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心肺复苏模拟人、海姆立克急救马甲、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音箱、条幅……整理好“装备”的范潞霞又一次站在街边,向过往行人宣讲急救知识,执着而坚定,认真而从容。这一抹身影仿佛早已穿过了寒暑,越过了四季,一步步走进了市民的心里。14年的坚守,让长治人知晓了什么是“黄金四分钟”,让人们学会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如何抢救溺水人员等众多急救知识,也让更多人记住了她的名字。
范潞霞不仅是长治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基层护士,更是从全国第一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赵雪芳所在科室走出来的优秀护士,她曾在妇产科工作了近30年。范潞霞不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更是利用闲暇时间开展急救知识义务宣讲,用真诚与大爱、无私与奉献诠释了“白衣天使”的使命与担当。
日前,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榜单发布,范潞霞获评助人为乐“中国好人”,用平凡书写大爱,用医者微光照亮他人。
图为:范潞霞获评助人为乐“中国好人”
学而行之 让急救知识走近群众
“当你看到有人突然倒地并抽搐时,能立刻意识到病人可能患者有癫痫病,应及时将他(她)周围的硬物或尖利物品清理掉;之后判断患者是否还有心跳、呼吸,如若没有,就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有心跳、呼吸,那么帮患者取侧卧位,将衣物或手垫住头部,擦掉嘴里的沫液。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用手掐人中,会加重患者的抽搐,损伤更大;也不要往患者嘴里塞东西,一则容易损伤患者牙齿,二则易咬掉物品吞入引起窒息……”
“哎呀!我一直以为这种情况就是要掐病人的人中呢,没想到会适得其反,真是不学不知道,以后更要多学习。”
“今天出门真值,虽然天气寒冷,但我学到了救命的知识,范老师您辛苦了!”
2月6日,农历正月初九,当天晚上的气温骤降至零下15摄氏度,寒风肆虐,却见潞州区金威超市双子店门前的范潞霞依然向群众讲解着急救知识,还时不时做出示范,这堂生动的急救课程并没有因天气恶劣而中断,反而更加令人心生敬佩。
14年来,范潞霞的急救知识课堂在街头、公园、社区、学校、厂矿开展了一次又一次,急救内容演示了一遍又一遍,不论寒暑,她总是认真而严谨地为群众教学、答疑、解惑……
作为一名护士,范潞霞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刻起就忙碌在基层,她不断磨炼意志、提高自身素养,学习更多医学知识,始终坚持“一切为了患者”的理想信念。时间就这么一晃而过。但在一次偶然与同事的交谈中,一个关于生命的话题又让她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说,某日接诊了一个孩子,吃东西时被呛窒息,当爷爷奶奶抱来医院时,孩子全身已经发紫,没有了生命迹象。医护人员的话语沉重而惋惜,如果爷爷奶奶会急救方法,孩子就会得救……
还有一次,范潞霞早晨来院上班,听到一位患者家属在号啕大哭。午餐的时候同事告知,一个15岁的中学生,在早晨跑操过程中突然倒地,就医时,尽管医护人员倾尽了全力也没能挽救男孩的生命……
范潞霞听后痛心不已:“在工作当中听到的一个又一个案例,让我内心如翻江倒海般不能平静,非常着急,想着怎么样才能让人们都来学习急救知识,将‘黄金四分钟’以内能救命的知识、技能传播给每一个人,在非常时刻挽救生命。”
于是,2011年,范潞霞利用下班时间,在街头第一次摆起了“急救地摊”,教授市民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术、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方法等,让更多人懂得和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危急时刻抓住“黄金四分钟”及时挽救生命。
图为:范潞霞摆“急救地摊”教授市民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术等知识
仁术济世 数年如一日坚守阵地
范潞霞说:“作为医者,我应该把我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挽救更多生命,即使刚开始人们不理解,但我知道,多一个人学习就多一分希望。”
在范潞霞开展急救知识义务宣传的初期,由于市民的不理解和事不关己的态度,令她一颗滚烫的心被一盆盆“冷水”浇了一次又一次。围观的人说,这都是医生护士的工作,关我们什么事;也有人说,她在路边摆这样的“摊”,为什么呢?还有人用眼光质疑,这么高难度的事情让普通人去做,可能吗?
