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张牌”!上党区让文明“甘泉”浸润人心
发布时间: 2022-10-21   |  来源: 长治日报
 
分享到:

理论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文明新风吹遍城乡角落,志愿服务遍布大街小巷……走进上党区,整洁有序的街道、绿意盎然的公园、谦恭有礼的行人、幸福绽放的笑脸,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美好愿景与美丽实景在这里激荡交融。

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这是时代所需,也是群众所盼。

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区)之一,上党区坚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阵地、搭载体、汇力量、创品牌,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志愿服务精准化、文明实践常态化”,让文明融入城市血脉,浸润人心。

乡音传党音 宣讲入人心

“小康路上手牵手,坚定信念跟党走。继往开来向前迈,中华复兴展未来……”在上党区郝家庄镇文化广场,上党区“银耀上党”理论宣讲团成员杨爱清用快板的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

台上精彩纷呈,台下掌声连连。坐在下面听宣讲的基层干部、群众为这场精彩的“微宣讲”齐声点赞。“用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讲身边人、身边事,让群众唱主角,这样的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贴人心。”宣讲团团长常树毅深有感触地说。

“银耀上党”理论宣讲团由平均年龄65岁的离退休干部组成,其中年龄最大的94岁。每月下旬,宣讲团都会走进机关、厂矿、社区进行宣讲,将党的新思想和创新理论及时传递到群众心中。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要阵地。上党区把推动新思想入脑入心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首要任务,坚持理论宣讲与联系群众相统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建志愿者宣讲团,通过方言快板、地方戏剧、自编歌曲等灵活多样的“微宣讲”,传递党的“好声音”,解读党的好政策,让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农家小院里,“银耀上党”理论宣讲团的老党员们声情并茂地宣讲《中国共产党简史》;文化广场上,伴随着悠扬的音乐,“百姓剧场百姓演”如约而至;朝阳陪伴下,随着音乐声响起,“乡音大喇叭”准时回荡在乡村院落。

“各位听众,北呈村乡村大喇叭开播啦,欢迎大家收听……”针对农村老弱妇孺留守居多,田间劳作和家务繁重现状,北呈乡维修重启全乡16个行政村的“大喇叭”,创新开展“乡音大喇叭”文明实践行动,通过“新上党新北呈”“新北呈新风尚”“知识分享”“为您诵读”四大板块,从群众的视角,用群众的语言播报时政新闻、阐释政策法规、宣传典型事迹、讲解“三农”知识技能、诵读文学名家名篇。

“乡音大喇叭”自2019年6月开播以来,广大村民边干活边听讲,边劳动边学习,党的新思想新理念入耳入心。“乡村大喇叭已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大阵地’、传授科技知识的‘大平台’、倡导文明新风的‘大讲堂’。”上党区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

从农家小院到高楼大厦,从偏远山区到社区街道,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一次次贴近百姓生活的宣讲,一场场富有特色的演出,一则则平凡动人的故事,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能实践,让思想教育接地气、有温度、更自然。

服务暖人心 文明领风尚

1997年,不到30岁的王琴霞,已经开始抽空帮助孤寡老人、智障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只是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做了一名志愿者应该做的很多事情。

如今,20多年过去了,王琴霞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婶”。只是,她的志愿服务初心如炬,队伍从1人到13人再到60余人,不断壮大;服务项目从照顾孤寡老人到关爱留守儿童、助力疫情防控、宣讲移风易俗,与日俱增;从几个人因为热爱而坚持的一件小事,到成为一个叫响全市的志愿服务品牌,北呈乡北呈村“暖心大婶”志愿服务队已然家喻户晓。

平日里,谁家遇到困难,“暖心大婶”总是最先知晓,最早来帮助;上级有了好的政策,“暖心大婶”协助村干部把政策宣传到户;疫情防控期间,“暖心大婶”主动在卡口值守,运送物资;村里举办广场舞、健美操等文体活动,“暖心大婶”是组织者,是导演,也是演员。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暖心大婶”的身影。一句问候、一次叮咛、一场演出,不仅温暖了村民的心,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村民之间搭起一座温暖的桥梁。

