结 中医认为气与血常常互为因果,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停。因此,在治疗结节时现代医家多用莪术、三棱等破血散结类药物,血行则气通,气通则结散。

此外,对于结节体质的人,还需要通过饮食调节、运动调节、精神调养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措施来达到平衡阴阳,从而保持身体健康。(长治市中医医院 王贝贝)

原标题:遇到“结节”莫要慌 中医散结有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