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24年武乡县“主攻”建设三个示范县
发布时间: 2024-01-30   |  来源: 上党晚报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人大政协“两会”、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弘扬太行精神 共建创新武乡”为主线,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聚焦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县、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县,系统性推动武乡老区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乡篇章。

2024年武乡县工作重点

一 坚持产城融合、以城带乡,建设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

1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对标10万人居住需求,扎实开展县城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提标扩面、居住品质提质更新、环境卫生提速增效、产业培育提级扩能、智慧管理效能提升“六大行动”。鼓励支持中心村建设。按照3000人左右规模,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谋划建设20~30个中心村。

2 健全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着力构建“煤—洗煤—大宗物流”“白云岩—金属镁—镁合金—压铸件”“石灰石—碳酸钙(水泥建材)”“石灰石—金属钙—锂电池新材料”“煤层气—管网输送—LNG/CNG—提碳制氢—碳基材料”“风光发电—绿电储能—电能综合利用”“电力—工业蒸汽—食品加工”“固废利用—新型建材”“新品种选育—科学种植—小米精深加工”“畜牧养殖—肉制品深加工”、梅杏、果品酿品等12条重点产业链。

3 用心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住有宜居,规划建设16个安居工程,新增住房面积140万平方米。行有好路,优化县城道路系统,扎实推进国道519省道348县城段改线、太行通用机场项目,全面实施乡村路网升级改造,科学规划公交线路,积极构建立体多元的交通网络;学有善教,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完善从幼儿园到大学全过程教育资助体系,全面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积聚优质教育资源,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病有良治,高标准抓好强医工程,加强医疗集团管理,深化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实施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打造洪水、蟠龙等5个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分级诊疗、药品供应保障,深化疾控体系改革,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业有保障,实施技能富民战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规范零工市场运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在县城及周边发展休闲民宿、文旅康养、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扩大就业规模;寒有供热,对需实施清洁取暖改造的农户每户补贴3000元,对长期在村居住且未实施清洁取暖改造的农户每户补助0.5吨清洁煤;幼有优策,对符合政策规定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分别享受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5000元;车有其位,通过安居工程配建、盘活小区闲置车位、新建停车场等措施,最大限度满足停车需求。

4 全面提升巩固衔接工作质效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底线任务、紧盯富民增收、突出示范创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以“监测快、帮扶准、退出严、责任实”为目标,落实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改进产业就业帮扶举措,规范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扎实抓好问题整改,全面补齐短板弱项。要大力开展富裕村庄建设。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两个基本点,在巩固清洁村庄、森林村庄、美丽村庄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富裕村庄建设。各乡镇要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特色种植、规模养殖、乡村旅游、来料加工等特色产业,建设 50个富裕村庄示范村。要强化保障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开展“保险助力”行动,为45周岁以上符合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条件的,每人补贴100元参保资金,为所有农户缴纳综治保险,为所有种植户缴纳种植业收入保险,为所有养牛户缴纳养牛保险,有效提高群众抵御风险能力。要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户巷道硬化、村容村貌“五大提升行动”,打造一批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和环境整治村。

二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县

1 深耕红色文化

加强与八路军研究会、全国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的合作,深度挖掘整理红色档案、红色歌谣、红色标语、红色故事,提升太行精神的内涵价值。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软实力系统工程,着力打造具有武乡特色的红色标识,推出一批反映太行精神、八路军文化的文艺精品力作,让抗战历史更鲜活,让文物活化利用取得新突破、红色文化更“走心”。实施红色基因传承精品工程,吸引全国各地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到武乡开展红色研学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对红色文化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每年组织两次到革命纪念地,体悟红色文化、感受信仰力量、接受精神洗礼,坚定当好太行精神的弘扬者、传承者、践行者。

