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板秧歌:渐行渐远的原生态民间艺术
发布时间: 2023-05-22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分享到:

干板秧歌是上党区土生土长的原生态民间艺术,可以说是上党梆子、潞安鼓书的鼻祖。有人考证说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人说其起源更早,是在炎帝时期。不管其起源于春秋时期也好,起源于炎帝时期也罢,但足能证明她的久远,这也是她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干板秧歌产生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活动中,它没有弦乐,只有铜器伴奏,“干打干唱”,所以又称“地圪圈”秧歌和干板秧歌。鼎盛时期为清道光至民国初,当时全县职业和办职业班社有130多个,繁衍到外地的有90多个。经考查干板秧歌产生于上党区西火、荫城、八义一带,当时这些地方矿产资源丰富,铁业生产兴盛,铁业制作加工比较发达。村村都有三五座打铁炉。据传干板秧歌的曲调最早就是从这些打铁人的炉房里产生后逐步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因为这种民间艺术形成产生于火红的炉火旁,因此人们又称之为“红板秧歌”,也使具有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干板秧歌曲调简单好学、唱词通俗易懂,内容与群众生活十分贴切,经常在街头、饭场、打谷场和坑头演唱。如《五更天》中“五更天盼丈夫丈夫不来,骂一声死烧骨狼拖狗拽”,通过方言俚语把人的心理描写的惟妙惟肖。使得无论挑担的、赶脚的、挑货郎担的等都能唱几段,就连巫婆神汉装神弄鬼,也唱的是秧歌腔调,甚至在壶关县、平顺县等大半个太行山区的犄角旮旯都能听到,足见其魅力之所在。1960年壶关县委成立秧歌艺校,遍请上党区名角担任校长、老师,使壶关秧歌跨越发展。1981年山西省戏曲剧种学术讨论会决定,将其正式定名为“壶关秧歌”。惋惜之余,也庆幸干板秧歌的剧目得到了保留和传承。

但随着乡村城镇化的发展、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网络传媒的深入等等,如今这个昔日最有广泛群众基础、最活跃的民间音乐艺术形式,虽然每年在乡村的社火活动中还偶尔听到她的声音。但也只剩下“遗产”,并且无人继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被称作“太行小黄梅”的壶关秧歌也难逃厄运,生存拮据,后继乏人。

究其原因,有改革开放初期没有及时扶植,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原因;也有自身创新不够,跟不上时代步伐被遗忘的原因;也有受文化市场冲击,演员收入较低,难以生存,青黄不接,观众大量流失没有演出市场的原因等。如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四个发展”,把文明发展也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当然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干板秧歌,让其重放异彩,我们更责无旁贷,必须与时间赛跑,早日使其得到呵护!但如何保护,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干板秧歌的保护与政府扶持密不可分,政府应设立保护基金,做到专款专用,并制定加强保护的制度措施。如陕西在对华阴老腔的保护上,就专门拨付专项资金,组织专家对老腔艺术进行挖掘、整理、保护与开发,并抓住各类涉外商务、旅游、文化、洽谈等活动,强势宣传推介老腔艺术,让其自己“火”了起来,并促使其走进了首都,走出了国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也可借鉴。

其次,“人”是干板秧歌的保护重要因素之一。干板秧歌来源于民间,最好的保护是还原于民间。鼓励和扶持民间传人和民间组织通过自身力量进行保护和传承,文化部门应积极对民间组织的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支持。这样一来,如果民间能够自发自觉地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就能减轻政府压力,更有利于突出重点,抢救濒危。也可考虑充分发挥专业剧团的优势,政府在经费上予以保障,在现有的红专、红旗剧团排演一些秧歌剧目,在正戏开演前先演出一场秧歌,从中发现、培养一批传承人,挖掘整理新排一批剧目。也让我们的80后、90后、两千后们尽早接触,尽早了解,尽早熟悉,尽早传承。

第三,艺术没有国界,当然也就没有地界。当年壶关秧歌能请上党区的名角前去传授技艺,那么今天我们亦应“不耻下问”,请他们的名角来上党区传艺,加强合作,互通有无。这样既携手保护了这一民间艺术奇葩,也加深了上党区文明魅力县城的文化底蕴,提升了上党区的城市形象。

第四,创新是生命力,干板秧歌的传承和发展也离不开创新。2007年长治市“宏运杯”干板秧歌大赛获得一等大奖的是韩店镇东呈村的现代秧歌剧《残疾人也能致富》,该剧以反映现实生活、贴近普通群众、思想健康向上受到评委和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现代秧歌剧《残疾人也能致富》获得大奖的经验无疑给干板秧歌今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重要启示,不管什么文化艺术只有反映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步伐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归来吧,干板秧歌!我们期待着你早日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我们的心里!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襄垣:指尖上的文化——柳编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的东兴大缸
· 壶关县磨掌竹马:不朽的民间艺术
· 探寻:潞酒再次崛起的奥秘
· 八义窑:在传承中焕发时代活力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非遗
干板秧歌:渐行渐远的原生态民间艺术

