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长治市“三个一”全方位提升养老服务品质
发布时间: 2024-10-11   |  来源: 上党晚报

养老服务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是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民生问题。近年来,长治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坚持开放融合、共建共享的理念,各有关部门尽职尽责,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全市养老服务品质得到全方位提升—

一餐饭 社区食堂暖胃又暖心

“请问中午有什么饭菜?”

“今日午餐:小炒肉、麻婆豆腐、西红柿炒鸡蛋、手工莜面等,主食有大米、花卷、八宝粥……”

临近中午,潞州区广场东社区食堂负责人看到咨询信息后,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给予了回复。每天早中晚三餐前,她都会将食谱发到群里,方便社区的老年朋友前来就餐。辖区内60周岁以上的老人拿着社区办理的助餐卡,轻轻一刷,就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

“早餐晚餐只需3元,午餐4元至7元,不够还可以加饭,在这里吃饭快捷方便,经济实惠,解决了我们老年人吃饭的难题。”来就餐的老人武银虎开心地说。

上了年纪的人,有的行动不便,记忆力差,子女也不在身边,日常饮食起居这些年轻人看起来的“小事”就变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大事”。广场东小区党支部为解决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吃饭问题,提出建立老年食堂的建议。

广场东社区借助老旧小区改造的机会,在民政、住建、驻街单位、物业等多部门支持下,最终社区食堂成功落地。社区共为老人办理助餐卡380多张,低保户、特困户可享受老年人优惠价格,60岁以上的特困户可免费就餐。

不仅是广场东社区,如今在长治市许多社区,在食堂吃上一顿助老餐,已不再是新鲜事。家门口有没有社区食堂,也成为当下老年人评价社区生活品质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怎么能让老人既吃得饱,又吃得好?社区食堂针对老年人饮食特点,在饭菜品质上下功夫,推出了低糖、低脂等多种套餐,清淡可口,荤素搭配,既保证了老年人的膳食营养,又倡导了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念,让老人吃得放心舒心。与此同时,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各个社区适时推出贴心送餐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网格员、志愿者、护工上门送餐陪聊,将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

近年来,长治市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与社区服务融合,集“党务服务、政务服务、民生事务服务”于一体,通过开展助医、助养、助餐、助洁、助急、助行“六助”服务,打造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得到老年人的赞誉。

一节课 丰富老年人多彩生活梦

10月9日上午,走进东街长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阵悠扬的音乐声传来。二楼宽敞明亮的健身教室内,十余位老人正拿着花伞,在舞蹈老师的指导下,排练节目《水韵江南》。室外烈日炎炎,室内凉爽舒适,在这样的环境里跳舞,老人们的笑容里写满了幸福。

在几年前,这里的情景完全不同。“以前跳舞只有露天小广场,出去活动得看天气,刮风下雨、冷热寒暑都是制约因素。现在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后,一年四季都可以来。”跳舞的张大妈说。

二楼除了健身教室外,还有书画室、影音室、多媒体室、康养室、阅览室,每间室内都有老年人活动的身影。62岁的李翠萍在影音室里深情唱着《那溪那山》,不时赢得姐妹们的喝彩。她说:“我喜欢唱歌,就是没个合适的地方,现在好了,这里的环境比KTV都好。渴了有水喝,饿了在食堂吃,还可以和朋友打乒乓球,感觉日子过得特别充实。”

潞州区长兴社区自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以来,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持续增强。老年文体队伍由原来的2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平时不怎么出门的老人也愿意来活动室坐坐,乐于参加各种活动,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据了解,目前,我国老年人养老依然以“9073”模式为主,即90%居家养老,7%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选择入住机构养老,这就意味着97%的老年人将选择“家门口养老”。因此,发展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的普惠性、便利性,将更多的老年人纳入“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其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老年人生活幸福不幸福,是衡量社会幸福指数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更追求“老有所乐”的精神需求。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依托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让养老变成了“享老”。

