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黎城县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方式,按照“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以群众需求的“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变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坐标:黎城县佛崖底村
“小村规”带来“大改善”
走进黎城县黄崖洞镇佛崖底村,村文化广场上的二十四根柱子直插云霄,每一个根柱子上镌刻着一个孝道故事。文化广场内,有的村民在种花种草,有的在欢歌跳舞,一幅“房在绿中建,人在画中游”的新农村美丽画卷跃然眼前。
“俺村新居自2016年建成后,大家都想着把新居环境搞好。”佛崖底村原党支部书记贾保庆介绍,围绕佛崖底村怎么打造,如何充分调动村民力量,形成村民自治的合力,村党员群众共同协商,着力营造新场景,并将广场设置为孝道文化广场,劝导人们感恩父母、恪尽孝道。
“新村秩序规范于章程之内,把邻里矛盾消弭于无形之中……”年仅26岁的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贾斌燕说,邻里纠纷也需要村规民约的约束,而原来的村规过于生硬,单纯的条款文件老百姓接受慢。为此,村里邀请县里的文人墨客将村规民约写成词,读起来像顺口溜,通俗易懂,提高了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
“既享受了文化惠民的成果,又在休闲娱乐中了解了各项规章制度。”村民贾秀英说,村里到处干干净净,村民之间和谐相处,乡风文明,生活幸福。
黎城经验:全面完成全县173个村、12个社区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完善,同时积极开展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评选活动,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筛选出“内容完善、形式多样、合法、操作性强”的10个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作为全县各村(社区)参考样本。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已成为村(居)民的共同行为规范,在规范村民行为、倡导良好风尚、促进民主自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县基本形成了依法立约、以约治理的良好格局。
坐标:黎城县晋福村
“小组织”拉动“大治理”
“普通烟酒、吃大锅饭,人数也不多,跟报备单上的情况一样!”黎侯镇晋福村村民王贵红说。如今,“红白理事会”对于晋福村的村民来说并不陌生,村里的婚丧喜事都要在红白理事会的指导下“办事”,统一标准,现在村里已经没有攀比之风。
“以前村里办红白事讲究排场。自从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我们村定规矩、立标尺,全都按照一个标准来,为村民减轻了压力,大家都非常认可。”晋福村村民韩乃旺对现在的文明新风连连称赞。
晋福村紧邻县城,交通便利。2003年,山西太行钢铁有限公司建在了晋福村,村里的很多百姓都在钢厂上班。前些年,村党支部为解决村民种地、上班两不误问题,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优势,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服务载体,整合周边上庄、李庄等6个村的40余台大型农机具、30余名农机手,统一为村民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晋福村不仅化解了村民务工与务农的矛盾,而且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去年该合作社为村集体增收97万元。
村民富裕后,攀比风盛行。“婚丧嫁娶、生孩、升学、做寿等,摆宴席的名目越来越多,许多群众苦不堪言。”村民王汝江对此也深感压力。
为倡导新事新办、婚事从简的婚嫁理念,倡导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丧葬习俗,破除陈规陋习,减轻群众负担。2017年,晋福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将节俭办理红白事的具体规定写入村规民约……
黎城经验: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全县建立了有效承接村(社区)治理的红白理事会。目前,全县173个村、12个社区全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实现了全县村级红白理事会全覆盖,发挥了引导和监督作用,营造了勤俭节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移风易俗、和谐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了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坐标:黎城县西关社区
“小网格”发挥“大作用”
“我的身份证丢了外出很不方便,没想到这么快就在微信群里发现了信息,还联系上我了,真的非常感谢!”德盛苑小区失主陈女士对网格员的热心相助深表感谢。
“自从划分了网格,建起了户主群,社区里的大小事都‘搬’进了微信群。对于居民反映的各种问题,社区干部都会第一时间回复,并根据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及时处理,社区、镇上有什么通知也会及时转发到群里,真正实现了‘人在格上、事在网中’。”西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宁波说。
说起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公园小区居民靳大哥感叹道:“以前我们有什么事都是去社区找干部反映,现在可以直接在微信群说一声,而且说了就会有反馈,确实方便多了!”
