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区南流村游记
发布时间: 2023-11-09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1

走进一个村子,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土地、农耕、粮食以及胼手胝足的农民,这些朴实的事物或许与阳春白雪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你不得不承认,农耕、土地该是人类厚重而博大的基础吧,人类借此生生不息,然后才从伟大的头脑里孕育出思想、文化、艺术等瑰丽的花朵。

南流村是潞城区一个山环水绕的小山村。村里的负责人先带我们去看的就是一个和农耕有关的老农具。我猜他对村子里存有古老的遗迹而深感自豪,那是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东西,可以让一个平凡的小村子顿时有了深度。我们跟着他爬上一个小山丘,然后围起来,经他指点,一起低头看地上。没错,这个老农具是嵌在地上的,就着一小块石山凿刻出来的。圆环套着圆盘,隔着一个宽槽,一个细槽,凹凸阴阳,外圆内方的石器。负责人说这叫碓磨,近似于碾子又不是碾子,它是碾子的前身,是农具,是老百姓用的实实在在的工具。

同时从这盘凿在地上的碓磨还可以推断一下南流村的历史呢,村里的人们认为碓磨是半坡时期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东西。那就是五六千年前的事了,历史这么久远,乍一听,很叫人吃了一惊,做梦都做不到那么远的。然而认真琢磨一下,也不是不可能,因为有文献可以参考。《黄帝内经》曰:“断木为杵,掘地为臼,以火坚之,使民舂粟。”我们脚下的碓磨明明白白掘在地上,那么追根溯源,南流村一带至少在先秦时期已有人烟了,最初凿于新石器时代的说法也不是没有一点影子。我想象古老的农人们短衣布巾,甚至衣衫褴褛地,弯着腰,推着石磙子,围着碓磨一圈儿一圈儿,辛苦地碾着他们种的粟、稻、黍、菽以及麦,直到皮壳乍溅,籽粒纷涌。为了劳动方便,说不定把短衣的一角都要掖到腰带里去了。

碓磨的外槽道粗而宽,负责人说是用来初步加工,碾出来的是粗粮,内槽道细了一圈儿,显然是进一步的加工,那出来的就是细粮喽。多少年过去了,碓磨的槽道都磨光了,落满了沙土,磨盘崩裂、风化,石缝间数株纤细油绿的小草则生机勃勃——它们可是今年的春风吹而又生的。

《黄帝内经》里掘地为臼的石臼也活生生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在这碓磨两步开外,和碓磨相伴似的,一眼石臼深深地就地凹了下去,直径约有三四十公分,深度大概也有三四十公分吧,显然是“使民舂粟”的,这也再次佐证南流村的悠久历史。

现在七月的炎阳热烈地炙烤着南流村和我们,许多许多年前,同一个太阳也应该炙烤着这块土地上劳动的先民们,这些胼手胝足的人绝不会想到几千年后,劳他们筋骨的碓磨和石臼被先进的时代奉为旧迹,一群衣食无忧的后人在炎阳下围观讨论——那块破损了的石头是不是碓磨的滚子……是椎磨、锥磨还是碓磨?也可能是古老的水碾子?以前这一带可是大水汪洋的……

2

在南流村村南,浊漳河西岸悬崖峭壁之上,有个石灰岩自然溶洞,远远望去,洞口像个巨大的蛤蟆无声地张着嘴巴,风餐露宿,再也合不上了,人们遂命其名为蛤蟆嘴。蛤蟆嘴距地面约三十多米,要想进洞须先拾阶而上,再沿着步道,依着山壁,上上下下,渐转而折。这些步道、栏杆、石阶当然是后来修建好的,为人们观瞻之便。

人们去蛤蟆嘴不是为了参观洞里的岩溶地貌,而是去追寻一段历史。

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流村一带的浊漳河水域比现在宽广多了,水势也浩大多了,水流汤汤,漫到了荒蛮的山腰。那时的蛤蟆嘴距水面只有三四米,洞口杂草丛生,荆棘密布,是个极为隐秘不易发现的小山洞。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蛤蟆嘴非常适合召开秘密会议,富有勇气和血性的人们一次次攀过崎岖难行的山路,到这个重要的小山洞里商讨抗敌大计,蛤蟆嘴是南流村党支部的诞生地,也是潞城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筹备会的召开地点。

