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长治市多措并举构建防震减灾救灾防线
发布时间: 2024-05-13   |  来源: 上党晚报

5月11日上午9时,长治蓝天救援队队员走进潞州区太西街道潞才社区,为居民带来一堂防震减灾科普讲座,教授大家必要的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应急逃生能力。这正是长治市防震减灾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防震减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安全福祉,是保障民生的大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用在防震减灾上非常贴切,正如同防震减灾的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其中体现的就是防字当头、预防为先、预防为主的理念。

去年以来,长治市全面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地震灾害防御和地震应急响应能力水平,推动全市防震减灾体系建设高效快速发展,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道防线。

图为:长治蓝天救援队队员为孩子们科普应急救援知识

防患未然 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是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重要基础。

长治市牢固树立防震减灾底线思维和防范风险意识,按照“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的总体部署,着力推动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扎实做好应急准备。

加强“一县一台”建设,全市12个区县已经完成5个监测台站建设。每个台站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加大地震监测环境保护力度,确保长治市辖区内监测台站数据稳定。

严格按照“五有”标准对地震宏观观测网络进行规范管理,目前长治市共有地震宏观观测点146个,新增8个,调整更换23个,建成示范点20个,“五有标准”达标率92.47%,宏观观测员覆盖率100%。

全面推广手机地震预警功能,大力宣传地震预警科普知识,共组织各类预警知识宣传60余次,指导16万余人开通手机地震预警功能。今年,长治市将持续推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的推广应用,在重点县区的人员密集场所、重点企业建设专用地震预警系统。

一直以来,长治市始终把灾害防御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潜心提升监测预警“真功夫”,加快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拧紧“安全阀”。

多措设防 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控能力

“报告指挥部,经过搜救发现现场有一名工作人员因腿部受伤被困,请求派出医疗人员支援。”近日,潞州区太东街道联合辖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单位,以及部分社区居民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

太东街道已经连续多年开展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演练不仅能让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懂得灾难发生后应该如何自救和逃生,也让大家在实战中增强危机意识,当危险真正来临时将伤亡和损失降到最小。

如今,走进长治市各社区,防震减灾宣传海报张贴在醒目位置,社区门口的宣传栏上标注着各种应急逃生知识,紧急疏散示意图清晰明了,物资储备库内救生衣、安全帽、消防桶、灭火器等救灾设施应有尽有。

不仅仅是社区,去年以来,长治市先后组织12个区县防震减灾工作部门完成了全省地震系统和全市防震减灾系统应急演练任务,达到了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提升能力的目的,确保遇有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响应、科学指挥、协同联动、高效应对。

综合防震减灾能力的持续提升,离不开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长治市不断夯实基层防震减灾救灾基础,强化灾害应急处置和风险防范能力,做到常抓不懈、有备无患。全市32个重点应急避难场所集中挂牌管理,森林防火、医疗救治和疾病防控等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备得到加强,应急物资紧急采购、仓储和配送能力全面提升。

一项项工作的落实,有效筑起了坚固的“防护堤”,也为人民群众撑起了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伞”。

图为:长治六中开展“防灾减灾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

科普宣传 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增强防震减灾意识,识别灾害风险,掌握避险逃生技能,是应对自然灾害的一个重要举措和方法。

“注意,地震,请就地避震!”广播响起口令,学生们迅速钻到课桌下,约1分钟后,“安全撤离”口令响起,各班学生都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书包或书本保护头部,有序按照指定逃生路线撤离至操场等安全地带。这是长治六中开展防震减灾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的一幕。

近年来,长治市多部门联合行动,突出主题,积极开展防震减灾活动,加大宣传解读和教育力度,为群众打造一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学习空间,教育和提醒社会各界牢固树立风险意识。

全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长治市已创建15所省级、1所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完成17个省级、3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申报工作,打造了“防震减灾先锋队”“防震减灾大家谈”“长治系列科普作品”“县区特色示范”四大宣传品牌,社会反响强烈。

防为要,预当先,实托底。长治市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力推动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科技创新、应急响应、公共服务等领域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防震减灾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长治市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丁德令、梁栋)

原标题:科学防震减灾 守护生命安全——长治市加快防震减灾体系建设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编辑:宋思洋]

