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从来天下脊”。长治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物产丰富的城市。去年以来,长治市检察机关围绕加快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的目标,主动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亲企、为企、护企,积极构建横向衔接、纵向贯通、协作配合的检察一体化履职格局,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变理念,优化综合保护新举措。长治市人民检察院主动谋篇布局,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检察履职的重要工作,制定出台《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31项重点任务,为全市检察机关提供行动指引。强化服务意识,借助12309检察服务平台、微信会客厅,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一站式”服务。加强协同联动,积极与市场监督管理局、法院、公安、人民银行等部门沟通协作,在安全生产、知识产权、反洗钱犯罪等领域建立协作机制,协同保障企业焕发活力。沁源县人民检察院研发的法治护航营商环境监督平台,为政府部门招商引资等工作提供法律服务100余次。
强履职,提升市场主体安全感。打击犯罪“零容忍”,聚焦企业外部发展、内部犯罪,推进侵害企业利益犯罪的治罪与治理,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创优环境“零距离”,创新“公益诉讼+营商环境”工作模式,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办理涉企公益诉讼案件34件。襄垣县人民检察院、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治理煤矿使用假冒监测设备案,聚焦矿山监测设备安全隐患,通过异地协作,督促行政机关及时开展安全专项治理,督促相关矿企对9类34种检测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助力煤矿安全生产。规范执法“零折扣”,健全常态化涉企“挂案”预防和清理长效机制,与公安机关联合清理长期未结“挂案”,依法为企业“松绑”;将信任融入弹性监管,开展涉企社区矫正对象请假赴外地生产经营专项行动,健全企业经营者动态监管。
重服务,增强安商惠企“优保障”。坚持依法惩治犯罪与保护合法权益并举,精准办好个案与推动源头治理并重,护好一企、促治一片、惠及一方。全市检察机关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为保护“潞党参”“沁州黄小米”“黎侯虎”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起“检察+行政+企业+乡村”综合保护机制。沁县人民检察院针对“沁州黄小米”地理标志产品使用不规范等问题,通过行政公益诉讼,完善“沁州黄小米”保护机制。聚焦企业法治需求,与工商联、商会、行业协会、民营企业家代表召开座谈会,倾听企业发展所需所盼所忧,通过法治宣讲、交流座谈等方式找准检察履职点,制发法律风险提示函,量身开具法治良方。立足调查研究、末端治理、源头预防三个方面,对涉企案件实行“一案一策”,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制发检察建议19件,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
相关链接 | ||||||||||
|
|
||
|
||||||||||||||||
|
“上党从来天下脊”。长治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物产丰富的城市。去年以来,长治市检察机关围绕加快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的目标,主动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亲企、为企、护企,积极构建横向衔接、纵向贯通、协作配合的检察一体化履职格局,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变理念,优化综合保护新举措。长治市人民检察院主动谋篇布局,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检察履职的重要工作,制定出台《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31项重点任务,为全市检察机关提供行动指引。强化服务意识,借助12309检察服务平台、微信会客厅,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一站式”服务。加强协同联动,积极与市场监督管理局、法院、公安、人民银行等部门沟通协作,在安全生产、知识产权、反洗钱犯罪等领域建立协作机制,协同保障企业焕发活力。沁源县人民检察院研发的法治护航营商环境监督平台,为政府部门招商引资等工作提供法律服务100余次。
强履职,提升市场主体安全感。打击犯罪“零容忍”,聚焦企业外部发展、内部犯罪,推进侵害企业利益犯罪的治罪与治理,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创优环境“零距离”,创新“公益诉讼+营商环境”工作模式,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办理涉企公益诉讼案件34件。襄垣县人民检察院、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治理煤矿使用假冒监测设备案,聚焦矿山监测设备安全隐患,通过异地协作,督促行政机关及时开展安全专项治理,督促相关矿企对9类34种检测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助力煤矿安全生产。规范执法“零折扣”,健全常态化涉企“挂案”预防和清理长效机制,与公安机关联合清理长期未结“挂案”,依法为企业“松绑”;将信任融入弹性监管,开展涉企社区矫正对象请假赴外地生产经营专项行动,健全企业经营者动态监管。
重服务,增强安商惠企“优保障”。坚持依法惩治犯罪与保护合法权益并举,精准办好个案与推动源头治理并重,护好一企、促治一片、惠及一方。全市检察机关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为保护“潞党参”“沁州黄小米”“黎侯虎”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起“检察+行政+企业+乡村”综合保护机制。沁县人民检察院针对“沁州黄小米”地理标志产品使用不规范等问题,通过行政公益诉讼,完善“沁州黄小米”保护机制。聚焦企业法治需求,与工商联、商会、行业协会、民营企业家代表召开座谈会,倾听企业发展所需所盼所忧,通过法治宣讲、交流座谈等方式找准检察履职点,制发法律风险提示函,量身开具法治良方。立足调查研究、末端治理、源头预防三个方面,对涉企案件实行“一案一策”,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制发检察建议19件,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