2 丰富旅游业态

要实施景区景点品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八路军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5G、VR、AR等新技术新平台,让红色资源“动”起来。开发“红色+研学+民俗”“红色+历史+乡村”“红色+绿色+体育”“红色+文创”等精品文旅发展模式,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供给。精心谋划夜经济、夏令营、休闲度假、康养体验、红色研学、节会研讨等活动,形成全季全时旅游“全景模式”,让四方游客留下来、住下来,让红色旅游“红”起来、“火”起来。

3 完善要素配套

加快推进太行华府、武乡宾馆、京武公寓等6个酒店建成投用,大力发展精品民宿、特色农家乐,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完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服务设施,抓好沿线慢行道、旅游驿站、房车营地、观景台、5G基站、旅游厕所等配套建设。加强游客接待中心管理,构建便捷、高效、优质的旅游集散和咨询服务体系。健全八路军文化园休闲街区、宝塔步行街一体化运营体制机制,完善景区景点及周边自助服务、智慧购物等辅助设施。加强旅游市场监督管理,推动景区景点工作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专业化,全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游客在武乡玩得放心、舒心、开心,真正实现“旅游满意在武乡”。

4 做强旅游品牌

要找准武乡的特点定位和触动人心的兴奋点,抓紧研究突出武乡特色的主题宣传语。要高标准举办好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积极参加文博会、红博会、旅博会等活动,与国内知名旅游商务网站合作,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兴媒体,广泛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红色旅游传播格局。要抢抓与北京对口合作的机遇,拓展畅通北京市场。通过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创新营销,真正让武乡红色旅游“出新”“出圈”“出彩”。

三 坚持生态优先、共建共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县

1 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要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提升瓦斯抽采率、煤矸石综合利用率,有效降低能耗,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公转铁”进度,提升大宗货物清洁化运输能力。大力发展风能、光伏产业,引进绿电储一体化项目,配套建设智能特高压外送电网,将“风光无限”转化为经济动能。

2 探索碳汇交易机制

积极开展森林、天然气、光伏等碳汇本底调查和储量评估,摸清武乡碳储量碳汇量现状、增汇潜力、价值空间。完善碳交易市场自愿交易机制,推动林业、绿电等项目尽快进入碳汇交易市场,实现碳汇项目自愿减排交易,努力把“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

3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鼓励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新引进项目时,要解决好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的关系,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抵消自身碳排放量。全面实施八百里浊漳河流域武乡段生态修复治理,深入推动沿河村庄污水处理建设。通过植树造林、林业生产、生态修复、储备林建设,提升固碳能力,增加生态碳汇,发展富碳农业。

4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通过明晰产权归属、科学估量价值、统一平台流转等,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生态质量持续提高、林区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要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林间空地、林缘林地等,适度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内生动力,带动经济增长、群众增收。

5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鼓励群众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推进城市绿道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主要是贯彻落实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理念,优化构建“县城—乡镇—中心村”的城乡融合发展布局,推动基础产业、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公共服务整体提升,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把武乡自己的“蛋糕”做大。

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县,主要是贯彻落实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理念,把红色旅游产业作为转型主攻方向、新型发展业态,作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扩大对外开放、打响红色品牌的重要抓手,作为关系长远的政治工程、凝魂聚气的民心工程、造福百姓的富民工程,深挖红色资源“富矿”,大格局发展红色旅游、大手笔打造旅游项目、大气力培育市场主体、大视野拓展旅游合作、大力度讲好武乡故事,释放更多的合作发展机遇,增进武乡与全国各地的互动交流,真正把武乡打造成为“太行红色会客厅”。

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县,主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率先在县域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县,是我们立足全球视野,勇于担当作为,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引领武乡更好与世界接轨,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武乡。

