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工作事关发展全局和城市未来。今年以来,长治市立足高质量发展实际需求,以打造“中国人才夏宫”为重要抓手,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更大格局尊才爱才、以开放视野引才育才、以一流平台聚才用才、以优良环境留才安才,倾力打造人才生态上的“绿水青山”,营造出近悦远来的生动局面,为加快推动长治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全域推动 以更大格局尊才爱才
今年以来,长治市严格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健全党管人才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中国人才夏宫”服务品牌,健全完善“四梁八柱”人才工作体系,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强化机制保障,以创优一流人才生态为保障,进一步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今年以来,‘中国人才夏宫’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高效推动下,顺利落地。”长治人才集团董事长高鹏说,取“夏宫”之意,一是体现长治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自然条件,可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二是借用“夏宫”一词,充分彰显长治对来长留长人才的高度重视和优待,旨在表达长治市将以持续创优高质量人才生态开创人才资源广泛集聚、人才活力竞相迸发、人才智慧充分涌现的良好局面。
走进 “中国人才夏宫”服务中心,“不求所有,但求一来;不求四季,但求数日;不求其惠,但求其慧”的人才理念,赫然醒目。
——在这里,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叶志镇和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韩福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孙鸿烈等一张张亮丽的名片排列整齐,将长治市柔性引进高端创新人才的“太行英才”品牌再次擦亮;
——在这里,山西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开展的高效钙钛矿-硅基太阳能电池叠层技术研发项目;山西立新硅材料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进行硅单晶先进生长工艺、硅基高效锂电池研发项目等诸多校地合作成果被一一呈现,为推动全市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写下生动注脚;
——在这里,50多家“中国人才夏宫”服务联盟形成合力、16家理事单位共同做好全流程服务、160多项人才政策和服务事项精准推送、“吃住行游购娱”和“政学研金创用”12方面的专属福利一键明了……集跨部门、综合性、门户型、便捷化于一体的“一站式”人才服务综合体,构建起长治市一流人才栖息地和创新策源地,真正实现让各类人才在长治舒心生活、安心工作、专心发展。
深化合作 以开放视野引才育才
与高校牵手,与项目联姻。
从开展“党政正职访名校”“企业家进校园”“千企联百校”“智汇长治·才聚太行”等活动,到柔性引进国内高科技人才、企业科技特派员;从发布近百项科技需求,诚邀广大优秀人才“揭榜挂帅”,到积极组织12家企业,申报2024年度山西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为进一步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今年以来,长治市不断释放广纳贤才共发展的强烈信号,推动深化省校合作工作的脚印清晰可见。
递出“橄榄枝”,引得“凤来栖”。
紧抓京长对口合作机遇,长治市从北京高校、科研院所选拔10名专家作为企业科技特派员,在全市各企业开展多形式科技服务,助力企业在关键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落实与北京对口合作科技项目47项,投资额18.98亿元 ;从北京引进科技成果64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亿元,一个个带动力强、符合绿色转型发展的高精尖项目在长治落地开花。
视野一新天地宽。如今,长治重大科创平台版图上“明星”云集。截至目前,长治市已与省内外106 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达成500余项合作成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逐步构筑起聚才汇智的“强磁场”。
四链融合 以一流平台聚才用才
人才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核心资源。为充分发挥人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长治市健全完善“四链融合”推进机制,围绕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发挥好平台、中介作用,架起链接政策、人才、企业和资金的桥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聚焦实验室经济发展,长治市以建设长治深圳飞地产业创新中心为先导,积极创建重点实验室、科创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创新成果转化中心,成立产业引育、招才引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平台,承接引进发达地区创新资源要素,推动更多研发成果落地开花,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
借助京长对口合作的东风,长治市联合北京相关单位落地了潞城-中关村信息谷战略合作、北大-襄垣化工联合实验室、“智汇太行长治科技智库”等科技合作平台,通过共建现代科技智库平台的模式,长治市与首都北京在项目合作、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信息交流、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合作,打造出“1+1>2”的互利共赢局面。
搭平台、抓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双联”共促;聚人才、重实效,推动创新驱动“双引”见效。今日长治,筑巢引凤,揽得天下英才;繁星璀璨,激扬奋进力量。
创优服务 以优良环境留才安才
梧桐生兮,迎凤来栖。近年来,长治市持续在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宜居宜业人才生态,已为300多名医疗领域专家颁发聘书和“太行英才卡”,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累计发放5200多万元,人才公寓累计入住1.37万人次,人才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持续提升。
暑假期间,以“实习山西”管理平台为依托,长治市组织省内外112所高校的2180名大学生到长治开展暑期实习实训,使更多学子感受长治便利的生活服务,了解长治、喜爱长治、走进长治,把长治作为就业创业、成就梦想的重要选择。
7月29日,长治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资源的均衡配置,让来长留长人才在一刻钟内便可解决就医就学、交通出行等生活方面的“关键小事”。
此外,长治还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制度和奖励政策。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人才+项目”服务专员制,为引进人才定制个性化服务清单,内容包括从政策解读、项目申报、设备运输到日常通勤、机票车票订购等全流程、全周期服务。
谋在今朝,意在长远。从紧盯需求“引”做大人才总量,到围绕发展“育”提升人才质量;从搭建平台“用”扩大人才增量,到强化保障“留”盘活人才存量……为进一步叫响、擦亮“中国人才夏宫”服务品牌,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一盘棋”思想,积极加强各方面的协同联动,构筑齐抓共管、高效运行的人才工作格局,真正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朱海云)
