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丙杰:为中国80后诗歌发声
发布时间: 2022-03-07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2021年11月,长治籍复旦大学青年学者、诗人陈丙杰的专著《内心的火焰——中国80后诗歌研究》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引发学界广泛关注。该书是第一部从整体上论述中国80 后诗歌发展的学术著作,也是第一部从总体上考察80后诗歌美学和精神特质的专著。全书从先锋与常态、学院与民间等概念入手,通过翔实的史料和细致的文本分析,以宏观的历史视野,展示了我国80后诗歌的发展历程、美学特色和精神内涵。作者陈丙杰为复旦大学博士,师从我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学者陈思和,目前主要从事现当代诗歌史研究和现代特藏文献资料研究。日前,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写书:摸着石头过河

《内心的火焰——中国80后诗歌研究》(以下简称本书)是在陈丙杰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2016 年,时值博士论文选题的关口,当时的陈丙杰对导师陈思和教授的一句话记忆尤深——“每一代人感受时代都有自己的方式,也形成相应的独特表达。”此外,导师还鼓励年轻人要“做同代人的批评家”。陈丙杰作为80后的一员,很早便开始诗歌创作,并在诗坛崭露头角。因此,他便从诗歌研究的角度,尝试为80后一代发声。

目标已定,但路途却并不平坦易行。由于80后诗歌的研究资料数量少、时间早、对象散,因此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海量的诗人和诗歌文本中进行选择、归纳和研究。最终,作者选取了12位有代表性的80后诗人,在书中做了抽样和全景式的分析论述。值得注意的是,这部专著并不局限于诗歌本身,而是立足于80后的诗歌创作,结合这代人的成长背景、时代氛围、诗坛风气等外部因素,从总体上考察了80后一代人的精神特质。窥一斑而知全豹,以诗歌研究而展现出80后一代人独特的时代风貌和精神气质。

可喜的是,在本书书稿创作完成后,作者收到了许多来自学界前辈、知名诗人的肯定与称赞。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指出,本书“填补了一个学术上的空白,既是一种理论的原创,也是一种文学史意义上的总结。这对于正具活力的诗人们的创作实践,也是有力的推动”;北京大学教授吴晓东赞誉这本书“在从美学的角度精研诗歌技艺的同时,也深潜到诗人们的内心世界,堪称一代人的精神立传”;80后知名作家、诗人春树看到本书后,感慨地说,“我最喜欢你这本书的一点就是,对激情和我们努力的认可,对整个80后诗歌写作是正面评价。”此外,美国密西西比大学教授杨小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家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等学者也都给予充分肯定,赞赏了这本专著的开拓性贡献和重要价值。

80后诗歌:超越平庸、反抗平庸

身为80后学者和诗人,陈丙杰对80 后一代人有着深刻的感受。他认为,中国80后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型,也经历了教育改革、国企改革等重要历史阶段。“这些改革都发生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婚姻观塑性的关键时刻,并在精神深处造成了不易觉察的历史烙印。我希望通过他们创作的诗歌,通过阐释他们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为一代人发声,并引起学界和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再关注。”

在他看来,80后在20岁出头初登诗坛的时候,就感受到了时代剧烈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心灵冲击,比如,当物质充裕在新世纪初突然涌来的时候,他们需要将从小接受的革命理想主义教育和强势崛起的市场经济消费观念强行融合,他们需要将内心保存的乡土记忆和进入城市求学、打工后面临的现代化体验强行融合,他们需要面对教育改革、市场改革带来的第一次自主择业、第一次房价暴涨。“可以说,这代人从出生开始,就一直伴随着改革带来的‘第一次’,并一直如履薄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呐喊过、质疑过、苦闷过,但他们并没有选择放弃,也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在承认失败感的同时,努力去超越这种失败感,并将理想主义的火种保存在内心深处。”

他指出,面对苦闷和焦虑,80后并未选择“躺平”,而是展现了超越平庸、反抗平庸的可贵精神。“这代人的诗学努力,这代人的锋芒和情怀,都将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

