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区“高标准农田+”筑牢乡村振兴“耕”基
发布时间: 2024-01-08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3年,长治市潞城区以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县(市、区)”工作为契机,坚持“建为用”理念,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模式,向土地要高标准高收益,大力提高生产能力,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滴灌入田

2023年是潞城区开展高标准农田整区推进试点项目的第一年,潞城区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积极搭建以“1个智慧农业数字大脑、6个应用支撑系统”为主要内容的“1+6”全区数字农业云平台,覆盖全域土地生产资源、经营主体以及田间综合监测站点等设施设备,实现可靠通信、信息交互,着力打造智慧农业产业园,传统农业“靠天吃饭”转变为“靠科技吃饭”。2023年,潞城区完成新建粮田3.79万亩,提质改造0.86万亩,其中水浇地1.21万亩,涉及潞华街道、店上镇、微子镇、辛安泉镇、黄牛蹄乡共5个乡镇(街道)35个行政村;土壤改良工程土地深翻项目4.65万亩已全部完成。

与此同时,潞城区积极探索推进“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社会资本+品牌产业+休闲旅游”等模式,结合全区高粱、大葱、中药材、香菇、设施蔬菜、旱地西红杮和冬播谷“6+1”特色产业种植基地,按照作物习性进行高标准农田水浇地针对性建设,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亩均效益,并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登记造册,建立项目库台账,把高标准农田管得更好、用得更好,走出了一条高标准农田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典型示范之路。(申婷婷、张蕊心)

原标题:潞城区2023年十件实事系列报道之高标准农田——藏粮于地做示范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浊漳河重点段(潞城区段)河道治理赋能乡村振兴
· 潞城举行暖心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揭牌仪式
· 潞城区专题推进文明规范停车工作
· 潞城区“暖冬工程”惠及群众24255户
· 元旦期间潞城区卢医山滑雪场人气“爆棚”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潞城区
潞城区“高标准农田+”筑牢乡村振兴“耕”基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3年,长治市潞城区以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县(市、区)”工作为契机,坚持“建为用”理念,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模式,向土地要高标准高收益,大力提高生产能力,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滴灌入田

2023年是潞城区开展高标准农田整区推进试点项目的第一年,潞城区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积极搭建以“1个智慧农业数字大脑、6个应用支撑系统”为主要内容的“1+6”全区数字农业云平台,覆盖全域土地生产资源、经营主体以及田间综合监测站点等设施设备,实现可靠通信、信息交互,着力打造智慧农业产业园,传统农业“靠天吃饭”转变为“靠科技吃饭”。2023年,潞城区完成新建粮田3.79万亩,提质改造0.86万亩,其中水浇地1.21万亩,涉及潞华街道、店上镇、微子镇、辛安泉镇、黄牛蹄乡共5个乡镇(街道)35个行政村;土壤改良工程土地深翻项目4.65万亩已全部完成。

与此同时,潞城区积极探索推进“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社会资本+品牌产业+休闲旅游”等模式,结合全区高粱、大葱、中药材、香菇、设施蔬菜、旱地西红杮和冬播谷“6+1”特色产业种植基地,按照作物习性进行高标准农田水浇地针对性建设,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亩均效益,并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登记造册,建立项目库台账,把高标准农田管得更好、用得更好,走出了一条高标准农田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典型示范之路。(申婷婷、张蕊心)

原标题:潞城区2023年十件实事系列报道之高标准农田——藏粮于地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