2021年,潞州区潞才社区老年大学开班,设立了太极拳、书画、声乐、朗诵4门课程。两年来,每周都有专业老师前来授课,老年学员一直保持在100多人。每次上课大家都很认真,很少有人无故缺席。社区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每年举办邻里文化节、厨艺比赛、书画展、趣味运动会等,让老年人的身心得到了愉悦。同时,社区还适时开展助老志愿服务,教老年人使用手机电脑、进行反诈骗知识培训、抵制非法集资等,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孤独”的问题,还推动了社区邻里关系和谐,保障和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一体化 为老人解难帮儿女尽孝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老年人体质逐渐减弱,疾病难免会找上门来。有了病去医院排队挂号麻烦,孩子上班又没时间陪,这都成了困扰老年人的就医难题。为此,长治市民政、卫健部门紧密联动,建立同规划、同部署、同培训、同督导、同考核“五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长治市医疗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动医疗资源与养老机构对接,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养老医疗需求。

温馨明亮的房间,干净整洁的床位,空调、饮水机等生活设施一样不少……在八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位老人住在这里享受养老服务。

“来,慢慢张嘴,好……”正值饭点,医护人员宋军霞坐在饭桌边,用勺子细心缓慢地将一口口饭菜送入老人口中。与此同时,3名同事也在细心照顾着其他老年人,场面暖心又感人。

80岁的郭大妈今年腰部做了手术,子女在外地,康复期无人照顾,入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时还是躺在担架上送来的,基本属于失能状态。后经医护人员精心看护和调理,3个月时间,老人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八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梁婷介绍,康复理疗养老需求较大,目前服务中心已接到7位老人预约入住的申请。为了让养老服务更精细化,他们还推出了上门助浴服务。“助浴对象除了失能半失能老人,还有孕妇、残疾人,今年已服务160余人次,很受居民欢迎。”

八一、长兴两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总投资2600余万元,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护理床位90余张,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照护、配餐送餐、精神慰藉、文化娱乐、探访关爱、权益维护等多样化服务。通过公建民营方式,打造“医、学、康、护、养”一体化机构养老服务阵地,可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照护、配餐送餐、精神慰藉、文化娱乐、探访关爱、权益维护等多样化服务。

78岁的裴大妈家住师范家属院,常年小病不断,下东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司长泽一有时间就会上门诊病。司长泽是潞州区康泽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该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养老”模式为辖区内1200多位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对30多位需要医护照料的老人实施一对一上门服务。

据介绍,该社区划分30个网格,网格员在完善每户居民信息档案时,会详细登记60岁以上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并实施动态化管理,如发现老人需要就医,小病可在卫生服务站治疗,大病可开启“绿色通道”,快速转诊三甲医院进行救治,非常方便。目前,社区已形成“社区吹哨—网格员下单—养老中心专业服务—居民满意度评估”的服务模式。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向小区家庭延伸,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需求。

八一、长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是长治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项民生工程,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的一个重要举措。记者在这两家养老服务中心看到,老人们居住的房间内干净整洁,深秋的阳光透过窗明几净的玻璃照进来显得暖意融融。这里还配备了洗衣房、健身房、针灸理疗按摩室等。除了专业的医疗服务,还提供看书、下棋、写书法的专用场所,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

八一、长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标志着长治市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市场运营为支撑,专业服务为保证,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探索取得实效,“老有所养”正迈向“老有颐养”,全市养老服务品质全方位得到提升。

同时,长治市大力提升养老模式智慧化、精细化水平,通过整合资源,推进“互联网+”行动,搭建4个智慧养老平台,开通12349民政公益热线,为失智老人提供防走失定位等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助医、助养、助餐等“六助”服务,实现立体化、精细化、全覆盖的“家门口养老”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长治市还纵深推进医养结合,全市医养结合签约率、日间照料中心与卫生室融合发展签约率均达到100%。长治医学院对5个县、78个村派驻“第一村医”,和平医院开设“互联网医疗部”,实现农村老人不出村就可享受三甲医院医疗服务,以“健康+养老”纵深推进医养融合体制机制改革。(陈李峰

原标题:长治:银丝沐阳独芬芳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奖补最高6万元!长治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奖励申报工作启动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长治新闻
长治市“三个一”全方位提升养老服务品质

养老服务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是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民生问题。近年来,长治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坚持开放融合、共建共享的理念,各有关部门尽职尽责,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全市养老服务品质得到全方位提升—

一餐饭 社区食堂暖胃又暖心

“请问中午有什么饭菜?”