原标题:以诚聚英才 蓄势向未来——长治市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助推高质量发展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工作事关发展全局和城市未来。今年以来,长治市立足高质量发展实际需求,以打造“中国人才夏宫”为重要抓手,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更大格局尊才爱才、以开放视野引才育才、以一流平台聚才用才、以优良环境留才安才,倾力打造人才生态上的“绿水青山”,营造出近悦远来的生动局面,为加快推动长治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全域推动 以更大格局尊才爱才
今年以来,长治市严格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健全党管人才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中国人才夏宫”服务品牌,健全完善“四梁八柱”人才工作体系,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强化机制保障,以创优一流人才生态为保障,进一步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今年以来,‘中国人才夏宫’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高效推动下,顺利落地。”长治人才集团董事长高鹏说,取“夏宫”之意,一是体现长治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自然条件,可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二是借用“夏宫”一词,充分彰显长治对来长留长人才的高度重视和优待,旨在表达长治市将以持续创优高质量人才生态开创人才资源广泛集聚、人才活力竞相迸发、人才智慧充分涌现的良好局面。
走进 “中国人才夏宫”服务中心,“不求所有,但求一来;不求四季,但求数日;不求其惠,但求其慧”的人才理念,赫然醒目。
——在这里,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叶志镇和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韩福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孙鸿烈等一张张亮丽的名片排列整齐,将长治市柔性引进高端创新人才的“太行英才”品牌再次擦亮;
——在这里,山西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开展的高效钙钛矿-硅基太阳能电池叠层技术研发项目;山西立新硅材料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进行硅单晶先进生长工艺、硅基高效锂电池研发项目等诸多校地合作成果被一一呈现,为推动全市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写下生动注脚;
——在这里,50多家“中国人才夏宫”服务联盟形成合力、16家理事单位共同做好全流程服务、160多项人才政策和服务事项精准推送、“吃住行游购娱”和“政学研金创用”12方面的专属福利一键明了……集跨部门、综合性、门户型、便捷化于一体的“一站式”人才服务综合体,构建起长治市一流人才栖息地和创新策源地,真正实现让各类人才在长治舒心生活、安心工作、专心发展。
深化合作 以开放视野引才育才
与高校牵手,与项目联姻。
从开展“党政正职访名校”“企业家进校园”“千企联百校”“智汇长治·才聚太行”等活动,到柔性引进国内高科技人才、企业科技特派员;从发布近百项科技需求,诚邀广大优秀人才“揭榜挂帅”,到积极组织12家企业,申报2024年度山西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为进一步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今年以来,长治市不断释放广纳贤才共发展的强烈信号,推动深化省校合作工作的脚印清晰可见。
递出“橄榄枝”,引得“凤来栖”。
紧抓京长对口合作机遇,长治市从北京高校、科研院所选拔10名专家作为企业科技特派员,在全市各企业开展多形式科技服务,助力企业在关键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落实与北京对口合作科技项目47项,投资额18.98亿元 ;从北京引进科技成果64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亿元,一个个带动力强、符合绿色转型发展的高精尖项目在长治落地开花。
视野一新天地宽。如今,长治重大科创平台版图上“明星”云集。截至目前,长治市已与省内外106 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达成500余项合作成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逐步构筑起聚才汇智的“强磁场”。
四链融合 以一流平台聚才用才
人才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核心资源。为充分发挥人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长治市健全完善“四链融合”推进机制,围绕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发挥好平台、中介作用,架起链接政策、人才、企业和资金的桥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聚焦实验室经济发展,长治市以建设长治深圳飞地产业创新中心为先导,积极创建重点实验室、科创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创新成果转化中心,成立产业引育、招才引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平台,承接引进发达地区创新资源要素,推动更多研发成果落地开花,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
借助京长对口合作的东风,长治市联合北京相关单位落地了潞城-中关村信息谷战略合作、北大-襄垣化工联合实验室、“智汇太行长治科技智库”等科技合作平台,通过共建现代科技智库平台的模式,长治市与首都北京在项目合作、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信息交流、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合作,打造出“1+1>2”的互利共赢局面。
搭平台、抓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双联”共促;聚人才、重实效,推动创新驱动“双引”见效。今日长治,筑巢引凤,揽得天下英才;繁星璀璨,激扬奋进力量。
创优服务 以优良环境留才安才
梧桐生兮,迎凤来栖。近年来,长治市持续在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宜居宜业人才生态,已为300多名医疗领域专家颁发聘书和“太行英才卡”,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累计发放5200多万元,人才公寓累计入住1.37万人次,人才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持续提升。
暑假期间,以“实习山西”管理平台为依托,长治市组织省内外112所高校的2180名大学生到长治开展暑期实习实训,使更多学子感受长治便利的生活服务,了解长治、喜爱长治、走进长治,把长治作为就业创业、成就梦想的重要选择。
7月29日,长治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资源的均衡配置,让来长留长人才在一刻钟内便可解决就医就学、交通出行等生活方面的“关键小事”。
此外,长治还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制度和奖励政策。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人才+项目”服务专员制,为引进人才定制个性化服务清单,内容包括从政策解读、项目申报、设备运输到日常通勤、机票车票订购等全流程、全周期服务。
谋在今朝,意在长远。从紧盯需求“引”做大人才总量,到围绕发展“育”提升人才质量;从搭建平台“用”扩大人才增量,到强化保障“留”盘活人才存量……为进一步叫响、擦亮“中国人才夏宫”服务品牌,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一盘棋”思想,积极加强各方面的协同联动,构筑齐抓共管、高效运行的人才工作格局,真正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朱海云)
原标题:以诚聚英才 蓄势向未来——长治市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助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