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县磨掌竹马:不朽的民间艺术
发布时间: 2023-05-09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嘣!”随着一声铳响,大鼓小鼓同响,金锣金钹齐鸣,旌旗猎猎,烟花四射,红甲白袍配以相应竹马,恰为“两军”对垒之时,尽显剑拔弩张之势,煞是壮观。

这样的竹马演出,自明朝嘉靖年间传至长治市壶关县磨掌村,逢年过节都热闹上演。但因诸多原因,于20世纪80年代初停演中断。

2017年元宵节,阔别三十余年的铳声又一次响彻这个小山村,数十位演员“骑”着“战马”,抖擞旌旗,在“战场”上“厮杀”。

从儿戏到民间艺术

竹马,也称跑竹马或逗竹马,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儿童羡慕大人骑马放牧、狩猎征战时的勇敢,骑竹代马,玩耍嬉戏。

到秦汉时,竹马发展为一种广泛的儿童游戏活动,并渐而上升为交际与政治的礼仪。历史文献上对“竹马”这一民俗的最早记载是《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到了唐代,竹马纵深发展,成为由儿童和成人共同参与表演的民间艺术项目。出现“竹马戏”“竹马舞”“竹马灯”等多种艺术形式。随着诗人李白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竹马开启入诗的新纪元,并成为“诗词大会”的“团宠”。

用竹篾扎绑竹马开始于元末。相传,朱元璋受神人相赐,得竹马一匹,疾风快驰,遂大败元军。此后,民间百姓照着这匹神马的模样,用竹篾扎制竹马,逢年过节借此表演祭供祖宗,以求平安。

自此,竹马完成了从“骑竹为马”到“跨马表演”,从儿童游戏到民间艺术表演活动的转变。同时,随之组建而成的诸多戏班,走南闯北,穿街过巷,以此为生。

携美好愿景而兴盛

据传,明嘉靖年间,树掌镇教掌村因人丁兴旺,不堪容纳,则向外分流。村里张姓人家移民到磨掌,并陆续引来多姓人家落户。在一新村能和睦相处,安居乐业是当时每个村民的迫切愿景。为此,村民集资在村东和村西修建了玄武庙、奶奶庙,鉴于对神灵的应时祭祀,配置了高跷、梆子戏等社火故事助兴。

同一时间,或许是戏班卖艺至此,农人具鸡黍邀至田家,主人醉客,遂以此为乡;或许是杨家贤良外出,寻师友拜在程氏座下,门前立雪,终携艺归来。总之,竹马这门艺术在磨掌村发扬光大,也跟着加入了逢年过节时的社火活动中。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当地村民除认为竹马有文化底蕴和纪念意义外,还认为马有人才、能力、作为的寓意,可激励村人如千里马一样,不畏艰险,奔腾跨越。可以说,磨掌竹马就是为适应村民在新村安居乐业之愿景而兴起的。

在磨掌,有谱系记载的竹马传承历史目前可追溯到1923年,至今可排三代。第一代为1923年习艺的郭锁柱;第二代为1960年习艺的郭石勤;第三代是现在的磨掌竹马代表性传承人王玉平。

记者见到王玉平的时候,他刚从镇里开会回来。为了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磨掌竹马,他从仓库小心翼翼地搬出三匹年代不同的竹马以及部分戏袍、道具,就此打开了话匣,如数家珍。

王玉平幼年时最爱看竹马表演,场场不落,很多唱词都能背得滚瓜烂熟。他说,那时候每到年下,村上都会“跑竹马”。乐队开道,旗手扛旗,火铳手打铳,绕村而行,为表演造势助阵。小孩子们跑着、跳着、笑着、叫着,围着演员们模仿他们的动作、表情,尽情嬉闹。等表演正式开始,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围着观看演出。那时不止有《闯幽州》,还有《天门阵》《赤壁之战》《回荆州》等剧目。每场演出都演两个多小时,一直到天黑才息鼓停锣,但观众总是意犹未尽。

2000年,王玉平拜郭石勤为师,学习竹马表演。当时王玉平为了生计在晋城打工,只能利用年节回村上的时间刻苦学艺,勤加练习。很快,他就熟练掌握了“别马腿”“倒圈连”“风搅雪”等跑马技巧,得以出师。尤其擅长扮演杨七郎,能充分展现出人物不惧围堵、勇猛善战的英雄形象。

出师后,尽管没有演出机会,王玉平也从未间断练功和学习,不仅把竹马表演艺术学通学精,还掌握了竹马艺术的理论、扎马、配乐等一整套知识和技艺。二十年间,他从一个小学徒逐渐成长,至今能演、能编、能导,在磨掌竹马停演三十年后,成功复原出完整的《闯幽州》剧目。

