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州区:改善城市“硬环境”提升文明“软实力”
发布时间: 2022-10-25   |  来源: 长治日报
 
分享到:

邦之文明,源自一城;

大美潞州,赫赫文明。

文明,是这座城市的最美音符,是这座城市的傲人风骨。

干净整洁的市场,秩序井然的车流,环境优雅的小区,随处可见的“志愿红”……金秋的潞州,天高云淡,风和日丽。项目化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使这座城市更净了、更亮了、更美了。

今年以来,潞州区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力度,常态长效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助力城市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改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文明城市建设不断迈向高质量、谱写新篇章。

善治潞州

——建管并重 改善城市“硬环境”

项目化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如何破题?着力点在哪里?

作为主战场、主阵地,潞州区坚持建管并重,突出重点、靶向施策,开展以“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市场管理、交通秩序、城乡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专项提升行动,改善市容环境、规范公共秩序、倡导文明新风。

全区一盘棋,工作运行常态化。

潞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常态化开展重点督查、对标复查,一线调度、整体推进。区人大、区政协进一步加强视察调研,有序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市场管理、交通秩序、城乡环境改造提升。

组建五个专项提升行动工作专班,组长分别由区委常委和区政府副区长担任,高标准、高规格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各镇、街道(中心)及责任单位落实“街巷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网格推进,精细管理。截至10月11日,今年共吹哨6741次,解决问题6681个,涌现出许多“吹哨”精准、“应哨”及时、处置高效的基层典型。

英雄南路街道探索“网格+综合执法”模式,配备了157名网格员,对辖区157个网格建立执法队伍微信群,制作“吹哨”联系卡,做好“吹哨”台账,加强与市、区15个相关部门对接联系、沟通协调,推动了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疑难杂症问题的解决。

全员一条心,建章立制常态化。

调整全区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领导小组、工作组、督导组,完善“双向三级”工作责任制,构建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新格局。

建立每月汇报、双月调度、双月督导机制,保证项目化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良性运行。

全域一股劲,压实责任常态化。

宽敞明亮的空间、干净整洁的摊位、陈列有序的菜品……走进鹿家庄昌隆农贸批发市场,只见市民穿行其中,选购所需商品,秩序井然。

按照“一市场一策”要求,潞州区对鹿家庄昌隆农贸批发市场、紫坊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等6个农贸市场,以及安康便民市场等3个便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为百姓提供便捷、舒适的购物环境,让百姓的“菜篮子”拎出满满幸福感。

一街一巷关民生,一点一滴皆文明。对79个老旧小区进行集中改造,127个无人管理小区全部实现物业挂牌入驻。对背街小巷进行常态整治,施划机动车停车位3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00余处,修建停车场1个,拆除违法占道经营商户4户。常态化开展道路清洗、卫生死角清除、线缆“蜘蛛网”整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行动,以“绣花功夫”精耕细织城市环境。

全程一张网,督导督查常态化。

8个督导组开展专项督查、常态督查,定期抽查检查各镇、街道(中心)存在问题、问题整改、专项提升及相应责任人工作情况,落实“第一次提醒、第二次通报、第三次提出处理意见”机制。对于进展缓慢、推进不力的,交由组织或纪检部门,依规依纪予以严肃问责;对于工作积极、表现突出的,交由组织人事部门,推荐评优评先或优先任用。

强基础、补短板、抓重点、促提升、惠民生,潞州区聚焦“里子”问题,项目化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焕新颜、展新貌、有新意。

幸福潞州

——常态长效 提升文明“软实力”

项目化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如何解题?落脚点在哪里?

潞州区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六强化六提升”推进移风易俗,在精准、精细、精致上下功夫,倡树文明、简朴的社会风尚。

强化部署,健全机制,提升管理质效。

召开推进会,制定《长治市潞州区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工作方案》;建立移风易俗联席会议制度,潞州区相关领导召集,区文明办牵头,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推进格局。

建立完善区和镇、街道(中心),以及村“三级”联动机制,创新监督追踪机制,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

强化治理,注重自治,提升自律能力。

黄碾镇坡底村党员干部带头“不支锅、不宴请”;堠北庄街道鼓励村民火葬,发放办事补贴1000-3000元;五马街道马坊头村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13条……

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一约四会”制度在潞州区广大农村落地生根。在彩礼、随礼、殡期、宴席等标准上限基础上,特别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划出高压线。