“我讲的都是危急时刻能救命的知识,从不后悔。”她说。因为听过太多次“可惜”,因为生命没有“如果”。多年来,范潞霞穿着气管气道异物梗塞模型背心,带着心肺复苏模拟人,在街头、公园、社区手把手教路人急救技能。2020年,她还自掏腰包购置了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用微光一点一点照亮了人们的心。
2023年的一个夏夜,范潞霞在公园宣讲,一位在校大学生对她说:“老师,我认识您,听过您的课。”
“那你还会心肺复苏知识吗?”范潞霞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当然!”男生回答得斩钉截铁。
“小伙子,来,示范一下!”有群众也鼓励道。
将模拟人仰卧平躺,找到两乳头连线中点,左手掌根紧贴模拟人胸部,两手重叠,右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力按压……动作标准,一气呵成,围观群众纷纷称赞。
“没想到孩子做得那么好,姿势规范、力度适当。我当时很感动,给了他一个大大的赞。”范潞霞有些激动地说。
八一广场、滨湖文旅、街头路边、商场超市……14年来,范潞霞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宣讲急救知识,即使节假日也从未间断。市民们在敬佩她的同时也感动于她的执着。
2024年1月20日晚,寒风凛冽。范潞霞跟往常一样背起设备在街头开始了宣讲。几位市民在学习急救知识后对范潞霞竖起了大拇指:“今天晚上跟您学习了救命的知识,真是太好了!以前看网上那些急救方法步骤多、无法练习,您这样现场一教就感觉容易多了。”范潞霞听后感到十分高兴。
“1月20日,是我国第二个全国急救日,今年的主题就是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范潞霞说,国家大力提倡学习急救方法,如果每个家庭有一位成员学习并掌握急救方法,家庭就会多一分安全。“被食物呛住后引起窒息,接下来就是心跳骤停,超过4分钟会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患者每延迟一分钟抢救,生命就会流失10%。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掌握急救技能。”
范潞霞为了给大家讲得明白,让人容易理解,不断摸索、改进语言和简化动作,让人们进行紧急心肺复苏时能做到简单、有效、好操作。曾有群众练习之后十分惊讶地表示,竟然这么累啊!范潞霞说:“你这按压的还只是模拟人,要抢救按压真人的话更累。心肺复苏对胸部按压深度有要求,成人5-6厘米,如果深度不够那只能是低质量的心肺复苏。”
“我现在才知道医务工作者真不容易,这么晚了还出来讲课,在您身上看到了医生的美好品德,医护人员真是天使……”群众发出深深的感慨,让范潞霞十分动容。
图为:范潞霞为孩子们讲授急救知识
恪守初心 用医者微光照亮生命
2017年,山西省开展“心肺复苏普及进万家精准健康工程”;
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正式启动;
2020年,我市在部分地域安装AED设备;
2025年,我市AED设备从最初的32台已增加至500多台;
……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加之国家及省市对健康、安全知识的大力宣传,范潞霞的公益宣传之路也越走越宽,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信任到信任、从怀疑到深信不疑,她的宣传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并积极参与,收获了无数的关爱与赞许。
“只要学习急救知识挽救了生命,就是我的动力。只要对生命有意义,我就要坚持做下去!”这是范潞霞义务宣传急救知识的初衷,也是她坚持多年的不竭动力。
范潞霞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下乡给留守老人宣讲急救知识,老人们学习特别认真,而且用手机录像,生怕自己忘记常常复习。她每次都被深深感动。
“去年,跟妹妹一家去壶关县一个偏僻山村宣讲,临走时,回头看了一眼留守老人和他6岁的孙女,只见孩子拿着她手里的布娃娃,在院子里一直照着我教学的模样给娃娃按压,做心肺复苏,当她抬头看向我的那一刻仿佛在说:‘奶奶,我学会了。’我的眼泪当时就下来了,我觉得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范潞霞的宣传得到市民认可的同时,她也被市民们的学习实践与积极传播温暖着。
2023年春,八一广场上樱花烂漫。教学过后的几天,范潞霞在抖音平台刷到一条视频:“正好在樱花树下跟老师学习了急救知识,没想到竟给邻居的孩子用上了……”她看到内容十分激动,立即在评论区留下一条评论“你是救人英雄”。
那天,从上海回长治探亲的一家三口也参加了学习,女主人感慨,在上海的小区里有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我们都不会用,没想到回来长治学会了。“等去了上海,我还会把学到的知识也分享给别的人。”据范潞霞介绍,我市自2020年就在部分地域开始安装AED设备,从最初的32台到如今已有500多台,机场、高铁站和部分学校,还有1路、3路、5路、10路等部分公交车上也已安装,堪称移动的“救命神器”,徒手实施心肺复苏加AED设备抢救患者的概率更高。
范潞霞说,这么多年宣传,让她感动的瞬间有很多,给她的动力也越来越多。
2024年1月19日,范潞霞在路边宣传时,遇到几名外地游客。其中一位游客问道:“我不是本地人,能不能听讲解?”
