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沁古道,即晋中灵石至长治沁源的一条山中古道,穿越秀美的石膏山腹地,自古就是打通晋阳与上党两地间的交通要道。古道上,群峰环抱,峡谷峭壁,沟溪蜿蜒,鸟语花香,充满了传奇色彩。
有人告诉我,只要你走进石膏山,就不会想走出石膏山。为赴一场古道相会,我走进了翠色欲流、绵延不断的石膏山。
在这黄土高原翡翠之地、三晋盛夏避暑胜地、灵石天然氧吧之地,我犹如一粒尘埃,落在古道崖柏的绿枝上,落在龙吟谷的花丛中。我愿我的生命在此永远栖息,也愿我的灵魂在此久久安生,更愿与石膏山相约古今。
图为:灵沁古道
壹
灵石,古来有扼守汾河谷地咽喉之说,古往今来,地理位置的优势始终凸显。历史上,古灵石有三条南北走向的古道,分别是秦晋古道、雀鼠谷古道、千里径古道。另外,还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古道,就是灵沁古道,是由最知名的秦晋古道岔出的一条支路。
灵沁古道,西起今灵石仁义古镇,也为秦晋古道在灵石的起点,具体的遗址位置也就是仁义村的东门,古门楼尚存。相传古时僧侣与香客们进石膏山朝拜,要从此门一步一叩首地上山,直至高山深处的天竺寺。古道东接长治沁源,直通鱼儿川,也就是今天的鱼儿泉,距沁源县城足足百余里。据说早时的灵沁古道是一条宽不过一尺的山中小道,羊肠之状,依山走势,蜿蜒曲直,行穿谷底,盘绕山峰。
实际上,鱼儿泉一带因山险林密,人烟稀少,古关隘岭儿上曾是匪盗经常聚集出没之地。万历四年时,地方官府拟在此修建堡寨,设置巡检司,以治理这一带的治安,保护一方安宁,最终没有使这一计划落地,原因也无人知晓。后来,这一带匪患被平,灵沁古道也太平了,古道上的村落也兴旺起来,村民也越来越多了,山路也逐渐平坦起来。到了道光年间,灵沁古道发展为一条交通要道。就是在民国时期,古道仍属于灵沁的通途,往来行旅之人颇多。后来,沁源曾在境内古道辖区设立军队与巡缉队驻防。
如今的鱼儿泉,两山夹一沟,崖下有清泉,远远望去,漫山满沟草树云山,如此锦绣之山,如此宜人景色,实乃是沁山沁水画卷的一幅浓缩版。
贰
走进历史深处,古时的石膏山腹地,一条崎岖的小路,成为灵石与沁源两地百姓往来的捷径。这条百姓走出的山间小道,就是灵沁古道的前身。俗话说,遇水安桥,为济人之事;逢山开路,利永世之图。这是古人为善的境界,也是修筑灵沁古道的最美来由。直到清乾隆年间,石膏山寺院僧侣带领百姓拓宽改造古道,才成为连通汾河谷地与上党盆地的通道,古道仅在石膏山的怀抱就逶迤曲折十余里。
古老的灵沁古道,始有之时,据说可追溯至汉初之年。而石膏山知名于世,也因古道而起。汉唐时期,石膏山因“灵沁古道”名噪天下,且盛于明清。相传石膏山景区的龙吟书院,就始创于大唐初年,书院原为西汉初年古道上的一座小小客栈,政通人和的大唐,往来于石膏山雅聚的文人志士,遂将客栈改为“古道书院”。后周末年,赵匡胤在石膏山小居,将客栈更名为“龙吟书院”。千百年来,尽管朝代不断更迭,书院也时兴时衰,也曾遭遇劫难,但“龙吟书院”一名深藏于灵石人的心中。如今,重修一新的龙吟书院,成为石膏山景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
古道书院,原本为灵石、沁源周边农家子弟求学之地,只因地处古道偏僻的峡谷处,然其坐落之位恰是晋中盆地通往上党盆地的咽喉之路上,过往名人侠客,还有帝王志士,有他们的停留与驻足,使历史在此为石膏山留下不少的美丽光环。
