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武乡农商银行紧跟武乡县委、县政府发展战略,依托当地生态、区位、资源、人才和政策“五大优势”,推动“金融+农旅”深度融合,浇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农业发展,推动生态资源向美丽经济蜕变,助力稳经济。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文化旅游、采摘观光、休闲娱乐、美丽乡村建设等各类支持旅游经济贷款106户、5200万元。
以“名片”为支点,打造“叫得响”的乡村休闲品牌。“我们砖壁村是中国传统古村落、八路军总部和百团大战的指挥部旧址。依托村里文化积淀的优势,我决心回乡开农家乐。”张某在武乡农商银行蟠龙支行10万元贷款支持下,将自家老房改造成农家客栈。为了帮助张某这样的创业者,武乡农商银行倾斜资源,在信贷支持、利率优惠、金融配套服务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2860万元支持170户农户升级改造家庭宾馆,在旅游旺季,平均每家民宿可实现收入10万元以上,有效带动农村发展和村民增收。
该行紧抓全域旅游崛起机遇,树立“金融+旅游”全新发展思维。加大乡村旅游业金融支持,延长金融服务链,建成金融服务生态闭环。一方面,利用地缘和人缘优势,支持乡村旅游小微企业和农民创业者,全面拓展乡村观光游,乡村户外运动、乡村民俗游、农家乐、乡村养生等项目;同时,大力支持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建立起覆盖“吃住游购娱”的一体化帮扶体系,着力支持县域十大类旅游产品体系,着力打造“八路军文化”旅游品牌,为共建创新武乡积蓄了新的动能和势能。
以“可持续”为动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寒冬时节,走过武乡县丰州镇魏家窑村的姚伟的草莓种植大棚里已春意盎然,红彤彤的草莓在绿叶和白花的点缀下更加诱人,醉人“莓”景让前来采摘的人们流连忘返。
“多亏了武乡农商银行城关支行的信贷资金帮扶,帮助我走上了致富路,过上幸福生活。”姚伟感激地说。前两年姚伟夫妇向城关支行申请了5万元信贷资金开始种植草莓大棚。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火热及春节返乡人员增加,草莓每斤高达25元左右,他们由刚开始的两个大棚,发展成了4个大棚,多收入12万元左右。
为了推动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村民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建设,武乡农商银行充分借助智慧营销系统,以网格管理为依托,以无感授信为抓手,以移动服务为延伸,加快“四张清单”对接营销,持续扩大授信用信覆盖面,并按照“一村一品”的特点,制定差异化整村授信策略,助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目前,该行已累计支持生态种植园621万元23户。同时,全面推广驻点办公金融服务,打造移动智慧厅堂,将金融产品及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累计开展移动金融服务256次,厅堂内外营销380场,金融夜校56期,覆盖客户2.2万余户,真正实现零距离、面对面上门服务,增强老百姓的金融服务获得感。
因地制宜创特色,构建“金融+文旅”发展新格局。作为小米优质主产区,武乡开展“小米加步枪,好米在武乡”品牌创建,将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结合,打造了送军粮、吃小米宴等体验项目。武乡还积极打造菊花、婚庆、小米、康养4个特色小镇,实施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康养于一体的农旅项目,让特色农业进入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快车道。
山西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创新研发小米饼干、小米茶、小米咖啡等精深加工产品,促进小米产业与休闲、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随着旅游市场强势复苏,春节旅游订单量同比翻倍以上高增,由于前期资金占用量巨大,流动资金较为紧张。得知这一情况,武乡农商银行公司小微事业部刘斌第一时间上门服务,仅用3天时间就办理了950万元的贷款。
近年来,武乡农商银行依据经营特点,将乡村旅游产业分为旅游餐饮业、旅游工艺品行业、小城镇建设、采摘观光旅游、农村“农家乐”5类,与商务、文旅、交通运输等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一户一策”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多途径为文化旅游企业注入金融活水。同时,通过“四张清单”营销对接、整村授信、驻村驻点办公等方式,主动上门拜访了解资金需求,提供“助业贷”“晋享贷”“码商贷”等10余种信贷产品供客户选择,截至目前,该行对接旅游业经营主体20家,新达成合作意向5户。在农商银行的支持下,旅游小镇、农家乐、采摘园、特产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武乡大街小巷,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画卷正缓缓铺开。(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