“当然可以,学习知识不分地域!退休后,我还计划去不同的城市宣讲呢,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还能分享急救知识。”范潞霞很高兴地回答。
听完讲解,游客激动地给朋友打电话说:“哇!长治真是高大上啊,随便在街边走走都能学到急救知识……”
范潞霞的义务宣传从2011年开始至今已有14年,志愿服务超过3000小时。而且,她讲解的内容也在不断增多,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方法、儿童防溺水、癫痫救治等多种急救知识,在她的不断演示、讲解、教学中变得愈加接地气,她称之为“民众版”急救,使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自愿加入到学习的队伍当中,甚至有学习了四五年的市民每当看到她的宣传都要去重新温习一遍,生怕自己学得不够好、不扎实。
与此同时,在范潞霞的影响和带动下,数年间,长治市人民医院有更多的医护人员先后加入到公益宣传行动中。2021年3月,依托长治市妇联“太行巾帼红”项目服务平台,长治市人民医院成立了“雪芳”巾帼志愿服务队,并特别准备了印有“长治市人民医院”logo的公益马甲和条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队友一起携手奔赴公益之路。
新年伊始,万物复苏。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棂时,范潞霞已然忙碌在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守护群众健康,一心为民传递医者温暖,无私奉献书写使命担当。范潞霞虽然平凡,但她的善举却穿过了城市的万家灯火久久印在人们的心里……(郭燕妮)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心肺复苏模拟人、海姆立克急救马甲、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音箱、条幅……整理好“装备”的范潞霞又一次站在街边,向过往行人宣讲急救知识,执着而坚定,认真而从容。这一抹身影仿佛早已穿过了寒暑,越过了四季,一步步走进了市民的心里。14年的坚守,让长治人知晓了什么是“黄金四分钟”,让人们学会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如何抢救溺水人员等众多急救知识,也让更多人记住了她的名字。
范潞霞不仅是长治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基层护士,更是从全国第一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赵雪芳所在科室走出来的优秀护士,她曾在妇产科工作了近30年。范潞霞不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更是利用闲暇时间开展急救知识义务宣讲,用真诚与大爱、无私与奉献诠释了“白衣天使”的使命与担当。
日前,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榜单发布,范潞霞获评助人为乐“中国好人”,用平凡书写大爱,用医者微光照亮他人。
图为:范潞霞获评助人为乐“中国好人”
学而行之 让急救知识走近群众
“当你看到有人突然倒地并抽搐时,能立刻意识到病人可能患者有癫痫病,应及时将他(她)周围的硬物或尖利物品清理掉;之后判断患者是否还有心跳、呼吸,如若没有,就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有心跳、呼吸,那么帮患者取侧卧位,将衣物或手垫住头部,擦掉嘴里的沫液。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用手掐人中,会加重患者的抽搐,损伤更大;也不要往患者嘴里塞东西,一则容易损伤患者牙齿,二则易咬掉物品吞入引起窒息……”
“哎呀!我一直以为这种情况就是要掐病人的人中呢,没想到会适得其反,真是不学不知道,以后更要多学习。”
“今天出门真值,虽然天气寒冷,但我学到了救命的知识,范老师您辛苦了!”
