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地区古庙祭祀“献戏”与庙会“献戏酬神”的历史非常悠久,到宋金时期,庙会演戏达到兴盛期,但正规文献对这一习俗却很少载录,直至清代,民间碑刻才把“献戏”的相关习俗以及缘由、模式、费用记载下来,从散布于各地不多的神庙碑刻记载可以看出清代以来上党地区广大城乡“春祈秋报”演戏的繁盛状况。长治市潞城区翟店村牛王庙遗址,现为一堆瓦砾碎砖,仅遗存有一通被弃置的石碑,即《翟店牛王庙献戏规条碑》,记载了翟店民间“春祈秋报”的习俗与当时的村规民约。
图为:长治市潞城区翟店村
翟店村里寻踪牛王庙
翟店村,古称泽店,位于今天的207国道边,是潞城区翟店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当地流传有民谚:铜崇道、铁贾村,珍珠玛瑙翟店村。民谚深处隐含着该村形成村落的传说,说的是大禹曾在翟店治水的故事。按老人的话讲,翟店就是潞安府至潞城古道上的“珍珠玛瑙”古村落,是潞城十二处古驿站之一。整个村落东依大禹山,西为平川地。村里现遗存古迹有:大禹山上的禹王庙,村里的大禹庙、关帝庙、奶奶庙、土地庙等。另外,就是村北的牛王庙遗址了。在遗址弃置的这通《翟店牛王庙献戏规条碑》,是潞城境内现存唯一的一通记载民间“春祈秋报”习俗的规条石碑。
走进翟店村,为寻踪牛王庙的历史与故事,我采访了退休老教师张永先。张老师的老家是平顺佛堂岭,迁居翟店已经六十多年,对村里的乡土文化与民俗历史十分了解。张老师告诉我,原来的牛王庙坐北朝南,创修年代不知,建有正殿、角殿、耳房、厢房,其中正殿面阔三间,还有山门戏楼。在他的记忆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牛王庙还保存完好,村里每年都会在戏楼唱戏;后来牛王庙被集体使用,1970年左右,村里曾在牛王庙里做硝,之后戏楼年久失修倒塌;到1980年后,破烂不堪的正殿也倒塌了,整个牛王庙成为一堆瓦砾,荒草丛生。2008年潞城政协在编写《潞水汲古》寻访牛王庙遗址时,发现了遗址弃置的《翟店牛王庙献戏规条碑》。
我们找到荒草丛掩盖的牛王庙遗址时,瓦砾堆还在,只是没有了石碑。第二天,张老师找来村里的老人,沿着瓦砾堆继续寻找,终于从土堆里挖出了石碑。我们参照《潞水汲古》一书,仔细辨认碑文,这通被弃置的石碑刻记了远去的民俗历史:
尝思焉牛王之庙,奉神献戏由来久矣。所费资财,皆按牲捐米。以牛马大牲,骡马与驴俱为小牲,虽大小似乎有别,而多寡其实不均。今合村公议重加斟酌,以牛马上,骡马次之,驴又次之,庶乎养牲捐米者咸得其平矣。但恐日久失传,故刻规于石,以志不朽云:一定米数大率牛作二分,驴作一分,骡马俱作分半,或多或少随时加减,按分均摊,不得混赖;捐米期定于十二月初三,一二日尽数交纳,不得拖欠。如延期隐匿,牛罚钱壹千文,骡马七佰伍拾文,驴伍佰文;一社中有留钱件,首事人经管,无论日期远近,皆以二分行息。
《翟店牛王庙献戏规条碑》刻于清道光五年(1825) 农历七月初三,碑文简单明了,记载了翟店村在道光年间为献戏而制定的条规,形成了民间约定俗成的条规。在村里走访老人得知,相传此条规也曾是牛王庙在中秋庙会期间献戏的条规。
图为:牛王庙遗址
为何修改“献戏”条规
牛王庙祭祀的牛王,民间又叫牛神,指民间敬奉的保护耕牛的神。祭祀牛王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代。炎帝神农氏在上党尝百草、制耒耜、兴农业后,历代帝王都重视农业。到周时,朝廷为农业发展制定了历法,还责令地方官在每年立春前一天,举行隆重的“迎春”仪式。这一天,各地的官吏们要穿戴素服,率领百姓步行到田地,设桌上供,供桌前摆放一个土做的牛,被称为“春牛”;焚香祭祀后,社首举鞭打土牛,表示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后来,土牛演变成了纸牛,在纸牛肚里装上五谷,纸牛被打烂后,五谷流出,寓意新的一年五谷丰登。这个习俗在民间又称“打春牛”。