通过“三个示范县”建设,力争到203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红色旅游接待人数突破300万人次,旅游业年直接收入达到3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原标题:坚持“三个示范县”引领 全方位系统性推动武乡老区高质量发展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武乡公安快速破获一起盗窃电缆案
· 【网络中国节·春节】武乡县太东社区:“粥”到暖人心
· 过大年!武乡花式“投喂”
· 提档升级!武乡县把好路修到群众“心坎里”
· 武乡县“三个一”让“放心水”流润千万家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武乡县
关注!2024年武乡县“主攻”建设三个示范县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人大政协“两会”、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弘扬太行精神 共建创新武乡”为主线,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聚焦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县、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县,系统性推动武乡老区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乡篇章。

2024年武乡县工作重点

一 坚持产城融合、以城带乡,建设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

1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对标10万人居住需求,扎实开展县城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提标扩面、居住品质提质更新、环境卫生提速增效、产业培育提级扩能、智慧管理效能提升“六大行动”。鼓励支持中心村建设。按照3000人左右规模,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谋划建设20~30个中心村。

2 健全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着力构建“煤—洗煤—大宗物流”“白云岩—金属镁—镁合金—压铸件”“石灰石—碳酸钙(水泥建材)”“石灰石—金属钙—锂电池新材料”“煤层气—管网输送—LNG/CNG—提碳制氢—碳基材料”“风光发电—绿电储能—电能综合利用”“电力—工业蒸汽—食品加工”“固废利用—新型建材”“新品种选育—科学种植—小米精深加工”“畜牧养殖—肉制品深加工”、梅杏、果品酿品等12条重点产业链。

3 用心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住有宜居,规划建设16个安居工程,新增住房面积140万平方米。行有好路,优化县城道路系统,扎实推进国道519省道348县城段改线、太行通用机场项目,全面实施乡村路网升级改造,科学规划公交线路,积极构建立体多元的交通网络;学有善教,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完善从幼儿园到大学全过程教育资助体系,全面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积聚优质教育资源,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病有良治,高标准抓好强医工程,加强医疗集团管理,深化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实施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打造洪水、蟠龙等5个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分级诊疗、药品供应保障,深化疾控体系改革,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业有保障,实施技能富民战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规范零工市场运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在县城及周边发展休闲民宿、文旅康养、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扩大就业规模;寒有供热,对需实施清洁取暖改造的农户每户补贴3000元,对长期在村居住且未实施清洁取暖改造的农户每户补助0.5吨清洁煤;幼有优策,对符合政策规定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分别享受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5000元;车有其位,通过安居工程配建、盘活小区闲置车位、新建停车场等措施,最大限度满足停车需求。

4 全面提升巩固衔接工作质效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底线任务、紧盯富民增收、突出示范创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以“监测快、帮扶准、退出严、责任实”为目标,落实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改进产业就业帮扶举措,规范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扎实抓好问题整改,全面补齐短板弱项。要大力开展富裕村庄建设。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两个基本点,在巩固清洁村庄、森林村庄、美丽村庄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富裕村庄建设。各乡镇要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特色种植、规模养殖、乡村旅游、来料加工等特色产业,建设 50个富裕村庄示范村。要强化保障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开展“保险助力”行动,为45周岁以上符合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条件的,每人补贴100元参保资金,为所有农户缴纳综治保险,为所有种植户缴纳种植业收入保险,为所有养牛户缴纳养牛保险,有效提高群众抵御风险能力。要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户巷道硬化、村容村貌“五大提升行动”,打造一批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和环境整治村。

二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县

1 深耕红色文化

加强与八路军研究会、全国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的合作,深度挖掘整理红色档案、红色歌谣、红色标语、红色故事,提升太行精神的内涵价值。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软实力系统工程,着力打造具有武乡特色的红色标识,推出一批反映太行精神、八路军文化的文艺精品力作,让抗战历史更鲜活,让文物活化利用取得新突破、红色文化更“走心”。实施红色基因传承精品工程,吸引全国各地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到武乡开展红色研学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对红色文化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每年组织两次到革命纪念地,体悟红色文化、感受信仰力量、接受精神洗礼,坚定当好太行精神的弘扬者、传承者、践行者。