志愿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志愿服务是基本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上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把精准对接需求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坚持“群众在哪里,志愿者就服务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志愿者就提供什么”,组建起一支由“1个总队、20个大队、N个分队+10个特色中队”组成的专(兼)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队伍人数达6万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南宋乡把限制人情消费、大操大办写进村规民约,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文明新乡风;郝家庄镇南郭村提倡喜事新办,用大喇叭取代鞭炮为婚礼助兴,环保又节俭;振兴小镇每年重阳节举办“振兴小镇重阳文化旅游节”,献礼老年人,推选好典型,表彰好家庭,弘扬好家风。

近年来,从繁华街道到古朴乡村,上党区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让乡风民风更为清朗,更打破了奢侈浪费的“面子工程”,让文明清泉浸润百姓心田。

机制激活力 焕发新气象

屋外秋风瑟瑟,屋内暖意融融。在东和乡幸福讲堂授课现场,从折叠到剪法,王春香老师正在认真细致讲授剪纸技艺。“大家都很喜欢剪纸,我也希望通过剪纸能传递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王春香说。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上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幸福讲堂”定期举办,以理论宣讲、实操训练、现场教学等方式,为群众免费进行书法、剪纸、舞蹈、绘画等课程培训。如今,在上党区的各个乡镇街道,“幸福讲堂”已成为一个亮点项目,深受群众欢迎。

“想学什么课程,在群里报名,镇里就会给我们派来专业的老师讲课。这样的志愿服务项目,具体、丰富、精准。”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让基层阵地用起来、工作力量动起来、志愿服务热起来,离不开完善有力的体制机制。上党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坚持激活、整合、下沉、共享,把各个条条块块中的资源整合起来,通过机制创新激活文明实践的源头活水。

“你呼,我应”“你点单,我送单”“你送单,我评单”,“上党门”APP开发的“上党文明实践云平台”,通过“活动发起、管理员审核、招募发布、活动开始、信息回传、活动评价、活动记录”七个环节,形成“线上线下互联、需求服务互通、指导反馈互动”的“三互”平台管理模式,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进到“屏端”“指尖”。

自2019年4月云平台开通以来,参与志愿者已近2万人次,受益群众近20万人。

“群众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上党区优化配置,整合区、乡镇、村三级农家书屋、文化中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资源,将散落于全区各处的宣讲、文化、健身、科普、教育等2000多个公共服务阵地、场所纳入文明实践阵地,着力打造理论、教育、文化、科技科普与法律法规、健康健身“五大服务平台”,开展文明实践“五项行动”——理论宣讲“筑同心”行动、教育服务“育桃李”行动、文化服务“种春风”行动、科技科普服务“施沃土”行动、健身体育“沐阳光”行动,构筑起“遍布城乡、点线结合、群众便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网络。

走进上党区苏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布谷驿站”,货架上食用油、肥皂、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这里的商品不需要用钱购买。广大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参加农家书屋读书活动、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等可积分,每月可用积分在“布谷驿站”兑换物品,改变了以往志愿者单向服务的状况,将志愿服务受益人群延伸至志愿者本人,让爱心得到“双向循环”。

机制更完善,效果更持久。上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建立健全组织保障、经费保障、督查考核和激励机制,明确建设标准、工作细则、活动要求,确保试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推动和保障文明实践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成风化人,润物无声。如今,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撒向黎都大地,在百姓心间悄悄发芽、开花、结果,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新征程上奏响文明实践新乐章。(刘婷婷)

原标题:奏响文明实践新乐章


[编辑:张乐]

