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农商银行张寅:学习王松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4-07-12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 编辑:
贾霄星
| 责任编辑:
王青平
在农村金融的浩瀚历史长河中,王松牢同志以其卓越的智慧、坚韧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态度,谱写了无数辉煌篇章。他的故事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前行。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一代代农信人长年累月坚守和践行的“背包精神”,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一种启迪。
一、忠诚与责任
王松牢同志的第一个显著特质便是他对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强烈的责任感。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都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守岗位,默默奉献。这种忠诚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的职业生涯,更渗透到每一个决策和服务细节之中。建社初期,为了尽快地医治战争创伤,迅速恢复与发展农副业生产,他12次往返河南省漯河等地买牲口,贷给困难户,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积极组织发放了副业贷款,帮助六座铁炉和三座煤窑恢复了工业生产,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从1947年到1965年,王松牢前后贷款给2700户农户,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资金,从而让信用社在百姓心中扎下了根,当时百尺地区广大群众表示:“不要看咱们穷,宁愿三天不吃饭,也要入上他一股,决不能收地主的股金”。从而掀起了一个入股高潮。
要成为一名优秀银行人,就应该将“责任”二字铭记心头,并时刻贯穿在行动中。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坚定的执业信念,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警惕,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清醒的人、勤奋的人、有责任感的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银行的声誉和利益。
二、专业与严谨
王松牢同志的另一个重要品质是对专业知识的不懈追求和高度的专业素养。他解放思想、坚持学习,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方式,带头推出“三连环”(信用社牵头,与互助组、供销社共同签订合同)模式,“五定一奖”(根据业务需要,定人数、定时间、定质量、定地区、定任务,定奖励)责任制等先进经验,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好多经验在现在的工作中仍在沿用。
作为一名银行人,强大的业务理论知识是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我们应经常利用闲余碎片化时间,勤学苦练,虚心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水平,用自己的专业和热情诠释农商银行新时代的服务形象。
三、团结与协作
创社初期,王松牢就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团队的合作才是成功的基石。他在工作中注重沟通与协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依靠群众,建立和健全了民主管理制度。当时的11个理事,7个监事,138个社员代表中,贫下中农占80%。他和同志们的工作计划,总结报告、财务收支等重大问题,都要经过社员代表会审查批准,使社员代表真正有职有权,从组织上保证了广大群众对信用社的监督,又激发了社员代表和社员办社的积极性。
一流的银行一定是一个团结的整体。日常工作中,无论是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还是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都需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寻求共赢的局面。通过团结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形成强大战斗力。
四、传承与创新
从一页页承载着时光的老账本、一把把乌黑发亮的老算盘,到如今,一个个明亮舒适的营业网点、一张张亲切温暖的笑脸,近80年的发展历程中,农商银行经营环境、资金实力、服务方式点点滴滴改变,不变的是一代代农信人身上从未卸下的传承与奋斗。银行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和创新,唯有不断地探索新思路、新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站在新的起点,学习王松牢同志,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现实的需求。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需要汲取前辈们的智慧和经验,继续发扬忠诚与责任、专业与严谨、团结与协作以及传承与创新的精神,才能谱写出属于我们的新篇章。(张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