2 丰富旅游业态

要实施景区景点品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八路军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5G、VR、AR等新技术新平台,让红色资源“动”起来。开发“红色+研学+民俗”“红色+历史+乡村”“红色+绿色+体育”“红色+文创”等精品文旅发展模式,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供给。精心谋划夜经济、夏令营、休闲度假、康养体验、红色研学、节会研讨等活动,形成全季全时旅游“全景模式”,让四方游客留下来、住下来,让红色旅游“红”起来、“火”起来。

3 完善要素配套

加快推进太行华府、武乡宾馆、京武公寓等6个酒店建成投用,大力发展精品民宿、特色农家乐,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完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服务设施,抓好沿线慢行道、旅游驿站、房车营地、观景台、5G基站、旅游厕所等配套建设。加强游客接待中心管理,构建便捷、高效、优质的旅游集散和咨询服务体系。健全八路军文化园休闲街区、宝塔步行街一体化运营体制机制,完善景区景点及周边自助服务、智慧购物等辅助设施。加强旅游市场监督管理,推动景区景点工作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专业化,全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游客在武乡玩得放心、舒心、开心,真正实现“旅游满意在武乡”。

4 做强旅游品牌

要找准武乡的特点定位和触动人心的兴奋点,抓紧研究突出武乡特色的主题宣传语。要高标准举办好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积极参加文博会、红博会、旅博会等活动,与国内知名旅游商务网站合作,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兴媒体,广泛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红色旅游传播格局。要抢抓与北京对口合作的机遇,拓展畅通北京市场。通过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创新营销,真正让武乡红色旅游“出新”“出圈”“出彩”。

三 坚持生态优先、共建共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县

1 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要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提升瓦斯抽采率、煤矸石综合利用率,有效降低能耗,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公转铁”进度,提升大宗货物清洁化运输能力。大力发展风能、光伏产业,引进绿电储一体化项目,配套建设智能特高压外送电网,将“风光无限”转化为经济动能。

2 探索碳汇交易机制

积极开展森林、天然气、光伏等碳汇本底调查和储量评估,摸清武乡碳储量碳汇量现状、增汇潜力、价值空间。完善碳交易市场自愿交易机制,推动林业、绿电等项目尽快进入碳汇交易市场,实现碳汇项目自愿减排交易,努力把“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

3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鼓励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新引进项目时,要解决好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的关系,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抵消自身碳排放量。全面实施八百里浊漳河流域武乡段生态修复治理,深入推动沿河村庄污水处理建设。通过植树造林、林业生产、生态修复、储备林建设,提升固碳能力,增加生态碳汇,发展富碳农业。

4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通过明晰产权归属、科学估量价值、统一平台流转等,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生态质量持续提高、林区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要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林间空地、林缘林地等,适度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内生动力,带动经济增长、群众增收。

5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鼓励群众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推进城市绿道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主要是贯彻落实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理念,优化构建“县城—乡镇—中心村”的城乡融合发展布局,推动基础产业、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公共服务整体提升,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把武乡自己的“蛋糕”做大。

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县,主要是贯彻落实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理念,把红色旅游产业作为转型主攻方向、新型发展业态,作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扩大对外开放、打响红色品牌的重要抓手,作为关系长远的政治工程、凝魂聚气的民心工程、造福百姓的富民工程,深挖红色资源“富矿”,大格局发展红色旅游、大手笔打造旅游项目、大气力培育市场主体、大视野拓展旅游合作、大力度讲好武乡故事,释放更多的合作发展机遇,增进武乡与全国各地的互动交流,真正把武乡打造成为“太行红色会客厅”。

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县,主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率先在县域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县,是我们立足全球视野,勇于担当作为,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引领武乡更好与世界接轨,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武乡。

通过“三个示范县”建设,力争到203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红色旅游接待人数突破300万人次,旅游业年直接收入达到3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原标题:坚持“三个示范县”引领 全方位系统性推动武乡老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