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潞城南流村探寻石碾
发布时间: 2023-10-24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北方的七月,盛夏,随几位好友到了慕名已久的潞城南流村。下车,步行,拾级而上,一盘巨大的石碾盘就在眼前,没有什么标牌,也没有任何维护,只有蓝天白云的映衬和四周芳草的陪伴,以及我们一行人火热的目光和好奇的心。

细看去,这碾盘就在半山坡上的一块空地上,依地势直接在一块大青石上开凿而成,直径有六、七米吧,或更大些。上面是两个硕大的同心圆凹槽和中心一个深深的小石洞,其他的就什么也没有了。如果不是同行的朋友有见识,我们根本认不出来这是干什么用的。在他的耐心介绍下,我们知道了它叫槽碾,当地人也叫它碓磨。那两个同心圆的凹槽就是当年碾磙行进的碾道,只不过它的碾磙与常见的石碾有区别,应该是立起来的青石圆盘。碾磙竖立在碾槽里,磙子中心穿木杠连接在槽碾中心的立柱上,推动木杠,碾磙就在碾槽里转圈滚动。放置在碾槽里的粮食就被反复碾压,直至粉碎。只不过从这个碾盘看,这个槽碾更不寻常的地方在于它是双磙,因此它有里外两条呈同心圆的碾道,可供两个碾磙同时行进。

碾道光滑,碾身斑驳,它毫不遮掩自己历经的岁月和沧桑。碾眼和破裂的石缝里有些许的杂草和小树苗倔强地生长着,多少个春秋,绿了,枯了;枯了,绿了。上面的碾杆和碾磙不知何时没了影踪。碾杆想必早已烂掉,几经风雨化为灰烬。无数劳作人的手反复推磨的珍贵的东西,会在某一天变成空气。碾道里,原来经年累月转动着的圆圆的碾磙也突然有一天停了,再也没人来用,甚至没人来看。也许哪个午后,也是像这样的夏日的午后,几个大些的顽皮孩子把它从碾道里一点点撬出来,推着玩儿了一会儿,没意思了,于是毫不犹豫地把它滚下山。碾磙在那一刻自由了,整个村子都成了它的碾道,孩子们也自由了,整个碾道成了他们的世界。

看着这古老的碾盘,眼前仿佛出现了当年那个曾经完整的、完美的劳动场面。槽碾也等待着,相信会有那么一天新的碾杆、新的碾磙又从四面八方聚来。它们重新组合起来再次重复先前的舞蹈,汇合成一曲欢快的乐章,灵动但很朴实,单调却不无聊。就这样转下去吧,那才是槽碾真正的生活。

看过许多篇写石碾的文章,多数都提到了母亲。是啊,如果石碾有性别,我想它的石头材料必然是男性的,坚强阳刚,但性格一定是女性的,它心里系着千家万户的厨房,系着每个孩子的味蕾。另一头还牵挂着田地里庄稼的长势与丰收,眷顾着大自然的雨雪风霜。石碾与豆类、谷物、麦子一起哼唱着阳光雨露的歌谣。

虽然眼前的这槽碾与我们儿时熟悉的石碾有大的区别,但却并不妨碍因此勾起那些美好的记忆。就从母亲递到孩子手上的一把小笤帚说起吧,“去占个碾子”,听到这一声口令的孩子,往往拔腿就往石碾边跑,穿街过巷,看到空荡荡的石碾时,把手里的笤帚放上去,如同一个军人占领了自己的高地。兴高采烈地回去报告母亲,放心去磨面吧。推碾的工作开始了,扫磨、放粮食、摊匀,一边推碾,一边用笤帚整理,厚的地方摊薄,薄的地方往一块聚拢。碾盘上看到细细的面粉时,开始罗面,再把罗出来的稍粗些的放上碾第二遍,第三遍,如此反复,直到剩下的粮渣不能再碾。那些粮渣也是宝贝,鸡,狗,猪的吃食由此而来。母亲在扫面罗面时手白了,胳膊变白了,脸也白了,最后头发也变白了。碾道悠长,研磨时光,孩子们笑母亲被白面染成白色的,母亲笑着黄澄澄的粮食变成了一碗碗口中的美味。

