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县关家垴村:“党建+”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 2022-06-30   |  来源: 长治日报
 
分享到:

青砖黛瓦、绿树成荫、花香扑鼻、鸟鸣啾啾……夏至时节,走进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村,风格别致的农家小院、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机盎然的花草树木以及各类景观小品相映成趣,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雅、自然、和谐。难以想象,几年前的关家垴村还是个靠天吃饭的贫困村,村民住着土坯房,走着泥水路。

图为:武乡县关家垴村

近来每天上午8时,关家垴村村民关贵如都会准时来到艾草种植基地参加劳动,“家里的1亩多地已流转给合作社,除了土地流转收入,每年还有在合作社的务工收入。”关贵如乐呵呵地说,“日子真是比以前好多了。”

关贵如所说的合作社,全称为群英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是关家垴村立足红色资源,由村党支部领办创办的合作社。合作社将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合作社的抱团发展、群众的能动作用等要素有机融合,实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

“我们聘请专业团队为村庄量身打造了村庄规划,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和乡土文化,充分利用传统村落民居和太行山自然风光,加快建设集休闲度假、观光采摘、餐饮民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微度假区’。”关家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关肖卫介绍,2019年以来,关家垴村采取“红色文旅+村集体”模式,全力打造红色培训、研学文旅产业基地。将村内外出打工村民的闲置房屋变成红色旅馆,由村集体统一管理,每天接待游客300余人次,带动劳动力人均年增收8000元。

红色旅游只是关家垴村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关家垴村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围绕抓体系强保障、抓队伍强引领、抓样板强示范、抓制度强动力,有效发挥“党建+”磁吸效应,勾画出一幅红色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的新画卷。

党建+现代农业,构建农村产业新格局。关家垴村党支部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方式,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充分利用村内闲置土地、集体机动土地等资源,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艾草500亩,投资新建2000平方米的艾草足浴包加工基地,让“沉睡资源”变成“活资产”。组建“致富能人+驻村工作队”相结合的销售团队,主动出击跑市场,全力打通艾草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发展链条,形成了“党支部带动、上联公司、下联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艾草深加工项目销售额达15万元,带动30余名村民稳定务工增收,人均年增收1万元。

关家垴村还进一步健全党建引领机制,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优势,以村党支部、党小组为纲目,全面推行“党建+文创”治理模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选树评选“星级文明户”“孝老爱亲户”,累计为村内60岁以上老人、重病大病户、优秀学生发放各类补助12万元;积极构建“党建+网格”治理模式,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构建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和网格化管理机制,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探索“党建+数字”治理模式,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突出特色、整体推进,全力构建关家垴村农业农村大数据一张图,以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党群服务智慧化水平。(赵海鹏)

原标题:武乡关家垴村:“党建+”勾勒乡村治理新画卷


[编辑:张乐]

  相关链接
· 武乡县安排部署县城“大清洗”专项行动
· 武乡县推进泉之头移民新村建设项目
· 武乡县围绕“三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
· 武乡县桥南村:“逢四说事”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 武乡县将乡村治理实训课堂“搬到”基层一线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武乡县
武乡县关家垴村:“党建+”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青砖黛瓦、绿树成荫、花香扑鼻、鸟鸣啾啾……夏至时节,走进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村,风格别致的农家小院、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机盎然的花草树木以及各类景观小品相映成趣,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雅、自然、和谐。难以想象,几年前的关家垴村还是个靠天吃饭的贫困村,村民住着土坯房,走着泥水路。

图为:武乡县关家垴村

近来每天上午8时,关家垴村村民关贵如都会准时来到艾草种植基地参加劳动,“家里的1亩多地已流转给合作社,除了土地流转收入,每年还有在合作社的务工收入。”关贵如乐呵呵地说,“日子真是比以前好多了。”

关贵如所说的合作社,全称为群英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是关家垴村立足红色资源,由村党支部领办创办的合作社。合作社将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合作社的抱团发展、群众的能动作用等要素有机融合,实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

“我们聘请专业团队为村庄量身打造了村庄规划,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和乡土文化,充分利用传统村落民居和太行山自然风光,加快建设集休闲度假、观光采摘、餐饮民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微度假区’。”关家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关肖卫介绍,2019年以来,关家垴村采取“红色文旅+村集体”模式,全力打造红色培训、研学文旅产业基地。将村内外出打工村民的闲置房屋变成红色旅馆,由村集体统一管理,每天接待游客300余人次,带动劳动力人均年增收8000元。

红色旅游只是关家垴村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关家垴村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围绕抓体系强保障、抓队伍强引领、抓样板强示范、抓制度强动力,有效发挥“党建+”磁吸效应,勾画出一幅红色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的新画卷。

党建+现代农业,构建农村产业新格局。关家垴村党支部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方式,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充分利用村内闲置土地、集体机动土地等资源,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艾草500亩,投资新建2000平方米的艾草足浴包加工基地,让“沉睡资源”变成“活资产”。组建“致富能人+驻村工作队”相结合的销售团队,主动出击跑市场,全力打通艾草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发展链条,形成了“党支部带动、上联公司、下联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艾草深加工项目销售额达15万元,带动30余名村民稳定务工增收,人均年增收1万元。

关家垴村还进一步健全党建引领机制,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优势,以村党支部、党小组为纲目,全面推行“党建+文创”治理模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选树评选“星级文明户”“孝老爱亲户”,累计为村内60岁以上老人、重病大病户、优秀学生发放各类补助12万元;积极构建“党建+网格”治理模式,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构建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和网格化管理机制,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探索“党建+数字”治理模式,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突出特色、整体推进,全力构建关家垴村农业农村大数据一张图,以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党群服务智慧化水平。(赵海鹏)

原标题:武乡关家垴村:“党建+”勾勒乡村治理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