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西红柿长得多好!我们计划培养一批能熟练操作的产业工人,逐步把沼肥蔬菜产业抓优抓强,壮大村集体经济‘盘子’。”望着挂满藤蔓的西红柿,崔晓峰喜上眉梢。
崔晓峰是屯留区市泽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村里的“当家人”,他曾经遭遇了“想干事而无钱办事”的尴尬。去年11月,村里成立长治市丰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占地面积200亩。村集体以土地和部分财政补贴资金入股,计划建设大棚26座,发展沼肥蔬菜种植。目前,已建设日光温室大棚4座、背腹式棉被拱棚2座。
图为:展示种植的西红柿
“村集体有钱好办事。我们已经和金威超市、博源超市签了订单。等所有大棚建成投运后,咱就不用愁村集体没钱了!”崔晓峰说。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把基础打牢,把工作做实,村集体“有钱办事”,党组织才有凝聚力,乡村发展才有动力。然而,过去一些村集体“无钱办事”,导致号召不灵、群众不理。穷家难当,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也是基层治理的梗阻。
素有“米粮川”美誉的屯留区,地平水浅、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今年以来,屯留区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探索传统农业型县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图为:建设的大棚
抓什么?
立足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从地里挖“金子”,向产业要效益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这“后半篇”文章如何做?屯留区以打好“四张牌”破题。
打好产业牌,做大“菜经济”——
让沼肥蔬菜更绿。制定《千座日光大棚补贴标准》《关于建设千座智能日光大棚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的实施方案》,规划建设智能化日光温室大棚1000座。区财政在有限的资金中拿出1亿元,给予大棚每亩5万元补贴,补贴资金的20%作为村集体股金,年底按照收益分红。“从‘缺资金’到‘钱生钱’,村集体增收有了门道。”许多村的“当家人”高兴地说。
让辣椒产业更红。出台《辣椒产业扶持办法》,政府扶持、保价收购、保险兜底、校地共建,做大做强辣椒产业。同时,采取“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盘活机动地2500亩种植辣椒,预计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00万元。
让苗木产业更旺。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盘活农村机动地资源,发展苗木、花卉等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盛夏时节,走进麟绛街道东河北村花卉育苗基地,绿意盎然,花香四溢。“我们村种植了100多亩辣椒,还建成了80余亩花卉育苗基地。仅花卉育苗基地一项,村集体每年可增加收入10万元。”东河北村党支部书记宋晓芳说。
打好劳务牌,下活“增收棋”——
一些村集体盘活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成立劳务服务公司,依托辣椒、蔬菜、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用工需求,以及周边工矿企业、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用工需要,提供清洁、安保、采摘等劳务用工服务。劳动服务公司为务工人员缴纳意外伤害险,既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又维护了村民合法权益。
余吾镇前后庄村紧邻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借此优势,前后庄村组建劳务服务公司,统一向企业输送劳力,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0余万元。
打好服务牌,念好“致富经”——
借力全区组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联盟,屯留区创新农业服务体系,引导村集体组织采取直接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或协助托管主体签订服务合同两种方式,增加农村集体收入。
打好项目牌,唱响“振兴曲”——
屯留区统筹整合农业、水利、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林业、畜牧、农机等部门项目,交由有条件有资质的村集体组织按照程序承接实施,确保村集体收入的稳定性、可持续性。
“输血”变“造血”,越来越多的资源要素被激活,逐渐成为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的“血脉”。
图为:展示采摘好的辣椒
怎么抓?
市场运作建矩阵,探索区级平台推动、企业带动、村级公司拉动的运营模式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人、缺钱、缺平台,整体实力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怎么办?
