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
发布时间: 2023-10-23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分享到: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年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同时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现在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2006年,重阳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习俗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登高的习俗主要是古人登高避灾的传说和对于山岳的崇拜。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金秋时节,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插茱萸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赏菊 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在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赏菊已经不限于农历九月初九,但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重阳节喝菊花酒,被人们认为可以延年益寿、驱灾祈福。

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农历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点蜡烛灯,如此点灯、吃糕,替代“登高”之意。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黎侯虎”的溯源
· 揭秘:古人的解暑饮料
· 浅谈长治“农事风俗”
· 妙趣横生的上党民间顺口溜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民俗
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年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同时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现在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2006年,重阳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习俗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登高的习俗主要是古人登高避灾的传说和对于山岳的崇拜。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金秋时节,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插茱萸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赏菊 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在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赏菊已经不限于农历九月初九,但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重阳节喝菊花酒,被人们认为可以延年益寿、驱灾祈福。

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农历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点蜡烛灯,如此点灯、吃糕,替代“登高”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