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哈——”
伴随一声铿锵嘹亮的呐喊声在山间回荡,鹅卵石堆砌的泉池中,泉水从泉眼汩汩而出,漾起一圈一圈的泥沙,仿佛在回应着召唤。
“这是我们这儿的声泉,一喊,泉水马上就涌起来了,喊的声音越大,泉的翻滚劲儿越大……”72岁的魏俊魁,是潞城区辛安泉镇南流村原村党支部书记,和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一样,对身边这片河流有着浓厚的感情。
然而,由于多年过度开采、自然灾害等原因,辛安泉域保护区内水源涵养、生态环境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治理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
去年3月,长治市辛安泉域重点保护区治理保护工程项目部进驻南流村,对辛安泉域王曲泉群和南流泉群集中出露带开始了规模庞大、任务艰巨的生态修复作业,河道治理全长3.12公里,综合治理面积0.8平方公里,囊括了河道整治、河岸缓冲带、坑塘及周边整治、泉群保护、道路沿线绿化、关井压采等工程。
“生态修复工程不仅能提升辛安泉域岩溶地下水的水质,涵养水源,还能通过改善泉水出露带周边生态环境,提升河道水质的自我净化与修复能力。”项目总工程师薛红峰介绍。
历时半年,去年9月,辛安泉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潺潺溪水在林间开出一条“羊肠小道”,高大的乔木交错出成片的荫翳,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令村民们笑开了颜,魏俊魁还开起了农家乐,从一泓清水中寻到一条致富路。
当汩汩的溪水从脚边流过,薛红峰如释重负:“直观地看,村民的人居环境很大程度上发生了转变,是名副其实的美丽宜居乡村;从长远看,全市的供水水源安全有了保障,这是个恩泽后世的好事情。”
辛安泉域的修复工程是近年来潞城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最富有诗意的缩影。一直以来,潞城区坚持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以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治理等,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走出生机盎然的辛安泉镇,翟店街道贾村村民潘雪连的家中最近发生了新鲜事。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方寸之地的“厕所革命”关系到广大群众生活品质的改善,也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充上电,一按就冲干净了,很卫生,很好!”在前不久结束改厕的潘雪连家中,昔日的旱厕“改头换面”,告别了脏乱差,改出了“城里范儿”。70岁的潘雪连高兴地说:“以前城里人用坐便器,没想到现在咱农村的老人也用上了,既方便又干净,最重要的是不花一分钱。”
“不花一分钱”,这样的好事让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纷纷从以前的“要我改”变成现在的“我要改”。去年,潞城区承担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任务3000座,按照“一户一策”方针,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实地甄别测量的基础上,针对农户家庭实际情况开展改厕,确保改一户、成一户,能用、实用、好用。
除了农村改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也是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垃圾不落地的深入推进,让越来越多百姓自觉养成垃圾入箱、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在潞华街道辖区内三官阁村附近的长邯铁路沿线,记者见到了与此前截然不同的情形,三官阁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赵云芳告诉记者:“咱这儿比较特殊,是城乡接合处,也是324省道、长邯铁路沿线,所以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很多。”
为了扭转局面,社区选择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完成垃圾清理后,派人轮流值守看护,对村民进行规劝引导,久而久之村民们也养成了守护美好家园的习惯。同时,也有不少乡村通过设立红黑榜,激励村民成为环境整治工作的“主角”。
乡村振兴,环境是底色,属于潞城的美丽乡村画卷还在徐徐展开。今后,潞城区将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努力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的“三美融合”,绘就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农村发展新画卷。(刘婷婷、孙超)
原标题:打造美家园 过上好日子——潞城区优化人居环境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啊——哈——”
伴随一声铿锵嘹亮的呐喊声在山间回荡,鹅卵石堆砌的泉池中,泉水从泉眼汩汩而出,漾起一圈一圈的泥沙,仿佛在回应着召唤。
“这是我们这儿的声泉,一喊,泉水马上就涌起来了,喊的声音越大,泉的翻滚劲儿越大……”72岁的魏俊魁,是潞城区辛安泉镇南流村原村党支部书记,和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一样,对身边这片河流有着浓厚的感情。
然而,由于多年过度开采、自然灾害等原因,辛安泉域保护区内水源涵养、生态环境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治理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
去年3月,长治市辛安泉域重点保护区治理保护工程项目部进驻南流村,对辛安泉域王曲泉群和南流泉群集中出露带开始了规模庞大、任务艰巨的生态修复作业,河道治理全长3.12公里,综合治理面积0.8平方公里,囊括了河道整治、河岸缓冲带、坑塘及周边整治、泉群保护、道路沿线绿化、关井压采等工程。
“生态修复工程不仅能提升辛安泉域岩溶地下水的水质,涵养水源,还能通过改善泉水出露带周边生态环境,提升河道水质的自我净化与修复能力。”项目总工程师薛红峰介绍。
历时半年,去年9月,辛安泉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潺潺溪水在林间开出一条“羊肠小道”,高大的乔木交错出成片的荫翳,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令村民们笑开了颜,魏俊魁还开起了农家乐,从一泓清水中寻到一条致富路。
当汩汩的溪水从脚边流过,薛红峰如释重负:“直观地看,村民的人居环境很大程度上发生了转变,是名副其实的美丽宜居乡村;从长远看,全市的供水水源安全有了保障,这是个恩泽后世的好事情。”
辛安泉域的修复工程是近年来潞城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最富有诗意的缩影。一直以来,潞城区坚持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以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治理等,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走出生机盎然的辛安泉镇,翟店街道贾村村民潘雪连的家中最近发生了新鲜事。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方寸之地的“厕所革命”关系到广大群众生活品质的改善,也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充上电,一按就冲干净了,很卫生,很好!”在前不久结束改厕的潘雪连家中,昔日的旱厕“改头换面”,告别了脏乱差,改出了“城里范儿”。70岁的潘雪连高兴地说:“以前城里人用坐便器,没想到现在咱农村的老人也用上了,既方便又干净,最重要的是不花一分钱。”
“不花一分钱”,这样的好事让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纷纷从以前的“要我改”变成现在的“我要改”。去年,潞城区承担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任务3000座,按照“一户一策”方针,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实地甄别测量的基础上,针对农户家庭实际情况开展改厕,确保改一户、成一户,能用、实用、好用。
除了农村改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也是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垃圾不落地的深入推进,让越来越多百姓自觉养成垃圾入箱、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在潞华街道辖区内三官阁村附近的长邯铁路沿线,记者见到了与此前截然不同的情形,三官阁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赵云芳告诉记者:“咱这儿比较特殊,是城乡接合处,也是324省道、长邯铁路沿线,所以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很多。”
为了扭转局面,社区选择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完成垃圾清理后,派人轮流值守看护,对村民进行规劝引导,久而久之村民们也养成了守护美好家园的习惯。同时,也有不少乡村通过设立红黑榜,激励村民成为环境整治工作的“主角”。
乡村振兴,环境是底色,属于潞城的美丽乡村画卷还在徐徐展开。今后,潞城区将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努力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的“三美融合”,绘就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农村发展新画卷。(刘婷婷、孙超)
原标题:打造美家园 过上好日子——潞城区优化人居环境推进和美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