蛤蟆嘴其实并不大,洞内空间低矮狭小,大概能容十数人吧,一个石块垒成的台子低低地伏在洞的一边,像一盘炕,炕上至今还放着一张简陋的小方桌。这张小桌子的使命不言而喻,有人伏在上面,记录会议的重要事宜。在洞的另一侧,依着洞壁,地面上有一大块儿更低的天然凸起,仿佛天生的座位,上面放着几个蒲团。也许你看过这样的画面吧,深夜的洞里,一灯如豆,英勇的人们聚在灯下,目光在黑暗里灼灼发亮,心向光明。

如今我们循着前辈的足迹,走着方便多了的步道,攀上蛤蟆洞,心怀崇敬,却无论如何是体会不到当年的艰难困苦和坚定的,就算围坐炕上,就着小桌子也点一盏灯,再就地坐坐蒲团,也只能听着轻风悠然吹进洞里,吹过流淌的浊漳河——生活宁静祥和,这正是前人用流血和牺牲换来的,为我们换来的。

南流村还有一个足以让人们铭记的地方是藏粮洞。据说历史也很久远,标牌上说能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叫潞子国的,是此国储藏财宝和粮食的地方。后来延续到唐宋时期仍作藏粮之用,叫义仓。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义仓转而成为抗敌的藏粮洞。

走在通往藏粮洞的山沟里,让我惊异的是沟两面的山坡,沙土掺杂着碎石,看起来松散脆弱,随便一摸,沙石便簌簌落下,让人担心一阵大风雨过后,山坡恐怕就此坍塌了。那么,山崖上的藏粮洞建成于春秋时期这个说法由此多少有点可信,经过近两千八百年的风雨侵蚀,大山才可能风化得如此严重吧?想来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山沟应该也结实不到哪里去。南流村负责人说,彼时的人们攀着竹梯,也顺着崖壁上的藤条,攀上半山腰去藏粮,其中的辛苦和危险简直叫人不能想象。

我们在沟里参观,整道山沟草木茂盛,光线阴翳,几只黑褐色的蝴蝶上下翻飞,像是一点一点的旧时光,在我们眼前缓缓闪现。也或许是我们误入了旧时光,在这道山沟里,时光本来是停止的,只是当年攀爬山崖运粮藏粮的人已经不在了。如果人有来生,希望他们将来快乐地过着他们曾流血奋斗争取来的好生活。

3

小村子依山并不稀奇,我去过好几个深山里的小村子,而南流村不同的地方在于依山还伴水。小村子水源可谓丰富,除了浊漳河,还有多股清泉水,泉眼密布,汩汩不绝,这在太行山上实在是少见的。

且说声泉。那是一滩用河卵石围起来的沙地,不大,圆圆的,在烈日下像被煮沸了似的,扑扑地,不断冒着水泡——沙地下掩藏着无尽的辛安泉水呐。叫它声泉是因为只要有声音的帮助,地下的辛安泉水就能猛地冒起一截儿,声音越大,水泡冒得越高。追究一下原理,当然和地质有关,所谓共振、虹吸、毛细现象,但我更愿意称这种画面为前呼后应。围着声泉的游人们时不时集体大喝几声,泉水咕噜噜猛力响应,像高山上喊雨,雨就真的下起来了。真是此村一景。

南流村最好看的当属水田。蔚蓝的天空下,青绿的远山、幽绿的树丛、碧绿的田畴,绿色像海浪愈漫愈近,直逼到人的眼前。水田里大片的秧苗大概有一尺多高了,亭亭玉立,颇有江南水乡之感,叫人很想脱了鞋子,赤脚亲近一下。

水田里远远的地方有座醒目极了的红色风车,车身有点纤瘦,举着巨大的叶片,童话一般站在那里,也不知起着什么作用,看了半天也不见转动,而万一转动起来,又担心它一头栽倒。田边的一架两人多高的大水车倒是一直在勤勉地工作着,负责人细细地介绍了水车的工作原理——水车下方一道溪流潺潺地,一面推动着水车运转,同时一部分的自己趁着低势聚到水车的竹筒子里,等到车身慢慢转到高处,竹筒子一倾斜,哗啦一下,竹筒里的水悉数灌到田地里去了。完全不费人力,只要需要,大水车仿佛可以一直运转,因为那道小溪流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热情介绍的负责人年纪并不大,面庞黑红,显得健康又结实。听说南流村举行过插秧大赛,我猜他极可能是个插秧能手,一身硬邦邦的好身体,在烈日下带着我们上山下坡,健步如飞,T恤上汗湿了一大片。这是一个热爱家乡的人呐,他的介绍不一定正确,但有了“热爱”二字,就有感人之处了。