我们村不算太大,有七盘石碾供大家磨面。石碾子由长约七十厘米、直径约六十厘米的圆柱形碾磙子和承载它的直径约一百七十厘米的碾盘构成。碾盘架在石头或土坯等搭成的台子上。为了使碾磙滚动时不从碾盘上掉下来,碾磙用两个轴与围着它的碾架(方木框)连接。碾架外端延长的木杆作推碾的手柄或绑套牲畜的杆儿,里端与立在碾盘中心的轴杆连接。还记得我家常去碾面的碾子的碾杆,一头粗,一头细,我们小孩儿手小,总喜欢推细的那根杆。大约当年制作碾杆的师傅没了耐心,细杆的边缘鼓起一个大疙瘩,每次推碾我都找它,似乎大疙瘩能赐我点力量。没人碾面时,碾子静静立着,像极了等待命令的士兵。一声令下,便会义无反顾。

跟许多孩子一样,我也不愿推碾,尤其不愿一直推,所以我老早就站到细杆大疙瘩的地方,这儿恰好是碾杆中间偏外,这样既省力又不至于走过多的路。推一圈儿,两圈儿,三圈儿还老老实实地走,再推下去就不情愿了。所有属于我们的时间,上坡摘桃,下沟抓蝌蚪,就这样碾没了。于是想出了损招,两手抓着碾杆一用力压,两只脚居然离地了。直到大家推着我和石磙走了半圈,才发现碾变重了,此时我早已悄悄放下双脚。聪明的母亲不用看就知道是我在使坏,大声斥责着。我也就开始老老实实推完全程。

悠长的岁月里,一家人不慌不忙地走着,父亲母亲有一搭没一搭谈论着庄稼的长势,规划着为明年新房的开工准备一根房梁,老人的老毛病该找邻村的医生好好看看……母亲罗完最后一点面,面渣和面粉分装两袋,这时推碾子的工作才算彻底结束。太阳也累了一天滚下山去了,殷红的霞光照在碾子上,是对碾子的奖赏吧,为它披一件最美的霞衣。我每每看到这种轻松梦幻的夕阳景象,就会呼朋唤友地疯玩到天大黑。围着碾子唱歌、跳格子、踢毽子,累了就偷偷地坐在碾盘上歇一会儿,那种石头冰冰的感觉,就像现在的孩子玩累了,吃一根冰棍儿般的凉爽吧。回家母亲看到我裤子上的一片白,免不了一顿责骂,那可是大家磨面的地方。如今碾磙、碾盘没了去向,长长的碾杆也已腐朽多年,亲爱的母亲也去了,带走了她温暖的责怪声。母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推碾急不得,一两下是碾不完的,你急碾不急。”如今想起这句话来,包含了许多生活的哲理。悠悠的碾声,缓缓的转动声,盈盈的笑声,才能推动着生活步步向前,它把我们推出了乡村,推向了更广大的天地。

石碾一般外都是圆形的,圆形的美到现在真的无法超越。从婴儿吸吮的第一口甘乳到最新型的扫地机器人,从天空的满月到北京体育中心的鸟巢建筑。圆和球体带给人类的安全感和治愈力,让我想到一句广告语:“圆的美是天赐的缘”。石碾做成圆形是缘,今天我与南流村槽碾的遇见也是一种缘。当年南流村石匠师傅在开凿槽碾时,第一凿打下去也是一种缘。在槽碾的旁边还有几个圆圆的石臼,石臼再配上石杵或木杵应该是初步加工脱壳用的工具吧。它们的存在让槽碾更加完美和圆满。《易·系辞》中有记载“黄帝、尧、舜始作……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过之力,万民以济”。我们的先祖把生存的本领一点一滴教会子孙,教会我们就地取材,教会我们巧夺天工。石匠师傅在凿成这盘石碾,凿成几个石臼时不会多想,但骨子里流淌的审美,深藏的文化图腾已自然展现,让繁重的生产劳动中有了一丝温暖和祝福。圆则满,满则圆,圆真的在中国人心中无法替代。

