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农业农村系统“数”说壮丽三农新画卷
发布时间: 2021-10-29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分享到: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记者任雅静)10月29日,记者从长治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获悉,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实现了大发展、大变迁,呈现出农业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面貌改善的良好局面,为长治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

全市农民收入实现翻番。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坚持把农民技能培训作为乡村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5.9万余人,颁发技能证书1.2万人。2020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27元,比2012年增长101.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从2.78缩小到2.21,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234.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0万亩左右,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4.2亿斤。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2020年,全市蔬菜产量79.3万吨,出栏生猪65.41万头、肉禽2506.5万只,禽蛋产量11.7万吨,有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需求。

物质技术装备明显改善。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年以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75.89万亩。提升农机化水平,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29.5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6.5%。推广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总结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模式60项,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和示范推广机制更加完善。

农业品牌建设不断加强。获批创建“上党中药材”“沁州黄小米”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先后创建1个国家级、7个省级、56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市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较“十二五”末增长4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沁州黄小米”入选全国农产品百强区域公用品牌。省政府批准在长治市建设山西(长治)中药材商贸平台。

新型经营主体多元发展。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64家,引领带动七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569家、家庭农场1894家,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试点托管面积达到119万亩,示范带动小农户10万户以上。

农村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59万多农户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确认承包地面积439.46万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认成员236.58万人,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3478个。扎实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组建1个市级、8个县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实现了农业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改革目标。

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先后创建117个省级、170个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2019年以来,新改造农村厕所14.25万座,2020年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6%。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化肥、农药施用量实现“负增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8%,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9.5%,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乡村振兴战略良好开局。编制《长治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年)》,12个县区全部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规划建设了12条精品线路、100个精品景点。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制度、督查制度。2019、2020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市。

面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长治市农业农村系统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重点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十四五”时期,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实现“双翻番”,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高于全省农民平均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长治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三农力量。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部署安排“双减双抢”等工作
·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农村厕所革命推进会
· 屯留区农业农村局:抢收辣椒解民忧​
·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推进农业保险抗灾减损理赔工作
·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双减双抢”工作调度推进会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长治新闻
长治市农业农村系统“数”说壮丽三农新画卷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记者任雅静)10月29日,记者从长治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获悉,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实现了大发展、大变迁,呈现出农业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面貌改善的良好局面,为长治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

全市农民收入实现翻番。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坚持把农民技能培训作为乡村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5.9万余人,颁发技能证书1.2万人。2020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27元,比2012年增长101.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从2.78缩小到2.21,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234.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0万亩左右,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4.2亿斤。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2020年,全市蔬菜产量79.3万吨,出栏生猪65.41万头、肉禽2506.5万只,禽蛋产量11.7万吨,有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需求。

物质技术装备明显改善。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年以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75.89万亩。提升农机化水平,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29.5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6.5%。推广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总结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模式60项,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和示范推广机制更加完善。

农业品牌建设不断加强。获批创建“上党中药材”“沁州黄小米”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先后创建1个国家级、7个省级、56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市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较“十二五”末增长4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沁州黄小米”入选全国农产品百强区域公用品牌。省政府批准在长治市建设山西(长治)中药材商贸平台。

新型经营主体多元发展。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64家,引领带动七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569家、家庭农场1894家,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试点托管面积达到119万亩,示范带动小农户10万户以上。

农村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59万多农户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确认承包地面积439.46万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认成员236.58万人,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3478个。扎实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组建1个市级、8个县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实现了农业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改革目标。

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先后创建117个省级、170个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2019年以来,新改造农村厕所14.25万座,2020年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6%。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化肥、农药施用量实现“负增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8%,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9.5%,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乡村振兴战略良好开局。编制《长治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年)》,12个县区全部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规划建设了12条精品线路、100个精品景点。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制度、督查制度。2019、2020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市。

面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长治市农业农村系统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重点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十四五”时期,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实现“双翻番”,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高于全省农民平均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长治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三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