明清时期,潞城西南一带一马平川,土地肥沃,年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于是,春祈秋报,赛社祀神,成为这一带最大的民俗活动,庙会也是一村挨一村的进行。翟店古村的传统庙会,是在每年农历八月中秋节时。庙会期间,村中大禹庙为大禹焚香唱戏,而村北牛王庙因为社地不多,农历三月十八为牛王献戏或庙会献戏的费用不够,就采取了大家分摊的办法,但具体分摊的办法不是按地亩分,也不是按人口分,而是按照各社里家家户户养的牛、马、骡、驴来捐米。在以农耕为主的乡村,牛、马是最主要的劳动牲畜,被称为大牲畜;其次才是骡马与驴,被称为小牲畜。虽然大小牲畜看似有别,但农户喂养多少却是不均匀的,仅以喂养牛、马、骡、驴的数量来分摊捐米,时间久了,就引发了一些争议。道光五年,在准备为大禹庙会献戏和下年牛王庙祭祀献戏筹集费用时,村里各社首次开会讨论,对沿习多年的规定进行了修订刻碑。修改的条文主要是将牛、马、骡、驴按照劳动出力排序,其中牛、马排最前,骡马次之,驴排最后;具体分摊办法是:村里对各社规定筹集的捐米数,按比例分摊,牛作二分,驴作一分,骡马俱作分半,或多或少随时加减,按分均摊;并且规定捐米期限定于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三之前,要求各喂养户一两日内尽数上交,不得拖欠。如延期或隐瞒少交,牛罚钱一千文,骡马罚钱七佰伍拾文,驴罚钱伍佰文。如果祭祀与庙会结束后,社中捐米折钱有余留,首事负责经管,不论日期多久,皆以二分为利息。
修改后的条规,成为百姓心目中最公平的村规。就这样,翟店牛王庙祭祀献戏和为庙会献戏的规条,以碑刻的形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成为村里的民约条规,也是潞城境内民间现存唯一以牲畜分摊“献戏”费用的条规碑记。
条规碑见证“春祈秋报”的习俗
翟店村中秋时节庙会,源于“报秋”的习俗。上党地区传沿这一民间习俗,历史悠久。
漳河流域的先民们,把赖以生存的土地与火视为心中敬仰的特殊神灵,各地乡村组织百姓集资修建庙宇戏台,用以“春祈秋报”,春耕时祈求风调雨顺,收秋时报答神恩功德。这一习俗也为庙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民间祭祀牛王,就是“春祈”的习俗,还有一个流传久远的传说。
相传北宋年间宋金大战,时值秋收时机,突发瘟疫,宋军战马有气无力,难以出征迎敌。民间耕牛也是奄奄一息,卧槽不起。朝廷闻报后,急派三位精通医道的使臣到民间救治,使臣们用采集的草药熬制成汤药,投放到水井和河流中,牛马饮后,立刻痊愈。战马恢复了体力,重新上阵杀敌;耕牛走出圈门可以收秋犁地。此后,民间便把精通医道、救护牛马的使臣尊称为牛王、马王、药王,纷纷立庙,岁岁祭祀,年年酬报。原本民间流传着“打春牛”,这样,就形成“打春牛”或牛王庙会祭祀以示“春祈”的习俗。
翟店村依地形为南北走向,村北、村东、到村南,多为山洪冲水形成的河滩地,百姓在此开垦种植,唯有使用耕牛,才能把到处是鹅卵石的河滩地深耕细做。再说,牛通常是勤恳驯良,唯人是从。于是,翟店的百姓便在村北河滩地建起牛王庙,每年农历三月十八祭祀牛神唱戏,意在祈求一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在上党地区,进入农历八月,是一年庙会的又一个高峰期。翟店村中大禹庙,坐东朝西,一进院落布局,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是目前潞城区清代寺庙保存较好的建筑。村东大禹山北连卢医山,南是百谷山,山上禹王庙就建在大禹山的最高峰,当地人称“脑顶”,又叫大禹脑。大禹山禹王庙是一座石头小庙,坐东向西,庙顶与庙门窗都是单拱形。民间又称小庙为“羊驮庙”,传说当时建庙时所用砖瓦与水,全是山下羊倌放羊时用羊驮上去的。
