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二院】赵小飞:用执着和努力让患者“挺起脊梁”
发布时间: 2024-01-16   |  来源: 上党晚报

他身着白衣,青春热血书写医学誓言,始终奋战在救死扶伤的前沿阵地;

他刻苦钻研,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一次次与病魔较量、与时间赛跑;

他承前启后,淬火打磨终是百炼成钢,成为科室发展道路上的中流砥柱。

披肝沥胆,医者仁心,他就是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赵小飞。

脊柱手术,曾经被称作外科手术中的“禁区”,因为技术极其复杂难掌握,所以导致患者不敢做、医生害怕做,稍有不慎便会产生无法承受的后果。作为一名脊柱外科医生,赵小飞把责任刻在心中、把使命扛在肩上,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用精湛的技术消除患者病痛,赢得了患者的好评和信任,树立了优秀医师榜样。

孜孜求索 甘做“挺”起脊梁的守护者

赵小飞从进入大学那天起,就开始了脊柱外科医学的探索之路。200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毅然选择留在脊柱外科这个“大家庭”,在为广大患者“挺”起脊梁的岗位上默默奋斗。

“既然选择了医学这条路,就会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守护、去对待。”学医的初心始终闪耀在赵小飞的人生路上。

从业14年来,赵小飞始终扎根临床一线,秉承“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一切”的服务理念,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医心为民”的庄严承诺。

作为一名医生,他是称职的;作为一个儿子、丈夫和父亲,他却是“缺席者”。多年来,赵小飞在工作上倾注了太多,从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节假日和双休日。“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要对患者高度负责,心中要时刻装着患者。”他一心为了患者,认真恪守行医先做人的准则,将“生命至上 精诚待患”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工作始终。

脊柱被喻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方寸之间的脊柱内包含着“指挥”人体机能活动的重要神经,起着承上启下、支撑、负重、运动、平衡人体等作用,手术时,一旦出现任何偏差,都有可能造成神经、血管、脊髓等组织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脊柱外科医生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必须以过硬的临床技能为支撑。”入院工作后,赵小飞立志要迅速在专业领域打下扎实的基础。他孜孜求索,繁忙的工作之余,总是抽出时间学习,看书已经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除此之外,他还在线上观看有关脊柱外科治疗的网络课程,时刻紧跟医学发展步伐,只为在临床给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安全的诊疗。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做好日常诊疗服务的同时,赵小飞也非常注重提高专业理论素养,密切关注脊柱外科发展前沿,积极参加学术交流、进修培训,认真研究典型案例,努力学习先进技术,虚心向上级专家请教,逐步成为一名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

精益求精 争做患者生命健康的护航者

“每一台手术都有风险,医生的细节把控很重要,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步失误就可能导致连环风险。”从医以来,赵小飞对待每一场手术都竭尽所能。

如何把脊柱手术做“精”做“细”,赵小飞一直在努力“做减法”。“有的患者腿疼、腿麻,检查发现脊柱多个节段有问题,但医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有问题的全都‘一锅端’。”他分享说,一名好的脊柱外科医生要精准判断,有些节段是自然“衰老”的退行性问题,但不是疼痛的幕后真凶,完全可以保留,这样对患者脊柱的活动性、稳定度都有好处。

一次,赵小飞在门诊坐诊时,一位77岁的大妈在家人的搀扶下前来就诊。通过问询得知,王大妈在家弯腰拿盆时听见“咯噔”一声,起初还以为是扭了腰,谁知第二天便无法下地行走。经过细致检查,大妈被确诊为脊椎骨骨折。

为什么一个弯腰动作会引起这么严重的骨折?“老年人如果有骨质疏松的情况,就会导致骨密度下降、骨骼的脆性增加,就容易发生脊柱骨折。”赵小飞解释说。经过和家属沟通后,决定对大妈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手术。赵小飞用20分钟便成功为大妈做了手术,经过医护人员的细心护理,手术当天下午,王大妈便可下地活动,第二天便办理了出院手续。

“虽然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手术设备越来越精细,但对于脊柱外科医生来说,每台手术都好比在‘悬崖峭壁上行走’,我们必须耐心细致、全神贯注。”赵小飞说,唯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不辜负患者的信任和重托。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落户市二院后,2021年10月20日,实施了首例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上午9时,该院脊柱外科主任董晓斌和副主任赵小飞在机器人的辅助下为患者申某某进行了手术,经过2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身体只留下两个1cm及两个1.5cm的小切口,出血量也仅有50ml。“机器人的辅助,可以帮助医生精确定位,最大限度保证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赵小飞说。

