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数万只候鸟迎来新生代“萌宝”
发布时间: 2023-05-22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连日来,长治市数万只候鸟陆续迎来新生代“萌宝”,出双入对的凤头鸊鷉在水中嬉戏, 白鹭、苍鹭、夜鹭等鹭类幼鸟在巢穴中蹒跚学步,萌萌的绿头鸭跟着妈妈在水中游泳,刚出生的小黑鹳躲在妈妈羽翼下寻求庇护。在漳泽湖自然繁殖基地,绿头鸭、水雉、须浮鸥等雏鸟已纷纷出壳,一碧万顷的漳泽湖犹如一幅泼墨油画,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图为:白鹭筑巢期待鸟宝宝出生。 摄于襄垣县三漳湿地保护区

图为:苍鹭喂食幼鸟。 摄于沁县里庄苍鹭自然繁育基地

据了解,鸟类经过漫长的迁徙、筑巢、产卵、孵化后,在每年五六月就会进入育雏期,幼鸟再经过两到三个月左右的锻炼,便能够独立生存。

按照近期监测统计数据来看,长治市约有数万多只候鸟繁殖,候鸟繁殖育雏进入高峰。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白鹭、苍鹭、夜鹭、凤头鸊鷉、绿头鸭、鸳鸯等。按照每窝四到五只候鸟进行孵化的话,目前,栖息在长治市的候鸟数量将相当可观。

图为:大苇莺给小鸟捉来了一只青蛙吃。 摄于屯留区渔泽镇自然繁育基地

图为:萌萌的绿头鸭跟着妈妈在水中游泳。 摄于长子县精卫湖自然繁育基地

近年来,长治市湿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为候鸟栖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存环境,并在各个县区都发现了鹭鸟、林鸟的自然繁殖基地,成为鸟类迁徙和繁殖的重要驿站之一。

图为:峭壁巢穴中,黑鹳宝宝在妈妈的照料下健康成长。 摄于黎城县青红底黑鹳自然繁殖点

图为:温馨的夜鹭一家。 摄于襄垣县三漳湿地保护区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长治市迁徙途经、停留的冬候鸟有200余种上百万只,种群结构逐年都有新变化,在原来以雁、鸭和鸥类水鸟为主体的基础上,涉禽和鸽类、鹬类水鸟的种类和种群数量、栖息地均呈现增长和扩大的态势,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并发现漳泽湖水雉、须浮鸥、凤头鸊鷉自然繁殖基地,长子县碾张乡苍鹭自然繁殖基地,屯留区渔泽镇崔蒙大苇莺、绿头鸭自然繁殖基地,襄垣县袁家沟翠鸟、鸳鸯、雀鹰等自然繁殖基地等。黑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近年来,陆续在襄垣县三漳湿地保护区、黎城县青红底村、沁源县韩洪镇、平顺石城镇、壶关县红豆峡发现了黑鹳的自然繁殖点,这也是长治市这几年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举措强化湿地保护与修复的结果。

图为:鸳鸯踩背秀恩爱。 摄于武乡县大河西鸳鸯自然繁育点

图为:准备飞下喂食幼鸟的须浮鸥。 摄于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近年来,长治市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实施生态修复,推进滨湖生态示范区建设、沁河源头生态修复治理和太行山、浊漳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完成营造林23.16万亩、水土流失治理45.5万亩。大气环境综合指数稳居“2+26”城市前列。24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95.8%,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稳定达到100%。持续实施的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使得沿线植被、水质都得到极大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引来越来越多的鸟儿筑巢安家,在收获生态红利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品质。(张玲、张国平)

原标题:候鸟变留鸟,长治市候鸟进入繁殖育雏高峰 数万雏鸟破壳学本领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稀罕!草鹭首现长治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时政要闻
长治:数万只候鸟迎来新生代“萌宝”

连日来,长治市数万只候鸟陆续迎来新生代“萌宝”,出双入对的凤头鸊鷉在水中嬉戏, 白鹭、苍鹭、夜鹭等鹭类幼鸟在巢穴中蹒跚学步,萌萌的绿头鸭跟着妈妈在水中游泳,刚出生的小黑鹳躲在妈妈羽翼下寻求庇护。在漳泽湖自然繁殖基地,绿头鸭、水雉、须浮鸥等雏鸟已纷纷出壳,一碧万顷的漳泽湖犹如一幅泼墨油画,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图为:白鹭筑巢期待鸟宝宝出生。 摄于襄垣县三漳湿地保护区

图为:苍鹭喂食幼鸟。 摄于沁县里庄苍鹭自然繁育基地

据了解,鸟类经过漫长的迁徙、筑巢、产卵、孵化后,在每年五六月就会进入育雏期,幼鸟再经过两到三个月左右的锻炼,便能够独立生存。

按照近期监测统计数据来看,长治市约有数万多只候鸟繁殖,候鸟繁殖育雏进入高峰。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白鹭、苍鹭、夜鹭、凤头鸊鷉、绿头鸭、鸳鸯等。按照每窝四到五只候鸟进行孵化的话,目前,栖息在长治市的候鸟数量将相当可观。

图为:大苇莺给小鸟捉来了一只青蛙吃。 摄于屯留区渔泽镇自然繁育基地

图为:萌萌的绿头鸭跟着妈妈在水中游泳。 摄于长子县精卫湖自然繁育基地

近年来,长治市湿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为候鸟栖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存环境,并在各个县区都发现了鹭鸟、林鸟的自然繁殖基地,成为鸟类迁徙和繁殖的重要驿站之一。

图为:峭壁巢穴中,黑鹳宝宝在妈妈的照料下健康成长。 摄于黎城县青红底黑鹳自然繁殖点

图为:温馨的夜鹭一家。 摄于襄垣县三漳湿地保护区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长治市迁徙途经、停留的冬候鸟有200余种上百万只,种群结构逐年都有新变化,在原来以雁、鸭和鸥类水鸟为主体的基础上,涉禽和鸽类、鹬类水鸟的种类和种群数量、栖息地均呈现增长和扩大的态势,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并发现漳泽湖水雉、须浮鸥、凤头鸊鷉自然繁殖基地,长子县碾张乡苍鹭自然繁殖基地,屯留区渔泽镇崔蒙大苇莺、绿头鸭自然繁殖基地,襄垣县袁家沟翠鸟、鸳鸯、雀鹰等自然繁殖基地等。黑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近年来,陆续在襄垣县三漳湿地保护区、黎城县青红底村、沁源县韩洪镇、平顺石城镇、壶关县红豆峡发现了黑鹳的自然繁殖点,这也是长治市这几年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举措强化湿地保护与修复的结果。

图为:鸳鸯踩背秀恩爱。 摄于武乡县大河西鸳鸯自然繁育点

图为:准备飞下喂食幼鸟的须浮鸥。 摄于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近年来,长治市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实施生态修复,推进滨湖生态示范区建设、沁河源头生态修复治理和太行山、浊漳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完成营造林23.16万亩、水土流失治理45.5万亩。大气环境综合指数稳居“2+26”城市前列。24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95.8%,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稳定达到100%。持续实施的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使得沿线植被、水质都得到极大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引来越来越多的鸟儿筑巢安家,在收获生态红利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品质。(张玲、张国平)

原标题:候鸟变留鸟,长治市候鸟进入繁殖育雏高峰 数万雏鸟破壳学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