走进沧桑的庙会历史,翟店在传统中秋佳节举行古庙会祭祀大禹,民间流传的故事记载了庙会的来历。远古时每到雨季,翟店及周边乡村都要饱受山洪摧残。当时一遇大雨,这一带就山洪泛滥,将良田冲毁,到处是山石泥沙。百姓们看着长势茂盛的庄稼被山洪冲毁,心如刀割。连年的灾害使得这一带百姓生活贫困,民不聊生。有一年,恰好大禹治理漳河路经此地,他看到百姓遭此疾苦,非常着急,于是带领乡民们在村东筑起一座绵延数十里的大坝拦截洪水,并疏通水道使洪水顺着大沟流入漳河。大坝将要建成时,突然刮过一阵香风,大坝变成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彻底挡住了泛滥的洪水。从此,这一带的百姓再不受洪水的侵害,安享太平。这座由大坝变成的山脉,就是如今翟店村东的大禹山。那一年,这一带五谷丰登,家家粮食满仓。后人为纪念大禹的恩德,把大山称为“大禹山”,在山顶和村里分别建造了大禹庙。村里建成大禹庙时,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百姓们便搭台唱戏酬谢大禹,年年如此,形成传统古庙会。这个口口相传的故事,记载了翟店一带“报秋”的习俗。
总之,翟店牛王庙遗存的“献戏规条”石碑,见证了翟店一带乃至潞城境内民间“春祈秋报”的习俗,也是上党民间“春祈秋报”习俗的一个见证,更是百姓生活习俗中年年话平安的一个美好写照。(郭存亭、张永先)
原标题:翟店村古碑记载“春祈秋报”习俗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上党地区古庙祭祀“献戏”与庙会“献戏酬神”的历史非常悠久,到宋金时期,庙会演戏达到兴盛期,但正规文献对这一习俗却很少载录,直至清代,民间碑刻才把“献戏”的相关习俗以及缘由、模式、费用记载下来,从散布于各地不多的神庙碑刻记载可以看出清代以来上党地区广大城乡“春祈秋报”演戏的繁盛状况。长治市潞城区翟店村牛王庙遗址,现为一堆瓦砾碎砖,仅遗存有一通被弃置的石碑,即《翟店牛王庙献戏规条碑》,记载了翟店民间“春祈秋报”的习俗与当时的村规民约。
图为:长治市潞城区翟店村
翟店村里寻踪牛王庙
翟店村,古称泽店,位于今天的207国道边,是潞城区翟店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当地流传有民谚:铜崇道、铁贾村,珍珠玛瑙翟店村。民谚深处隐含着该村形成村落的传说,说的是大禹曾在翟店治水的故事。按老人的话讲,翟店就是潞安府至潞城古道上的“珍珠玛瑙”古村落,是潞城十二处古驿站之一。整个村落东依大禹山,西为平川地。村里现遗存古迹有:大禹山上的禹王庙,村里的大禹庙、关帝庙、奶奶庙、土地庙等。另外,就是村北的牛王庙遗址了。在遗址弃置的这通《翟店牛王庙献戏规条碑》,是潞城境内现存唯一的一通记载民间“春祈秋报”习俗的规条石碑。
走进翟店村,为寻踪牛王庙的历史与故事,我采访了退休老教师张永先。张老师的老家是平顺佛堂岭,迁居翟店已经六十多年,对村里的乡土文化与民俗历史十分了解。张老师告诉我,原来的牛王庙坐北朝南,创修年代不知,建有正殿、角殿、耳房、厢房,其中正殿面阔三间,还有山门戏楼。在他的记忆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牛王庙还保存完好,村里每年都会在戏楼唱戏;后来牛王庙被集体使用,1970年左右,村里曾在牛王庙里做硝,之后戏楼年久失修倒塌;到1980年后,破烂不堪的正殿也倒塌了,整个牛王庙成为一堆瓦砾,荒草丛生。2008年潞城政协在编写《潞水汲古》寻访牛王庙遗址时,发现了遗址弃置的《翟店牛王庙献戏规条碑》。