  相关链接
· 上党区:樱桃园里好“薯”光
· 上党区召开乡镇长抓落实工作会
· ​“苹”分秋色!上党区申家庄村“红果果”丰收啦
· 上党区重点工作整改推进会召开
· 发展,绿色为先!上党区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上党区
打好“三张牌”!上党区让文明“甘泉”浸润人心

理论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文明新风吹遍城乡角落,志愿服务遍布大街小巷……走进上党区,整洁有序的街道、绿意盎然的公园、谦恭有礼的行人、幸福绽放的笑脸,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美好愿景与美丽实景在这里激荡交融。

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这是时代所需,也是群众所盼。

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区)之一,上党区坚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阵地、搭载体、汇力量、创品牌,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志愿服务精准化、文明实践常态化”,让文明融入城市血脉,浸润人心。

乡音传党音 宣讲入人心

“小康路上手牵手,坚定信念跟党走。继往开来向前迈,中华复兴展未来……”在上党区郝家庄镇文化广场,上党区“银耀上党”理论宣讲团成员杨爱清用快板的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

台上精彩纷呈,台下掌声连连。坐在下面听宣讲的基层干部、群众为这场精彩的“微宣讲”齐声点赞。“用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讲身边人、身边事,让群众唱主角,这样的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贴人心。”宣讲团团长常树毅深有感触地说。

“银耀上党”理论宣讲团由平均年龄65岁的离退休干部组成,其中年龄最大的94岁。每月下旬,宣讲团都会走进机关、厂矿、社区进行宣讲,将党的新思想和创新理论及时传递到群众心中。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要阵地。上党区把推动新思想入脑入心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首要任务,坚持理论宣讲与联系群众相统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建志愿者宣讲团,通过方言快板、地方戏剧、自编歌曲等灵活多样的“微宣讲”,传递党的“好声音”,解读党的好政策,让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农家小院里,“银耀上党”理论宣讲团的老党员们声情并茂地宣讲《中国共产党简史》;文化广场上,伴随着悠扬的音乐,“百姓剧场百姓演”如约而至;朝阳陪伴下,随着音乐声响起,“乡音大喇叭”准时回荡在乡村院落。

“各位听众,北呈村乡村大喇叭开播啦,欢迎大家收听……”针对农村老弱妇孺留守居多,田间劳作和家务繁重现状,北呈乡维修重启全乡16个行政村的“大喇叭”,创新开展“乡音大喇叭”文明实践行动,通过“新上党新北呈”“新北呈新风尚”“知识分享”“为您诵读”四大板块,从群众的视角,用群众的语言播报时政新闻、阐释政策法规、宣传典型事迹、讲解“三农”知识技能、诵读文学名家名篇。

“乡音大喇叭”自2019年6月开播以来,广大村民边干活边听讲,边劳动边学习,党的新思想新理念入耳入心。“乡村大喇叭已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大阵地’、传授科技知识的‘大平台’、倡导文明新风的‘大讲堂’。”上党区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

从农家小院到高楼大厦,从偏远山区到社区街道,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一次次贴近百姓生活的宣讲,一场场富有特色的演出,一则则平凡动人的故事,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能实践,让思想教育接地气、有温度、更自然。

服务暖人心 文明领风尚

1997年,不到30岁的王琴霞,已经开始抽空帮助孤寡老人、智障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只是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做了一名志愿者应该做的很多事情。

如今,20多年过去了,王琴霞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婶”。只是,她的志愿服务初心如炬,队伍从1人到13人再到60余人,不断壮大;服务项目从照顾孤寡老人到关爱留守儿童、助力疫情防控、宣讲移风易俗,与日俱增;从几个人因为热爱而坚持的一件小事,到成为一个叫响全市的志愿服务品牌,北呈乡北呈村“暖心大婶”志愿服务队已然家喻户晓。