屯留区积极探索区级平台推动、企业带动、村级公司拉动的运营模式,通过市场化手段撬动政策、资金、人才、项目等资源向农村倾斜。
区级建平台,成立“一中心、一公司”。“一中心”即区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心,承担指导服务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职能,对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行业监管;“一公司”即区集体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发挥资源承载、资金对接、产业投资、市场开发、人才孵化等多种功能。
作为区级平台公司,区集体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为村级组建的公司运行提供政策、资金、项目、资源支持,指导扶持服务村级公司经营,监督村级公司运行和收益分红。
壮大集体经济,仅靠乡村的力量远远不够。屯留区引导鼓励工业园区、重点企业与村集体“携手并肩”,以强带弱、以企带村,联合发展、抱团发展。54个规模以上企业出思路、定规划、给资金,帮助85个村持续发展集体经济;16个强村与16个弱村结对,解决“弱村”基础条件差、发展思路少、产业实施难等难题。
每个村以土地、资产、资金等入股形式,成立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把分散的资金整合起来、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优质的项目实施起来、无序的管理规范起来,通过探索特色高效农业、物业管理、项目入股、工程施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多元生产经营,确保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实现收益最大化。
目前,209个村成立247个村级集体资产经营公司,包括劳务服务、农业开发、旅游开发、畜禽养殖等,在奔向富裕之路上底气满满。
图为:采摘辣椒
咋抓好?
完善机制激活力,为农民增收蹚路子,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探路径
厚植集体经济根基,政府“有为之手”打出财政支持、长效机制“组合拳”。
区财政预算1000万元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重点扶持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力强的项目,激发村党组织发展产业、兴办实体的主动性。
对担当作为者,既压担子,又升位子。屯留区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纳入对村级党组织和村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按年增收入的10%-30%予以奖励。年收益增量10万元以上的村干部,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和“两优一先”对象,纳入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推荐人选。
做大集体经济“蛋糕”,更要分好“蛋糕”。屯留区制定“4321”分配机制,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40%向村民分红,30%投资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20%作为集体经济发展基金,10%作为村级福利基金,让村民最大程度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让政策活水精准滴灌到根子上。
夯实集体“家底子”,鼓起农民“钱袋子”。
“每天能整理苗木1500株、打底花2500株,在家门口挣钱,月收入五六千元,真不赖!”市泽庄村村民王东玲心灵手巧,经过培训、实训、实操,已是丰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名熟练的产业工人。
“眼下,在公司务工的村民有10多人。”崔晓峰介绍说,“大河淌,才能小河满。大棚陆续获利,村集体有钱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金、村民福利待遇等都有了着落。”
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服务功能。麟绛大地上,越来越多的村集体“有钱办事”,村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常珍珍)
原标题:产业增效益 发展添底气——从屯留区发展看村级集体经济如何壮大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看!这西红柿长得多好!我们计划培养一批能熟练操作的产业工人,逐步把沼肥蔬菜产业抓优抓强,壮大村集体经济‘盘子’。”望着挂满藤蔓的西红柿,崔晓峰喜上眉梢。
崔晓峰是屯留区市泽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村里的“当家人”,他曾经遭遇了“想干事而无钱办事”的尴尬。去年11月,村里成立长治市丰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占地面积200亩。村集体以土地和部分财政补贴资金入股,计划建设大棚26座,发展沼肥蔬菜种植。目前,已建设日光温室大棚4座、背腹式棉被拱棚2座。
图为:展示种植的西红柿
“村集体有钱好办事。我们已经和金威超市、博源超市签了订单。等所有大棚建成投运后,咱就不用愁村集体没钱了!”崔晓峰说。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把基础打牢,把工作做实,村集体“有钱办事”,党组织才有凝聚力,乡村发展才有动力。然而,过去一些村集体“无钱办事”,导致号召不灵、群众不理。穷家难当,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也是基层治理的梗阻。
素有“米粮川”美誉的屯留区,地平水浅、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今年以来,屯留区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探索传统农业型县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图为:建设的大棚
抓什么?
