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铜器业的佼佼者:陈钱垒
发布时间: 2022-03-25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长治市潞城区素有“铜匠故乡”之称,其铜器业发展具有悠久历史。明清以来,尤为精湛。收藏界近年来发现的崇祯年间“大明宝钞”铜版,以及多种清代母钱、样钱等,均出自潞城;就连北京故宫的三百多口鎏金大铜缸,还有慈禧太后五十大寿时为储秀宫制作的龙凤鼎炉,也是出自潞城铜匠之手。在潞城铜器辉煌的历史背后,有一大批被历史记忆的历代铜匠艺人与铜材工艺师,其中,潞城黄池村的陈钱垒先生,就是潞城铜器业中的佼佼者。阳春三月的一个晴好日子,记者联系到了陈钱垒先生的儿子陈晚良,与陈晚良先生一道再度走进了潞城铜器艺人远去的历史记忆中。

倾情铜器工艺

陈钱垒,1923年2月2日出生于潞城东乡的黄池村。黄池村自古出铜匠,有多户人家为世代铜器艺人。家族技艺的传承,影响着一代代的黄池人,他们或在城乡开铜器铺,或走街串巷打制日用铜器。从小为人随和的陈钱垒,读书上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却特别喜欢铜器业,喜欢钻研打制铜器,小小年纪就成为当地有名的铜匠艺人。1937年3月,年仅14岁的陈钱垒,在家人的努力下远到北京雍和宫北新桥铜铺学徒。1940年,陈钱垒回到家乡。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侵占潞城,使潞城乡间的铜器作坊多数倒闭,铜器艺人也另谋职业。解放战争时期,以潞城铜匠为主组建的“长治市军记工厂”成立。硝烟弥漫的战争中,陈钱垒与工友们在军记工厂为人民军队生产制作了大量行军锅、军号、马鞍等军用品。

潞城解放后,在民主政府的扶植与工商业政策的召唤下,生产铜器的艺人重操旧业,很快就恢复了潞城铜器行业的生产。黄池村老铜匠陈钱垒先生,联合郭东科等人,以“自愿结合、自筹资金、自凑工具”的方法,在黄池村开办了生产铜器的作坊,主要加工人们日常生活所用的铜盆、铜勺、铜锁、铜壶等。这是潞城最早恢复的民间铜器业作坊。

潞城民间铜器作坊的逐渐恢复与生产,使潞城铜器业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陈钱垒等一个个铜匠艺人,也格外地精神抖擞。正如我省作家杨晋林沿潞水走潞城之后,在《潞城铜匠》一文中所言:陈钱垒的铜匠手艺一点都不逊色于前人。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引燃冶炼铜料的竖炉里的炭块,当炭块的青烟散尽,火焰由红转白时,用铁钳子夹着事先选好的铜料放在炭火上烧炼,铜料烧红后在铁砧上用特制的榔头捶打,反反复复烧炼和捶打的过程中,器物慢慢成形,再经细细地打磨,细细地焊接,细细地凿孔,细细地錾刻和细细地退火工序,一把铜勺,一只带有足底的铜盆,或是浮雕了寿字图案的大底铜壶才算大功告成。为人随和的陈钱垒,这时候会伸直腰杆,捶捶僵硬的后背,举目望一望作坊外西斜的太阳,方知大半天的时间不知不觉流走了,就像温文尔雅的潞水一样,就像这个季节漫天流动的浮云一样。这是一位外地作家在2014 年走进潞城,走进潞城铜器历史,触摸潞城铜器,对潞城铜材工艺师陈钱垒先生的特殊追忆。

发展潞城铜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潞城当地铜匠组织起铜器生产合作社,生产铜板。1954年,为了发展铜器业,潞城县抽调了一批乡间作坊的铜匠,在原微子镇皮麻社的基础上,和铜板厂合并组建了潞城县五金工艺厂,也称“五金工艺社”,主要制作各种日用生活品和工艺品。在平顺县北社农机厂担任技术厂长多年的陈钱垒,于1958年回到家乡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他为家乡的农机具生产、铁艺锻造技艺等,培养了诸多优秀人才。同年,陈钱垒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潞城县五金工艺厂划归长治市。1961年,又恢复为潞城县管理。随后,潞城当地铜匠组织起生产合作社,生产铜板。1973年,潞城县五金工艺厂特聘请陈钱垒先生以及郭东科、李保义、王玉水、刘玉则、申福元等9人为技术人员。重操旧业的陈钱垒,与当年曾在北京“走红”的铜匠艺人们,很快就生产出圆球壶等多种工艺铜壶200把,还有一些铜工艺品,这些产品由北京进出口公司销往美、日、意、英、法、德等多个国家,为国家换回了大量外汇。

