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沁县县委十四届八次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敲定全年经济工作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大盘,动员全县上下大胆创新,担当实干,统筹抓好城乡建设、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生态治理、民生保障、安全稳定六项重点工作,全力建设“北方水城·生态沁州”。
全力建设“北方水城·生态沁州”,首先要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沁县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北片区、南片区和西湖片区三个片区改造提升,坚持长效化精细化管理,大幅改善城市面貌。打造“一城山水半城湖”的特色水城,把浊漳河建成生态河、幸福河、文旅河。
全力建设“北方水城·生态沁州”,关键在于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沁县将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符合沁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争创沁州黄小米省级特色专业镇,培育升级肉鸡和水产等有基础、有市场的产业,引进扶持食品加工经营主体,推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全力建设“北方水城·生态沁州”,重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新一年,沁县将继续扛牢稳粮保供政治责任,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深化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
全力建设“北方水城·生态沁州”,必须狠抓生态环境治理。沁县将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引进培育储能项目、数字产业,拓展数字融合应用场景,构建绿色发展支撑体系。抓好治水兴水用水、扩绿兴绿护绿,统筹做好湿地、绿地、林地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硬约束,狠抓污染防治攻坚,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全力建设“北方水城·生态沁州”,根本在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沁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统筹做好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工作,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全力建设“北方水城·生态沁州”,就要坚决维护安全稳定。沁县将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有效防范重点领域风险,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沁县。(冯波)
原标题:抓项目 拼经济 促发展 沁县——锚定六项重点 打造生态沁州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2月12日,沁县县委十四届八次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敲定全年经济工作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大盘,动员全县上下大胆创新,担当实干,统筹抓好城乡建设、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生态治理、民生保障、安全稳定六项重点工作,全力建设“北方水城·生态沁州”。
全力建设“北方水城·生态沁州”,首先要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沁县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北片区、南片区和西湖片区三个片区改造提升,坚持长效化精细化管理,大幅改善城市面貌。打造“一城山水半城湖”的特色水城,把浊漳河建成生态河、幸福河、文旅河。
全力建设“北方水城·生态沁州”,关键在于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沁县将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符合沁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争创沁州黄小米省级特色专业镇,培育升级肉鸡和水产等有基础、有市场的产业,引进扶持食品加工经营主体,推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全力建设“北方水城·生态沁州”,重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新一年,沁县将继续扛牢稳粮保供政治责任,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深化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
全力建设“北方水城·生态沁州”,必须狠抓生态环境治理。沁县将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引进培育储能项目、数字产业,拓展数字融合应用场景,构建绿色发展支撑体系。抓好治水兴水用水、扩绿兴绿护绿,统筹做好湿地、绿地、林地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硬约束,狠抓污染防治攻坚,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全力建设“北方水城·生态沁州”,根本在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沁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统筹做好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工作,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全力建设“北方水城·生态沁州”,就要坚决维护安全稳定。沁县将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有效防范重点领域风险,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沁县。(冯波)
原标题:抓项目 拼经济 促发展 沁县——锚定六项重点 打造生态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