“医院和科室给我提供了最好的平台,我必须全力以赴、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更先进的微创技术解除患者病痛。”作为脊柱外科的一员,赵小飞牢牢把握科室提供的机遇,不断用新技术造福患者。

攻坚克难 勇做攀登医学高峰的先行者

脊柱手术被公认为难度大、风险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神经损伤,导致患者永久性残疾。随着脊柱外科手术的发展,在治疗复杂疑难的脊柱疾病时,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脊柱和脊髓安全,是医学界不断探索的问题。

胸椎椎弓根螺钉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技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感染风险小等优点,但稍有不慎极有可能造成神经、血管、脊髓的损伤,严重时可致瘫、致死。赵小飞说:“运用机器人辅助手术,手术操作更精准、更微创,恢复更快、更好,不仅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痛苦,还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这正是我们为患者服务的初衷和动力。”

配备机器人辅助手术后,脊柱外科在科室主任董晓斌以及科室团队的支持帮助下,完成多例复杂脊柱手术,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赵小飞说:“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看到家属满意的笑容、看到我们团队又攻克了一项新技术,我内心都会感到无比高兴。”

寰枢椎脱位,是脊柱外科最难的手术之一。如果不做这个手术,患者可能瘫痪,甚至致命。日前,有一位寰枢椎脱位患者,慕名来到市二院脊柱外科就医,经过检查后,确定可以为患者实施手术。赵小飞便与同事们一起在数字实验室运用3D打印机1∶1打印出颈椎模型,并制定手术计划,确定治疗方案。患者来院时走路不稳,不能端碗吃饭,但经过手术,第二天便可下地行走,也能自主吃饭。

像这种“在小通道里展现大世界”的救治案例,在赵小飞所治疗的患者中有很多。工作中,无论面对病情如何复杂的患者,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他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竭尽全力为患者解除病痛。

用朴实无华的行动,书写挚爱的医疗事业;用全心为民的执着,诠释“医生”和“人生”的内涵。这就是赵小飞,时刻践行“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的理念,在从医路上脚踏实地、勇毅前行。(王晶晶)

原标题:匠心仁术撑起生命的“脊梁”——记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赵小飞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长治二院“拿下”全省二等奖
· 长治二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服务模式
· 【长治二院】刘利亭医师团队:仁心仁术护航患者健康
· 长治二院震波球囊术解患者“心”难题
· 长治二院“洁”尽全力打造健康好环境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医疗健康
【长治二院】赵小飞:用执着和努力让患者“挺起脊梁”

他身着白衣,青春热血书写医学誓言,始终奋战在救死扶伤的前沿阵地;

他刻苦钻研,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一次次与病魔较量、与时间赛跑;

他承前启后,淬火打磨终是百炼成钢,成为科室发展道路上的中流砥柱。

披肝沥胆,医者仁心,他就是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赵小飞。

脊柱手术,曾经被称作外科手术中的“禁区”,因为技术极其复杂难掌握,所以导致患者不敢做、医生害怕做,稍有不慎便会产生无法承受的后果。作为一名脊柱外科医生,赵小飞把责任刻在心中、把使命扛在肩上,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用精湛的技术消除患者病痛,赢得了患者的好评和信任,树立了优秀医师榜样。

孜孜求索 甘做“挺”起脊梁的守护者

赵小飞从进入大学那天起,就开始了脊柱外科医学的探索之路。200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毅然选择留在脊柱外科这个“大家庭”,在为广大患者“挺”起脊梁的岗位上默默奋斗。

“既然选择了医学这条路,就会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守护、去对待。”学医的初心始终闪耀在赵小飞的人生路上。

从业14年来,赵小飞始终扎根临床一线,秉承“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一切”的服务理念,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医心为民”的庄严承诺。

作为一名医生,他是称职的;作为一个儿子、丈夫和父亲,他却是“缺席者”。多年来,赵小飞在工作上倾注了太多,从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节假日和双休日。“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要对患者高度负责,心中要时刻装着患者。”他一心为了患者,认真恪守行医先做人的准则,将“生命至上 精诚待患”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工作始终。

脊柱被喻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方寸之间的脊柱内包含着“指挥”人体机能活动的重要神经,起着承上启下、支撑、负重、运动、平衡人体等作用,手术时,一旦出现任何偏差,都有可能造成神经、血管、脊髓等组织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脊柱外科医生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必须以过硬的临床技能为支撑。”入院工作后,赵小飞立志要迅速在专业领域打下扎实的基础。他孜孜求索,繁忙的工作之余,总是抽出时间学习,看书已经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除此之外,他还在线上观看有关脊柱外科治疗的网络课程,时刻紧跟医学发展步伐,只为在临床给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安全的诊疗。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做好日常诊疗服务的同时,赵小飞也非常注重提高专业理论素养,密切关注脊柱外科发展前沿,积极参加学术交流、进修培训,认真研究典型案例,努力学习先进技术,虚心向上级专家请教,逐步成为一名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