“80后这代人诗歌创作的总体特色,也正是从他们的精神特质中生发而来的。”陈丙杰告诉记者,尽管80后一代在登上诗坛之前,接受过诸如乡土写作、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以及口语、修辞、抒情、叙事等多元混杂的诗坛写作生态,但他们用内心的精神重力,将这些对立的诗学元素强行融合进他们的生命中,最终创造出具有融合之美的诗歌风格。

家乡:用诗歌留住

陈丙杰的家乡在沁县,家乡是他踏上文学探索征途的启蒙之地。在他小学毕业时的暑假里,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徐志摩和郭沫若的传记。早晨放牛时,他便抱着这两本书读。郭沫若诗歌的激情、徐志摩诗歌的绮丽,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也陡然开启了他广阔的诗歌世界。

“日子越过越单薄,钥匙发亮/ 伤感,风吹西房/ 那把生锈的锄,嗡嗡作响……”(摘自诗歌《村庄》)2016年,陈丙杰凭借诗歌《村庄》荣获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的特等奖,而这首获奖诗歌,写的正是他的家乡。家乡是他诗歌创作的重要源泉,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用诗歌把记忆中的家乡记录下来,把故乡留住。

关于家乡,还曾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在考博士时,陈丙杰曾担心导师陈思和教授听不懂他山西方言浓重的普通话,没想到导师却完全听懂了——原来陈思和教授的导师贾植芳先生就是山西人,而且贾先生的方言比之更浓。这也让远在黄浦江畔求学工作的陈丙杰,对家乡山西有了更多一层的理解和情愫。

谈及未来,陈丙杰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会把重点放在民国文献研究中。民国时期的图书、报刊,民国时期的广告、图书装帧,民国人物的行藏出处,都对他有着极大的学术吸引力。同时,手稿研究、策展理论和实践探索,也都是他接下来要重点去做的工作。

原标题:为中国80后诗歌发声——专访长治籍复旦大学青年学者、诗人陈丙杰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长子县闫改好:为千年锣响“一锤定音”
· 山西的抗倭英雄任环
· 原开心:坚持用小楷手抄“四大名著”
· 黎城冯奉世:西汉时期功著西陲的将领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人物
陈丙杰:为中国80后诗歌发声

2021年11月,长治籍复旦大学青年学者、诗人陈丙杰的专著《内心的火焰——中国80后诗歌研究》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引发学界广泛关注。该书是第一部从整体上论述中国80 后诗歌发展的学术著作,也是第一部从总体上考察80后诗歌美学和精神特质的专著。全书从先锋与常态、学院与民间等概念入手,通过翔实的史料和细致的文本分析,以宏观的历史视野,展示了我国80后诗歌的发展历程、美学特色和精神内涵。作者陈丙杰为复旦大学博士,师从我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学者陈思和,目前主要从事现当代诗歌史研究和现代特藏文献资料研究。日前,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写书:摸着石头过河

《内心的火焰——中国80后诗歌研究》(以下简称本书)是在陈丙杰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2016 年,时值博士论文选题的关口,当时的陈丙杰对导师陈思和教授的一句话记忆尤深——“每一代人感受时代都有自己的方式,也形成相应的独特表达。”此外,导师还鼓励年轻人要“做同代人的批评家”。陈丙杰作为80后的一员,很早便开始诗歌创作,并在诗坛崭露头角。因此,他便从诗歌研究的角度,尝试为80后一代发声。

目标已定,但路途却并不平坦易行。由于80后诗歌的研究资料数量少、时间早、对象散,因此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海量的诗人和诗歌文本中进行选择、归纳和研究。最终,作者选取了12位有代表性的80后诗人,在书中做了抽样和全景式的分析论述。值得注意的是,这部专著并不局限于诗歌本身,而是立足于80后的诗歌创作,结合这代人的成长背景、时代氛围、诗坛风气等外部因素,从总体上考察了80后一代人的精神特质。窥一斑而知全豹,以诗歌研究而展现出80后一代人独特的时代风貌和精神气质。