平日里,谁家遇到困难,“暖心大婶”总是最先知晓,最早来帮助;上级有了好的政策,“暖心大婶”协助村干部把政策宣传到户;疫情防控期间,“暖心大婶”主动在卡口值守,运送物资;村里举办广场舞、健美操等文体活动,“暖心大婶”是组织者,是导演,也是演员。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暖心大婶”的身影。一句问候、一次叮咛、一场演出,不仅温暖了村民的心,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村民之间搭起一座温暖的桥梁。

志愿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志愿服务是基本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上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把精准对接需求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坚持“群众在哪里,志愿者就服务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志愿者就提供什么”,组建起一支由“1个总队、20个大队、N个分队+10个特色中队”组成的专(兼)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队伍人数达6万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南宋乡把限制人情消费、大操大办写进村规民约,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文明新乡风;郝家庄镇南郭村提倡喜事新办,用大喇叭取代鞭炮为婚礼助兴,环保又节俭;振兴小镇每年重阳节举办“振兴小镇重阳文化旅游节”,献礼老年人,推选好典型,表彰好家庭,弘扬好家风。

近年来,从繁华街道到古朴乡村,上党区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让乡风民风更为清朗,更打破了奢侈浪费的“面子工程”,让文明清泉浸润百姓心田。

机制激活力 焕发新气象

屋外秋风瑟瑟,屋内暖意融融。在东和乡幸福讲堂授课现场,从折叠到剪法,王春香老师正在认真细致讲授剪纸技艺。“大家都很喜欢剪纸,我也希望通过剪纸能传递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王春香说。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上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幸福讲堂”定期举办,以理论宣讲、实操训练、现场教学等方式,为群众免费进行书法、剪纸、舞蹈、绘画等课程培训。如今,在上党区的各个乡镇街道,“幸福讲堂”已成为一个亮点项目,深受群众欢迎。

“想学什么课程,在群里报名,镇里就会给我们派来专业的老师讲课。这样的志愿服务项目,具体、丰富、精准。”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让基层阵地用起来、工作力量动起来、志愿服务热起来,离不开完善有力的体制机制。上党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坚持激活、整合、下沉、共享,把各个条条块块中的资源整合起来,通过机制创新激活文明实践的源头活水。

“你呼,我应”“你点单,我送单”“你送单,我评单”,“上党门”APP开发的“上党文明实践云平台”,通过“活动发起、管理员审核、招募发布、活动开始、信息回传、活动评价、活动记录”七个环节,形成“线上线下互联、需求服务互通、指导反馈互动”的“三互”平台管理模式,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进到“屏端”“指尖”。

自2019年4月云平台开通以来,参与志愿者已近2万人次,受益群众近20万人。

“群众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上党区优化配置,整合区、乡镇、村三级农家书屋、文化中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资源,将散落于全区各处的宣讲、文化、健身、科普、教育等2000多个公共服务阵地、场所纳入文明实践阵地,着力打造理论、教育、文化、科技科普与法律法规、健康健身“五大服务平台”,开展文明实践“五项行动”——理论宣讲“筑同心”行动、教育服务“育桃李”行动、文化服务“种春风”行动、科技科普服务“施沃土”行动、健身体育“沐阳光”行动,构筑起“遍布城乡、点线结合、群众便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网络。

走进上党区苏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布谷驿站”,货架上食用油、肥皂、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这里的商品不需要用钱购买。广大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参加农家书屋读书活动、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等可积分,每月可用积分在“布谷驿站”兑换物品,改变了以往志愿者单向服务的状况,将志愿服务受益人群延伸至志愿者本人,让爱心得到“双向循环”。

机制更完善,效果更持久。上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建立健全组织保障、经费保障、督查考核和激励机制,明确建设标准、工作细则、活动要求,确保试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推动和保障文明实践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成风化人,润物无声。如今,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撒向黎都大地,在百姓心间悄悄发芽、开花、结果,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新征程上奏响文明实践新乐章。(刘婷婷)

原标题:奏响文明实践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