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农商行】王喆:读书日 忆红楼
发布时间: 2024-04-24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  编辑: 宋思洋   |  责任编辑: 王青平
 
分享到:

又是一年读书日,回想起这些年来读过的书籍,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属《红楼梦》。

第一次接触《楼梦楼》,是初三那年,那时正面临着中考,学业繁忙,学校叫学生们专心学习备考,自然不许学生们阅读什么课外读物。或许是冥冥注定的缘分,父亲正是学校老师,从学生那里收来不少课外书籍,我便拿来偷偷翻看。一本《红楼梦》就这样悄然走进我的世界。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贾宝玉的率真与反叛,林黛玉的聪慧与敏感,薛宝钗的贤淑与坚韧,王熙凤的机智,妙玉的孤傲等等,这些人物不仅有着深刻而又独特的个性描绘,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或许那时正值青春叛逆期,我最喜欢的还是林黛玉,她聪慧灵动,不屑于封建礼教,或许对爱的人小心眼了些,她那些所谓的小心眼相较于当下社会中的谈情说爱来看比比皆是。可是,在那个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何况一个寄人篱下的姑娘,哪有什么资格去追求爱呢。那个年代,女性的地位何其低下,大军围城,粮草断绝,向来都是先吃女人,再吃犬马,所谓的人权、平等,又是多么不值一提。但林黛玉却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不被世俗所浸染,即便对待下人,也依旧真诚大方,当别人还在数着钱给下人发放月俸的时候,林黛玉却是直接抓起一把,毫不吝啬。以至于她的去世,在我看来也是对封建礼教的抗争、是对命运不公的抗争、是对人性束缚的抗争,泪眼婆娑之余,内心也甚为佩服。“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到底迟。”若有知己,是我之幸,若无知己,即便举世皆浊,我亦无惧无畏。

后来,上了高中,学风自由,学校鼓励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各种学生自行组织的社团层出不穷,我也成立了自己的社团——红学社,找来一群喜欢看《红楼梦》的同学们一起分享研讨。那时,除了看《红楼梦》本身,我又翻看了《脂砚斋评红楼》《刘心武谈红楼》等一系列红学书籍,对曹雪芹先生的钦佩、对书中人物的喜爱,更是“登峰造极”。

西方有言,“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红楼梦》同样如此,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即便是同样一个读者,不同的年龄段来看,也有不一样的见解和感受。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本身就是一座包罗万象的“大观园”,不只是那些个特色鲜明的书中人物,更包含了种种学问,美食、衣着、建筑、文玩、戏曲、政治斗争、家长里短、经济往来、诗词歌赋,字斟句酌、颠扑不破。每每念及于此,更是感慨于曹雪芹先生的才华学问,感慨于他历经大起大落、看淡世态炎凉,呕心沥血十载,留下如此伟大的作品。同样也倍感遗憾,案牍劳形日复一日,世事无常年岁将终,曹雪芹先生就此搁笔。后人相继续写完善,一个又一个版本现世,最终高鹗版本脱颖而出,将这一个本该支离破碎的世界再度改造,倒是勉强合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意,不知可还入曹雪芹先生的眼。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在《红楼梦》中,个个鲜活的人物,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如同这良辰美景,都覆于颓壁残垣。到最后,有人苟延残喘、有人死不瞑目,再想起当年初建大观园时,歌舞升平、繁华一时,都如烟消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当年林黛玉、史湘云月下对诗,如今一言成谶,不禁令人唏嘘。正如《好了歌注》中所写,“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一本《红楼梦》,道尽世事冷暖、人间辛酸,无不映射着现实中的纷纷扰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又如何能分得清呢?人生于世间,错综交杂的社会关系,如同蜘蛛网一般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其中的酸甜苦辣又是如此的真实。我们不是书中人,又如同书中人一样。我们看着书中人,有谁知我们不是生活在另一本书里。书里是一个世界,世界又何尝不是一本书?几十年后,我们也会散为云烟,行走人间一趟,不过如南柯一梦。或是千万年后,又一个纪元,人类也将沦为黄土,那些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精髓,终将付之一炬,化作尘埃。无论浮华还是辛酸,努力挣扎,该当如何?人生不过是一场漫无目的的旅行,生于天地,渺若尘埃,也罢。贪一杯红尘的酒,且尝这一份须臾的酸甜苦辣,用心感受这个外在的世界,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充盈。就像这世间真真假假,如果无法获知真相,谁的人生不是一场自我欺骗呢?我们把自己当做尘埃,我们把自己当做巨人,我们要做一个改造世界的英雄,我们要做一个隐入凡俗的微尘,一念浮华,一梦云烟,其实到头来,我本是我。

就此搁笔,已是思绪纷飞。一本红楼,万般滋味,如今忆起,仍觉回味无穷。那些点点滴滴的感悟和理解,仿若跨越时空与古人交流,感受着那个时代、感受着他们的心路历程,映照着我们的时代,映照着我们的内心。这,或许就是读书的意义吧。不知不觉,《红楼梦》已经悄无声息地改造了我的世界,我始终感激,那些与曹雪芹先生无声交流的时刻,那些思想的浪花,依旧装饰着我的世界。(王喆)




  相关链接
· 【漳泽农商银行】景丹丹:谷雨时节,春之韵
· 【漳泽农商行】李雪: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
· 蝶恋花·又是一年逢清明
· 清明
· 春天,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