承载着乡愁走向美好

停演的三十年间,磨掌人始终没有忘记竹马,在《壶关村村咏》一书中,刘德宝用一首七律《竹马》描述记忆中“跑竹马”的情景;张钟晓也撰写《我心中的磨掌竹马》在《长治日报》上全文刊登……

2016年,长治市公安局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后,对这一传统民俗文化的失传感到十分可惜。王玉平借此机会恢复了磨掌竹马剧目并组织演出团队。

为了能原汁原味地重现磨掌竹马,王玉平挨家挨户做工作、找资料。三十年,足够小树成材、花草几度枯荣,他好不容易找来的老剧本多已残破不堪。但王玉平没有放弃,缺字少页的部分,他依靠村里老人们依稀的记忆一点点补全。忘记的动作也一点点在老人们“不是,反正不对”和“对,就是这样”中再现了过去的模样。王玉平说,跑竹马看着粗,却粗中见细。比方说“举拳”这个动作,只能单手举,双手举就不对,影响整体美观和后续动作。

2017年,磨掌竹马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本村精心上演,还在周围村镇和旅游景点演出了数十次。

在磨掌村的仓库里,存放着王玉平收集的戏服、竹马、火铳等道具。戏服皆是绸缎,上面手绣着龙纹、祥云等图案,精致美观,据说已有百年历史。竹马骨架则由竹篾扎成,上面裱糊多层麻纸,绘制惟妙惟肖的马脸或牛脸。还有一些冠饰和火铳,上面的斑斑锈迹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这数十年来的无人问津。因为经费紧张,这些文物至今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修复,摩挲着它们,王玉平说:“我今年提交了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申请,希望能建一个陈列室将它们好好地保护起来,让子孙后代也能看看咱磨掌的历史。”

传承人王玉平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磨掌村的党支部书记,这些年,他组织村上的留守妇女学习跑竹马技艺,在恢复推广竹马艺术的同时又为村民增加了收入。

返途中,山路曲折,时有急弯。待过了这一段,面前豁然开朗,山路两旁开满了桃花和连翘,让人不禁联想到磨掌竹马的漫长经历,仿佛它也将沿着这条花路奔腾飞驰,走向更美好的未来。(高文婷)

原标题:磨掌竹马承载着乡愁走向美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探寻:潞酒再次崛起的奥秘
· 八义窑:在传承中焕发时代活力
· 武乡历史名吃:枣糕
· 上党区原生态民间艺术:干板秧歌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非遗
壶关县磨掌竹马:不朽的民间艺术

“嘣!”随着一声铳响,大鼓小鼓同响,金锣金钹齐鸣,旌旗猎猎,烟花四射,红甲白袍配以相应竹马,恰为“两军”对垒之时,尽显剑拔弩张之势,煞是壮观。

这样的竹马演出,自明朝嘉靖年间传至长治市壶关县磨掌村,逢年过节都热闹上演。但因诸多原因,于20世纪80年代初停演中断。

2017年元宵节,阔别三十余年的铳声又一次响彻这个小山村,数十位演员“骑”着“战马”,抖擞旌旗,在“战场”上“厮杀”。

从儿戏到民间艺术

竹马,也称跑竹马或逗竹马,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儿童羡慕大人骑马放牧、狩猎征战时的勇敢,骑竹代马,玩耍嬉戏。

到秦汉时,竹马发展为一种广泛的儿童游戏活动,并渐而上升为交际与政治的礼仪。历史文献上对“竹马”这一民俗的最早记载是《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到了唐代,竹马纵深发展,成为由儿童和成人共同参与表演的民间艺术项目。出现“竹马戏”“竹马舞”“竹马灯”等多种艺术形式。随着诗人李白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竹马开启入诗的新纪元,并成为“诗词大会”的“团宠”。

用竹篾扎绑竹马开始于元末。相传,朱元璋受神人相赐,得竹马一匹,疾风快驰,遂大败元军。此后,民间百姓照着这匹神马的模样,用竹篾扎制竹马,逢年过节借此表演祭供祖宗,以求平安。

自此,竹马完成了从“骑竹为马”到“跨马表演”,从儿童游戏到民间艺术表演活动的转变。同时,随之组建而成的诸多戏班,走南闯北,穿街过巷,以此为生。

携美好愿景而兴盛

据传,明嘉靖年间,树掌镇教掌村因人丁兴旺,不堪容纳,则向外分流。村里张姓人家移民到磨掌,并陆续引来多姓人家落户。在一新村能和睦相处,安居乐业是当时每个村民的迫切愿景。为此,村民集资在村东和村西修建了玄武庙、奶奶庙,鉴于对神灵的应时祭祀,配置了高跷、梆子戏等社火故事助兴。

