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连续十二届高质量举办的2024年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在长治市武乡县启幕。“一身红装”的武乡又一次吸引了媒体和公众的目光。
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武乡正褪去人们记忆中的固有印象,以崭新的面貌奋力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
蜕变的背后,是武乡对“根”与“魂”的坚守,也是新时代武乡人以城乡融合发展、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三个示范县”为目标,靠创新引领、以实干取胜的生动实践。
图为:俯瞰武乡
一张名片:红色武乡
“1940年1月1日,前方鲁迅艺术学校在武乡县下北漳村正式成立并开学。”随着一声响亮的报幕,实景剧《四年》在监漳镇前方鲁艺下北漳旧址正式开演。演员们举手投足间的深情表达,让不少观众湿了眼眶。
这部由武乡县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心策划编排的实景剧,由旧址讲解员和村民共同演绎,2023年4月一经推出,便受到游客青睐。
“这是抗战时期发生在下北漳村的真实故事。”据下北漳村书记李志亮介绍,2023年情景剧共演出36场,不仅让更多人走进下北漳村,也为村民和村集体经济带来收入。
图为:前方鲁艺下北漳旧址
在越来越“卷”的文旅界,如何让红色旅游出圈更出彩?武乡的答案是:以文旅融合,让文化“活”起来。
作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武乡有国保7处、省保16处、市保12处、县保16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4处,省级红色文化遗址14处,被列入《山西省革命文物名录》130处,被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红色资源是武乡的宝藏和优势。”在武乡县委书记贺思宇看来,把文化软实力变成产业发展硬实力,是武乡转型发展的关键一环。
行走在下北漳村,一孔孔窑洞简朴而厚重。窑洞内,富有立体感的设计配合着全息投影、声光科技等手段,不仅让历史与现代交织融合,也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更多惊喜。
图为:下北漳村窑洞改造的展览馆
“来之前,我从没想过这里的红色印记那么深。”为参加全国彩塑大赛而来到武乡采风的南京艺术学院学生张玉昕,被当地红色景点的密集度与保存完成度所震撼,“资料丰富度也很高,很多影像资料是我之前没有见过的。”
更让张玉昕没想到的,还有村民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窑洞改造的特色民宿、3D打印的红色文创,“这次采风路线包括了很多正在建设中的景点设施,让我对当地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我会把这里推荐给朋友和家人。”张玉昕说。
红色旅游吸引人,红色精神感染人,融合产业留住人。
通过“红色旅游+”模式,武乡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业态更加丰富、效益更加凸显、示范带动作用更加突出。2023年,武乡累计接待游客141.1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92.02万元。其中门票收入1019.31万元,占比35%。
“力争到2035年,全县红色旅游接待人数突破300万人次,旅游业年直接收入达到3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1月召开的2024年武乡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武乡有了新的宏伟目标。
一座“新”城: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夏日的武乡,满眼皆绿。从街边巷尾到公园步道,环境整洁,市民有序,景观小品点缀其间,让不少初到武乡的人感受到“一种舒适的松弛感”。
告别曾经的脏乱差,武乡颜值与气质双提升的背后,是1300余名清洁工每日行走在大街小巷的身影,是107辆洗扫车及垃圾车对国省县乡村5级道路全覆盖式动态清洁作业的成果。
图为:环卫车在街道作业
“每一寸土地都经过精心整理,沿街商铺的外立面也进行了统一规划。”武乡县园林环卫中心主任张高峰说,2021年起实施的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建设,既是武乡变美的突破口,也在无形中推动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改善。
事实上,一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从城市形象提升中便可见端倪。
实施绿色低碳生态修复等环境提级项目,打造步步见绿、路路有景的城市景观;打造群众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城乡公交实现全免费,成功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对外开放;零工市场建成启用……
一个框架持续拉大、功能日趋完善、品质明显提升的武乡正日渐崛起。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贺思宇认为,对于迈入高质量发展赛道的武乡而言,一个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崭新城市形象,对老区发展“如虎添翼”。
自城市建设入手,将产业建设、基层治理、乡风化育等多元脉络巧妙融合,让城乡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有了更多可能性。
图为:羊肥小米生产文化展示车间
地处北纬37°农作物黄金生长带的武乡,因地貌多样、气候独特,种植出的小米素有“金珠不换沁州黄”的美誉。但受制于产业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等因素,曾一度导致武乡小米附加值低、市场占有率低。
为打破掣肘,武乡引进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与山西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成立长治市农谷有机旱作谷子研究院,组建26人的研究团队,开展新品种选育、产品加工等研究,推动小米生产向集约型、效益型、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小米种植时使用有机发酵羊粪肥,售价能达到每斤20多元,比普通产品高出数倍。”沃土农业负责人杜红雁说,科技赋能不仅让小米身价倍增,还拓展出无限可能,“小米咖啡、小米茶、小米酥、小米月饼……”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武乡县共储备各类人才9794人,较2021年的7268人增加了2526人,增幅达34.8%。新型城镇化之下的美丽乡村,为留住原乡人、唤回归乡人、吸引新乡人提供了基础。
一份传承:太行精神的赓续接力
走进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太行精神,光耀千秋”八个大字映入眼帘。纪念馆中记录着的这样一组数据:当年只有14万人口的武乡县,就有9万多人参加各种抗日救亡组织,1.4万多人参军参战,2万多人为国捐躯。