相关部门开展多领域集中整治,纸扎纸币等丧事用品交易明显减少,留碑不留坟等举措成效明显。

强化引领,崇德向善,提升德治水平。

文明村镇创建风生水起,“星级文明户”创评深入人心,“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活动人人参与……潞州区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创建、星级站所评定、“星级文明户”创评范围,实行负面清单“一票否决”。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理论宣讲、道德讲堂等活动,凝聚向上向善正能量;发挥农村老党员、新时代乡贤、优秀乡村教师、道德模范等示范引领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长治好人”和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强化服务,法治赋能,提升法律素养。

广大法律援助志愿者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通过法律知识阐释、重点案情通报、法律问题解答等,传播法治精神;配合法律咨询、送法下乡等活动,营造法治环境。

各村邀请法律专家、法律援助志愿者,审核相关制度执行,以善法良治推进移风易俗。目前,村(居)法律顾问对接农村130个、社区83个,开展移风易俗宣讲14场次。

强化宣传,成风化人,提升文明形象。

下秦村打造孝道文化长廊,传家风,促文明;堠北庄村推出移风易俗文化墙,聚民心,扬新风;王庄村将道德典型宣传上墙,树榜样,展形象……各镇、街道(中心)、农村通过设置宣传栏和文化墙、悬挂宣传标语、利用乡村大喇叭等多种形式,使移风易俗宣传进村入户、入脑入心。

区融媒体中心等深入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好做法、好经验,户外LED大屏滚动播放移风易俗先进事迹,通过媒体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引领弘扬新风正气。

强化统筹,深化改革,提升基础品质。

五马街道北董村自筹资金,在荒沟内建设祠孝堂;堠北庄街道杨暴村、师庄村利用非耕地建设公墓;西白兔镇南村打造婚事宴请大礼堂;常青街道邱村开设移风易俗集中办事大厅……各村有序推进城乡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依托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打造了一批公益婚礼基地,推进婚丧改革,让文明新风劲吹。

人居环境改善了,城市品位提升了,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潞州。

新征程上,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持续提升城市文明度、宜居度,潞州区开启新局、阔步新程。(张讯、常珍珍)

原标题:文明花开满潞州——看潞州区如何以项目化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编辑:张乐]

  相关链接
· 潞州区:高粱“映红”致富路
· 潞州区:丰恒路恢复通车
· 潞州区天晚集片区回迁居民领到新房钥匙
· 潞州区新民农贸市场全力守护群众“菜篮子”安全
· 潞州区紫金街道:民生“答卷”写满幸福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潞州区
潞州区:改善城市“硬环境”提升文明“软实力”

邦之文明,源自一城;

大美潞州,赫赫文明。

文明,是这座城市的最美音符,是这座城市的傲人风骨。

干净整洁的市场,秩序井然的车流,环境优雅的小区,随处可见的“志愿红”……金秋的潞州,天高云淡,风和日丽。项目化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使这座城市更净了、更亮了、更美了。

今年以来,潞州区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力度,常态长效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助力城市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改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文明城市建设不断迈向高质量、谱写新篇章。

善治潞州

——建管并重 改善城市“硬环境”

项目化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如何破题?着力点在哪里?

作为主战场、主阵地,潞州区坚持建管并重,突出重点、靶向施策,开展以“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市场管理、交通秩序、城乡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专项提升行动,改善市容环境、规范公共秩序、倡导文明新风。

全区一盘棋,工作运行常态化。

潞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常态化开展重点督查、对标复查,一线调度、整体推进。区人大、区政协进一步加强视察调研,有序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市场管理、交通秩序、城乡环境改造提升。

组建五个专项提升行动工作专班,组长分别由区委常委和区政府副区长担任,高标准、高规格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各镇、街道(中心)及责任单位落实“街巷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网格推进,精细管理。截至10月11日,今年共吹哨6741次,解决问题6681个,涌现出许多“吹哨”精准、“应哨”及时、处置高效的基层典型。

英雄南路街道探索“网格+综合执法”模式,配备了157名网格员,对辖区157个网格建立执法队伍微信群,制作“吹哨”联系卡,做好“吹哨”台账,加强与市、区15个相关部门对接联系、沟通协调,推动了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疑难杂症问题的解决。

全员一条心,建章立制常态化。

调整全区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领导小组、工作组、督导组,完善“双向三级”工作责任制,构建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新格局。

建立每月汇报、双月调度、双月督导机制,保证项目化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良性运行。