河东蒲州诗人王维,曾远道而至书院,或许他的著名诗篇《相思》,就是在石膏山看到类似红豆之物而抒发的心中感慨。还有晚唐诗人李商隐,这位被太原令狐楚两次资助进京赶考走上仕途的大诗人,他曾六次到山西,或是寓居,或是路经,灵沁古道上的龙吟书院,是他寓居之地,还是路经打尖之处,我们虽然不得而知,但他为石膏山留下的令人回味的趣闻轶事,至今仍为美谈。还有陈桥兵变的策划者赵普,与其主赵匡胤在石膏山扎营谋天下;还有山西巡抚于谦大人,走古道去河南,夜宿龙吟书院的故事;还有傅山傅青主石膏山之行写《义蜂》的典故,等等,无论是民间的口口相传,还是打捞史海的点滴记载,这些记忆,我都是满满的确信。
叁
两千多年之后的浅夏,那一天,风不是很大,还带着一丝丝清凉,我的双脚第一次踏向石膏山,第一次走向灵沁古道,第一次赴了一场古道相会。
尽管历史的印迹犹如龙吟谷的龙须水,需要我们细细梳理。走进古道的历史,原来,大明之前石膏山的那些历史往事,就是灵沁古道的前史。崎岖的古道上,后寨门遗址的那通由灵石庠生张天渊撰写的《灵沁古道碑》,在乾隆21年火红的秋月,把古道的前世与后生,永远定格在泛黄的记忆中。
是啊,灵石古邑,石膏诸山,绵亘百余里;悬崖峭壁,望之惊心,峻岭崇山,行者却步。然而,深山藏古寺。石膏山古刹住持僧人们看到古道行人如此艰难,遂发起广为募化的倡议,重修古道的喜讯,赢得众善士的资助,大家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在石膏山的悬崖峭壁间开山凿路,拓宽原来的小道,终于在灵沁间开出一条新路。正如碑文所记:盖以道之通,必先木之接,作之屏之。万夫协力,险之去乃得路之平,启之辟之,千人同心,从此崎岖无虞。整个重修工程下来,虽然大山石径未能彻底荡平,但过往客商可以顺利过山,而不再忧心。灵沁古道竣工之际,漫山红叶,古刹钟声,古道踪影,山歌回荡,功德圆满,实为值得勒石铭记之事。
“闲来不觉花成语,倦起忽闻鸟为歌。”我在峭壁间攀越灵沁古道,石膏山一处处古景画面不时映入脑际:无论是梵音洞天神奇的地貌、养性茅庵自然的烟火气、石膏叠翠美丽的胜景、莲池净泉璨璨的溪水、钟泉澄澈素有的圣德,还是柏龙空悬陡壁的奇观、罗顶松涛掀起的巨浪、树塔玲珑入目的清澈、云路横空一线的鸟道、龙潭神泉甘美的泉水,美景深处,处处留下名人圣贤、甚至是帝王将相的足迹。“平生能废几双履,一游同销万古愁。”看来,不管是穷苦百姓、还是达官显贵,就是天上仙人来走古道,来饱览石膏山美景,也一定会有这样的诗句。人人要是都能有此境界,历史都能随人意愿演绎,大地都能如此包容,已是最好。
肆
我走在灵沁古道,走过天然崖柏馆,遥想当年韩信伐赵、刘邦征代取道于秦晋古道,百姓们肩扛担挑、拖家带口,从灵沁古道纷纷避难于深山的记忆。遥想汉文帝刘恒当年从代邸走古道,迎归长安即帝位的浩浩荡荡的队伍;还有孝文帝当年率大军南征伐齐,途经古道题写“龙门”的故事。遥想当年太原留守李渊偕秦王李世民起兵至灵石,有霍山神为其引路出古道直趋长安。遥想唐代宗李豫之女崇徽公主远嫁回纥国,取道灵沁古道出塞,一个柔弱小女子,一个千古奇女子,在阴地关以手拓石壁留下手痕,一通湮灭在历史烟云中的《手痕碑》,把她的历史记忆刻在了石膏山的崖壁上。遥想当年古道上曾有的刀光剑影,还有名贤与帝王大将的足迹,以及肩挑步行的人群、羊马驴队的铃铛声,这些点点滴滴的记忆,铺就了古道的历史光阴,光耀着石膏山的史册。千百年后,这些口口相传的记忆也罢,这些古树以及遗存的古迹也罢,何尝不是另一种古老的存在,与灵沁古道同在?