图为:纪念馆后的凤凰山巅,“八路军抗战纪念碑”巍然屹立
作为八路军第一个敌后根据地诞生地,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孕育的太行精神,深植于武乡这片红色热土。
“红色文化是武乡老区的‘根’和‘魂’,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武乡县县长王书文说,武乡正以“弘扬太行精神,共建创新武乡”为主线,不断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力度,打造“山西红色会客厅”,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让革命精神生生不息。
夜幕下,实景剧《太行山上》在下关村太行龙湖畔上演。作为中国首部红色行浸式实景演艺,该剧于2023年6月起,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成为武乡弘扬太行精神,开展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立体课堂”。
沿着历史的足迹眺望,烽火硝烟早已逝去,曾经“山穷水远路闭塞”的革命老区焕发出新的活力。
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GDP从2020年的65亿元增加到112.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5.4亿元增加到20.1亿元,翻了近三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材料、新型建材、食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项目投产达效,风电、光电、煤层气等新能源产业多点开花,A级景区创建成果丰硕……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武乡干部对“根”和“魂”的坚守,是笃行实干的责任担当,是太行精神的赓续传承。
图为:武乡街景
因为丰富的白云石资源,山西鼎锟高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落户武乡蟠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与园区内的其他落户企业一样,鼎锟高科也享受到了“保姆式”服务: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提供标准化厂房、“一对一”全流程帮办代办……
“从建设前期到生产运行,各级各部门积极、正面的反馈,让企业坚定了发展的信心。”鼎锟高科董事长赵云说,当地政府对企业生产中的错误并非“一罚了之”,而是主动对接专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提质提效安全生产。
“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扑下身子实干,是昔日武乡胜利的关键,也是今日武乡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武乡县委有关领导近年来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已经成为当地很多干部的共识和行动。
行走武乡,耳畔萦绕着嘹亮的红色经典歌曲,透水砖铺就的“海绵”步道上游人如织,沿途除了随处可见的红色文化街景,没有外墙围挡的政府机关也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在太行精神的赓续接力中,武乡正迎来更多可能。(武斌)
原标题:红色沃土起“新”城——山西武乡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
相关链接 | ||||||||||
|
|
||
|
||||||||||||||||
|
5月24日,连续十二届高质量举办的2024年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在长治市武乡县启幕。“一身红装”的武乡又一次吸引了媒体和公众的目光。
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武乡正褪去人们记忆中的固有印象,以崭新的面貌奋力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
蜕变的背后,是武乡对“根”与“魂”的坚守,也是新时代武乡人以城乡融合发展、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三个示范县”为目标,靠创新引领、以实干取胜的生动实践。
图为:俯瞰武乡
一张名片:红色武乡
“1940年1月1日,前方鲁迅艺术学校在武乡县下北漳村正式成立并开学。”随着一声响亮的报幕,实景剧《四年》在监漳镇前方鲁艺下北漳旧址正式开演。演员们举手投足间的深情表达,让不少观众湿了眼眶。
这部由武乡县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心策划编排的实景剧,由旧址讲解员和村民共同演绎,2023年4月一经推出,便受到游客青睐。
“这是抗战时期发生在下北漳村的真实故事。”据下北漳村书记李志亮介绍,2023年情景剧共演出36场,不仅让更多人走进下北漳村,也为村民和村集体经济带来收入。
图为:前方鲁艺下北漳旧址
在越来越“卷”的文旅界,如何让红色旅游出圈更出彩?武乡的答案是:以文旅融合,让文化“活”起来。
作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武乡有国保7处、省保16处、市保12处、县保16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4处,省级红色文化遗址14处,被列入《山西省革命文物名录》130处,被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红色资源是武乡的宝藏和优势。”在武乡县委书记贺思宇看来,把文化软实力变成产业发展硬实力,是武乡转型发展的关键一环。
行走在下北漳村,一孔孔窑洞简朴而厚重。窑洞内,富有立体感的设计配合着全息投影、声光科技等手段,不仅让历史与现代交织融合,也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更多惊喜。
图为:下北漳村窑洞改造的展览馆
“来之前,我从没想过这里的红色印记那么深。”为参加全国彩塑大赛而来到武乡采风的南京艺术学院学生张玉昕,被当地红色景点的密集度与保存完成度所震撼,“资料丰富度也很高,很多影像资料是我之前没有见过的。”
更让张玉昕没想到的,还有村民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窑洞改造的特色民宿、3D打印的红色文创,“这次采风路线包括了很多正在建设中的景点设施,让我对当地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我会把这里推荐给朋友和家人。”张玉昕说。
红色旅游吸引人,红色精神感染人,融合产业留住人。
通过“红色旅游+”模式,武乡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业态更加丰富、效益更加凸显、示范带动作用更加突出。2023年,武乡累计接待游客141.1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92.02万元。其中门票收入1019.31万元,占比35%。
“力争到2035年,全县红色旅游接待人数突破300万人次,旅游业年直接收入达到3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1月召开的2024年武乡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武乡有了新的宏伟目标。
