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探索地名服务打好乡村振兴“一把好牌”
发布时间: 2023-09-18   |  来源: 长治日报
 
分享到:

“无论是直接去村里的景点,还是到民宿酒店,大家都能通过互联网地图导航精准定位,非常方便。”9月16日,平顺县虹霓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宝兴奋地和记者分享道,“乡村地名地址标注上图后,今年来旅游的外地游客更多了!” 而虹霓村的变化,得益于长治市加强乡村标准地名地址信息采集更新,积极探索乡村地名服务新模式。

标准地名和标准地址是乡村治理和群众生产生活离不开的基础信息。去年以来,长治市以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为牵引,全面启动省、市级试点,从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挖掘保护、地名服务等方面创新实践,努力探索加强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国家标准地名地址库管理创建示范市,为进一步推动乡村地名管理工作,长治市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基层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地名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出台《长治市乡村地名命名更名流程》《长治市乡村标准地址编码方法》等规范性文件,通过引进第三方专业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建立“部门+辖区+专业团队”乡村地名信息采编专班、乡村地名信息员队伍,设立市县两级地名专家库,推动乡村地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推进。

在乡村地名建设工作中,长治市坚持尊重历史、科学设置、统一规范、方便群众的原则,严把乡村街路巷等地名命名关、乡村标准地址门牌编码方法关、乡村各类地名标志标牌制作关、乡村标准地名地址互联网标注关“四个关口”,做到“有地有名”“有名有标”“有门有址”。经过系统梳理、全面排查有地无名、多地重名等问题,全市命名街路巷120条,更名8条;试点县区312块乡村街路巷牌、2436个行政村村牌、12580块门(户)牌规范设置;特色地名和标准地址全面采集录入国家地名信息库,完成规范的乡村标准地址11万余条。

立足长治市地名文化特色,着眼挖掘整理红色地名文化和传统村落、旅游特色村、产业特色村、乡村产业园区地名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地名的文化底蕴,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今年,长治市深入开展市级首批地名文化遗产和红色地名保护名录评选活动,围绕红色历史进行地名挖掘保护,增设 “百团路”“抗大街”“伫马太行广场”“红星杨广场”等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地名。结合全省开展的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按程序命名一批“创业街”“乐业路”“兴旺街”等,方便市场主体入驻,便利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聚焦乡村百姓出行导航、快递物流不便等现实问题,长治市在完成乡村地名采集入库的同时,推动乡村地名在互联网地图标注“上图”, 特别是将试点县区古建筑、古村落、古街巷等地名文化故事和乡村特色产品、民宿酒店等信息上传互联网,有力促进了群众出行导航、快递下乡、山货出城、企业进村等,快递服务到行政村率达到98%,网络覆盖率达到90%。另外,新增帮扶车间、产业基地、乡村民宿和康养休闲线上标注共1186条,规范“大、洋、怪、重”地名共23处,人民群众对地名文化保护传承意识得到极大增强。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民政部启动“乡村著名行动”,下一步,长治市将突出工作重点,把好工作节奏,梯次推进,创新举措,进一步释放乡村地名在服务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潜能,厚实民生福祉,提升服务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潘银丽

原标题:长治市积极探索乡村地名服务新路径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长治乡村振兴名优产品展销馆搭建“相亲”平台
· 长治将打造10个乡村e镇
· 长治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项目集中开工
· 喜讯!长治11村拟入选山西100家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名单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长治新闻
长治:探索地名服务打好乡村振兴“一把好牌”

“无论是直接去村里的景点,还是到民宿酒店,大家都能通过互联网地图导航精准定位,非常方便。”9月16日,平顺县虹霓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宝兴奋地和记者分享道,“乡村地名地址标注上图后,今年来旅游的外地游客更多了!” 而虹霓村的变化,得益于长治市加强乡村标准地名地址信息采集更新,积极探索乡村地名服务新模式。

标准地名和标准地址是乡村治理和群众生产生活离不开的基础信息。去年以来,长治市以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为牵引,全面启动省、市级试点,从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挖掘保护、地名服务等方面创新实践,努力探索加强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国家标准地名地址库管理创建示范市,为进一步推动乡村地名管理工作,长治市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基层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地名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出台《长治市乡村地名命名更名流程》《长治市乡村标准地址编码方法》等规范性文件,通过引进第三方专业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建立“部门+辖区+专业团队”乡村地名信息采编专班、乡村地名信息员队伍,设立市县两级地名专家库,推动乡村地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推进。

在乡村地名建设工作中,长治市坚持尊重历史、科学设置、统一规范、方便群众的原则,严把乡村街路巷等地名命名关、乡村标准地址门牌编码方法关、乡村各类地名标志标牌制作关、乡村标准地名地址互联网标注关“四个关口”,做到“有地有名”“有名有标”“有门有址”。经过系统梳理、全面排查有地无名、多地重名等问题,全市命名街路巷120条,更名8条;试点县区312块乡村街路巷牌、2436个行政村村牌、12580块门(户)牌规范设置;特色地名和标准地址全面采集录入国家地名信息库,完成规范的乡村标准地址11万余条。

立足长治市地名文化特色,着眼挖掘整理红色地名文化和传统村落、旅游特色村、产业特色村、乡村产业园区地名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地名的文化底蕴,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今年,长治市深入开展市级首批地名文化遗产和红色地名保护名录评选活动,围绕红色历史进行地名挖掘保护,增设 “百团路”“抗大街”“伫马太行广场”“红星杨广场”等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地名。结合全省开展的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按程序命名一批“创业街”“乐业路”“兴旺街”等,方便市场主体入驻,便利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聚焦乡村百姓出行导航、快递物流不便等现实问题,长治市在完成乡村地名采集入库的同时,推动乡村地名在互联网地图标注“上图”, 特别是将试点县区古建筑、古村落、古街巷等地名文化故事和乡村特色产品、民宿酒店等信息上传互联网,有力促进了群众出行导航、快递下乡、山货出城、企业进村等,快递服务到行政村率达到98%,网络覆盖率达到90%。另外,新增帮扶车间、产业基地、乡村民宿和康养休闲线上标注共1186条,规范“大、洋、怪、重”地名共23处,人民群众对地名文化保护传承意识得到极大增强。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民政部启动“乡村著名行动”,下一步,长治市将突出工作重点,把好工作节奏,梯次推进,创新举措,进一步释放乡村地名在服务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潜能,厚实民生福祉,提升服务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潘银丽

原标题:长治市积极探索乡村地名服务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