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潞城县五金工艺厂进行工艺改革,由手工制作改为手工与机械制作相结合,扩大了生产规模,铜器品种发展到三十余种,新产品有大底壶、花梁壶、悬钩壶、龙壶等,产品大量出口。1976 年,潞城县五金工艺厂从微子镇迁至县城东关。1977年,县五金工艺厂开始生产铜火锅后,先后增加了铜板生产线、铜带生产线,使主要工艺实现了机械化,铜器生产品种走向了系列化,由壶类增加到酒具、茶具、火锅等八十多个品种,所出口铜工艺品被外贸部门评为免检品。之后,在陈钱垒等技术人员的精心研究下,经过技术改进,县五金工艺厂又新上了铜墙铁壁火锅生产流水线,填补了山西省的生产空白。

潞城县五金工艺厂生产出口的铜制工艺品,之所以能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其主要特色是:选料精、工艺细。辅料锡的选料十分考究,要求锡的含铅量极低。再说,完成一件铜制工艺品要经过下料火、造型、对焊、酸洗、挂锡、錾花等二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工艺标准。其次是铜器造型古朴,色调富丽,雕花精湛,美观实用。在《山西省二轻志》里,对潞城铜器业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此地生产的铜器,以紫铜精制为主,具有塑性好、不锈蚀、耐用性好的特点。”也正如《潞城市志》载,潞城铜匠制作的铜制工艺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工艺品上的图案基本上是流传于民间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如铜制八仙壶、龙凤壶就是根据民间传说,利用镶嵌和錾花工艺,把图案展现在壶体上的。这些荣誉的背后,不知凝聚着陈钱垒先生等铜器艺人的多少心血,他们的工作业绩与从事工艺事业的先进事迹,曾被省市报刊以及《工人日报》报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潞城县五金工艺厂生产的金狮牌铜火锅开始打入北京市场。随着潞城铜器业的发展,高峰时铜器生产厂家达六十余家,带动了潞城东部乡村两万多人的就业,其中90%为个体私营性质,仅黄池一个乡就有四十多家。而黄池乡的威远实业有限公司铜器厂规模最大,该厂生产的春燕牌铜火锅,在全国各地有三百多个销售点。

成就幸福人生

1982年,陈钱垒先生在潞城县五金工艺厂光荣退休。1985年,潞城铜工艺系列新产品被评为省优产品。陈钱垒先生退休后,仍锐气不减,悉心铜器技艺,关心国家经济建设,在潞城县知青办的倡导下,参加了县铜材工艺厂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铜工艺优秀人才,为全县的知青安置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90年3月,陈钱垒先生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颁发的“从事工艺美术行业工作三十年,为我国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荣誉证书。

1997年7月2日,潞城铜器工艺的佼佼者、上党铜材工艺师陈钱垒先生因病离开了钟爱一生的铜器业,终年74 岁。作家杨晋林在《潞城铜匠》中对陈钱垒先生一生是这样感叹的:其实呢,人的一辈子也长不到哪儿去,昨天还在穿开裆裤的陈钱垒用一截弯个小钩的铁丝推动一只铜桶箍当铁环玩,从这家铜铺窜出来又溜进那家铜铺,掀翻这家的铜瓢垛,踢翻那家的铜壶山,弄得鸡飞狗跳猫上墙的,一眨眼的工夫已是所剩不多的老铜匠了,等到陈钱垒再也掂不动铁榔头,只能坐在门口的马扎上细数时日时,最后一座炼铜的竖炉也倒掉了。作家以丰富的文学语言,在想象的境界里追忆铜材工艺师陈钱垒先生的风雨人生,我想,这更会使那些收藏潞城铜器的收藏家、以及还在珍藏使用潞城铜器的人们,对那镌刻着潞水记忆、且已渐失的潞城铜器去格外地珍惜。

如今,生产潞城铜器的作坊和厂家已不复存在,陈钱垒先生的一生制作了多少铜器,我们也不得而知,但老铜匠制作的各种造型古朴、美观适用,又具有民族特色的日用品和工艺品,却永远地留在潞城、上党乃至更多喜爱潞城铜器者的历史记忆之中。(郭存亭)