2月6日,农历正月初九,当天晚上的气温骤降至零下15摄氏度,寒风肆虐,却见潞州区金威超市双子店门前的范潞霞依然向群众讲解着急救知识,还时不时做出示范,这堂生动的急救课程并没有因天气恶劣而中断,反而更加令人心生敬佩。
14年来,范潞霞的急救知识课堂在街头、公园、社区、学校、厂矿开展了一次又一次,急救内容演示了一遍又一遍,不论寒暑,她总是认真而严谨地为群众教学、答疑、解惑……
作为一名护士,范潞霞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刻起就忙碌在基层,她不断磨炼意志、提高自身素养,学习更多医学知识,始终坚持“一切为了患者”的理想信念。时间就这么一晃而过。但在一次偶然与同事的交谈中,一个关于生命的话题又让她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说,某日接诊了一个孩子,吃东西时被呛窒息,当爷爷奶奶抱来医院时,孩子全身已经发紫,没有了生命迹象。医护人员的话语沉重而惋惜,如果爷爷奶奶会急救方法,孩子就会得救……
还有一次,范潞霞早晨来院上班,听到一位患者家属在号啕大哭。午餐的时候同事告知,一个15岁的中学生,在早晨跑操过程中突然倒地,就医时,尽管医护人员倾尽了全力也没能挽救男孩的生命……
范潞霞听后痛心不已:“在工作当中听到的一个又一个案例,让我内心如翻江倒海般不能平静,非常着急,想着怎么样才能让人们都来学习急救知识,将‘黄金四分钟’以内能救命的知识、技能传播给每一个人,在非常时刻挽救生命。”
于是,2011年,范潞霞利用下班时间,在街头第一次摆起了“急救地摊”,教授市民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术、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方法等,让更多人懂得和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危急时刻抓住“黄金四分钟”及时挽救生命。
图为:范潞霞摆“急救地摊”教授市民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术等知识
仁术济世 数年如一日坚守阵地
范潞霞说:“作为医者,我应该把我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挽救更多生命,即使刚开始人们不理解,但我知道,多一个人学习就多一分希望。”
在范潞霞开展急救知识义务宣传的初期,由于市民的不理解和事不关己的态度,令她一颗滚烫的心被一盆盆“冷水”浇了一次又一次。围观的人说,这都是医生护士的工作,关我们什么事;也有人说,她在路边摆这样的“摊”,为什么呢?还有人用眼光质疑,这么高难度的事情让普通人去做,可能吗?
“我讲的都是危急时刻能救命的知识,从不后悔。”她说。因为听过太多次“可惜”,因为生命没有“如果”。多年来,范潞霞穿着气管气道异物梗塞模型背心,带着心肺复苏模拟人,在街头、公园、社区手把手教路人急救技能。2020年,她还自掏腰包购置了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用微光一点一点照亮了人们的心。
2023年的一个夏夜,范潞霞在公园宣讲,一位在校大学生对她说:“老师,我认识您,听过您的课。”
“那你还会心肺复苏知识吗?”范潞霞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当然!”男生回答得斩钉截铁。
“小伙子,来,示范一下!”有群众也鼓励道。
将模拟人仰卧平躺,找到两乳头连线中点,左手掌根紧贴模拟人胸部,两手重叠,右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力按压……动作标准,一气呵成,围观群众纷纷称赞。
“没想到孩子做得那么好,姿势规范、力度适当。我当时很感动,给了他一个大大的赞。”范潞霞有些激动地说。
八一广场、滨湖文旅、街头路边、商场超市……14年来,范潞霞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宣讲急救知识,即使节假日也从未间断。市民们在敬佩她的同时也感动于她的执着。
2024年1月20日晚,寒风凛冽。范潞霞跟往常一样背起设备在街头开始了宣讲。几位市民在学习急救知识后对范潞霞竖起了大拇指:“今天晚上跟您学习了救命的知识,真是太好了!以前看网上那些急救方法步骤多、无法练习,您这样现场一教就感觉容易多了。”范潞霞听后感到十分高兴。
“1月20日,是我国第二个全国急救日,今年的主题就是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范潞霞说,国家大力提倡学习急救方法,如果每个家庭有一位成员学习并掌握急救方法,家庭就会多一分安全。“被食物呛住后引起窒息,接下来就是心跳骤停,超过4分钟会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患者每延迟一分钟抢救,生命就会流失10%。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掌握急救技能。”