令人惊奇的是古道峡谷的峭壁上,有的是大树包着石头而枝繁叶茂,有的石头缝隙里长着参天大树,藤条枝蔓,郁郁葱葱,整个峡谷里,怪石嶙峋,荫翳蔽日;还有一处处悬崖下的古刹寺院,悠悠古韵,云里梵音。这不就是古人的智慧在古道最美的存在吗?更是古道文化与石膏山的交相辉映。
一条灵沁古道,半部石膏山史。后周显德元年,赵匡胤率大军经过灵沁古道短暂停留期间,他在石膏山棋盘沟与谋士赵普对弈,两人看似对弈,实则是弈中论天下之事,而赵匡胤称王天下之心,使心不在棋盘上的赵普心领神会。待大军返回河南陈桥驿时,在潞州李处耘与苗广义两位谋士的精心策划下,使“灵沁古道”棋盘沟“谋天下之事”的一场精彩对弈,以“黄袍加身”演变为“陈桥兵变”建立大宋的历史事实。时光转瞬。抗战后期,太岳区首长要到延安开会,这在当时是属于高度机密,首长们的行程完全是秘密进行的,沁源县委组织专人护送,从灵沁古道送到黄河岸边,安全护送了首长,圆满完成任务,也为古道今天的历史留下红色篇章。
可以说,灵沁古道是活着的遗产,古道沿途始终绽放着多彩的历史生命。如今,面对古道峡谷,峰峦壁立,奇峰耸翠,溪壑幽深,千尺飞瀑,还有谁不是倾心接纳与包容这些远去的历史?如同石膏山包容历史的前前后后,还有百姓与石膏山和谐共生的不懈追求?
伍
我站在灵沁古道的最高处,若入异境。古道古刹,石岩溶洞,荫郁松林,一股历史的风云,突然呼啸而来,又滚滚而去,瞬间沧桑了古道的记忆。
那一刻,我仰望天涯,俯瞰龙谷,这场远赴古道的历史相会,我已完全沉入灵石与沁源的古道记忆中。不,是晋中与长治的古道历史记忆中。我尚不知何时会有再走古道的机遇,也不知什么时候会再次走进石膏山?下山的归途中,我不由在心中暗暗迈出下一段旅程的第一步,将以虔诚的心,继续朴素而绵长的灵沁古道之行,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石膏山之行!
温情的灵沁古道,美丽的石膏山,我已离去,心并未走远……(郭存亭)
相关链接 | ||||||||||
|
|
||
|
||||||||||||||||
|
灵沁古道,即晋中灵石至长治沁源的一条山中古道,穿越秀美的石膏山腹地,自古就是打通晋阳与上党两地间的交通要道。古道上,群峰环抱,峡谷峭壁,沟溪蜿蜒,鸟语花香,充满了传奇色彩。
有人告诉我,只要你走进石膏山,就不会想走出石膏山。为赴一场古道相会,我走进了翠色欲流、绵延不断的石膏山。
在这黄土高原翡翠之地、三晋盛夏避暑胜地、灵石天然氧吧之地,我犹如一粒尘埃,落在古道崖柏的绿枝上,落在龙吟谷的花丛中。我愿我的生命在此永远栖息,也愿我的灵魂在此久久安生,更愿与石膏山相约古今。
图为:灵沁古道
壹
灵石,古来有扼守汾河谷地咽喉之说,古往今来,地理位置的优势始终凸显。历史上,古灵石有三条南北走向的古道,分别是秦晋古道、雀鼠谷古道、千里径古道。另外,还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古道,就是灵沁古道,是由最知名的秦晋古道岔出的一条支路。
灵沁古道,西起今灵石仁义古镇,也为秦晋古道在灵石的起点,具体的遗址位置也就是仁义村的东门,古门楼尚存。相传古时僧侣与香客们进石膏山朝拜,要从此门一步一叩首地上山,直至高山深处的天竺寺。古道东接长治沁源,直通鱼儿川,也就是今天的鱼儿泉,距沁源县城足足百余里。据说早时的灵沁古道是一条宽不过一尺的山中小道,羊肠之状,依山走势,蜿蜒曲直,行穿谷底,盘绕山峰。
