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王庄煤矿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打造人才培养机制,开通人才成长通道,引导管理人才强化履职尽责、专技人才专注创新创效、一线员工锤炼业务技能,努力实现“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的共赢局面,为推进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图为:潞安化工集团王庄煤矿
量身定做“搭桥梁”
苏陈磊是该矿综采二队的队长,自集团推行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以来,该队全力推行“内部合伙人”机制,从330万吨全年产量保底目标一直到完成360万吨的挑战目标,为该矿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从一名煤炭开采安全工程大学本科毕业生到技术能手再到综采二队的队长,90后的苏陈磊用了不到八年的时间。这是该矿积极响应集团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实践。
为多元化、针对性培养年轻干部,该矿为高校毕业生“量身定做”成长计划,将矿井主体专业高校毕业生的见习期分为感知期、熟悉期、实操期和提升期四个渐进式阶段,明确各阶段成长任务,严格落实考核制度,将绩效与考核有效结合,提升工作质量。特别是针对矿井主体工程专业高校毕业的专业特点,将他们全部分配至采掘一线单位,在生产一线和复杂环境中练就基本功、学到真本领。
体制机制是影响人才集聚和作用发挥的根本性问题。该矿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通过突出技能、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工资薪酬占有份额,收入分配向一线岗位和关键技术岗位倾斜,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优化年轻干部选拔措施,完善干部 “能上能下”机制,并根据各类人才特点,采取“专编专岗”、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措施,积极打通管理、技术、技能“三通道”晋升,将公开竞聘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加快优秀年轻人才选拔培养。
充电赋能“育好苗”
电焊火光四射、故障精准查找、单轨吊机维修作业……每年技术比武启动以后,各岗位各专业技术能手角逐赛场,大显身手的热情持续高涨。
据了解,为组织好比武活动,该矿每年都会制定详细的练兵学习和比武方案,涵盖井下电钳工、采煤机司机、主提升机司机、通信线路维修等各个工种,为不同岗位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严格“理论+实操”过程管理,建立人才联动培养机制,以青中年员工技能培训提升为出发点,逐步完善“矿领导—业务科室—基层队组”的培养组织结构,上下协力、加强联动,在青年员工培训工作上持续用力。同时以职工创新工作室为阵地,建立专利申报免费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完善《王庄煤矿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王庄煤矿职工创新工作室故障处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全面推动职业技术培训、技能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使技能人才用有天地、干有作为、优者更优,广大员工学有基地、用有方向、学有所成,探索出了一条个人集成、优势放大、辐射带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子。
“刚刚已经为大家讲解了防爆开关的一些原理分析与故障处理方法,下面我设置了一些故障点,大家依次来实操一下。”在创新工作室举办的综掘电工培训班上,把问题当教材,把难题当课题,以提问、讲解、讨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让员工在现场实践中掌握业务要领,真正把理论知识从书本搬到现场。
为了更好地满足员工学技能、强实力的需求,该矿坚持先调研、后培训的原则,分工种、分层次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根据员工们的“口味”和生产需要制定了“对口”培训计划,由全员培训向精准培训升级,由素质培训向差异培训延伸,由地面培训向现场培训覆盖。并先后在基层队组建立了三个员工实践基地,在员工学校设置了采掘、通风、电气等6个安全实验室,完善了多媒体教室,组建了综采设备、机械电气、综采电气试验三大实习基地。建立了大学生轮岗交流制和双导师培养机制,对岗位成才和技术比武取得突出成绩的员工,晋升技能工资、颁发特殊津贴和奖励基金,而且给优秀的技术人才提供学习深造、入党提干、评先选优等机会,为他们脱颖而出,走向“梦想舞台”创造条件。
创新创效“结硕果”
今年7月份,曾荣获数十项国家、省市级荣誉、享有27项国家专利、编写出版两册培训教材、发表了17篇专业技术论文的该矿机修厂副厂长任建业被再次提名,获得山西省省属企业“第四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荣誉的获得并非偶然,获得认可的背后是“聚才育才”的结果。
该矿持续深化创新创效、小改小革等工作,注重科技成果转换,定期举办五小成果评比,像琚红波的《掘进工作面自移式可升降折叠捕尘网》、庞海清的《固定异步电动机运转方向的电路》、张旭波的《一种新型皮带机防撕裂保护装置》、冯书兵的《短焊条利用装置》等这些科技含量高、产生效益大、推广价值高的成果进行推广及表彰,这些成果创意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既能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还能显著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强化安全保障。