范潞霞为了给大家讲得明白,让人容易理解,不断摸索、改进语言和简化动作,让人们进行紧急心肺复苏时能做到简单、有效、好操作。曾有群众练习之后十分惊讶地表示,竟然这么累啊!范潞霞说:“你这按压的还只是模拟人,要抢救按压真人的话更累。心肺复苏对胸部按压深度有要求,成人5-6厘米,如果深度不够那只能是低质量的心肺复苏。”
“我现在才知道医务工作者真不容易,这么晚了还出来讲课,在您身上看到了医生的美好品德,医护人员真是天使……”群众发出深深的感慨,让范潞霞十分动容。
图为:范潞霞为孩子们讲授急救知识
恪守初心 用医者微光照亮生命
2017年,山西省开展“心肺复苏普及进万家精准健康工程”;
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正式启动;
2020年,我市在部分地域安装AED设备;
2025年,我市AED设备从最初的32台已增加至500多台;
……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加之国家及省市对健康、安全知识的大力宣传,范潞霞的公益宣传之路也越走越宽,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信任到信任、从怀疑到深信不疑,她的宣传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并积极参与,收获了无数的关爱与赞许。
“只要学习急救知识挽救了生命,就是我的动力。只要对生命有意义,我就要坚持做下去!”这是范潞霞义务宣传急救知识的初衷,也是她坚持多年的不竭动力。
范潞霞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下乡给留守老人宣讲急救知识,老人们学习特别认真,而且用手机录像,生怕自己忘记常常复习。她每次都被深深感动。
“去年,跟妹妹一家去壶关县一个偏僻山村宣讲,临走时,回头看了一眼留守老人和他6岁的孙女,只见孩子拿着她手里的布娃娃,在院子里一直照着我教学的模样给娃娃按压,做心肺复苏,当她抬头看向我的那一刻仿佛在说:‘奶奶,我学会了。’我的眼泪当时就下来了,我觉得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范潞霞的宣传得到市民认可的同时,她也被市民们的学习实践与积极传播温暖着。
2023年春,八一广场上樱花烂漫。教学过后的几天,范潞霞在抖音平台刷到一条视频:“正好在樱花树下跟老师学习了急救知识,没想到竟给邻居的孩子用上了……”她看到内容十分激动,立即在评论区留下一条评论“你是救人英雄”。
那天,从上海回长治探亲的一家三口也参加了学习,女主人感慨,在上海的小区里有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我们都不会用,没想到回来长治学会了。“等去了上海,我还会把学到的知识也分享给别的人。”据范潞霞介绍,我市自2020年就在部分地域开始安装AED设备,从最初的32台到如今已有500多台,机场、高铁站和部分学校,还有1路、3路、5路、10路等部分公交车上也已安装,堪称移动的“救命神器”,徒手实施心肺复苏加AED设备抢救患者的概率更高。
范潞霞说,这么多年宣传,让她感动的瞬间有很多,给她的动力也越来越多。
2024年1月19日,范潞霞在路边宣传时,遇到几名外地游客。其中一位游客问道:“我不是本地人,能不能听讲解?”
“当然可以,学习知识不分地域!退休后,我还计划去不同的城市宣讲呢,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还能分享急救知识。”范潞霞很高兴地回答。
听完讲解,游客激动地给朋友打电话说:“哇!长治真是高大上啊,随便在街边走走都能学到急救知识……”
范潞霞的义务宣传从2011年开始至今已有14年,志愿服务超过3000小时。而且,她讲解的内容也在不断增多,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方法、儿童防溺水、癫痫救治等多种急救知识,在她的不断演示、讲解、教学中变得愈加接地气,她称之为“民众版”急救,使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自愿加入到学习的队伍当中,甚至有学习了四五年的市民每当看到她的宣传都要去重新温习一遍,生怕自己学得不够好、不扎实。
与此同时,在范潞霞的影响和带动下,数年间,长治市人民医院有更多的医护人员先后加入到公益宣传行动中。2021年3月,依托长治市妇联“太行巾帼红”项目服务平台,长治市人民医院成立了“雪芳”巾帼志愿服务队,并特别准备了印有“长治市人民医院”logo的公益马甲和条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队友一起携手奔赴公益之路。
新年伊始,万物复苏。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棂时,范潞霞已然忙碌在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守护群众健康,一心为民传递医者温暖,无私奉献书写使命担当。范潞霞虽然平凡,但她的善举却穿过了城市的万家灯火久久印在人们的心里……(郭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