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仲章:古潞最早的名贤
发布时间: 2024-07-11   |  来源: 上党晚报

上党古潞,名贤辈出。在顺治版《潞安府志》的《名贤》里,记载的第一位名贤是春秋时期的仲章:“潞贤人也。酆舒为政,弃而不用,故伯宗数其罪而伐之。”在乾隆版《潞安府志》的《名贤》里记载的第二位名贤是周时的仲章:“潞贤人。酆舒为政,弃而不用,故伯宗数其罪,伐之。”在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纂、天启五年(1625年)增修的《潞城县志》里,记载的古邑潞城的第一位乡贤也是春秋时期的仲章:“才堪经济,立足图存。酆舒为政弃而不用。当时称为遗贤。故伯宗数其罪而伐之。后崇祀乡贤。”民国版《潞城县志》则记载仲章是周时名贤。这些志书的记载均表明:古潞最早的名贤就是春秋时期的仲章,也乃上党地区最早的名贤。

仲章与古黎的关系

仲章,姓黎。据《中华黎氏通谱》载:第二十七代黎侯是黎仲章,系黎惠公六代孙,在位时被潞国宰相酆舒夺去世袭居住地。第二十八代黎侯是仲章之子,系惠公七代孙。公元前594年,在晋景公扶持下复立黎国,至公元前582年在位十三年,生子襄公。《文献通考》记载:“仲章乃春秋时期古潞邑的第一位名贤。”

在商王朝时期,尧的裔孙就分封于古黎,其部族被称为“滁黎”“黎方”,殷商晚期被称为黎侯国,为殷商的附属国。据殷墟卜辞记载,当时的黎国被称为黎、黎方。商末时期,周人在西部兴起,并在周文王的领导下开始了灭商的进程,即“西伯戡黎”。之后,周武王又封商汤后裔于黎,这就是春秋时的黎侯国,即现在的黎城县一带。到西汉至魏晋期间,今黎城县地只是潞县的一部分,而古黎侯国君传至第二十七代,就是古潞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名贤黎侯仲章。

弃仲章成为潞被灭国的原因

祖伊的黎侯国,从公元前1129年至公元前718年,存世四百一十一年。其间曾经在周宣王十五年(前812年)被晋国所灭,不过很快复国。春秋初期,赤狄潞子国在今长治市潞城区一带兴起。这个潞子国是赤狄部落建立的子爵小国,史称潞国,也称为“潞子国”“潞子婴儿国”“潞氏国”。到公元前719年,黎侯国第二十一代国君黎惠侯袭封黎侯。黎侯国的西南与赤狄潞国毗邻。公元前718年,强大起来的潞国发兵夺取了黎侯国土。黎惠侯被潞国驱赶而失国后,被迫逃到卫国去避难。流落他乡的黎侯日夜思念故国,归心如箭,常常哀叹: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时间久了,黎侯“式微,式微,胡不归?”的伤感语,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就形成了卫国民歌《式微》,被收入《诗经·卫风》中,在顺治版《潞安府志》也有收录。

第二十一代黎侯黎惠侯,宏侯太子,为晋国晋文侯(前805年~前746年)姬仇之女姬氏所生。公元前719年壬戌(周桓王元年)袭封黎侯,次年晋封黎公,被潞国攻灭。娶郑庄公之女姬氏,生子失记。从此,黎侯失国一百二十五年,第二十二代黎侯至第二十六代黎侯也失记。此后历经一百多年,潞国的国君婴儿娶晋景公(前599年~前581年)的姐姐伯姬为妻。从这个意义上讲,潞子婴儿和黎惠侯应该同是晋国的女婿。

从晋献公到晋景公在位的近百年间,赤狄与晋国的冲突、交往从未间断。公元前594年,潞子国权臣酆舒逼迫国君婴儿绝晋之好。晋国在讨伐潞子国时,历数酆舒五大罪状,其中第三条就是“弃仲章而夺黎氏地”。意思是:排挤迫害贤臣仲章,又夺取黎国领土,欺凌弱小国家。自古野无遗贤。凡明君者,都会任人唯贤,人尽其才。而此时的仲章,虽才堪经济,立足图存,但酆舒为政弃而不用,使他成为当时的遗贤。《左传》附注曰:弃仲章而夺黎氏地,黎氏黎侯国。