同一时间,或许是戏班卖艺至此,农人具鸡黍邀至田家,主人醉客,遂以此为乡;或许是杨家贤良外出,寻师友拜在程氏座下,门前立雪,终携艺归来。总之,竹马这门艺术在磨掌村发扬光大,也跟着加入了逢年过节时的社火活动中。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当地村民除认为竹马有文化底蕴和纪念意义外,还认为马有人才、能力、作为的寓意,可激励村人如千里马一样,不畏艰险,奔腾跨越。可以说,磨掌竹马就是为适应村民在新村安居乐业之愿景而兴起的。

在磨掌,有谱系记载的竹马传承历史目前可追溯到1923年,至今可排三代。第一代为1923年习艺的郭锁柱;第二代为1960年习艺的郭石勤;第三代是现在的磨掌竹马代表性传承人王玉平。

记者见到王玉平的时候,他刚从镇里开会回来。为了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磨掌竹马,他从仓库小心翼翼地搬出三匹年代不同的竹马以及部分戏袍、道具,就此打开了话匣,如数家珍。

王玉平幼年时最爱看竹马表演,场场不落,很多唱词都能背得滚瓜烂熟。他说,那时候每到年下,村上都会“跑竹马”。乐队开道,旗手扛旗,火铳手打铳,绕村而行,为表演造势助阵。小孩子们跑着、跳着、笑着、叫着,围着演员们模仿他们的动作、表情,尽情嬉闹。等表演正式开始,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围着观看演出。那时不止有《闯幽州》,还有《天门阵》《赤壁之战》《回荆州》等剧目。每场演出都演两个多小时,一直到天黑才息鼓停锣,但观众总是意犹未尽。

2000年,王玉平拜郭石勤为师,学习竹马表演。当时王玉平为了生计在晋城打工,只能利用年节回村上的时间刻苦学艺,勤加练习。很快,他就熟练掌握了“别马腿”“倒圈连”“风搅雪”等跑马技巧,得以出师。尤其擅长扮演杨七郎,能充分展现出人物不惧围堵、勇猛善战的英雄形象。

出师后,尽管没有演出机会,王玉平也从未间断练功和学习,不仅把竹马表演艺术学通学精,还掌握了竹马艺术的理论、扎马、配乐等一整套知识和技艺。二十年间,他从一个小学徒逐渐成长,至今能演、能编、能导,在磨掌竹马停演三十年后,成功复原出完整的《闯幽州》剧目。

承载着乡愁走向美好

停演的三十年间,磨掌人始终没有忘记竹马,在《壶关村村咏》一书中,刘德宝用一首七律《竹马》描述记忆中“跑竹马”的情景;张钟晓也撰写《我心中的磨掌竹马》在《长治日报》上全文刊登……

2016年,长治市公安局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后,对这一传统民俗文化的失传感到十分可惜。王玉平借此机会恢复了磨掌竹马剧目并组织演出团队。

为了能原汁原味地重现磨掌竹马,王玉平挨家挨户做工作、找资料。三十年,足够小树成材、花草几度枯荣,他好不容易找来的老剧本多已残破不堪。但王玉平没有放弃,缺字少页的部分,他依靠村里老人们依稀的记忆一点点补全。忘记的动作也一点点在老人们“不是,反正不对”和“对,就是这样”中再现了过去的模样。王玉平说,跑竹马看着粗,却粗中见细。比方说“举拳”这个动作,只能单手举,双手举就不对,影响整体美观和后续动作。

2017年,磨掌竹马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本村精心上演,还在周围村镇和旅游景点演出了数十次。

在磨掌村的仓库里,存放着王玉平收集的戏服、竹马、火铳等道具。戏服皆是绸缎,上面手绣着龙纹、祥云等图案,精致美观,据说已有百年历史。竹马骨架则由竹篾扎成,上面裱糊多层麻纸,绘制惟妙惟肖的马脸或牛脸。还有一些冠饰和火铳,上面的斑斑锈迹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这数十年来的无人问津。因为经费紧张,这些文物至今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修复,摩挲着它们,王玉平说:“我今年提交了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申请,希望能建一个陈列室将它们好好地保护起来,让子孙后代也能看看咱磨掌的历史。”

传承人王玉平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磨掌村的党支部书记,这些年,他组织村上的留守妇女学习跑竹马技艺,在恢复推广竹马艺术的同时又为村民增加了收入。

返途中,山路曲折,时有急弯。待过了这一段,面前豁然开朗,山路两旁开满了桃花和连翘,让人不禁联想到磨掌竹马的漫长经历,仿佛它也将沿着这条花路奔腾飞驰,走向更美好的未来。(高文婷)

原标题:磨掌竹马承载着乡愁走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