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事业是一份爱的传递,也是一份责任的延续。”这是长治市潞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申海平一直坚守的信念。一个偶然的机遇,让申海平毫不犹豫地投身到特殊事业之中,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
图为:工作中的申海平
一次特殊的经历
“我至今都忘不了那个智障儿童将垃圾捡起放在嘴里的画面。”自此之后,这个孩子的身影就深深地印在申海平的脑海中,时刻刺痛着她的心。经过几天的反复思考,申海平决定为这些智障儿童营造一个温馨家园,为他们撑起一把庇护伞。
1999年,申海平前往忻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学习,她埋头苦学专业知识,同时还报考了忻州市特教学校并被录取。2004年,回到长治的申海平立刻着手办特教幼儿园,当年5月,康宝特教幼儿园成立了。
创业之路总是充满着艰辛。幼儿园建成后,招生问题成了摆在申海平面前最大的困难。当时,很多家长对智障儿童了解不多,相关知识也很少涉及,于是申海平便根据妇联提供的智障儿童名单逐户走访,竭尽全力最后也只招到4名孩子。由于专业教育课程教材与设备较少,意味着申海平必须一点一滴从小事着手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如今,特教事业走上正轨,该园从4个孩子慢慢发展为现在的108个孩子,这一路有辛酸,更有幸福。从当初的康宝特教幼儿园到如今的潞城区特教学校,16次搬迁的坎坷经历,都让申海平更加坚定了办学的信心与信念。看着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她常常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场20年的坚守
特殊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每位儿童的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各有不同,必须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在申海平办学的这20多年里,有很多人不理解她,还劝她甩掉“包袱”,但她深知孩子们最终要融入社会,他们所需要的是更科学、更完善、更专业的教学和足够多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她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对特教老师的水平要求很高,除了专业的教职能力外,更考验老师的耐心、责任心与爱心。
申海平20年如一日地坚持每天5点起床,为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操心,为学校的发展操劳。“这些孩子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作为特教老师,就必须认真观察每一位孩子当天的精神状态,一个细节也不放过。”申海平说。
申海平时常带领着青年教师一起探索特殊教育的学习与发展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们实行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的学习方法,努力发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
针对智障儿童识记慢、遗忘快、空间想象差的特点,积极引入喜闻乐见的儿歌教学形式,并灵活应用到教学中;还有舞蹈教学、蒙特梭利教学法等等,就是为了让这些孩子们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申海平还经常组织学生到超市购物,进行爬山比赛等,以消除智残儿童的社交恐惧心理,缓解心理压力,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申海平说:“我希望他们走出学校后可以拥有自主生活的能力,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一份执着奉献的事业
从无到有,不断完善。20多年的特教工作经验,让申海平拥有一套成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更逐渐成为潞城区教育事业的闪亮品牌,不仅生源持续扩大,同时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青年特教老师,推动了潞城区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如今,在政府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特教学校又迁新校区,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教学设施逐渐完善。据了解,先后在特教学校毕业的学生有300多名,有自主生活能力的近200名,实现社会就业30余名。
2021年,申海平当选潞城区政协委员,她认真履职,为潞城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她常说,培养好一名特殊儿童,就可以减轻一个家庭的负担,助力一个家庭脱贫,为他们的生活打下基础。
今后,她将以“康复发展 回归主流”作为帮助扶助残障儿童的目标,给予智残儿童有差别的特殊教育、无差别的关爱关怀,让他们自信、自立、自强,拥抱美好的生活。(郝惠铭)
原标题:申海平:点亮残障孩子的明天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特殊教育事业是一份爱的传递,也是一份责任的延续。”这是长治市潞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申海平一直坚守的信念。一个偶然的机遇,让申海平毫不犹豫地投身到特殊事业之中,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
图为:工作中的申海平
一次特殊的经历
“我至今都忘不了那个智障儿童将垃圾捡起放在嘴里的画面。”自此之后,这个孩子的身影就深深地印在申海平的脑海中,时刻刺痛着她的心。经过几天的反复思考,申海平决定为这些智障儿童营造一个温馨家园,为他们撑起一把庇护伞。
1999年,申海平前往忻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学习,她埋头苦学专业知识,同时还报考了忻州市特教学校并被录取。2004年,回到长治的申海平立刻着手办特教幼儿园,当年5月,康宝特教幼儿园成立了。
创业之路总是充满着艰辛。幼儿园建成后,招生问题成了摆在申海平面前最大的困难。当时,很多家长对智障儿童了解不多,相关知识也很少涉及,于是申海平便根据妇联提供的智障儿童名单逐户走访,竭尽全力最后也只招到4名孩子。由于专业教育课程教材与设备较少,意味着申海平必须一点一滴从小事着手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如今,特教事业走上正轨,该园从4个孩子慢慢发展为现在的108个孩子,这一路有辛酸,更有幸福。从当初的康宝特教幼儿园到如今的潞城区特教学校,16次搬迁的坎坷经历,都让申海平更加坚定了办学的信心与信念。看着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她常常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场20年的坚守
特殊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每位儿童的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各有不同,必须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在申海平办学的这20多年里,有很多人不理解她,还劝她甩掉“包袱”,但她深知孩子们最终要融入社会,他们所需要的是更科学、更完善、更专业的教学和足够多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她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对特教老师的水平要求很高,除了专业的教职能力外,更考验老师的耐心、责任心与爱心。
申海平20年如一日地坚持每天5点起床,为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操心,为学校的发展操劳。“这些孩子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作为特教老师,就必须认真观察每一位孩子当天的精神状态,一个细节也不放过。”申海平说。
申海平时常带领着青年教师一起探索特殊教育的学习与发展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们实行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的学习方法,努力发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
针对智障儿童识记慢、遗忘快、空间想象差的特点,积极引入喜闻乐见的儿歌教学形式,并灵活应用到教学中;还有舞蹈教学、蒙特梭利教学法等等,就是为了让这些孩子们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申海平还经常组织学生到超市购物,进行爬山比赛等,以消除智残儿童的社交恐惧心理,缓解心理压力,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申海平说:“我希望他们走出学校后可以拥有自主生活的能力,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一份执着奉献的事业
从无到有,不断完善。20多年的特教工作经验,让申海平拥有一套成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更逐渐成为潞城区教育事业的闪亮品牌,不仅生源持续扩大,同时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青年特教老师,推动了潞城区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如今,在政府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特教学校又迁新校区,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教学设施逐渐完善。据了解,先后在特教学校毕业的学生有300多名,有自主生活能力的近200名,实现社会就业30余名。
2021年,申海平当选潞城区政协委员,她认真履职,为潞城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她常说,培养好一名特殊儿童,就可以减轻一个家庭的负担,助力一个家庭脱贫,为他们的生活打下基础。
今后,她将以“康复发展 回归主流”作为帮助扶助残障儿童的目标,给予智残儿童有差别的特殊教育、无差别的关爱关怀,让他们自信、自立、自强,拥抱美好的生活。(郝惠铭)
原标题:申海平:点亮残障孩子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