曲梁之战后,潞子婴儿以满怀感激之情迎晋国大将荀林父于其马前,但得到的是荀林父以晋景公的名义怪罪潞子没有保护好晋国公主伯姬的话。荀林父还托言曰:“黎人思其君久矣,乃寻访到黎国后裔黎仲章,割五百家,筑城以居之。”也就是说荀林父以晋景公的名义,责怪潞子国君婴儿没有保护好晋国公主伯姬,还托言黎人想有自己的国君,并且思君已久。于是,荀林父就寻访到黎国后裔黎仲章,割潞地五百家,筑城恢复黎侯国,使黎国百姓居住。《太平寰宇记》载:“古黎国。春秋曰:晋荀临父灭潞,立黎侯而还。今县(黎城县)东一十八里黎侯城是也。”

荀林父名为复黎,实为灭潞。潞子婴儿痛亡潞国,自刎而死。潞国人为纪念他,特为他立祠,即今黎城县西仵乡赵店有潞王祠,与潞城的潞河、古城仅仅一河之隔。在《重修潞王庙记》的碑文里记载说:潞子避兵东山,村民德之,为之立祠,因名潞祠山。据《黎城县志》记载,宋绍圣、明成化皆有庙碑,碑中言明,春秋便有潞王祠,是与隔河的邻村古城一起修的,传说有一年天大旱,祠被古城人烧了,后来赵店人把祠移到村里。从此,荀林父灭潞复黎后,黎仲章成为第二十七代黎侯国君。

黎侯国被灭一百二十五年后在晋景公的扶持下,再次复国,又传世八十年。公元前514年,晋国率先实行封建郡县制,取代世世相袭的姓氏宗法分封制,黎侯国被晋顷公改编为晋国名下的黎侯县。黎侯国虽然降为县,但其世袭领土仍旧归黎侯宗室拥有。直至周赧王五年(前310年),第三十九代黎定公管辖的黎侯县被赤狄攻灭,黎侯宗室世袭领土才彻底失去。潞国因遗弃仲章,而成为晋国讨伐其中理由之一,即“弃仲章而夺黎氏地”,这也成为潞国被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见贤臣仲章在当时已经是闻名天下。

《文献通考》记载古潞最早的名贤

从现有的历史资料记载看,周宣王姬静十五年(前812年),晋国灭了黎侯国,随即又复其国。黎侯已经有过一次被晋国灭亡的历史了,面对潞国的强大,黎仲章作为国君能不着急吗?他为了黎侯国的未来,殚精竭虑,积极谋划国家存亡大计。黎仲章首先是在黎国的疆土稳定上,周密考虑,加强国防;其次是在黎民百姓的生存与发展上,立足图存。那时,黎仲章的天赋、才能与智慧,被堪称治国的英雄才干。正如《潞城县志》里《人物志》记载的:才堪经济,立足图存。

被县志记载古邑潞城春秋时期的名贤仲章,后被黎民百姓崇拜奉祀。

晋国灭潞复黎,以及潞邑遗贤仲章的历史,在《文献通考》有详细的记载:“十五年,潞子婴儿之夫人,晋景公之姊也。酆舒为政而杀之,又伤潞子之目。晋侯将伐之,诸大夫皆曰:‘不可。酆舒有三隽才,不如待后之人。’伯宗曰:‘必伐之。狄有五罪,隽才虽多,何补焉?不祀,一也。嗜酒,二也。弃仲章而夺黎氏地,三也。虐我伯姬,四也。伤其君目,五也。怙其隽才,而不以茂德,兹益罪也。后之人或者欲敬奉德义以事神人,而申固其命,若之何待之?不讨有罪,曰将待后,后有辞而讨焉,母乃不可乎?夫恃才与众,亡之道也。商纣由之,故灭。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故文反正为乏,尽在狄矣。’晋侯从之。”根据《左传》的记载:“宣公十有五年春,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那时的黎侯之国已被潞国所占,但潞国的权臣酆舒对名贤黎仲章弃而不用,使仲章成为历史上最早的一位遗贤。

中华民族素来崇拜贤者,历朝历代,均有对先贤的祭祀,以教化黎民。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朝廷下令各地建名贤祠,祭祀历代名臣义士。到了宋代,名贤祠被官方视为教化的工具,通过名贤祭祀典礼,士人们感受着先贤的风骨气节,激励自己效法。古潞百姓为了祭祀春秋时期的第一位名贤黎仲章,曾修建了乡贤祠堂,祭祀仲章。所以,在《潞城县志》又有了这样的记载:“仲章,后崇祀乡贤。”春秋时期潞邑名贤仲章,成为上党历史上记载的最早“名贤”。

