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医巍巍,潞水汤汤,商周古邑,微子故里。年轻的学子,一次又一次来到脚下的土地,站在时间坐标的正中间,回眸看向历史的深处,聆听庙宇、神像、风铃跨越时空的低语。风止,音落,学子执笔,将历史的纹理一一誊写,成全了一次历史与当代的会晤。
结缘
潞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三仁”文化泽被后世,非遗文化熠熠生辉,红色文化薪火相传。潞城境内现存不可移动文物405处,包含6处国保,15处省保,7处市保。历经朝代更迭、岁月洗礼的文物古建,凝聚着古人的生存智慧与工匠精神,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它们静默在时光深处,向人类诉说着遥远的文明。
近年来,潞城区依托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围绕“一区两地”发展目标,借助“京长”对口及校地合作的契机,持续深化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交流合作,将传统建筑研学课堂搬到古建文物现场。
追溯清华美院第一次在潞开展实践研学,是在2022年的夏天。彼时正值暑假,启动仪式在潞城区职业高级中学校举行。此后,每年夏天便成为潞城区与清华美院环艺系老师同学的共同约定。连续三年,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做客潞城,开展了以山西晋南地区古建考察研学为课程主题、以晋南长治市潞城区所辖国宝级古建文物为主要考察地点的实践教学活动。近日在潞城区美术馆正在呈现的“古筑新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潞城实践课程成果展便是2023年来此研学的清华美院学子留给潞城的宝贵礼物。
绽放
潞城境内,从黄牛蹄乡遗世独立的原起寺到世间罕见、一村双全的李庄村文武庙;走出潞城,从平顺县的千年古刹龙门寺到长子县崇庆寺中享有宋塑之冠盛名的十八罗汉……2023年夏,历时半个月的时间,清华美院学子遍访潞城及周边古建,用力凝望,侧耳倾听,将历史的纹理与低语刻入脑海深处,最终通过一次精心策划的成果展,让世人拥有了亲自叩响历史之门的机会。
置身馆内,便是置身于历史之前。经过现场测绘、绘制cad平立面图、数字建模等多个环节,纷繁复杂的古建肌理如庖丁解牛般在学子们的笔下延展开来,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真实地触摸到了历史的脉动。此时此刻,历史与我们近在咫尺。在一幅幅古建测绘图里,构图之精准、细节之惊喜,古建之美跃然眼前,人们在叹服美院学子手法精炼的同时,更被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深深折服,细枝末节处,均是专业主义的中国式表达——唯“匠心”而已。
此次展出并非仅仅局限于美术绘画领域,测绘图旁的注解很是详尽,既有从时间维度出发探讨戏台的历史演变,也有细致入微到探究十八罗汉的色彩构成,“寺隐于山”的佛家理念、戏台与神明间的民俗语境也皆有呈现,传统建筑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利用也有所涉及,这注定是一次超越古建筑知识普及范畴的成果荟萃。“我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传统建筑除了传承保护,如何在新时代里焕发生机。”记者联系到2023年来潞参加实践课程的学生李思节,时隔一年,那个夏天的情形依旧历历在目,“作为美院学子、新时代的设计力量,不能用所谓的潮流审美去包装形式主义,而是要找准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定位,将设计成果深耕于祖国大地,借助自身专业技能,盘活乡村资源,从而激发出乡村新活力。”
一榫一卯,是木头间的地老天荒;一砖一瓦,是建筑者的美学表达。曾在清华美院学习的潞城古建艺术研究院负责人靳彦广反复来到成果展参观,作为同行与前辈,他为“匠心”的传承从未间断而欣慰;作为在古建旁成长起来的潞城人,他为被看见、被关注的家乡古建而自豪:“这是一次古与今的对话,建筑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在看到历史、挖掘根脉的同时,应该思考,这门艺术发展至今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能够从古建筑中获得什么样的启发,或者说我们如何挖掘古建价值,为潞城发展赋能。”
学以致用是学术的归宿。此次展出为潞城区提供了一个对话历史的窗口,同时也为未来打造古建筑博物馆、开展古建研学课程以及教育教学积累了宝贵的财富。这是文化“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的有力证明。
赓续
今年暑假,清华美院环艺系师生如约来到潞城。经过前两年的合作交流和共同努力,清华美院(潞城)实践教学基地在今年正式落成,这标志着校地双方以研学为媒介、以古建为纽带的战略合作取得了又一个丰硕成果。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研学活动从单一的古建研学拓展为集思政、古建、文旅、乡村振兴为一体的多元实践活动。
清晨,迎着明媚的阳光,一行人来到位于成家川街道的东邑龙王庙。跨过山门,途经戏台,驻足大殿之前,不过百余步,却仿佛走过历史千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是学子们最直观的感受,在与记者同行的过程中,学子们不断向记者分享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不朽的造物在万物雕琢下不断改变,却始终固守着最初的模样,这是古建筑、古文化的独特魅力,而我们是前朝最忠实的记录者,同时也是后代眼里最鲜明的创造者。”
的确,创造是生命延续的最好方式,在传统建筑领域同样适用。无论是为乡村旅游出谋划策的务虚会,还是等比例还原古建的文创作品,抑或是像学长学姐一样将学术研究的成果留给这片土地……学子们用尽迄今为止的毕生所学,锲而不舍地寻找着古建乃至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最优解。
而在这些稚气未脱的学子身后,历史不动声色,却又如春晖寸草,就像庙宇正对的戏台,在后来的岁月里始终沉寂,只静静倾听着后来者的足音……(孙超)