碾盘、碾磙、石杵、石臼共同哺育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从人力推碾到毛驴拉碾,再到水力电力拉碾,碾转动得越来越快,碾出的岁月越来越美,碾出了餐桌上的美食,甚至碾出了文化和真情。东汉时期山东胶东书生公沙穆隐居在东莱山求学,为筹集求学经费,他穿上粗布衣服到陈留郡长官吴祐家做舂米雇工。吴祐见其谈吐不凡,就与他结交为好友,并资助他继续求学,从而成就了二人的杵臼之交。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份的美好成语。

一年四季遇到节日,喜庆事时,推碾也会成为一种享受,家中盖房子、娶了新媳妇、添丁、孩子考了大学、老人祝寿会吃好饭庆贺,要到石碾上推碾;二月二、五月端午、六月六、八月十五、九月九、冬至、小年、大年有时要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人寿高,家兴旺,要用的糕面,是必须到石碾上去碾,石碾碾出来的面,做出来的糕,分外软糯香甜,为这些喜日子锦上添花。到了每一年的腊月三十儿,忙活一年人们闲下来了,石碾也该歇一歇了。父亲写对联时的第一个“福”字,母亲总会让哥哥赶紧贴到石碾的旁边,大概因为香喷喷的饺子里也有石碾的功劳吧!

石碾远离了人们日常的生活走进了许多人的精神世界。在那里石碾变得神秘,需要闲暇时光反复回味,琢磨,进而升华出许多现实无法补充的心灵符号。他们也许有时会想象眼前有一盘老石碾,自己亲手去推,不会偷奸耍滑,不会责备趴在木杆上抬着的双脚的孩子。生活大抵如此,回不去的永远都是最美的。山上的槽碾守候了百年,也许是千年,想唤起这片大地新的生机,石臼里的那汪清水,槽碾道里的光溜溜的碾痕,这一天在湛蓝的天空和明媚的阳光下如此美丽,仿佛迎接着八方来客,仿佛在说,我终于等到你。(杜宏兰、胡海涛)

原标题:遇见石碾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解密:长子县慕容村
· 探寻千年古村落:平顺县北社村
· 长治圆羊习俗起源地之一:寨上古村
· 追溯:潞州区马厂村村名的来历
· 解密:长子县慕容村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地名
在潞城南流村探寻石碾

北方的七月,盛夏,随几位好友到了慕名已久的潞城南流村。下车,步行,拾级而上,一盘巨大的石碾盘就在眼前,没有什么标牌,也没有任何维护,只有蓝天白云的映衬和四周芳草的陪伴,以及我们一行人火热的目光和好奇的心。

细看去,这碾盘就在半山坡上的一块空地上,依地势直接在一块大青石上开凿而成,直径有六、七米吧,或更大些。上面是两个硕大的同心圆凹槽和中心一个深深的小石洞,其他的就什么也没有了。如果不是同行的朋友有见识,我们根本认不出来这是干什么用的。在他的耐心介绍下,我们知道了它叫槽碾,当地人也叫它碓磨。那两个同心圆的凹槽就是当年碾磙行进的碾道,只不过它的碾磙与常见的石碾有区别,应该是立起来的青石圆盘。碾磙竖立在碾槽里,磙子中心穿木杠连接在槽碾中心的立柱上,推动木杠,碾磙就在碾槽里转圈滚动。放置在碾槽里的粮食就被反复碾压,直至粉碎。只不过从这个碾盘看,这个槽碾更不寻常的地方在于它是双磙,因此它有里外两条呈同心圆的碾道,可供两个碾磙同时行进。

碾道光滑,碾身斑驳,它毫不遮掩自己历经的岁月和沧桑。碾眼和破裂的石缝里有些许的杂草和小树苗倔强地生长着,多少个春秋,绿了,枯了;枯了,绿了。上面的碾杆和碾磙不知何时没了影踪。碾杆想必早已烂掉,几经风雨化为灰烬。无数劳作人的手反复推磨的珍贵的东西,会在某一天变成空气。碾道里,原来经年累月转动着的圆圆的碾磙也突然有一天停了,再也没人来用,甚至没人来看。也许哪个午后,也是像这样的夏日的午后,几个大些的顽皮孩子把它从碾道里一点点撬出来,推着玩儿了一会儿,没意思了,于是毫不犹豫地把它滚下山。碾磙在那一刻自由了,整个村子都成了它的碾道,孩子们也自由了,整个碾道成了他们的世界。