原标题:仲章:上党历史上最早的名贤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上党区荫城村山墙上的“地皮官司”碑
· 潞州区历史上的那些“首个”
· 揭秘:长子麻商背后的故事
· 长子县丘寺岭庙会“缘起”西燕古国慕容永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历史
仲章:古潞最早的名贤

上党古潞,名贤辈出。在顺治版《潞安府志》的《名贤》里,记载的第一位名贤是春秋时期的仲章:“潞贤人也。酆舒为政,弃而不用,故伯宗数其罪而伐之。”在乾隆版《潞安府志》的《名贤》里记载的第二位名贤是周时的仲章:“潞贤人。酆舒为政,弃而不用,故伯宗数其罪,伐之。”在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纂、天启五年(1625年)增修的《潞城县志》里,记载的古邑潞城的第一位乡贤也是春秋时期的仲章:“才堪经济,立足图存。酆舒为政弃而不用。当时称为遗贤。故伯宗数其罪而伐之。后崇祀乡贤。”民国版《潞城县志》则记载仲章是周时名贤。这些志书的记载均表明:古潞最早的名贤就是春秋时期的仲章,也乃上党地区最早的名贤。

仲章与古黎的关系

仲章,姓黎。据《中华黎氏通谱》载:第二十七代黎侯是黎仲章,系黎惠公六代孙,在位时被潞国宰相酆舒夺去世袭居住地。第二十八代黎侯是仲章之子,系惠公七代孙。公元前594年,在晋景公扶持下复立黎国,至公元前582年在位十三年,生子襄公。《文献通考》记载:“仲章乃春秋时期古潞邑的第一位名贤。”

在商王朝时期,尧的裔孙就分封于古黎,其部族被称为“滁黎”“黎方”,殷商晚期被称为黎侯国,为殷商的附属国。据殷墟卜辞记载,当时的黎国被称为黎、黎方。商末时期,周人在西部兴起,并在周文王的领导下开始了灭商的进程,即“西伯戡黎”。之后,周武王又封商汤后裔于黎,这就是春秋时的黎侯国,即现在的黎城县一带。到西汉至魏晋期间,今黎城县地只是潞县的一部分,而古黎侯国君传至第二十七代,就是古潞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名贤黎侯仲章。

弃仲章成为潞被灭国的原因

祖伊的黎侯国,从公元前1129年至公元前718年,存世四百一十一年。其间曾经在周宣王十五年(前812年)被晋国所灭,不过很快复国。春秋初期,赤狄潞子国在今长治市潞城区一带兴起。这个潞子国是赤狄部落建立的子爵小国,史称潞国,也称为“潞子国”“潞子婴儿国”“潞氏国”。到公元前719年,黎侯国第二十一代国君黎惠侯袭封黎侯。黎侯国的西南与赤狄潞国毗邻。公元前718年,强大起来的潞国发兵夺取了黎侯国土。黎惠侯被潞国驱赶而失国后,被迫逃到卫国去避难。流落他乡的黎侯日夜思念故国,归心如箭,常常哀叹: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时间久了,黎侯“式微,式微,胡不归?”的伤感语,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就形成了卫国民歌《式微》,被收入《诗经·卫风》中,在顺治版《潞安府志》也有收录。

第二十一代黎侯黎惠侯,宏侯太子,为晋国晋文侯(前805年~前746年)姬仇之女姬氏所生。公元前719年壬戌(周桓王元年)袭封黎侯,次年晋封黎公,被潞国攻灭。娶郑庄公之女姬氏,生子失记。从此,黎侯失国一百二十五年,第二十二代黎侯至第二十六代黎侯也失记。此后历经一百多年,潞国的国君婴儿娶晋景公(前599年~前581年)的姐姐伯姬为妻。从这个意义上讲,潞子婴儿和黎惠侯应该同是晋国的女婿。

从晋献公到晋景公在位的近百年间,赤狄与晋国的冲突、交往从未间断。公元前594年,潞子国权臣酆舒逼迫国君婴儿绝晋之好。晋国在讨伐潞子国时,历数酆舒五大罪状,其中第三条就是“弃仲章而夺黎氏地”。意思是:排挤迫害贤臣仲章,又夺取黎国领土,欺凌弱小国家。自古野无遗贤。凡明君者,都会任人唯贤,人尽其才。而此时的仲章,虽才堪经济,立足图存,但酆舒为政弃而不用,使他成为当时的遗贤。《左传》附注曰:弃仲章而夺黎氏地,黎氏黎侯国。