精益求精 争做患者生命健康的护航者

“每一台手术都有风险,医生的细节把控很重要,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步失误就可能导致连环风险。”从医以来,赵小飞对待每一场手术都竭尽所能。

如何把脊柱手术做“精”做“细”,赵小飞一直在努力“做减法”。“有的患者腿疼、腿麻,检查发现脊柱多个节段有问题,但医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有问题的全都‘一锅端’。”他分享说,一名好的脊柱外科医生要精准判断,有些节段是自然“衰老”的退行性问题,但不是疼痛的幕后真凶,完全可以保留,这样对患者脊柱的活动性、稳定度都有好处。

一次,赵小飞在门诊坐诊时,一位77岁的大妈在家人的搀扶下前来就诊。通过问询得知,王大妈在家弯腰拿盆时听见“咯噔”一声,起初还以为是扭了腰,谁知第二天便无法下地行走。经过细致检查,大妈被确诊为脊椎骨骨折。

为什么一个弯腰动作会引起这么严重的骨折?“老年人如果有骨质疏松的情况,就会导致骨密度下降、骨骼的脆性增加,就容易发生脊柱骨折。”赵小飞解释说。经过和家属沟通后,决定对大妈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手术。赵小飞用20分钟便成功为大妈做了手术,经过医护人员的细心护理,手术当天下午,王大妈便可下地活动,第二天便办理了出院手续。

“虽然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手术设备越来越精细,但对于脊柱外科医生来说,每台手术都好比在‘悬崖峭壁上行走’,我们必须耐心细致、全神贯注。”赵小飞说,唯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不辜负患者的信任和重托。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落户市二院后,2021年10月20日,实施了首例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上午9时,该院脊柱外科主任董晓斌和副主任赵小飞在机器人的辅助下为患者申某某进行了手术,经过2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身体只留下两个1cm及两个1.5cm的小切口,出血量也仅有50ml。“机器人的辅助,可以帮助医生精确定位,最大限度保证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赵小飞说。

“医院和科室给我提供了最好的平台,我必须全力以赴、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更先进的微创技术解除患者病痛。”作为脊柱外科的一员,赵小飞牢牢把握科室提供的机遇,不断用新技术造福患者。

攻坚克难 勇做攀登医学高峰的先行者

脊柱手术被公认为难度大、风险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神经损伤,导致患者永久性残疾。随着脊柱外科手术的发展,在治疗复杂疑难的脊柱疾病时,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脊柱和脊髓安全,是医学界不断探索的问题。

胸椎椎弓根螺钉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技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感染风险小等优点,但稍有不慎极有可能造成神经、血管、脊髓的损伤,严重时可致瘫、致死。赵小飞说:“运用机器人辅助手术,手术操作更精准、更微创,恢复更快、更好,不仅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痛苦,还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这正是我们为患者服务的初衷和动力。”

配备机器人辅助手术后,脊柱外科在科室主任董晓斌以及科室团队的支持帮助下,完成多例复杂脊柱手术,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赵小飞说:“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看到家属满意的笑容、看到我们团队又攻克了一项新技术,我内心都会感到无比高兴。”

寰枢椎脱位,是脊柱外科最难的手术之一。如果不做这个手术,患者可能瘫痪,甚至致命。日前,有一位寰枢椎脱位患者,慕名来到市二院脊柱外科就医,经过检查后,确定可以为患者实施手术。赵小飞便与同事们一起在数字实验室运用3D打印机1∶1打印出颈椎模型,并制定手术计划,确定治疗方案。患者来院时走路不稳,不能端碗吃饭,但经过手术,第二天便可下地行走,也能自主吃饭。

像这种“在小通道里展现大世界”的救治案例,在赵小飞所治疗的患者中有很多。工作中,无论面对病情如何复杂的患者,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他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竭尽全力为患者解除病痛。

用朴实无华的行动,书写挚爱的医疗事业;用全心为民的执着,诠释“医生”和“人生”的内涵。这就是赵小飞,时刻践行“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的理念,在从医路上脚踏实地、勇毅前行。(王晶晶)

原标题:匠心仁术撑起生命的“脊梁”——记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赵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