干板秧歌是上党区土生土长的原生态民间艺术,可以说是上党梆子、潞安鼓书的鼻祖。有人考证说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人说其起源更早,是在炎帝时期。不管其起源于春秋时期也好,起源于炎帝时期也罢,但足能证明她的久远,这也是她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干板秧歌产生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活动中,它没有弦乐,只有铜器伴奏,“干打干唱”,所以又称“地圪圈”秧歌和干板秧歌。鼎盛时期为清道光至民国初,当时全县职业和办职业班社有130多个,繁衍到外地的有90多个。经考查干板秧歌产生于上党区西火、荫城、八义一带,当时这些地方矿产资源丰富,铁业生产兴盛,铁业制作加工比较发达。村村都有三五座打铁炉。据传干板秧歌的曲调最早就是从这些打铁人的炉房里产生后逐步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因为这种民间艺术形成产生于火红的炉火旁,因此人们又称之为“红板秧歌”,也使具有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干板秧歌曲调简单好学、唱词通俗易懂,内容与群众生活十分贴切,经常在街头、饭场、打谷场和坑头演唱。如《五更天》中“五更天盼丈夫丈夫不来,骂一声死烧骨狼拖狗拽”,通过方言俚语把人的心理描写的惟妙惟肖。使得无论挑担的、赶脚的、挑货郎担的等都能唱几段,就连巫婆神汉装神弄鬼,也唱的是秧歌腔调,甚至在壶关县、平顺县等大半个太行山区的犄角旮旯都能听到,足见其魅力之所在。1960年壶关县委成立秧歌艺校,遍请上党区名角担任校长、老师,使壶关秧歌跨越发展。1981年山西省戏曲剧种学术讨论会决定,将其正式定名为“壶关秧歌”。惋惜之余,也庆幸干板秧歌的剧目得到了保留和传承。

但随着乡村城镇化的发展、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网络传媒的深入等等,如今这个昔日最有广泛群众基础、最活跃的民间音乐艺术形式,虽然每年在乡村的社火活动中还偶尔听到她的声音。但也只剩下“遗产”,并且无人继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被称作“太行小黄梅”的壶关秧歌也难逃厄运,生存拮据,后继乏人。

究其原因,有改革开放初期没有及时扶植,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原因;也有自身创新不够,跟不上时代步伐被遗忘的原因;也有受文化市场冲击,演员收入较低,难以生存,青黄不接,观众大量流失没有演出市场的原因等。如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四个发展”,把文明发展也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当然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干板秧歌,让其重放异彩,我们更责无旁贷,必须与时间赛跑,早日使其得到呵护!但如何保护,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干板秧歌的保护与政府扶持密不可分,政府应设立保护基金,做到专款专用,并制定加强保护的制度措施。如陕西在对华阴老腔的保护上,就专门拨付专项资金,组织专家对老腔艺术进行挖掘、整理、保护与开发,并抓住各类涉外商务、旅游、文化、洽谈等活动,强势宣传推介老腔艺术,让其自己“火”了起来,并促使其走进了首都,走出了国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也可借鉴。

其次,“人”是干板秧歌的保护重要因素之一。干板秧歌来源于民间,最好的保护是还原于民间。鼓励和扶持民间传人和民间组织通过自身力量进行保护和传承,文化部门应积极对民间组织的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支持。这样一来,如果民间能够自发自觉地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就能减轻政府压力,更有利于突出重点,抢救濒危。也可考虑充分发挥专业剧团的优势,政府在经费上予以保障,在现有的红专、红旗剧团排演一些秧歌剧目,在正戏开演前先演出一场秧歌,从中发现、培养一批传承人,挖掘整理新排一批剧目。也让我们的80后、90后、两千后们尽早接触,尽早了解,尽早熟悉,尽早传承。

第三,艺术没有国界,当然也就没有地界。当年壶关秧歌能请上党区的名角前去传授技艺,那么今天我们亦应“不耻下问”,请他们的名角来上党区传艺,加强合作,互通有无。这样既携手保护了这一民间艺术奇葩,也加深了上党区文明魅力县城的文化底蕴,提升了上党区的城市形象。

第四,创新是生命力,干板秧歌的传承和发展也离不开创新。2007年长治市“宏运杯”干板秧歌大赛获得一等大奖的是韩店镇东呈村的现代秧歌剧《残疾人也能致富》,该剧以反映现实生活、贴近普通群众、思想健康向上受到评委和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现代秧歌剧《残疾人也能致富》获得大奖的经验无疑给干板秧歌今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重要启示,不管什么文化艺术只有反映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步伐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归来吧,干板秧歌!我们期待着你早日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我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