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博物馆三举措提升城市公共文化软实力
发布时间:
2024-01-07
| 来源:
长治日报
市博物馆“琉光溢彩——山西特色琉璃专题展”获评“扬帆出海:中华文明国际展示推介活动”优秀推介项目,收入“中华文明国际展示优秀项目库”;金三彩开光莲石鸳鸯纹底墨书贞元三年六月五日王家造虎形瓷枕、唐莲花座释迦牟尼佛石坐像两件国家一级文物赴四川省博物院参加“盛世莲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特展”……这是市博物馆推动“文物走出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生动缩影。
2023年,长治市着力打造“五大品牌”,推动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市博物馆依托丰富馆藏文物资源,加快推进“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院”品牌建设,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创新工作理念,加快建设类型丰富、普惠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以创新突破、扩大宣传、优化服务、提升品位为发展思路,开展丰富的文化研究、陈列展览、对外交流、社会教育等工作,充分展示长治历史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力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促进长治市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丰富展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市博物馆现拥有馆藏文物6万余件,包括青铜器、陶瓷器、玉器、钱币等类别,时间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迄现代,是一座藏品丰厚、极富韵味的长治历史文化宝库。举办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也是开展社会教育、提供公共服务最主要的形式和手段。近年来,市博物馆依托现有陈列展览,创新展示手段,开展书画作品展和政协文史资料展,与万达广场联合举办“文博进万家”主题活动,国庆期间开展“国庆假期博物馆寻宝之旅”等系列活动。同时,策划推出“流动博物馆”“快闪博物馆”走基层、进学校系列社会教育活动,以盘活馆藏文物资源、提升藏品的利用率、全方位展示长治文化特色,不断提升博物馆策展水平和管理能力,为长治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力。
引才聚智,促进文物活化利用。与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团队合作启动长治观音堂数字化保护项目,让文物“重获新生”;开展文物数字化采集工作,实现文物数字化保护和数字资源利用……这是市博物馆增强科技赋能,让文物“活起来”带动博物馆“火起来”的精彩实践。为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工作,市博物馆充分发挥文物藏品优势和资源特色优势,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通过与高校专家团队开展合作,利用多种手段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数字化表现和记录,不断推动博物馆网络化、智能化。在文物保护方面,坚持保护优先,增设文物保护设施,加强全市文物资源整合,统筹开展全市可移动文物资源研究、利用、修复、数字化等各项工作。通过采集文物的影像、数据,不断提高文物数字化保护水平,加强数字艺术等多媒体展示手段在博物馆的应用,为努力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物活化利用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合作,推动馆际交流发展。市博物馆坚持“走出去”,在馆际交流合作发展方面从未停步。先后遴选出18件青铜器参加北京大学塞克勒博物馆“吉金耀河东——山西青铜文明特展”,与长治自盛李记堆花博物馆联合举办“长治自盛李记堆花珍品展”,馆藏一级文物“三彩抱鸭女佣”赴山西博物院参加“晋见中国——百件山西文物中的华夏文明”特展……围绕文化高质量发展,市博物馆积极与各地博物馆和各大院校开展合作,组织相关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根据不同主题内容制定联展规划,建立联合办展、策划巡展、互换展览等联展机制,推动博物馆际间深入合作交流。在“引进来”和“走出去”学习互动中,加强与外地博物馆合作,多样化开展藏品交流、主题巡展、对外推介、培训学习等各类活动,着力培育高素质的自主策展和外宣团队。同时积极探索馆校合作机制,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开展文物保护修复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市博物馆影响力和知名度。
今后,市博物馆将充分结合“五大品牌”地域特色,从历史文化及“红、绿、古”三色资源、文化遗产利用等方面着手,丰富运用“博物馆+”,打造现代化文化IP,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促进博物馆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公共文化软实力,为推动长治高质量发展铺就文化底色贡献文化力量。(梁家秀)
原标题:文化瑰宝“活起来” 百姓生活更精彩——市博物馆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编辑:邢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