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一排排培养架错落有致,食用菌菌丝如同细密的网络悄无声息地在培养棒上蔓延……近日,在长治市壶关县东井岭乡东井岭村的太行森宝东篱食用菌产业园内,工作人员一边查看生长情况,一边详细记录着各种数据,为下阶段室外种植打好基础。
图为:东篱食用菌产业园的技术人员在查看金耳菌长势
太行森宝东篱食用菌产业园是以山西农业大学为技术支撑,集食用菌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全链条生产研发企业。目前,该园区已经建有1个年产36万棒的菌种生产车间,1个年产50万个的包装筐生产车间,2个共100座大棚的生产基地,1个日配送量20吨的配送中心,1个年产100万棒的菌棒厂。年产平菇食用菌1000吨,销售收入达1500万元。
作为长治市首家引进金耳菌的食用菌企业,该企业以省农科院为技术依托,积极引进优质食用菌菌种,创新运用多种培育方式,在原有菌丝培育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克隆技术和组织分离技术,实现了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液体菌种培育。“我们依托山西农科院博士站的研究平台,成功实现了引进优良菌种的本地化培育。新型液体菌种培育技术的成功运用,不仅缩短了培育时间,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稳定了菌菇的产量和品质,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太行森宝东篱食用菌产业园负责人李刚介绍说,太行森宝东篱食用菌产业园食用菌研究中心作为长治市首家从事食用菌菌种培育研发的研究中心,实现了多种食用菌的本地化培育。
此外,太行森宝东篱食用菌产业园还积极响应大力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要求,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创新“1+1+21+N”的庭院平菇种植发展模式,依托乡镇农投公司牵头组织,全乡推广平菇种植庭院经济,依托太行森宝东篱食用菌产业园,实行统一菌棒、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在东井岭乡21个村全面推广庭院经济食用菌种植。2024年在北行头村、南行头村、崔家庄村推广庭院平菇种植300余户,户均增收3000元至5000元。
小小食用菌撑起农民增收“致富伞”。未来,太行森宝东篱食用菌产业园将进一步加大食用菌技术推广,做强食用菌产业链,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助农增收。(马浩彦)
原标题:壶关县:特色种植鼓起村民腰包 发展食用菌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相关链接 | ||||||||||||
|
|
||
|
||||||||||||||||
|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一排排培养架错落有致,食用菌菌丝如同细密的网络悄无声息地在培养棒上蔓延……近日,在长治市壶关县东井岭乡东井岭村的太行森宝东篱食用菌产业园内,工作人员一边查看生长情况,一边详细记录着各种数据,为下阶段室外种植打好基础。
图为:东篱食用菌产业园的技术人员在查看金耳菌长势
太行森宝东篱食用菌产业园是以山西农业大学为技术支撑,集食用菌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全链条生产研发企业。目前,该园区已经建有1个年产36万棒的菌种生产车间,1个年产50万个的包装筐生产车间,2个共100座大棚的生产基地,1个日配送量20吨的配送中心,1个年产100万棒的菌棒厂。年产平菇食用菌1000吨,销售收入达1500万元。
作为长治市首家引进金耳菌的食用菌企业,该企业以省农科院为技术依托,积极引进优质食用菌菌种,创新运用多种培育方式,在原有菌丝培育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克隆技术和组织分离技术,实现了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液体菌种培育。“我们依托山西农科院博士站的研究平台,成功实现了引进优良菌种的本地化培育。新型液体菌种培育技术的成功运用,不仅缩短了培育时间,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稳定了菌菇的产量和品质,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太行森宝东篱食用菌产业园负责人李刚介绍说,太行森宝东篱食用菌产业园食用菌研究中心作为长治市首家从事食用菌菌种培育研发的研究中心,实现了多种食用菌的本地化培育。
此外,太行森宝东篱食用菌产业园还积极响应大力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要求,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创新“1+1+21+N”的庭院平菇种植发展模式,依托乡镇农投公司牵头组织,全乡推广平菇种植庭院经济,依托太行森宝东篱食用菌产业园,实行统一菌棒、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在东井岭乡21个村全面推广庭院经济食用菌种植。2024年在北行头村、南行头村、崔家庄村推广庭院平菇种植300余户,户均增收3000元至5000元。
小小食用菌撑起农民增收“致富伞”。未来,太行森宝东篱食用菌产业园将进一步加大食用菌技术推广,做强食用菌产业链,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助农增收。(马浩彦)
原标题:壶关县:特色种植鼓起村民腰包 发展食用菌产业壮大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