“今日午餐:小炒肉、麻婆豆腐、西红柿炒鸡蛋、手工莜面等,主食有大米、花卷、八宝粥……”

临近中午,潞州区广场东社区食堂负责人看到咨询信息后,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给予了回复。每天早中晚三餐前,她都会将食谱发到群里,方便社区的老年朋友前来就餐。辖区内60周岁以上的老人拿着社区办理的助餐卡,轻轻一刷,就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

“早餐晚餐只需3元,午餐4元至7元,不够还可以加饭,在这里吃饭快捷方便,经济实惠,解决了我们老年人吃饭的难题。”来就餐的老人武银虎开心地说。

上了年纪的人,有的行动不便,记忆力差,子女也不在身边,日常饮食起居这些年轻人看起来的“小事”就变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大事”。广场东小区党支部为解决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吃饭问题,提出建立老年食堂的建议。

广场东社区借助老旧小区改造的机会,在民政、住建、驻街单位、物业等多部门支持下,最终社区食堂成功落地。社区共为老人办理助餐卡380多张,低保户、特困户可享受老年人优惠价格,60岁以上的特困户可免费就餐。

不仅是广场东社区,如今在长治市许多社区,在食堂吃上一顿助老餐,已不再是新鲜事。家门口有没有社区食堂,也成为当下老年人评价社区生活品质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怎么能让老人既吃得饱,又吃得好?社区食堂针对老年人饮食特点,在饭菜品质上下功夫,推出了低糖、低脂等多种套餐,清淡可口,荤素搭配,既保证了老年人的膳食营养,又倡导了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念,让老人吃得放心舒心。与此同时,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各个社区适时推出贴心送餐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网格员、志愿者、护工上门送餐陪聊,将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

近年来,长治市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与社区服务融合,集“党务服务、政务服务、民生事务服务”于一体,通过开展助医、助养、助餐、助洁、助急、助行“六助”服务,打造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得到老年人的赞誉。

一节课 丰富老年人多彩生活梦

10月9日上午,走进东街长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阵悠扬的音乐声传来。二楼宽敞明亮的健身教室内,十余位老人正拿着花伞,在舞蹈老师的指导下,排练节目《水韵江南》。室外烈日炎炎,室内凉爽舒适,在这样的环境里跳舞,老人们的笑容里写满了幸福。

在几年前,这里的情景完全不同。“以前跳舞只有露天小广场,出去活动得看天气,刮风下雨、冷热寒暑都是制约因素。现在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后,一年四季都可以来。”跳舞的张大妈说。

二楼除了健身教室外,还有书画室、影音室、多媒体室、康养室、阅览室,每间室内都有老年人活动的身影。62岁的李翠萍在影音室里深情唱着《那溪那山》,不时赢得姐妹们的喝彩。她说:“我喜欢唱歌,就是没个合适的地方,现在好了,这里的环境比KTV都好。渴了有水喝,饿了在食堂吃,还可以和朋友打乒乓球,感觉日子过得特别充实。”

潞州区长兴社区自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以来,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持续增强。老年文体队伍由原来的2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平时不怎么出门的老人也愿意来活动室坐坐,乐于参加各种活动,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据了解,目前,我国老年人养老依然以“9073”模式为主,即90%居家养老,7%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选择入住机构养老,这就意味着97%的老年人将选择“家门口养老”。因此,发展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的普惠性、便利性,将更多的老年人纳入“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其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老年人生活幸福不幸福,是衡量社会幸福指数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更追求“老有所乐”的精神需求。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依托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让养老变成了“享老”。