原标题:陈钱垒:潞城铜器业的佼佼者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平顺县武候梨:绿化太行山的排头兵
· 长治李桓英:我愿为麻风事业奋斗终身
· 陈丙杰:为中国80后诗歌发声
· 长子县闫改好:为千年锣响“一锤定音”
· 山西的抗倭英雄任环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人物
潞城铜器业的佼佼者:陈钱垒

长治市潞城区素有“铜匠故乡”之称,其铜器业发展具有悠久历史。明清以来,尤为精湛。收藏界近年来发现的崇祯年间“大明宝钞”铜版,以及多种清代母钱、样钱等,均出自潞城;就连北京故宫的三百多口鎏金大铜缸,还有慈禧太后五十大寿时为储秀宫制作的龙凤鼎炉,也是出自潞城铜匠之手。在潞城铜器辉煌的历史背后,有一大批被历史记忆的历代铜匠艺人与铜材工艺师,其中,潞城黄池村的陈钱垒先生,就是潞城铜器业中的佼佼者。阳春三月的一个晴好日子,记者联系到了陈钱垒先生的儿子陈晚良,与陈晚良先生一道再度走进了潞城铜器艺人远去的历史记忆中。

倾情铜器工艺

陈钱垒,1923年2月2日出生于潞城东乡的黄池村。黄池村自古出铜匠,有多户人家为世代铜器艺人。家族技艺的传承,影响着一代代的黄池人,他们或在城乡开铜器铺,或走街串巷打制日用铜器。从小为人随和的陈钱垒,读书上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却特别喜欢铜器业,喜欢钻研打制铜器,小小年纪就成为当地有名的铜匠艺人。1937年3月,年仅14岁的陈钱垒,在家人的努力下远到北京雍和宫北新桥铜铺学徒。1940年,陈钱垒回到家乡。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侵占潞城,使潞城乡间的铜器作坊多数倒闭,铜器艺人也另谋职业。解放战争时期,以潞城铜匠为主组建的“长治市军记工厂”成立。硝烟弥漫的战争中,陈钱垒与工友们在军记工厂为人民军队生产制作了大量行军锅、军号、马鞍等军用品。

潞城解放后,在民主政府的扶植与工商业政策的召唤下,生产铜器的艺人重操旧业,很快就恢复了潞城铜器行业的生产。黄池村老铜匠陈钱垒先生,联合郭东科等人,以“自愿结合、自筹资金、自凑工具”的方法,在黄池村开办了生产铜器的作坊,主要加工人们日常生活所用的铜盆、铜勺、铜锁、铜壶等。这是潞城最早恢复的民间铜器业作坊。

潞城民间铜器作坊的逐渐恢复与生产,使潞城铜器业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陈钱垒等一个个铜匠艺人,也格外地精神抖擞。正如我省作家杨晋林沿潞水走潞城之后,在《潞城铜匠》一文中所言:陈钱垒的铜匠手艺一点都不逊色于前人。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引燃冶炼铜料的竖炉里的炭块,当炭块的青烟散尽,火焰由红转白时,用铁钳子夹着事先选好的铜料放在炭火上烧炼,铜料烧红后在铁砧上用特制的榔头捶打,反反复复烧炼和捶打的过程中,器物慢慢成形,再经细细地打磨,细细地焊接,细细地凿孔,细细地錾刻和细细地退火工序,一把铜勺,一只带有足底的铜盆,或是浮雕了寿字图案的大底铜壶才算大功告成。为人随和的陈钱垒,这时候会伸直腰杆,捶捶僵硬的后背,举目望一望作坊外西斜的太阳,方知大半天的时间不知不觉流走了,就像温文尔雅的潞水一样,就像这个季节漫天流动的浮云一样。这是一位外地作家在2014 年走进潞城,走进潞城铜器历史,触摸潞城铜器,对潞城铜材工艺师陈钱垒先生的特殊追忆。

发展潞城铜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潞城当地铜匠组织起铜器生产合作社,生产铜板。1954年,为了发展铜器业,潞城县抽调了一批乡间作坊的铜匠,在原微子镇皮麻社的基础上,和铜板厂合并组建了潞城县五金工艺厂,也称“五金工艺社”,主要制作各种日用生活品和工艺品。在平顺县北社农机厂担任技术厂长多年的陈钱垒,于1958年回到家乡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他为家乡的农机具生产、铁艺锻造技艺等,培养了诸多优秀人才。同年,陈钱垒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潞城县五金工艺厂划归长治市。1961年,又恢复为潞城县管理。随后,潞城当地铜匠组织起生产合作社,生产铜板。1973年,潞城县五金工艺厂特聘请陈钱垒先生以及郭东科、李保义、王玉水、刘玉则、申福元等9人为技术人员。重操旧业的陈钱垒,与当年曾在北京“走红”的铜匠艺人们,很快就生产出圆球壶等多种工艺铜壶200把,还有一些铜工艺品,这些产品由北京进出口公司销往美、日、意、英、法、德等多个国家,为国家换回了大量外汇。