看着这古老的碾盘,眼前仿佛出现了当年那个曾经完整的、完美的劳动场面。槽碾也等待着,相信会有那么一天新的碾杆、新的碾磙又从四面八方聚来。它们重新组合起来再次重复先前的舞蹈,汇合成一曲欢快的乐章,灵动但很朴实,单调却不无聊。就这样转下去吧,那才是槽碾真正的生活。

看过许多篇写石碾的文章,多数都提到了母亲。是啊,如果石碾有性别,我想它的石头材料必然是男性的,坚强阳刚,但性格一定是女性的,它心里系着千家万户的厨房,系着每个孩子的味蕾。另一头还牵挂着田地里庄稼的长势与丰收,眷顾着大自然的雨雪风霜。石碾与豆类、谷物、麦子一起哼唱着阳光雨露的歌谣。

虽然眼前的这槽碾与我们儿时熟悉的石碾有大的区别,但却并不妨碍因此勾起那些美好的记忆。就从母亲递到孩子手上的一把小笤帚说起吧,“去占个碾子”,听到这一声口令的孩子,往往拔腿就往石碾边跑,穿街过巷,看到空荡荡的石碾时,把手里的笤帚放上去,如同一个军人占领了自己的高地。兴高采烈地回去报告母亲,放心去磨面吧。推碾的工作开始了,扫磨、放粮食、摊匀,一边推碾,一边用笤帚整理,厚的地方摊薄,薄的地方往一块聚拢。碾盘上看到细细的面粉时,开始罗面,再把罗出来的稍粗些的放上碾第二遍,第三遍,如此反复,直到剩下的粮渣不能再碾。那些粮渣也是宝贝,鸡,狗,猪的吃食由此而来。母亲在扫面罗面时手白了,胳膊变白了,脸也白了,最后头发也变白了。碾道悠长,研磨时光,孩子们笑母亲被白面染成白色的,母亲笑着黄澄澄的粮食变成了一碗碗口中的美味。

我们村不算太大,有七盘石碾供大家磨面。石碾子由长约七十厘米、直径约六十厘米的圆柱形碾磙子和承载它的直径约一百七十厘米的碾盘构成。碾盘架在石头或土坯等搭成的台子上。为了使碾磙滚动时不从碾盘上掉下来,碾磙用两个轴与围着它的碾架(方木框)连接。碾架外端延长的木杆作推碾的手柄或绑套牲畜的杆儿,里端与立在碾盘中心的轴杆连接。还记得我家常去碾面的碾子的碾杆,一头粗,一头细,我们小孩儿手小,总喜欢推细的那根杆。大约当年制作碾杆的师傅没了耐心,细杆的边缘鼓起一个大疙瘩,每次推碾我都找它,似乎大疙瘩能赐我点力量。没人碾面时,碾子静静立着,像极了等待命令的士兵。一声令下,便会义无反顾。

跟许多孩子一样,我也不愿推碾,尤其不愿一直推,所以我老早就站到细杆大疙瘩的地方,这儿恰好是碾杆中间偏外,这样既省力又不至于走过多的路。推一圈儿,两圈儿,三圈儿还老老实实地走,再推下去就不情愿了。所有属于我们的时间,上坡摘桃,下沟抓蝌蚪,就这样碾没了。于是想出了损招,两手抓着碾杆一用力压,两只脚居然离地了。直到大家推着我和石磙走了半圈,才发现碾变重了,此时我早已悄悄放下双脚。聪明的母亲不用看就知道是我在使坏,大声斥责着。我也就开始老老实实推完全程。