2021年,潞州区潞才社区老年大学开班,设立了太极拳、书画、声乐、朗诵4门课程。两年来,每周都有专业老师前来授课,老年学员一直保持在100多人。每次上课大家都很认真,很少有人无故缺席。社区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每年举办邻里文化节、厨艺比赛、书画展、趣味运动会等,让老年人的身心得到了愉悦。同时,社区还适时开展助老志愿服务,教老年人使用手机电脑、进行反诈骗知识培训、抵制非法集资等,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孤独”的问题,还推动了社区邻里关系和谐,保障和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一体化 为老人解难帮儿女尽孝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老年人体质逐渐减弱,疾病难免会找上门来。有了病去医院排队挂号麻烦,孩子上班又没时间陪,这都成了困扰老年人的就医难题。为此,长治市民政、卫健部门紧密联动,建立同规划、同部署、同培训、同督导、同考核“五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长治市医疗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动医疗资源与养老机构对接,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养老医疗需求。

温馨明亮的房间,干净整洁的床位,空调、饮水机等生活设施一样不少……在八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位老人住在这里享受养老服务。

“来,慢慢张嘴,好……”正值饭点,医护人员宋军霞坐在饭桌边,用勺子细心缓慢地将一口口饭菜送入老人口中。与此同时,3名同事也在细心照顾着其他老年人,场面暖心又感人。

80岁的郭大妈今年腰部做了手术,子女在外地,康复期无人照顾,入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时还是躺在担架上送来的,基本属于失能状态。后经医护人员精心看护和调理,3个月时间,老人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八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梁婷介绍,康复理疗养老需求较大,目前服务中心已接到7位老人预约入住的申请。为了让养老服务更精细化,他们还推出了上门助浴服务。“助浴对象除了失能半失能老人,还有孕妇、残疾人,今年已服务160余人次,很受居民欢迎。”

八一、长兴两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总投资2600余万元,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护理床位90余张,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照护、配餐送餐、精神慰藉、文化娱乐、探访关爱、权益维护等多样化服务。通过公建民营方式,打造“医、学、康、护、养”一体化机构养老服务阵地,可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照护、配餐送餐、精神慰藉、文化娱乐、探访关爱、权益维护等多样化服务。

78岁的裴大妈家住师范家属院,常年小病不断,下东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司长泽一有时间就会上门诊病。司长泽是潞州区康泽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该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养老”模式为辖区内1200多位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对30多位需要医护照料的老人实施一对一上门服务。

据介绍,该社区划分30个网格,网格员在完善每户居民信息档案时,会详细登记60岁以上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并实施动态化管理,如发现老人需要就医,小病可在卫生服务站治疗,大病可开启“绿色通道”,快速转诊三甲医院进行救治,非常方便。目前,社区已形成“社区吹哨—网格员下单—养老中心专业服务—居民满意度评估”的服务模式。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向小区家庭延伸,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需求。

八一、长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是长治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项民生工程,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的一个重要举措。记者在这两家养老服务中心看到,老人们居住的房间内干净整洁,深秋的阳光透过窗明几净的玻璃照进来显得暖意融融。这里还配备了洗衣房、健身房、针灸理疗按摩室等。除了专业的医疗服务,还提供看书、下棋、写书法的专用场所,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

八一、长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标志着长治市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市场运营为支撑,专业服务为保证,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探索取得实效,“老有所养”正迈向“老有颐养”,全市养老服务品质全方位得到提升。

同时,长治市大力提升养老模式智慧化、精细化水平,通过整合资源,推进“互联网+”行动,搭建4个智慧养老平台,开通12349民政公益热线,为失智老人提供防走失定位等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助医、助养、助餐等“六助”服务,实现立体化、精细化、全覆盖的“家门口养老”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长治市还纵深推进医养结合,全市医养结合签约率、日间照料中心与卫生室融合发展签约率均达到100%。长治医学院对5个县、78个村派驻“第一村医”,和平医院开设“互联网医疗部”,实现农村老人不出村就可享受三甲医院医疗服务,以“健康+养老”纵深推进医养融合体制机制改革。(陈李峰

原标题:长治:银丝沐阳独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