该矿将继续把人才建设工作走深、走细、走实,摸底调研技能人才现状,优化技能通道实施方案,以更有效的工作、更完善的制度、更广阔的平台,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干事创业中用好人才,持续为矿井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矫治)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王庄煤矿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打造人才培养机制,开通人才成长通道,引导管理人才强化履职尽责、专技人才专注创新创效、一线员工锤炼业务技能,努力实现“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的共赢局面,为推进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图为:潞安化工集团王庄煤矿
量身定做“搭桥梁”
苏陈磊是该矿综采二队的队长,自集团推行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以来,该队全力推行“内部合伙人”机制,从330万吨全年产量保底目标一直到完成360万吨的挑战目标,为该矿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从一名煤炭开采安全工程大学本科毕业生到技术能手再到综采二队的队长,90后的苏陈磊用了不到八年的时间。这是该矿积极响应集团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实践。
为多元化、针对性培养年轻干部,该矿为高校毕业生“量身定做”成长计划,将矿井主体专业高校毕业生的见习期分为感知期、熟悉期、实操期和提升期四个渐进式阶段,明确各阶段成长任务,严格落实考核制度,将绩效与考核有效结合,提升工作质量。特别是针对矿井主体工程专业高校毕业的专业特点,将他们全部分配至采掘一线单位,在生产一线和复杂环境中练就基本功、学到真本领。
体制机制是影响人才集聚和作用发挥的根本性问题。该矿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通过突出技能、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工资薪酬占有份额,收入分配向一线岗位和关键技术岗位倾斜,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优化年轻干部选拔措施,完善干部 “能上能下”机制,并根据各类人才特点,采取“专编专岗”、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措施,积极打通管理、技术、技能“三通道”晋升,将公开竞聘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加快优秀年轻人才选拔培养。
充电赋能“育好苗”
电焊火光四射、故障精准查找、单轨吊机维修作业……每年技术比武启动以后,各岗位各专业技术能手角逐赛场,大显身手的热情持续高涨。
据了解,为组织好比武活动,该矿每年都会制定详细的练兵学习和比武方案,涵盖井下电钳工、采煤机司机、主提升机司机、通信线路维修等各个工种,为不同岗位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严格“理论+实操”过程管理,建立人才联动培养机制,以青中年员工技能培训提升为出发点,逐步完善“矿领导—业务科室—基层队组”的培养组织结构,上下协力、加强联动,在青年员工培训工作上持续用力。同时以职工创新工作室为阵地,建立专利申报免费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完善《王庄煤矿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王庄煤矿职工创新工作室故障处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全面推动职业技术培训、技能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使技能人才用有天地、干有作为、优者更优,广大员工学有基地、用有方向、学有所成,探索出了一条个人集成、优势放大、辐射带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子。
“刚刚已经为大家讲解了防爆开关的一些原理分析与故障处理方法,下面我设置了一些故障点,大家依次来实操一下。”在创新工作室举办的综掘电工培训班上,把问题当教材,把难题当课题,以提问、讲解、讨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让员工在现场实践中掌握业务要领,真正把理论知识从书本搬到现场。
为了更好地满足员工学技能、强实力的需求,该矿坚持先调研、后培训的原则,分工种、分层次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根据员工们的“口味”和生产需要制定了“对口”培训计划,由全员培训向精准培训升级,由素质培训向差异培训延伸,由地面培训向现场培训覆盖。并先后在基层队组建立了三个员工实践基地,在员工学校设置了采掘、通风、电气等6个安全实验室,完善了多媒体教室,组建了综采设备、机械电气、综采电气试验三大实习基地。建立了大学生轮岗交流制和双导师培养机制,对岗位成才和技术比武取得突出成绩的员工,晋升技能工资、颁发特殊津贴和奖励基金,而且给优秀的技术人才提供学习深造、入党提干、评先选优等机会,为他们脱颖而出,走向“梦想舞台”创造条件。
创新创效“结硕果”
今年7月份,曾荣获数十项国家、省市级荣誉、享有27项国家专利、编写出版两册培训教材、发表了17篇专业技术论文的该矿机修厂副厂长任建业被再次提名,获得山西省省属企业“第四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荣誉的获得并非偶然,获得认可的背后是“聚才育才”的结果。
该矿持续深化创新创效、小改小革等工作,注重科技成果转换,定期举办五小成果评比,像琚红波的《掘进工作面自移式可升降折叠捕尘网》、庞海清的《固定异步电动机运转方向的电路》、张旭波的《一种新型皮带机防撕裂保护装置》、冯书兵的《短焊条利用装置》等这些科技含量高、产生效益大、推广价值高的成果进行推广及表彰,这些成果创意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既能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还能显著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强化安全保障。
该矿将继续把人才建设工作走深、走细、走实,摸底调研技能人才现状,优化技能通道实施方案,以更有效的工作、更完善的制度、更广阔的平台,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干事创业中用好人才,持续为矿井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