一座“新”城: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夏日的武乡,满眼皆绿。从街边巷尾到公园步道,环境整洁,市民有序,景观小品点缀其间,让不少初到武乡的人感受到“一种舒适的松弛感”。
告别曾经的脏乱差,武乡颜值与气质双提升的背后,是1300余名清洁工每日行走在大街小巷的身影,是107辆洗扫车及垃圾车对国省县乡村5级道路全覆盖式动态清洁作业的成果。
图为:环卫车在街道作业
“每一寸土地都经过精心整理,沿街商铺的外立面也进行了统一规划。”武乡县园林环卫中心主任张高峰说,2021年起实施的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建设,既是武乡变美的突破口,也在无形中推动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改善。
事实上,一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从城市形象提升中便可见端倪。
实施绿色低碳生态修复等环境提级项目,打造步步见绿、路路有景的城市景观;打造群众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城乡公交实现全免费,成功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对外开放;零工市场建成启用……
一个框架持续拉大、功能日趋完善、品质明显提升的武乡正日渐崛起。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贺思宇认为,对于迈入高质量发展赛道的武乡而言,一个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崭新城市形象,对老区发展“如虎添翼”。
自城市建设入手,将产业建设、基层治理、乡风化育等多元脉络巧妙融合,让城乡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有了更多可能性。
图为:羊肥小米生产文化展示车间
地处北纬37°农作物黄金生长带的武乡,因地貌多样、气候独特,种植出的小米素有“金珠不换沁州黄”的美誉。但受制于产业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等因素,曾一度导致武乡小米附加值低、市场占有率低。
为打破掣肘,武乡引进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与山西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成立长治市农谷有机旱作谷子研究院,组建26人的研究团队,开展新品种选育、产品加工等研究,推动小米生产向集约型、效益型、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小米种植时使用有机发酵羊粪肥,售价能达到每斤20多元,比普通产品高出数倍。”沃土农业负责人杜红雁说,科技赋能不仅让小米身价倍增,还拓展出无限可能,“小米咖啡、小米茶、小米酥、小米月饼……”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武乡县共储备各类人才9794人,较2021年的7268人增加了2526人,增幅达34.8%。新型城镇化之下的美丽乡村,为留住原乡人、唤回归乡人、吸引新乡人提供了基础。
一份传承:太行精神的赓续接力
走进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太行精神,光耀千秋”八个大字映入眼帘。纪念馆中记录着的这样一组数据:当年只有14万人口的武乡县,就有9万多人参加各种抗日救亡组织,1.4万多人参军参战,2万多人为国捐躯。
图为:纪念馆后的凤凰山巅,“八路军抗战纪念碑”巍然屹立
作为八路军第一个敌后根据地诞生地,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孕育的太行精神,深植于武乡这片红色热土。
“红色文化是武乡老区的‘根’和‘魂’,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武乡县县长王书文说,武乡正以“弘扬太行精神,共建创新武乡”为主线,不断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力度,打造“山西红色会客厅”,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让革命精神生生不息。
夜幕下,实景剧《太行山上》在下关村太行龙湖畔上演。作为中国首部红色行浸式实景演艺,该剧于2023年6月起,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成为武乡弘扬太行精神,开展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立体课堂”。
沿着历史的足迹眺望,烽火硝烟早已逝去,曾经“山穷水远路闭塞”的革命老区焕发出新的活力。
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GDP从2020年的65亿元增加到112.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5.4亿元增加到20.1亿元,翻了近三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材料、新型建材、食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项目投产达效,风电、光电、煤层气等新能源产业多点开花,A级景区创建成果丰硕……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武乡干部对“根”和“魂”的坚守,是笃行实干的责任担当,是太行精神的赓续传承。
图为:武乡街景
因为丰富的白云石资源,山西鼎锟高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落户武乡蟠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与园区内的其他落户企业一样,鼎锟高科也享受到了“保姆式”服务: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提供标准化厂房、“一对一”全流程帮办代办……
“从建设前期到生产运行,各级各部门积极、正面的反馈,让企业坚定了发展的信心。”鼎锟高科董事长赵云说,当地政府对企业生产中的错误并非“一罚了之”,而是主动对接专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提质提效安全生产。
“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扑下身子实干,是昔日武乡胜利的关键,也是今日武乡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武乡县委有关领导近年来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已经成为当地很多干部的共识和行动。
行走武乡,耳畔萦绕着嘹亮的红色经典歌曲,透水砖铺就的“海绵”步道上游人如织,沿途除了随处可见的红色文化街景,没有外墙围挡的政府机关也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在太行精神的赓续接力中,武乡正迎来更多可能。(武斌)
原标题:红色沃土起“新”城——山西武乡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