实际上,鱼儿泉一带因山险林密,人烟稀少,古关隘岭儿上曾是匪盗经常聚集出没之地。万历四年时,地方官府拟在此修建堡寨,设置巡检司,以治理这一带的治安,保护一方安宁,最终没有使这一计划落地,原因也无人知晓。后来,这一带匪患被平,灵沁古道也太平了,古道上的村落也兴旺起来,村民也越来越多了,山路也逐渐平坦起来。到了道光年间,灵沁古道发展为一条交通要道。就是在民国时期,古道仍属于灵沁的通途,往来行旅之人颇多。后来,沁源曾在境内古道辖区设立军队与巡缉队驻防。
如今的鱼儿泉,两山夹一沟,崖下有清泉,远远望去,漫山满沟草树云山,如此锦绣之山,如此宜人景色,实乃是沁山沁水画卷的一幅浓缩版。
贰
走进历史深处,古时的石膏山腹地,一条崎岖的小路,成为灵石与沁源两地百姓往来的捷径。这条百姓走出的山间小道,就是灵沁古道的前身。俗话说,遇水安桥,为济人之事;逢山开路,利永世之图。这是古人为善的境界,也是修筑灵沁古道的最美来由。直到清乾隆年间,石膏山寺院僧侣带领百姓拓宽改造古道,才成为连通汾河谷地与上党盆地的通道,古道仅在石膏山的怀抱就逶迤曲折十余里。
古老的灵沁古道,始有之时,据说可追溯至汉初之年。而石膏山知名于世,也因古道而起。汉唐时期,石膏山因“灵沁古道”名噪天下,且盛于明清。相传石膏山景区的龙吟书院,就始创于大唐初年,书院原为西汉初年古道上的一座小小客栈,政通人和的大唐,往来于石膏山雅聚的文人志士,遂将客栈改为“古道书院”。后周末年,赵匡胤在石膏山小居,将客栈更名为“龙吟书院”。千百年来,尽管朝代不断更迭,书院也时兴时衰,也曾遭遇劫难,但“龙吟书院”一名深藏于灵石人的心中。如今,重修一新的龙吟书院,成为石膏山景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
古道书院,原本为灵石、沁源周边农家子弟求学之地,只因地处古道偏僻的峡谷处,然其坐落之位恰是晋中盆地通往上党盆地的咽喉之路上,过往名人侠客,还有帝王志士,有他们的停留与驻足,使历史在此为石膏山留下不少的美丽光环。
河东蒲州诗人王维,曾远道而至书院,或许他的著名诗篇《相思》,就是在石膏山看到类似红豆之物而抒发的心中感慨。还有晚唐诗人李商隐,这位被太原令狐楚两次资助进京赶考走上仕途的大诗人,他曾六次到山西,或是寓居,或是路经,灵沁古道上的龙吟书院,是他寓居之地,还是路经打尖之处,我们虽然不得而知,但他为石膏山留下的令人回味的趣闻轶事,至今仍为美谈。还有陈桥兵变的策划者赵普,与其主赵匡胤在石膏山扎营谋天下;还有山西巡抚于谦大人,走古道去河南,夜宿龙吟书院的故事;还有傅山傅青主石膏山之行写《义蜂》的典故,等等,无论是民间的口口相传,还是打捞史海的点滴记载,这些记忆,我都是满满的确信。
叁
两千多年之后的浅夏,那一天,风不是很大,还带着一丝丝清凉,我的双脚第一次踏向石膏山,第一次走向灵沁古道,第一次赴了一场古道相会。
尽管历史的印迹犹如龙吟谷的龙须水,需要我们细细梳理。走进古道的历史,原来,大明之前石膏山的那些历史往事,就是灵沁古道的前史。崎岖的古道上,后寨门遗址的那通由灵石庠生张天渊撰写的《灵沁古道碑》,在乾隆21年火红的秋月,把古道的前世与后生,永远定格在泛黄的记忆中。
是啊,灵石古邑,石膏诸山,绵亘百余里;悬崖峭壁,望之惊心,峻岭崇山,行者却步。然而,深山藏古寺。石膏山古刹住持僧人们看到古道行人如此艰难,遂发起广为募化的倡议,重修古道的喜讯,赢得众善士的资助,大家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在石膏山的悬崖峭壁间开山凿路,拓宽原来的小道,终于在灵沁间开出一条新路。正如碑文所记:盖以道之通,必先木之接,作之屏之。万夫协力,险之去乃得路之平,启之辟之,千人同心,从此崎岖无虞。整个重修工程下来,虽然大山石径未能彻底荡平,但过往客商可以顺利过山,而不再忧心。灵沁古道竣工之际,漫山红叶,古刹钟声,古道踪影,山歌回荡,功德圆满,实为值得勒石铭记之事。