乡村振兴、防养老诈骗……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网格员,西关社区通过定期实地入户走访,精准摸排提供服务帮助,使网格成了发现风险的“第一哨所”,让网格员成了防范化解风险的“排头兵”。网格化有效打通了强化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用“微服务”密织了“安全网”,让“小网格”发挥了“大作用”。
黎城经验:为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及时掌握各类信息,黎城县将全县8个镇173个村、12个社区划分为247个网格,并配备了247名网格员和185名网格长,并按照网格划分,共同编织成了一张庞大的“安全网”,统筹网格内党建、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将“人”“地”“事”“物”“情”等社会要素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形成了“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服务管理机制,做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用实际行动真情服务于网格村(居)民,解民忧、暖民心,践行了“小网格发挥大作用”的使命担当。(李剑力、孟亚男)
原标题:“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变化”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近年来,黎城县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方式,按照“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以群众需求的“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变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坐标:黎城县佛崖底村
“小村规”带来“大改善”
走进黎城县黄崖洞镇佛崖底村,村文化广场上的二十四根柱子直插云霄,每一个根柱子上镌刻着一个孝道故事。文化广场内,有的村民在种花种草,有的在欢歌跳舞,一幅“房在绿中建,人在画中游”的新农村美丽画卷跃然眼前。
“俺村新居自2016年建成后,大家都想着把新居环境搞好。”佛崖底村原党支部书记贾保庆介绍,围绕佛崖底村怎么打造,如何充分调动村民力量,形成村民自治的合力,村党员群众共同协商,着力营造新场景,并将广场设置为孝道文化广场,劝导人们感恩父母、恪尽孝道。
“新村秩序规范于章程之内,把邻里矛盾消弭于无形之中……”年仅26岁的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贾斌燕说,邻里纠纷也需要村规民约的约束,而原来的村规过于生硬,单纯的条款文件老百姓接受慢。为此,村里邀请县里的文人墨客将村规民约写成词,读起来像顺口溜,通俗易懂,提高了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
“既享受了文化惠民的成果,又在休闲娱乐中了解了各项规章制度。”村民贾秀英说,村里到处干干净净,村民之间和谐相处,乡风文明,生活幸福。
黎城经验:全面完成全县173个村、12个社区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完善,同时积极开展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评选活动,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筛选出“内容完善、形式多样、合法、操作性强”的10个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作为全县各村(社区)参考样本。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已成为村(居)民的共同行为规范,在规范村民行为、倡导良好风尚、促进民主自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县基本形成了依法立约、以约治理的良好格局。
坐标:黎城县晋福村
“小组织”拉动“大治理”
“普通烟酒、吃大锅饭,人数也不多,跟报备单上的情况一样!”黎侯镇晋福村村民王贵红说。如今,“红白理事会”对于晋福村的村民来说并不陌生,村里的婚丧喜事都要在红白理事会的指导下“办事”,统一标准,现在村里已经没有攀比之风。
“以前村里办红白事讲究排场。自从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我们村定规矩、立标尺,全都按照一个标准来,为村民减轻了压力,大家都非常认可。”晋福村村民韩乃旺对现在的文明新风连连称赞。
晋福村紧邻县城,交通便利。2003年,山西太行钢铁有限公司建在了晋福村,村里的很多百姓都在钢厂上班。前些年,村党支部为解决村民种地、上班两不误问题,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优势,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服务载体,整合周边上庄、李庄等6个村的40余台大型农机具、30余名农机手,统一为村民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晋福村不仅化解了村民务工与务农的矛盾,而且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去年该合作社为村集体增收97万元。
村民富裕后,攀比风盛行。“婚丧嫁娶、生孩、升学、做寿等,摆宴席的名目越来越多,许多群众苦不堪言。”村民王汝江对此也深感压力。
为倡导新事新办、婚事从简的婚嫁理念,倡导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丧葬习俗,破除陈规陋习,减轻群众负担。2017年,晋福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将节俭办理红白事的具体规定写入村规民约……
黎城经验: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全县建立了有效承接村(社区)治理的红白理事会。目前,全县173个村、12个社区全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实现了全县村级红白理事会全覆盖,发挥了引导和监督作用,营造了勤俭节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移风易俗、和谐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了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坐标:黎城县西关社区
“小网格”发挥“大作用”
“我的身份证丢了外出很不方便,没想到这么快就在微信群里发现了信息,还联系上我了,真的非常感谢!”德盛苑小区失主陈女士对网格员的热心相助深表感谢。
“自从划分了网格,建起了户主群,社区里的大小事都‘搬’进了微信群。对于居民反映的各种问题,社区干部都会第一时间回复,并根据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及时处理,社区、镇上有什么通知也会及时转发到群里,真正实现了‘人在格上、事在网中’。”西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宁波说。
说起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公园小区居民靳大哥感叹道:“以前我们有什么事都是去社区找干部反映,现在可以直接在微信群说一声,而且说了就会有反馈,确实方便多了!”
乡村振兴、防养老诈骗……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网格员,西关社区通过定期实地入户走访,精准摸排提供服务帮助,使网格成了发现风险的“第一哨所”,让网格员成了防范化解风险的“排头兵”。网格化有效打通了强化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用“微服务”密织了“安全网”,让“小网格”发挥了“大作用”。
黎城经验:为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及时掌握各类信息,黎城县将全县8个镇173个村、12个社区划分为247个网格,并配备了247名网格员和185名网格长,并按照网格划分,共同编织成了一张庞大的“安全网”,统筹网格内党建、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将“人”“地”“事”“物”“情”等社会要素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形成了“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服务管理机制,做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用实际行动真情服务于网格村(居)民,解民忧、暖民心,践行了“小网格发挥大作用”的使命担当。(李剑力、孟亚男)
原标题:“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