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农商银行张紫薇:为客户“贷”去希望
发布时间:
2022-11-03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 编辑:
邢璐霞
| 责任编辑:
肖贵海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张紫薇是长子农商银行乡村振兴事业部碾张组主管,近日荣获“长子县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先进个人奖”。2008年入职以来的14年间,她经历多个岗位,但不论岗位怎么轮转,她总是秉持“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的信念,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力求做到最好。

图为:张紫薇荣获“长子县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先进个人奖”
2021年在巩固脱贫攻坚工作中,她对辖内脱贫户进行全面摸底、讲解小额信贷政策、精准对接脱贫户需求,如何支持农户发展生产?如何用好脱贫小额信贷政策?这成为摆在团队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她一面扎实做好摸排工作,另一方面,兼顾团队其他目标,与时间赛跑,与团队协作,成为涌现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的佼佼者。
政策讲解听不懂?那就多讲几遍!“小额信贷政策就是专门针对脱贫户发展生产经营的一项优惠政策,享受利率优惠、贴息等,比如您贷5万元,政府全额贴息……”这是张紫薇上门服务的日常缩影。对于很多年龄大的脱贫户,他们总是觉得政策听了好几遍听不懂,对贷款仍然“谈贷色变”,将贷款拒之千里。面对这样的情况,张紫薇并不畏惧,反而愈挫愈勇。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两次不行?那就三次!在对辖内脱贫户进行摸底核实后,她多次上门讲解,专业术语口语化、举例子、摆事实,在脱贫户家里,她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现场帮脱贫户们算起经济账来。“闺女,你口干舌燥地讲了三遍,我是听懂了,这么好的政策怎么用呢?”一位村民饶有兴趣地询问。“来来来,我来给大家再讲一下,怎么申请?怎么使用?”还没来得及缓口气,张紫薇紧接着又讲了起来……

图为:张紫薇宣传小额脱贫贷款
其他任务还得完?休息时间用起来!时间紧、任务重。小额信贷政策要讲解到位,信贷支持也要到位,同时存款、贷款、中间任务还要如期完成,张紫薇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36户需要逐户上门调查,对于有需求的客户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信贷资金支持,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她经常利用下班时间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老陈是常张乡陈西沟村民,得知他白天在外打零工不在家,张紫薇便利用下班时间进行拜访,在多次交谈后,张紫薇主动帮老陈报名参加了大棚种植技术培训,通过学习,老陈掌握了大棚管理、防洪排涝、病虫害防控等种植关键技术。有了技术和想法,这下只差资金,在张紫薇的鼓励下,老陈成功申请到了5万元的小额扶贫信贷资金,很快两座全新的大棚便落地,现在他种植的西红柿、黄瓜已上市,趁着市场行情好,比计划中要多收益2万元。“多亏了农商行送来的‘及时雨’。”老陈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盖大棚还是打工?适合农户才最重要!老陈的成功案例让张紫薇更认识到小额脱贫贷款的重要性。5万元虽然金额不大,但对农户却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张紫薇的多次实地宣讲下,越来越多的脱贫户想要通过发展生产或者经营改变现状。张女士也想种植大棚,但是家里并没有其他的劳动力,加上她也没有技术,因此张紫薇并不建议大家跟风,也种植大棚,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发展生产。别看张女士今年56岁了,但干起活儿来利索干脆,还有一手的拿手家常菜。“何不开个小吃铺或者早点?”在张紫薇的建议下,张女士与老伴在镇上开起来小吃铺,虽是小店,但门庭若市。这让张女士笑开了花儿:“幸亏了小张,我贷了5万元撑起来这家小店,我一定会经营好,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待”。
老刘有砌砖盖房子的经验,可以做一些装修活,小张驾驶证A本,可以应聘去当司机……在张紫薇的脑海中,每一个脱贫户像活生生的地图一样印在她心里。一次又一次的拜访、一次又一次的宣讲,看到脱贫户们都走向了富裕之路,张紫薇更觉得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脱贫小额信贷客户经理岗,不仅给予客户的是一笔贷款,更是一份走向富裕的希望。这份工作,值得!”(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