“闲来不觉花成语,倦起忽闻鸟为歌。”我在峭壁间攀越灵沁古道,石膏山一处处古景画面不时映入脑际:无论是梵音洞天神奇的地貌、养性茅庵自然的烟火气、石膏叠翠美丽的胜景、莲池净泉璨璨的溪水、钟泉澄澈素有的圣德,还是柏龙空悬陡壁的奇观、罗顶松涛掀起的巨浪、树塔玲珑入目的清澈、云路横空一线的鸟道、龙潭神泉甘美的泉水,美景深处,处处留下名人圣贤、甚至是帝王将相的足迹。“平生能废几双履,一游同销万古愁。”看来,不管是穷苦百姓、还是达官显贵,就是天上仙人来走古道,来饱览石膏山美景,也一定会有这样的诗句。人人要是都能有此境界,历史都能随人意愿演绎,大地都能如此包容,已是最好。
肆
我走在灵沁古道,走过天然崖柏馆,遥想当年韩信伐赵、刘邦征代取道于秦晋古道,百姓们肩扛担挑、拖家带口,从灵沁古道纷纷避难于深山的记忆。遥想汉文帝刘恒当年从代邸走古道,迎归长安即帝位的浩浩荡荡的队伍;还有孝文帝当年率大军南征伐齐,途经古道题写“龙门”的故事。遥想当年太原留守李渊偕秦王李世民起兵至灵石,有霍山神为其引路出古道直趋长安。遥想唐代宗李豫之女崇徽公主远嫁回纥国,取道灵沁古道出塞,一个柔弱小女子,一个千古奇女子,在阴地关以手拓石壁留下手痕,一通湮灭在历史烟云中的《手痕碑》,把她的历史记忆刻在了石膏山的崖壁上。遥想当年古道上曾有的刀光剑影,还有名贤与帝王大将的足迹,以及肩挑步行的人群、羊马驴队的铃铛声,这些点点滴滴的记忆,铺就了古道的历史光阴,光耀着石膏山的史册。千百年后,这些口口相传的记忆也罢,这些古树以及遗存的古迹也罢,何尝不是另一种古老的存在,与灵沁古道同在?
令人惊奇的是古道峡谷的峭壁上,有的是大树包着石头而枝繁叶茂,有的石头缝隙里长着参天大树,藤条枝蔓,郁郁葱葱,整个峡谷里,怪石嶙峋,荫翳蔽日;还有一处处悬崖下的古刹寺院,悠悠古韵,云里梵音。这不就是古人的智慧在古道最美的存在吗?更是古道文化与石膏山的交相辉映。
一条灵沁古道,半部石膏山史。后周显德元年,赵匡胤率大军经过灵沁古道短暂停留期间,他在石膏山棋盘沟与谋士赵普对弈,两人看似对弈,实则是弈中论天下之事,而赵匡胤称王天下之心,使心不在棋盘上的赵普心领神会。待大军返回河南陈桥驿时,在潞州李处耘与苗广义两位谋士的精心策划下,使“灵沁古道”棋盘沟“谋天下之事”的一场精彩对弈,以“黄袍加身”演变为“陈桥兵变”建立大宋的历史事实。时光转瞬。抗战后期,太岳区首长要到延安开会,这在当时是属于高度机密,首长们的行程完全是秘密进行的,沁源县委组织专人护送,从灵沁古道送到黄河岸边,安全护送了首长,圆满完成任务,也为古道今天的历史留下红色篇章。
可以说,灵沁古道是活着的遗产,古道沿途始终绽放着多彩的历史生命。如今,面对古道峡谷,峰峦壁立,奇峰耸翠,溪壑幽深,千尺飞瀑,还有谁不是倾心接纳与包容这些远去的历史?如同石膏山包容历史的前前后后,还有百姓与石膏山和谐共生的不懈追求?
伍
我站在灵沁古道的最高处,若入异境。古道古刹,石岩溶洞,荫郁松林,一股历史的风云,突然呼啸而来,又滚滚而去,瞬间沧桑了古道的记忆。
那一刻,我仰望天涯,俯瞰龙谷,这场远赴古道的历史相会,我已完全沉入灵石与沁源的古道记忆中。不,是晋中与长治的古道历史记忆中。我尚不知何时会有再走古道的机遇,也不知什么时候会再次走进石膏山?下山的归途中,我不由在心中暗暗迈出下一段旅程的第一步,将以虔诚的心,继续朴素而绵长的灵沁古道之行,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石膏山之行!
温情的灵沁古道,美丽的石膏山,我已离去,心并未走远……(郭存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