立足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从地里挖“金子”,向产业要效益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这“后半篇”文章如何做?屯留区以打好“四张牌”破题。
打好产业牌,做大“菜经济”——
让沼肥蔬菜更绿。制定《千座日光大棚补贴标准》《关于建设千座智能日光大棚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的实施方案》,规划建设智能化日光温室大棚1000座。区财政在有限的资金中拿出1亿元,给予大棚每亩5万元补贴,补贴资金的20%作为村集体股金,年底按照收益分红。“从‘缺资金’到‘钱生钱’,村集体增收有了门道。”许多村的“当家人”高兴地说。
让辣椒产业更红。出台《辣椒产业扶持办法》,政府扶持、保价收购、保险兜底、校地共建,做大做强辣椒产业。同时,采取“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盘活机动地2500亩种植辣椒,预计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00万元。
让苗木产业更旺。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盘活农村机动地资源,发展苗木、花卉等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盛夏时节,走进麟绛街道东河北村花卉育苗基地,绿意盎然,花香四溢。“我们村种植了100多亩辣椒,还建成了80余亩花卉育苗基地。仅花卉育苗基地一项,村集体每年可增加收入10万元。”东河北村党支部书记宋晓芳说。
打好劳务牌,下活“增收棋”——
一些村集体盘活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成立劳务服务公司,依托辣椒、蔬菜、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用工需求,以及周边工矿企业、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用工需要,提供清洁、安保、采摘等劳务用工服务。劳动服务公司为务工人员缴纳意外伤害险,既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又维护了村民合法权益。
余吾镇前后庄村紧邻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借此优势,前后庄村组建劳务服务公司,统一向企业输送劳力,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0余万元。
打好服务牌,念好“致富经”——
借力全区组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联盟,屯留区创新农业服务体系,引导村集体组织采取直接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或协助托管主体签订服务合同两种方式,增加农村集体收入。
打好项目牌,唱响“振兴曲”——
屯留区统筹整合农业、水利、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林业、畜牧、农机等部门项目,交由有条件有资质的村集体组织按照程序承接实施,确保村集体收入的稳定性、可持续性。
“输血”变“造血”,越来越多的资源要素被激活,逐渐成为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的“血脉”。
图为:展示采摘好的辣椒
怎么抓?
市场运作建矩阵,探索区级平台推动、企业带动、村级公司拉动的运营模式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人、缺钱、缺平台,整体实力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怎么办?
屯留区积极探索区级平台推动、企业带动、村级公司拉动的运营模式,通过市场化手段撬动政策、资金、人才、项目等资源向农村倾斜。
区级建平台,成立“一中心、一公司”。“一中心”即区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心,承担指导服务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职能,对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行业监管;“一公司”即区集体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发挥资源承载、资金对接、产业投资、市场开发、人才孵化等多种功能。
作为区级平台公司,区集体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为村级组建的公司运行提供政策、资金、项目、资源支持,指导扶持服务村级公司经营,监督村级公司运行和收益分红。
壮大集体经济,仅靠乡村的力量远远不够。屯留区引导鼓励工业园区、重点企业与村集体“携手并肩”,以强带弱、以企带村,联合发展、抱团发展。54个规模以上企业出思路、定规划、给资金,帮助85个村持续发展集体经济;16个强村与16个弱村结对,解决“弱村”基础条件差、发展思路少、产业实施难等难题。
每个村以土地、资产、资金等入股形式,成立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把分散的资金整合起来、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优质的项目实施起来、无序的管理规范起来,通过探索特色高效农业、物业管理、项目入股、工程施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多元生产经营,确保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实现收益最大化。
目前,209个村成立247个村级集体资产经营公司,包括劳务服务、农业开发、旅游开发、畜禽养殖等,在奔向富裕之路上底气满满。
图为:采摘辣椒
咋抓好?
完善机制激活力,为农民增收蹚路子,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探路径
厚植集体经济根基,政府“有为之手”打出财政支持、长效机制“组合拳”。
区财政预算1000万元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重点扶持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力强的项目,激发村党组织发展产业、兴办实体的主动性。
对担当作为者,既压担子,又升位子。屯留区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纳入对村级党组织和村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按年增收入的10%-30%予以奖励。年收益增量10万元以上的村干部,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和“两优一先”对象,纳入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推荐人选。
做大集体经济“蛋糕”,更要分好“蛋糕”。屯留区制定“4321”分配机制,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40%向村民分红,30%投资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20%作为集体经济发展基金,10%作为村级福利基金,让村民最大程度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让政策活水精准滴灌到根子上。
夯实集体“家底子”,鼓起农民“钱袋子”。
“每天能整理苗木1500株、打底花2500株,在家门口挣钱,月收入五六千元,真不赖!”市泽庄村村民王东玲心灵手巧,经过培训、实训、实操,已是丰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名熟练的产业工人。
“眼下,在公司务工的村民有10多人。”崔晓峰介绍说,“大河淌,才能小河满。大棚陆续获利,村集体有钱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金、村民福利待遇等都有了着落。”
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服务功能。麟绛大地上,越来越多的村集体“有钱办事”,村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常珍珍)
原标题:产业增效益 发展添底气——从屯留区发展看村级集体经济如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