全域一股劲,压实责任常态化。

宽敞明亮的空间、干净整洁的摊位、陈列有序的菜品……走进鹿家庄昌隆农贸批发市场,只见市民穿行其中,选购所需商品,秩序井然。

按照“一市场一策”要求,潞州区对鹿家庄昌隆农贸批发市场、紫坊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等6个农贸市场,以及安康便民市场等3个便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为百姓提供便捷、舒适的购物环境,让百姓的“菜篮子”拎出满满幸福感。

一街一巷关民生,一点一滴皆文明。对79个老旧小区进行集中改造,127个无人管理小区全部实现物业挂牌入驻。对背街小巷进行常态整治,施划机动车停车位3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00余处,修建停车场1个,拆除违法占道经营商户4户。常态化开展道路清洗、卫生死角清除、线缆“蜘蛛网”整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行动,以“绣花功夫”精耕细织城市环境。

全程一张网,督导督查常态化。

8个督导组开展专项督查、常态督查,定期抽查检查各镇、街道(中心)存在问题、问题整改、专项提升及相应责任人工作情况,落实“第一次提醒、第二次通报、第三次提出处理意见”机制。对于进展缓慢、推进不力的,交由组织或纪检部门,依规依纪予以严肃问责;对于工作积极、表现突出的,交由组织人事部门,推荐评优评先或优先任用。

强基础、补短板、抓重点、促提升、惠民生,潞州区聚焦“里子”问题,项目化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焕新颜、展新貌、有新意。

幸福潞州

——常态长效 提升文明“软实力”

项目化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如何解题?落脚点在哪里?

潞州区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六强化六提升”推进移风易俗,在精准、精细、精致上下功夫,倡树文明、简朴的社会风尚。

强化部署,健全机制,提升管理质效。

召开推进会,制定《长治市潞州区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工作方案》;建立移风易俗联席会议制度,潞州区相关领导召集,区文明办牵头,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推进格局。

建立完善区和镇、街道(中心),以及村“三级”联动机制,创新监督追踪机制,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

强化治理,注重自治,提升自律能力。

黄碾镇坡底村党员干部带头“不支锅、不宴请”;堠北庄街道鼓励村民火葬,发放办事补贴1000-3000元;五马街道马坊头村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13条……

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一约四会”制度在潞州区广大农村落地生根。在彩礼、随礼、殡期、宴席等标准上限基础上,特别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划出高压线。

相关部门开展多领域集中整治,纸扎纸币等丧事用品交易明显减少,留碑不留坟等举措成效明显。

强化引领,崇德向善,提升德治水平。

文明村镇创建风生水起,“星级文明户”创评深入人心,“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活动人人参与……潞州区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创建、星级站所评定、“星级文明户”创评范围,实行负面清单“一票否决”。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理论宣讲、道德讲堂等活动,凝聚向上向善正能量;发挥农村老党员、新时代乡贤、优秀乡村教师、道德模范等示范引领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长治好人”和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强化服务,法治赋能,提升法律素养。

广大法律援助志愿者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通过法律知识阐释、重点案情通报、法律问题解答等,传播法治精神;配合法律咨询、送法下乡等活动,营造法治环境。

各村邀请法律专家、法律援助志愿者,审核相关制度执行,以善法良治推进移风易俗。目前,村(居)法律顾问对接农村130个、社区83个,开展移风易俗宣讲14场次。

强化宣传,成风化人,提升文明形象。

下秦村打造孝道文化长廊,传家风,促文明;堠北庄村推出移风易俗文化墙,聚民心,扬新风;王庄村将道德典型宣传上墙,树榜样,展形象……各镇、街道(中心)、农村通过设置宣传栏和文化墙、悬挂宣传标语、利用乡村大喇叭等多种形式,使移风易俗宣传进村入户、入脑入心。

区融媒体中心等深入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好做法、好经验,户外LED大屏滚动播放移风易俗先进事迹,通过媒体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引领弘扬新风正气。

强化统筹,深化改革,提升基础品质。

五马街道北董村自筹资金,在荒沟内建设祠孝堂;堠北庄街道杨暴村、师庄村利用非耕地建设公墓;西白兔镇南村打造婚事宴请大礼堂;常青街道邱村开设移风易俗集中办事大厅……各村有序推进城乡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依托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打造了一批公益婚礼基地,推进婚丧改革,让文明新风劲吹。

人居环境改善了,城市品位提升了,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潞州。

新征程上,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持续提升城市文明度、宜居度,潞州区开启新局、阔步新程。(张讯、常珍珍)

原标题:文明花开满潞州——看潞州区如何以项目化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