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潞城县五金工艺厂进行工艺改革,由手工制作改为手工与机械制作相结合,扩大了生产规模,铜器品种发展到三十余种,新产品有大底壶、花梁壶、悬钩壶、龙壶等,产品大量出口。1976 年,潞城县五金工艺厂从微子镇迁至县城东关。1977年,县五金工艺厂开始生产铜火锅后,先后增加了铜板生产线、铜带生产线,使主要工艺实现了机械化,铜器生产品种走向了系列化,由壶类增加到酒具、茶具、火锅等八十多个品种,所出口铜工艺品被外贸部门评为免检品。之后,在陈钱垒等技术人员的精心研究下,经过技术改进,县五金工艺厂又新上了铜墙铁壁火锅生产流水线,填补了山西省的生产空白。

潞城县五金工艺厂生产出口的铜制工艺品,之所以能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其主要特色是:选料精、工艺细。辅料锡的选料十分考究,要求锡的含铅量极低。再说,完成一件铜制工艺品要经过下料火、造型、对焊、酸洗、挂锡、錾花等二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工艺标准。其次是铜器造型古朴,色调富丽,雕花精湛,美观实用。在《山西省二轻志》里,对潞城铜器业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此地生产的铜器,以紫铜精制为主,具有塑性好、不锈蚀、耐用性好的特点。”也正如《潞城市志》载,潞城铜匠制作的铜制工艺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工艺品上的图案基本上是流传于民间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如铜制八仙壶、龙凤壶就是根据民间传说,利用镶嵌和錾花工艺,把图案展现在壶体上的。这些荣誉的背后,不知凝聚着陈钱垒先生等铜器艺人的多少心血,他们的工作业绩与从事工艺事业的先进事迹,曾被省市报刊以及《工人日报》报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潞城县五金工艺厂生产的金狮牌铜火锅开始打入北京市场。随着潞城铜器业的发展,高峰时铜器生产厂家达六十余家,带动了潞城东部乡村两万多人的就业,其中90%为个体私营性质,仅黄池一个乡就有四十多家。而黄池乡的威远实业有限公司铜器厂规模最大,该厂生产的春燕牌铜火锅,在全国各地有三百多个销售点。

成就幸福人生

1982年,陈钱垒先生在潞城县五金工艺厂光荣退休。1985年,潞城铜工艺系列新产品被评为省优产品。陈钱垒先生退休后,仍锐气不减,悉心铜器技艺,关心国家经济建设,在潞城县知青办的倡导下,参加了县铜材工艺厂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铜工艺优秀人才,为全县的知青安置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90年3月,陈钱垒先生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颁发的“从事工艺美术行业工作三十年,为我国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荣誉证书。

1997年7月2日,潞城铜器工艺的佼佼者、上党铜材工艺师陈钱垒先生因病离开了钟爱一生的铜器业,终年74 岁。作家杨晋林在《潞城铜匠》中对陈钱垒先生一生是这样感叹的:其实呢,人的一辈子也长不到哪儿去,昨天还在穿开裆裤的陈钱垒用一截弯个小钩的铁丝推动一只铜桶箍当铁环玩,从这家铜铺窜出来又溜进那家铜铺,掀翻这家的铜瓢垛,踢翻那家的铜壶山,弄得鸡飞狗跳猫上墙的,一眨眼的工夫已是所剩不多的老铜匠了,等到陈钱垒再也掂不动铁榔头,只能坐在门口的马扎上细数时日时,最后一座炼铜的竖炉也倒掉了。作家以丰富的文学语言,在想象的境界里追忆铜材工艺师陈钱垒先生的风雨人生,我想,这更会使那些收藏潞城铜器的收藏家、以及还在珍藏使用潞城铜器的人们,对那镌刻着潞水记忆、且已渐失的潞城铜器去格外地珍惜。

如今,生产潞城铜器的作坊和厂家已不复存在,陈钱垒先生的一生制作了多少铜器,我们也不得而知,但老铜匠制作的各种造型古朴、美观适用,又具有民族特色的日用品和工艺品,却永远地留在潞城、上党乃至更多喜爱潞城铜器者的历史记忆之中。(郭存亭)

原标题:陈钱垒:潞城铜器业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