原标题:南流村记行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暗藏长治故事
· 黎城深山里有支孔子后裔
· 寻访中国传统村落壶关县土河村
· 平顺县安乐村的“明代温泉”
· 上党古迹:五凤楼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地名
潞城区南流村游记

1

走进一个村子,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土地、农耕、粮食以及胼手胝足的农民,这些朴实的事物或许与阳春白雪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你不得不承认,农耕、土地该是人类厚重而博大的基础吧,人类借此生生不息,然后才从伟大的头脑里孕育出思想、文化、艺术等瑰丽的花朵。

南流村是潞城区一个山环水绕的小山村。村里的负责人先带我们去看的就是一个和农耕有关的老农具。我猜他对村子里存有古老的遗迹而深感自豪,那是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东西,可以让一个平凡的小村子顿时有了深度。我们跟着他爬上一个小山丘,然后围起来,经他指点,一起低头看地上。没错,这个老农具是嵌在地上的,就着一小块石山凿刻出来的。圆环套着圆盘,隔着一个宽槽,一个细槽,凹凸阴阳,外圆内方的石器。负责人说这叫碓磨,近似于碾子又不是碾子,它是碾子的前身,是农具,是老百姓用的实实在在的工具。

同时从这盘凿在地上的碓磨还可以推断一下南流村的历史呢,村里的人们认为碓磨是半坡时期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东西。那就是五六千年前的事了,历史这么久远,乍一听,很叫人吃了一惊,做梦都做不到那么远的。然而认真琢磨一下,也不是不可能,因为有文献可以参考。《黄帝内经》曰:“断木为杵,掘地为臼,以火坚之,使民舂粟。”我们脚下的碓磨明明白白掘在地上,那么追根溯源,南流村一带至少在先秦时期已有人烟了,最初凿于新石器时代的说法也不是没有一点影子。我想象古老的农人们短衣布巾,甚至衣衫褴褛地,弯着腰,推着石磙子,围着碓磨一圈儿一圈儿,辛苦地碾着他们种的粟、稻、黍、菽以及麦,直到皮壳乍溅,籽粒纷涌。为了劳动方便,说不定把短衣的一角都要掖到腰带里去了。

碓磨的外槽道粗而宽,负责人说是用来初步加工,碾出来的是粗粮,内槽道细了一圈儿,显然是进一步的加工,那出来的就是细粮喽。多少年过去了,碓磨的槽道都磨光了,落满了沙土,磨盘崩裂、风化,石缝间数株纤细油绿的小草则生机勃勃——它们可是今年的春风吹而又生的。

《黄帝内经》里掘地为臼的石臼也活生生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在这碓磨两步开外,和碓磨相伴似的,一眼石臼深深地就地凹了下去,直径约有三四十公分,深度大概也有三四十公分吧,显然是“使民舂粟”的,这也再次佐证南流村的悠久历史。

现在七月的炎阳热烈地炙烤着南流村和我们,许多许多年前,同一个太阳也应该炙烤着这块土地上劳动的先民们,这些胼手胝足的人绝不会想到几千年后,劳他们筋骨的碓磨和石臼被先进的时代奉为旧迹,一群衣食无忧的后人在炎阳下围观讨论——那块破损了的石头是不是碓磨的滚子……是椎磨、锥磨还是碓磨?也可能是古老的水碾子?以前这一带可是大水汪洋的……

2

在南流村村南,浊漳河西岸悬崖峭壁之上,有个石灰岩自然溶洞,远远望去,洞口像个巨大的蛤蟆无声地张着嘴巴,风餐露宿,再也合不上了,人们遂命其名为蛤蟆嘴。蛤蟆嘴距地面约三十多米,要想进洞须先拾阶而上,再沿着步道,依着山壁,上上下下,渐转而折。这些步道、栏杆、石阶当然是后来修建好的,为人们观瞻之便。

人们去蛤蟆嘴不是为了参观洞里的岩溶地貌,而是去追寻一段历史。

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流村一带的浊漳河水域比现在宽广多了,水势也浩大多了,水流汤汤,漫到了荒蛮的山腰。那时的蛤蟆嘴距水面只有三四米,洞口杂草丛生,荆棘密布,是个极为隐秘不易发现的小山洞。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蛤蟆嘴非常适合召开秘密会议,富有勇气和血性的人们一次次攀过崎岖难行的山路,到这个重要的小山洞里商讨抗敌大计,蛤蟆嘴是南流村党支部的诞生地,也是潞城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筹备会的召开地点。