我们找到荒草丛掩盖的牛王庙遗址时,瓦砾堆还在,只是没有了石碑。第二天,张老师找来村里的老人,沿着瓦砾堆继续寻找,终于从土堆里挖出了石碑。我们参照《潞水汲古》一书,仔细辨认碑文,这通被弃置的石碑刻记了远去的民俗历史:
尝思焉牛王之庙,奉神献戏由来久矣。所费资财,皆按牲捐米。以牛马大牲,骡马与驴俱为小牲,虽大小似乎有别,而多寡其实不均。今合村公议重加斟酌,以牛马上,骡马次之,驴又次之,庶乎养牲捐米者咸得其平矣。但恐日久失传,故刻规于石,以志不朽云:一定米数大率牛作二分,驴作一分,骡马俱作分半,或多或少随时加减,按分均摊,不得混赖;捐米期定于十二月初三,一二日尽数交纳,不得拖欠。如延期隐匿,牛罚钱壹千文,骡马七佰伍拾文,驴伍佰文;一社中有留钱件,首事人经管,无论日期远近,皆以二分行息。
《翟店牛王庙献戏规条碑》刻于清道光五年(1825) 农历七月初三,碑文简单明了,记载了翟店村在道光年间为献戏而制定的条规,形成了民间约定俗成的条规。在村里走访老人得知,相传此条规也曾是牛王庙在中秋庙会期间献戏的条规。
图为:牛王庙遗址
为何修改“献戏”条规
牛王庙祭祀的牛王,民间又叫牛神,指民间敬奉的保护耕牛的神。祭祀牛王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代。炎帝神农氏在上党尝百草、制耒耜、兴农业后,历代帝王都重视农业。到周时,朝廷为农业发展制定了历法,还责令地方官在每年立春前一天,举行隆重的“迎春”仪式。这一天,各地的官吏们要穿戴素服,率领百姓步行到田地,设桌上供,供桌前摆放一个土做的牛,被称为“春牛”;焚香祭祀后,社首举鞭打土牛,表示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后来,土牛演变成了纸牛,在纸牛肚里装上五谷,纸牛被打烂后,五谷流出,寓意新的一年五谷丰登。这个习俗在民间又称“打春牛”。
明清时期,潞城西南一带一马平川,土地肥沃,年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于是,春祈秋报,赛社祀神,成为这一带最大的民俗活动,庙会也是一村挨一村的进行。翟店古村的传统庙会,是在每年农历八月中秋节时。庙会期间,村中大禹庙为大禹焚香唱戏,而村北牛王庙因为社地不多,农历三月十八为牛王献戏或庙会献戏的费用不够,就采取了大家分摊的办法,但具体分摊的办法不是按地亩分,也不是按人口分,而是按照各社里家家户户养的牛、马、骡、驴来捐米。在以农耕为主的乡村,牛、马是最主要的劳动牲畜,被称为大牲畜;其次才是骡马与驴,被称为小牲畜。虽然大小牲畜看似有别,但农户喂养多少却是不均匀的,仅以喂养牛、马、骡、驴的数量来分摊捐米,时间久了,就引发了一些争议。道光五年,在准备为大禹庙会献戏和下年牛王庙祭祀献戏筹集费用时,村里各社首次开会讨论,对沿习多年的规定进行了修订刻碑。修改的条文主要是将牛、马、骡、驴按照劳动出力排序,其中牛、马排最前,骡马次之,驴排最后;具体分摊办法是:村里对各社规定筹集的捐米数,按比例分摊,牛作二分,驴作一分,骡马俱作分半,或多或少随时加减,按分均摊;并且规定捐米期限定于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三之前,要求各喂养户一两日内尽数上交,不得拖欠。如延期或隐瞒少交,牛罚钱一千文,骡马罚钱七佰伍拾文,驴罚钱伍佰文。如果祭祀与庙会结束后,社中捐米折钱有余留,首事负责经管,不论日期多久,皆以二分为利息。