曲梁之战后,潞子婴儿以满怀感激之情迎晋国大将荀林父于其马前,但得到的是荀林父以晋景公的名义怪罪潞子没有保护好晋国公主伯姬的话。荀林父还托言曰:“黎人思其君久矣,乃寻访到黎国后裔黎仲章,割五百家,筑城以居之。”也就是说荀林父以晋景公的名义,责怪潞子国君婴儿没有保护好晋国公主伯姬,还托言黎人想有自己的国君,并且思君已久。于是,荀林父就寻访到黎国后裔黎仲章,割潞地五百家,筑城恢复黎侯国,使黎国百姓居住。《太平寰宇记》载:“古黎国。春秋曰:晋荀临父灭潞,立黎侯而还。今县(黎城县)东一十八里黎侯城是也。”

荀林父名为复黎,实为灭潞。潞子婴儿痛亡潞国,自刎而死。潞国人为纪念他,特为他立祠,即今黎城县西仵乡赵店有潞王祠,与潞城的潞河、古城仅仅一河之隔。在《重修潞王庙记》的碑文里记载说:潞子避兵东山,村民德之,为之立祠,因名潞祠山。据《黎城县志》记载,宋绍圣、明成化皆有庙碑,碑中言明,春秋便有潞王祠,是与隔河的邻村古城一起修的,传说有一年天大旱,祠被古城人烧了,后来赵店人把祠移到村里。从此,荀林父灭潞复黎后,黎仲章成为第二十七代黎侯国君。

黎侯国被灭一百二十五年后在晋景公的扶持下,再次复国,又传世八十年。公元前514年,晋国率先实行封建郡县制,取代世世相袭的姓氏宗法分封制,黎侯国被晋顷公改编为晋国名下的黎侯县。黎侯国虽然降为县,但其世袭领土仍旧归黎侯宗室拥有。直至周赧王五年(前310年),第三十九代黎定公管辖的黎侯县被赤狄攻灭,黎侯宗室世袭领土才彻底失去。潞国因遗弃仲章,而成为晋国讨伐其中理由之一,即“弃仲章而夺黎氏地”,这也成为潞国被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见贤臣仲章在当时已经是闻名天下。

《文献通考》记载古潞最早的名贤

从现有的历史资料记载看,周宣王姬静十五年(前812年),晋国灭了黎侯国,随即又复其国。黎侯已经有过一次被晋国灭亡的历史了,面对潞国的强大,黎仲章作为国君能不着急吗?他为了黎侯国的未来,殚精竭虑,积极谋划国家存亡大计。黎仲章首先是在黎国的疆土稳定上,周密考虑,加强国防;其次是在黎民百姓的生存与发展上,立足图存。那时,黎仲章的天赋、才能与智慧,被堪称治国的英雄才干。正如《潞城县志》里《人物志》记载的:才堪经济,立足图存。

被县志记载古邑潞城春秋时期的名贤仲章,后被黎民百姓崇拜奉祀。

晋国灭潞复黎,以及潞邑遗贤仲章的历史,在《文献通考》有详细的记载:“十五年,潞子婴儿之夫人,晋景公之姊也。酆舒为政而杀之,又伤潞子之目。晋侯将伐之,诸大夫皆曰:‘不可。酆舒有三隽才,不如待后之人。’伯宗曰:‘必伐之。狄有五罪,隽才虽多,何补焉?不祀,一也。嗜酒,二也。弃仲章而夺黎氏地,三也。虐我伯姬,四也。伤其君目,五也。怙其隽才,而不以茂德,兹益罪也。后之人或者欲敬奉德义以事神人,而申固其命,若之何待之?不讨有罪,曰将待后,后有辞而讨焉,母乃不可乎?夫恃才与众,亡之道也。商纣由之,故灭。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故文反正为乏,尽在狄矣。’晋侯从之。”根据《左传》的记载:“宣公十有五年春,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那时的黎侯之国已被潞国所占,但潞国的权臣酆舒对名贤黎仲章弃而不用,使仲章成为历史上最早的一位遗贤。

中华民族素来崇拜贤者,历朝历代,均有对先贤的祭祀,以教化黎民。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朝廷下令各地建名贤祠,祭祀历代名臣义士。到了宋代,名贤祠被官方视为教化的工具,通过名贤祭祀典礼,士人们感受着先贤的风骨气节,激励自己效法。古潞百姓为了祭祀春秋时期的第一位名贤黎仲章,曾修建了乡贤祠堂,祭祀仲章。所以,在《潞城县志》又有了这样的记载:“仲章,后崇祀乡贤。”春秋时期潞邑名贤仲章,成为上党历史上记载的最早“名贤”。

原标题:仲章:上党历史上最早的名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