蛤蟆嘴其实并不大,洞内空间低矮狭小,大概能容十数人吧,一个石块垒成的台子低低地伏在洞的一边,像一盘炕,炕上至今还放着一张简陋的小方桌。这张小桌子的使命不言而喻,有人伏在上面,记录会议的重要事宜。在洞的另一侧,依着洞壁,地面上有一大块儿更低的天然凸起,仿佛天生的座位,上面放着几个蒲团。也许你看过这样的画面吧,深夜的洞里,一灯如豆,英勇的人们聚在灯下,目光在黑暗里灼灼发亮,心向光明。

如今我们循着前辈的足迹,走着方便多了的步道,攀上蛤蟆洞,心怀崇敬,却无论如何是体会不到当年的艰难困苦和坚定的,就算围坐炕上,就着小桌子也点一盏灯,再就地坐坐蒲团,也只能听着轻风悠然吹进洞里,吹过流淌的浊漳河——生活宁静祥和,这正是前人用流血和牺牲换来的,为我们换来的。

南流村还有一个足以让人们铭记的地方是藏粮洞。据说历史也很久远,标牌上说能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叫潞子国的,是此国储藏财宝和粮食的地方。后来延续到唐宋时期仍作藏粮之用,叫义仓。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义仓转而成为抗敌的藏粮洞。

走在通往藏粮洞的山沟里,让我惊异的是沟两面的山坡,沙土掺杂着碎石,看起来松散脆弱,随便一摸,沙石便簌簌落下,让人担心一阵大风雨过后,山坡恐怕就此坍塌了。那么,山崖上的藏粮洞建成于春秋时期这个说法由此多少有点可信,经过近两千八百年的风雨侵蚀,大山才可能风化得如此严重吧?想来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山沟应该也结实不到哪里去。南流村负责人说,彼时的人们攀着竹梯,也顺着崖壁上的藤条,攀上半山腰去藏粮,其中的辛苦和危险简直叫人不能想象。

我们在沟里参观,整道山沟草木茂盛,光线阴翳,几只黑褐色的蝴蝶上下翻飞,像是一点一点的旧时光,在我们眼前缓缓闪现。也或许是我们误入了旧时光,在这道山沟里,时光本来是停止的,只是当年攀爬山崖运粮藏粮的人已经不在了。如果人有来生,希望他们将来快乐地过着他们曾流血奋斗争取来的好生活。

3

小村子依山并不稀奇,我去过好几个深山里的小村子,而南流村不同的地方在于依山还伴水。小村子水源可谓丰富,除了浊漳河,还有多股清泉水,泉眼密布,汩汩不绝,这在太行山上实在是少见的。

且说声泉。那是一滩用河卵石围起来的沙地,不大,圆圆的,在烈日下像被煮沸了似的,扑扑地,不断冒着水泡——沙地下掩藏着无尽的辛安泉水呐。叫它声泉是因为只要有声音的帮助,地下的辛安泉水就能猛地冒起一截儿,声音越大,水泡冒得越高。追究一下原理,当然和地质有关,所谓共振、虹吸、毛细现象,但我更愿意称这种画面为前呼后应。围着声泉的游人们时不时集体大喝几声,泉水咕噜噜猛力响应,像高山上喊雨,雨就真的下起来了。真是此村一景。

南流村最好看的当属水田。蔚蓝的天空下,青绿的远山、幽绿的树丛、碧绿的田畴,绿色像海浪愈漫愈近,直逼到人的眼前。水田里大片的秧苗大概有一尺多高了,亭亭玉立,颇有江南水乡之感,叫人很想脱了鞋子,赤脚亲近一下。

水田里远远的地方有座醒目极了的红色风车,车身有点纤瘦,举着巨大的叶片,童话一般站在那里,也不知起着什么作用,看了半天也不见转动,而万一转动起来,又担心它一头栽倒。田边的一架两人多高的大水车倒是一直在勤勉地工作着,负责人细细地介绍了水车的工作原理——水车下方一道溪流潺潺地,一面推动着水车运转,同时一部分的自己趁着低势聚到水车的竹筒子里,等到车身慢慢转到高处,竹筒子一倾斜,哗啦一下,竹筒里的水悉数灌到田地里去了。完全不费人力,只要需要,大水车仿佛可以一直运转,因为那道小溪流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热情介绍的负责人年纪并不大,面庞黑红,显得健康又结实。听说南流村举行过插秧大赛,我猜他极可能是个插秧能手,一身硬邦邦的好身体,在烈日下带着我们上山下坡,健步如飞,T恤上汗湿了一大片。这是一个热爱家乡的人呐,他的介绍不一定正确,但有了“热爱”二字,就有感人之处了。

原标题:南流村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