悠长的岁月里,一家人不慌不忙地走着,父亲母亲有一搭没一搭谈论着庄稼的长势,规划着为明年新房的开工准备一根房梁,老人的老毛病该找邻村的医生好好看看……母亲罗完最后一点面,面渣和面粉分装两袋,这时推碾子的工作才算彻底结束。太阳也累了一天滚下山去了,殷红的霞光照在碾子上,是对碾子的奖赏吧,为它披一件最美的霞衣。我每每看到这种轻松梦幻的夕阳景象,就会呼朋唤友地疯玩到天大黑。围着碾子唱歌、跳格子、踢毽子,累了就偷偷地坐在碾盘上歇一会儿,那种石头冰冰的感觉,就像现在的孩子玩累了,吃一根冰棍儿般的凉爽吧。回家母亲看到我裤子上的一片白,免不了一顿责骂,那可是大家磨面的地方。如今碾磙、碾盘没了去向,长长的碾杆也已腐朽多年,亲爱的母亲也去了,带走了她温暖的责怪声。母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推碾急不得,一两下是碾不完的,你急碾不急。”如今想起这句话来,包含了许多生活的哲理。悠悠的碾声,缓缓的转动声,盈盈的笑声,才能推动着生活步步向前,它把我们推出了乡村,推向了更广大的天地。

石碾一般外都是圆形的,圆形的美到现在真的无法超越。从婴儿吸吮的第一口甘乳到最新型的扫地机器人,从天空的满月到北京体育中心的鸟巢建筑。圆和球体带给人类的安全感和治愈力,让我想到一句广告语:“圆的美是天赐的缘”。石碾做成圆形是缘,今天我与南流村槽碾的遇见也是一种缘。当年南流村石匠师傅在开凿槽碾时,第一凿打下去也是一种缘。在槽碾的旁边还有几个圆圆的石臼,石臼再配上石杵或木杵应该是初步加工脱壳用的工具吧。它们的存在让槽碾更加完美和圆满。《易·系辞》中有记载“黄帝、尧、舜始作……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过之力,万民以济”。我们的先祖把生存的本领一点一滴教会子孙,教会我们就地取材,教会我们巧夺天工。石匠师傅在凿成这盘石碾,凿成几个石臼时不会多想,但骨子里流淌的审美,深藏的文化图腾已自然展现,让繁重的生产劳动中有了一丝温暖和祝福。圆则满,满则圆,圆真的在中国人心中无法替代。

碾盘、碾磙、石杵、石臼共同哺育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从人力推碾到毛驴拉碾,再到水力电力拉碾,碾转动得越来越快,碾出的岁月越来越美,碾出了餐桌上的美食,甚至碾出了文化和真情。东汉时期山东胶东书生公沙穆隐居在东莱山求学,为筹集求学经费,他穿上粗布衣服到陈留郡长官吴祐家做舂米雇工。吴祐见其谈吐不凡,就与他结交为好友,并资助他继续求学,从而成就了二人的杵臼之交。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份的美好成语。

一年四季遇到节日,喜庆事时,推碾也会成为一种享受,家中盖房子、娶了新媳妇、添丁、孩子考了大学、老人祝寿会吃好饭庆贺,要到石碾上推碾;二月二、五月端午、六月六、八月十五、九月九、冬至、小年、大年有时要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人寿高,家兴旺,要用的糕面,是必须到石碾上去碾,石碾碾出来的面,做出来的糕,分外软糯香甜,为这些喜日子锦上添花。到了每一年的腊月三十儿,忙活一年人们闲下来了,石碾也该歇一歇了。父亲写对联时的第一个“福”字,母亲总会让哥哥赶紧贴到石碾的旁边,大概因为香喷喷的饺子里也有石碾的功劳吧!

石碾远离了人们日常的生活走进了许多人的精神世界。在那里石碾变得神秘,需要闲暇时光反复回味,琢磨,进而升华出许多现实无法补充的心灵符号。他们也许有时会想象眼前有一盘老石碾,自己亲手去推,不会偷奸耍滑,不会责备趴在木杆上抬着的双脚的孩子。生活大抵如此,回不去的永远都是最美的。山上的槽碾守候了百年,也许是千年,想唤起这片大地新的生机,石臼里的那汪清水,槽碾道里的光溜溜的碾痕,这一天在湛蓝的天空和明媚的阳光下如此美丽,仿佛迎接着八方来客,仿佛在说,我终于等到你。(杜宏兰、胡海涛)

原标题:遇见石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