  相关链接
· 向新而行!长治全力推动城市综合能级提升
· 打call!长治“南丁格尔”的AB面
·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召开庆祝“5·12”国际护士节表彰大会
· 长治市发放高龄津贴切实增进高龄老年人福祉
· 即将启程!长治非遗美食美景将走进火箭院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长治新闻
长治市多措并举构建防震减灾救灾防线

5月11日上午9时,长治蓝天救援队队员走进潞州区太西街道潞才社区,为居民带来一堂防震减灾科普讲座,教授大家必要的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应急逃生能力。这正是长治市防震减灾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防震减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安全福祉,是保障民生的大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用在防震减灾上非常贴切,正如同防震减灾的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其中体现的就是防字当头、预防为先、预防为主的理念。

去年以来,长治市全面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地震灾害防御和地震应急响应能力水平,推动全市防震减灾体系建设高效快速发展,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道防线。

图为:长治蓝天救援队队员为孩子们科普应急救援知识

防患未然 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是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重要基础。

长治市牢固树立防震减灾底线思维和防范风险意识,按照“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的总体部署,着力推动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扎实做好应急准备。

加强“一县一台”建设,全市12个区县已经完成5个监测台站建设。每个台站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加大地震监测环境保护力度,确保长治市辖区内监测台站数据稳定。

严格按照“五有”标准对地震宏观观测网络进行规范管理,目前长治市共有地震宏观观测点146个,新增8个,调整更换23个,建成示范点20个,“五有标准”达标率92.47%,宏观观测员覆盖率100%。

全面推广手机地震预警功能,大力宣传地震预警科普知识,共组织各类预警知识宣传60余次,指导16万余人开通手机地震预警功能。今年,长治市将持续推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的推广应用,在重点县区的人员密集场所、重点企业建设专用地震预警系统。

一直以来,长治市始终把灾害防御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潜心提升监测预警“真功夫”,加快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拧紧“安全阀”。

多措设防 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控能力

“报告指挥部,经过搜救发现现场有一名工作人员因腿部受伤被困,请求派出医疗人员支援。”近日,潞州区太东街道联合辖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单位,以及部分社区居民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

太东街道已经连续多年开展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演练不仅能让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懂得灾难发生后应该如何自救和逃生,也让大家在实战中增强危机意识,当危险真正来临时将伤亡和损失降到最小。

如今,走进长治市各社区,防震减灾宣传海报张贴在醒目位置,社区门口的宣传栏上标注着各种应急逃生知识,紧急疏散示意图清晰明了,物资储备库内救生衣、安全帽、消防桶、灭火器等救灾设施应有尽有。

不仅仅是社区,去年以来,长治市先后组织12个区县防震减灾工作部门完成了全省地震系统和全市防震减灾系统应急演练任务,达到了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提升能力的目的,确保遇有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响应、科学指挥、协同联动、高效应对。

综合防震减灾能力的持续提升,离不开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长治市不断夯实基层防震减灾救灾基础,强化灾害应急处置和风险防范能力,做到常抓不懈、有备无患。全市32个重点应急避难场所集中挂牌管理,森林防火、医疗救治和疾病防控等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备得到加强,应急物资紧急采购、仓储和配送能力全面提升。

一项项工作的落实,有效筑起了坚固的“防护堤”,也为人民群众撑起了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伞”。

图为:长治六中开展“防灾减灾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

科普宣传 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增强防震减灾意识,识别灾害风险,掌握避险逃生技能,是应对自然灾害的一个重要举措和方法。

“注意,地震,请就地避震!”广播响起口令,学生们迅速钻到课桌下,约1分钟后,“安全撤离”口令响起,各班学生都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书包或书本保护头部,有序按照指定逃生路线撤离至操场等安全地带。这是长治六中开展防震减灾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的一幕。

近年来,长治市多部门联合行动,突出主题,积极开展防震减灾活动,加大宣传解读和教育力度,为群众打造一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学习空间,教育和提醒社会各界牢固树立风险意识。

全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长治市已创建15所省级、1所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完成17个省级、3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申报工作,打造了“防震减灾先锋队”“防震减灾大家谈”“长治系列科普作品”“县区特色示范”四大宣传品牌,社会反响强烈。

防为要,预当先,实托底。长治市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力推动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科技创新、应急响应、公共服务等领域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防震减灾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长治市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丁德令、梁栋)

原标题:科学防震减灾 守护生命安全——长治市加快防震减灾体系建设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