修改后的条规,成为百姓心目中最公平的村规。就这样,翟店牛王庙祭祀献戏和为庙会献戏的规条,以碑刻的形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成为村里的民约条规,也是潞城境内民间现存唯一以牲畜分摊“献戏”费用的条规碑记。
条规碑见证“春祈秋报”的习俗
翟店村中秋时节庙会,源于“报秋”的习俗。上党地区传沿这一民间习俗,历史悠久。
漳河流域的先民们,把赖以生存的土地与火视为心中敬仰的特殊神灵,各地乡村组织百姓集资修建庙宇戏台,用以“春祈秋报”,春耕时祈求风调雨顺,收秋时报答神恩功德。这一习俗也为庙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民间祭祀牛王,就是“春祈”的习俗,还有一个流传久远的传说。
相传北宋年间宋金大战,时值秋收时机,突发瘟疫,宋军战马有气无力,难以出征迎敌。民间耕牛也是奄奄一息,卧槽不起。朝廷闻报后,急派三位精通医道的使臣到民间救治,使臣们用采集的草药熬制成汤药,投放到水井和河流中,牛马饮后,立刻痊愈。战马恢复了体力,重新上阵杀敌;耕牛走出圈门可以收秋犁地。此后,民间便把精通医道、救护牛马的使臣尊称为牛王、马王、药王,纷纷立庙,岁岁祭祀,年年酬报。原本民间流传着“打春牛”,这样,就形成“打春牛”或牛王庙会祭祀以示“春祈”的习俗。
翟店村依地形为南北走向,村北、村东、到村南,多为山洪冲水形成的河滩地,百姓在此开垦种植,唯有使用耕牛,才能把到处是鹅卵石的河滩地深耕细做。再说,牛通常是勤恳驯良,唯人是从。于是,翟店的百姓便在村北河滩地建起牛王庙,每年农历三月十八祭祀牛神唱戏,意在祈求一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在上党地区,进入农历八月,是一年庙会的又一个高峰期。翟店村中大禹庙,坐东朝西,一进院落布局,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是目前潞城区清代寺庙保存较好的建筑。村东大禹山北连卢医山,南是百谷山,山上禹王庙就建在大禹山的最高峰,当地人称“脑顶”,又叫大禹脑。大禹山禹王庙是一座石头小庙,坐东向西,庙顶与庙门窗都是单拱形。民间又称小庙为“羊驮庙”,传说当时建庙时所用砖瓦与水,全是山下羊倌放羊时用羊驮上去的。
走进沧桑的庙会历史,翟店在传统中秋佳节举行古庙会祭祀大禹,民间流传的故事记载了庙会的来历。远古时每到雨季,翟店及周边乡村都要饱受山洪摧残。当时一遇大雨,这一带就山洪泛滥,将良田冲毁,到处是山石泥沙。百姓们看着长势茂盛的庄稼被山洪冲毁,心如刀割。连年的灾害使得这一带百姓生活贫困,民不聊生。有一年,恰好大禹治理漳河路经此地,他看到百姓遭此疾苦,非常着急,于是带领乡民们在村东筑起一座绵延数十里的大坝拦截洪水,并疏通水道使洪水顺着大沟流入漳河。大坝将要建成时,突然刮过一阵香风,大坝变成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彻底挡住了泛滥的洪水。从此,这一带的百姓再不受洪水的侵害,安享太平。这座由大坝变成的山脉,就是如今翟店村东的大禹山。那一年,这一带五谷丰登,家家粮食满仓。后人为纪念大禹的恩德,把大山称为“大禹山”,在山顶和村里分别建造了大禹庙。村里建成大禹庙时,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百姓们便搭台唱戏酬谢大禹,年年如此,形成传统古庙会。这个口口相传的故事,记载了翟店一带“报秋”的习俗。
总之,翟店牛王庙遗存的“献戏规条”石碑,见证了翟店一带乃至潞城境内民间“春祈秋报”的习俗,也是上党民间“春祈秋报”习俗的一个见证,更是百姓生活习俗中年年话平安的一个美好写照。(郭存亭、张永先)
原标题:翟店村古碑记载“春祈秋报”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