可喜的是,在本书书稿创作完成后,作者收到了许多来自学界前辈、知名诗人的肯定与称赞。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指出,本书“填补了一个学术上的空白,既是一种理论的原创,也是一种文学史意义上的总结。这对于正具活力的诗人们的创作实践,也是有力的推动”;北京大学教授吴晓东赞誉这本书“在从美学的角度精研诗歌技艺的同时,也深潜到诗人们的内心世界,堪称一代人的精神立传”;80后知名作家、诗人春树看到本书后,感慨地说,“我最喜欢你这本书的一点就是,对激情和我们努力的认可,对整个80后诗歌写作是正面评价。”此外,美国密西西比大学教授杨小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家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等学者也都给予充分肯定,赞赏了这本专著的开拓性贡献和重要价值。

80后诗歌:超越平庸、反抗平庸

身为80后学者和诗人,陈丙杰对80 后一代人有着深刻的感受。他认为,中国80后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型,也经历了教育改革、国企改革等重要历史阶段。“这些改革都发生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婚姻观塑性的关键时刻,并在精神深处造成了不易觉察的历史烙印。我希望通过他们创作的诗歌,通过阐释他们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为一代人发声,并引起学界和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再关注。”

在他看来,80后在20岁出头初登诗坛的时候,就感受到了时代剧烈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心灵冲击,比如,当物质充裕在新世纪初突然涌来的时候,他们需要将从小接受的革命理想主义教育和强势崛起的市场经济消费观念强行融合,他们需要将内心保存的乡土记忆和进入城市求学、打工后面临的现代化体验强行融合,他们需要面对教育改革、市场改革带来的第一次自主择业、第一次房价暴涨。“可以说,这代人从出生开始,就一直伴随着改革带来的‘第一次’,并一直如履薄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呐喊过、质疑过、苦闷过,但他们并没有选择放弃,也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在承认失败感的同时,努力去超越这种失败感,并将理想主义的火种保存在内心深处。”

他指出,面对苦闷和焦虑,80后并未选择“躺平”,而是展现了超越平庸、反抗平庸的可贵精神。“这代人的诗学努力,这代人的锋芒和情怀,都将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

“80后这代人诗歌创作的总体特色,也正是从他们的精神特质中生发而来的。”陈丙杰告诉记者,尽管80后一代在登上诗坛之前,接受过诸如乡土写作、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以及口语、修辞、抒情、叙事等多元混杂的诗坛写作生态,但他们用内心的精神重力,将这些对立的诗学元素强行融合进他们的生命中,最终创造出具有融合之美的诗歌风格。

家乡:用诗歌留住

陈丙杰的家乡在沁县,家乡是他踏上文学探索征途的启蒙之地。在他小学毕业时的暑假里,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徐志摩和郭沫若的传记。早晨放牛时,他便抱着这两本书读。郭沫若诗歌的激情、徐志摩诗歌的绮丽,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也陡然开启了他广阔的诗歌世界。

“日子越过越单薄,钥匙发亮/ 伤感,风吹西房/ 那把生锈的锄,嗡嗡作响……”(摘自诗歌《村庄》)2016年,陈丙杰凭借诗歌《村庄》荣获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的特等奖,而这首获奖诗歌,写的正是他的家乡。家乡是他诗歌创作的重要源泉,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用诗歌把记忆中的家乡记录下来,把故乡留住。

关于家乡,还曾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在考博士时,陈丙杰曾担心导师陈思和教授听不懂他山西方言浓重的普通话,没想到导师却完全听懂了——原来陈思和教授的导师贾植芳先生就是山西人,而且贾先生的方言比之更浓。这也让远在黄浦江畔求学工作的陈丙杰,对家乡山西有了更多一层的理解和情愫。

谈及未来,陈丙杰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会把重点放在民国文献研究中。民国时期的图书、报刊,民国时期的广告、图书装帧,民国人物的行藏出处,都对他有着极大的学术吸引力。同时,手稿研究、策展理论和实践探索,也都是他接下来要重点去做的工作。

原标题:为中国80后诗歌发声——专访长治籍复旦大学青年学者、诗人陈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