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秧歌:一种“小调”式民歌
发布时间:
2022-09-30
| 来源:
上党晚报
在各地的民间歌曲中,常常可以见到名称、内容大致相同的“五更”类曲调。其特点是以静夜为时空,吟咏、感怀内心的情绪,可以说是民歌中的“咏叹调”。其主体对象是少妇、少女、年轻寡居的女人的静夜情思,或怨或悲,或思或恨,表达其内心的苦闷。但也有一些“五更”调并非如此,只是借“五更调”这种格式,唱一些历史上的人物或历史故事,是“五更调”的扩展应用。
沁源秧歌是一种“小调”式民歌,所以曲调中有多种“五更调”类似一种系列民歌。文化工作者历次搜集整理的秧歌刊印文本中,共有“五更调”六种:即“花县五更”“大将五更”“怨丈夫五更”“听房五更”“难五更”“思丈夫五更”。另外有“寒夜五更”一调,现在整理的文本中未见。关于“寒夜五更”,我少年时曾听交口村一个老民歌歌手唱过一次,唱完一段叹惜一声,也是表达一个年轻女人寡居的苦闷心情。事隔几十年,歌词和曲调都不记得了。此外,再翻阅其它地区的秧歌印本时,还见到有“思乡五更”“劝丈夫五更”“月牙五更”“叹五更”“五更怨”等曲调,以及有类似“五更调”的“打五更”等词曲。比较而言,沁源秧歌中的“五更”调较多,又各不相同,唱起来委婉动听,是沁源秧歌中的一束艳美花朵。
收集入沁源秧歌集中的“五更调”,我觉得可以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的有“怨丈夫五更”“思丈夫五更”“难五更”,都属于歌词忧思感叹,曲调低沉、柔缓,令人伤感的“咏叹调”。
第二类的五更调中的“花县五更”(滑县) 和“大将五更”(录两种曲谱) ,唱词的内容是唱历史上的人物与故事和夜思无关。是后人改变了歌词,还是原本如此?因未曾考证,不得而知。其中“花县五更”因曲调通顺优美,所以在七八十年来,农村民歌歌手演唱较多是“沁源花鼓”中演唱的曲调之一。而“大将五更”(两种曲) 音符跳动大,旋律不顺,听起来有些怪异,所以演唱的人很少。
第三类“五更”调中“听房五更”是一首诙谐、风趣的民歌,也是四个乐句组成的二段体曲调,比较好听。前面提到“思丈夫五更”的曲调与“四保住主”的曲调相似。究其原因,有可能是歌者先有了歌词,在秧歌中寻找曲调时应用了“四保住主”曲调,并在原曲调的节奏上放慢了速度,有意加了一些音节变化。
关于“五更”调民歌,除沁源收录的六种外,在其它外地刊印的民歌整理本中,本人看到的还有:“劝丈夫五更”“叹五更”“月牙五更”等多种。此外还有类似“五更调”的“打五更”,曲调都比较好听。
沁源的文化工作者们为“沁源秧歌”的搜集、保存、记录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在秧歌整理研究方面做得还不够。记录是整理的第一步,还需要在反复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纠正错误之处,在准确记录的前提下修改那些旋律上不通顺的地方, 记录整理演唱人员在实践中发挥新唱法的曲调修饰音符,使沁源秧歌曲调能在整理中进一步完整,更加通顺、优美,以便更好地继承传唱。这是沁源秧歌能否广泛传承的关键所在之一。
原标题:沁源秧歌中的“五更调”
[编辑: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