原标题:对话古建 寻觅历史——在测绘图里叩响历史之门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卢医巍巍,潞水汤汤,商周古邑,微子故里。年轻的学子,一次又一次来到脚下的土地,站在时间坐标的正中间,回眸看向历史的深处,聆听庙宇、神像、风铃跨越时空的低语。风止,音落,学子执笔,将历史的纹理一一誊写,成全了一次历史与当代的会晤。
结缘
潞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三仁”文化泽被后世,非遗文化熠熠生辉,红色文化薪火相传。潞城境内现存不可移动文物405处,包含6处国保,15处省保,7处市保。历经朝代更迭、岁月洗礼的文物古建,凝聚着古人的生存智慧与工匠精神,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它们静默在时光深处,向人类诉说着遥远的文明。
近年来,潞城区依托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围绕“一区两地”发展目标,借助“京长”对口及校地合作的契机,持续深化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交流合作,将传统建筑研学课堂搬到古建文物现场。
追溯清华美院第一次在潞开展实践研学,是在2022年的夏天。彼时正值暑假,启动仪式在潞城区职业高级中学校举行。此后,每年夏天便成为潞城区与清华美院环艺系老师同学的共同约定。连续三年,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做客潞城,开展了以山西晋南地区古建考察研学为课程主题、以晋南长治市潞城区所辖国宝级古建文物为主要考察地点的实践教学活动。近日在潞城区美术馆正在呈现的“古筑新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潞城实践课程成果展便是2023年来此研学的清华美院学子留给潞城的宝贵礼物。
绽放
潞城境内,从黄牛蹄乡遗世独立的原起寺到世间罕见、一村双全的李庄村文武庙;走出潞城,从平顺县的千年古刹龙门寺到长子县崇庆寺中享有宋塑之冠盛名的十八罗汉……2023年夏,历时半个月的时间,清华美院学子遍访潞城及周边古建,用力凝望,侧耳倾听,将历史的纹理与低语刻入脑海深处,最终通过一次精心策划的成果展,让世人拥有了亲自叩响历史之门的机会。
置身馆内,便是置身于历史之前。经过现场测绘、绘制cad平立面图、数字建模等多个环节,纷繁复杂的古建肌理如庖丁解牛般在学子们的笔下延展开来,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真实地触摸到了历史的脉动。此时此刻,历史与我们近在咫尺。在一幅幅古建测绘图里,构图之精准、细节之惊喜,古建之美跃然眼前,人们在叹服美院学子手法精炼的同时,更被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深深折服,细枝末节处,均是专业主义的中国式表达——唯“匠心”而已。
此次展出并非仅仅局限于美术绘画领域,测绘图旁的注解很是详尽,既有从时间维度出发探讨戏台的历史演变,也有细致入微到探究十八罗汉的色彩构成,“寺隐于山”的佛家理念、戏台与神明间的民俗语境也皆有呈现,传统建筑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利用也有所涉及,这注定是一次超越古建筑知识普及范畴的成果荟萃。“我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传统建筑除了传承保护,如何在新时代里焕发生机。”记者联系到2023年来潞参加实践课程的学生李思节,时隔一年,那个夏天的情形依旧历历在目,“作为美院学子、新时代的设计力量,不能用所谓的潮流审美去包装形式主义,而是要找准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定位,将设计成果深耕于祖国大地,借助自身专业技能,盘活乡村资源,从而激发出乡村新活力。”
一榫一卯,是木头间的地老天荒;一砖一瓦,是建筑者的美学表达。曾在清华美院学习的潞城古建艺术研究院负责人靳彦广反复来到成果展参观,作为同行与前辈,他为“匠心”的传承从未间断而欣慰;作为在古建旁成长起来的潞城人,他为被看见、被关注的家乡古建而自豪:“这是一次古与今的对话,建筑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在看到历史、挖掘根脉的同时,应该思考,这门艺术发展至今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能够从古建筑中获得什么样的启发,或者说我们如何挖掘古建价值,为潞城发展赋能。”
学以致用是学术的归宿。此次展出为潞城区提供了一个对话历史的窗口,同时也为未来打造古建筑博物馆、开展古建研学课程以及教育教学积累了宝贵的财富。这是文化“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的有力证明。
赓续
今年暑假,清华美院环艺系师生如约来到潞城。经过前两年的合作交流和共同努力,清华美院(潞城)实践教学基地在今年正式落成,这标志着校地双方以研学为媒介、以古建为纽带的战略合作取得了又一个丰硕成果。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研学活动从单一的古建研学拓展为集思政、古建、文旅、乡村振兴为一体的多元实践活动。
清晨,迎着明媚的阳光,一行人来到位于成家川街道的东邑龙王庙。跨过山门,途经戏台,驻足大殿之前,不过百余步,却仿佛走过历史千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是学子们最直观的感受,在与记者同行的过程中,学子们不断向记者分享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不朽的造物在万物雕琢下不断改变,却始终固守着最初的模样,这是古建筑、古文化的独特魅力,而我们是前朝最忠实的记录者,同时也是后代眼里最鲜明的创造者。”
的确,创造是生命延续的最好方式,在传统建筑领域同样适用。无论是为乡村旅游出谋划策的务虚会,还是等比例还原古建的文创作品,抑或是像学长学姐一样将学术研究的成果留给这片土地……学子们用尽迄今为止的毕生所学,锲而不舍地寻找着古建乃至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最优解。
而在这些稚气未脱的学子身后,历史不动声色,却又如春晖寸草,就像庙宇正对的戏台,在后来的岁月里始终沉寂,只静静倾听着后来者的足音……(孙超)
原标题:对话古建 寻觅历史——在测绘图里叩响历史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