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生之大,事关家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五年来,长治市以人民为中心,瞄准人民所需,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抓起,从群众最盼望解决的事做起,把群众的需求切实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让百姓感到真真切切的“暖”。
“暖”是什么?暖就是有人把你的“小事”放在心上,把你的“福祉”作为担当。我们的孩子去哪儿上学?我们的父母去哪儿养老?我们去哪儿找工作?……这些,都有了让人温暖的答案。
以民评民说为标准、民心民力为依靠、民意民声为依据、民愿民盼为方向、民惠民富为目标,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接着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老百姓的“获得感”、民生的“升级版”,稳稳地托起了这座城市的幸福。
幸福日子比蜜甜
“这几天大黄梨还挂在树上,订单就已经应接不暇了,预计今年又能挣十多万元……”金秋时节,硕果累累,武乡县上司乡小店村大黄梨种植基地处处洋溢着梨果的清香,说起现在的收入,村民郭艳芳高兴得合不拢嘴。通过努力,如今他不仅学会了梨树管护、电商销售等技术,还积极向身边的村民分享自己的经验。
“真心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回村后,承包了200棵梨树,农业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我梨树种植管护、电商销售等,现在每棵树都能产梨350斤左右。这梨可甜了,咱的日子比梨还甜!”郭艳芳说,今年他还成立了“狗蛋种养公司”,希望借此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的返乡人才加入其中,共同致富。
其实,小到一个家庭的脱贫致富、走向小康,大到一片区域的欣欣向荣、持续发展,都建立在实干和奋斗的基础之上。郭艳芳的成功得益于上司乡对产业发展的重视,是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上司乡按照“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原则,不仅聚焦小米、葱丝辣椒、大黄梨等特色农业,着力打造以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产业链为基础的农产品优势区,还积极吸引更多返乡人员回村创业就业,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电商培训等活动,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力争让一大批创业人才在乡村舞台上各展其长,逐步让当地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小康路、幸福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好日子,是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期盼。幸福的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奋斗出来的日子比蜜还甜!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让百姓在康庄大道上越走越宽广。”乡人大主席李明表示。
“改”出美丽新生活
金色9月,走进潞城区潞华街道东贾村,绿树成荫、街巷整洁,一幢幢精致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值得注意的是每户的房角都有白色的管道和盖子。
“这是改厕以后留的抽污口和通风管。”村民李永慧热情地介绍,“原来村里家家户户都是旱厕,一到夏天蚊虫滋生、臭气熏天,城里亲戚朋友来做客,上厕所都是让人发愁的事。”
小厕所关系大民生。近年来,长治市把开展农村“厕所革命”作为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的重要举措来抓,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协调推进,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点面结合、有序推进,改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厕所改造以后,又干净又美观。咱这美丽乡村不仅有‘面子’,还有‘里子’,真是没有死角了。”说起改厕,李永慧直夸好。
“刚开始实施厕所改造时,很多村民颇有抵触情绪。大家习惯了旱厕,担心改厕后地里缺了肥料,还浪费水,积极性不高。”东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申翼飞回忆,“村里组织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率先改厕。同时走家入户,为乡亲们宣讲改厕的目的、作用及相关政策,分析旱厕的危害和缺陷,帮助农民算好健康账、经济账,大家改厕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厕所不仅要建好,还要管护好。为此,长治市探索建立了全市改厕数据管理平台,群众可以通过该平台在线联系维修等业务,进一步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治市农厕改革工作将继续坚持整村推进、坚持群众满意、坚持程序规范,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在技术培训上下功夫、在模式选择上下功夫、在改厕质量上下功夫,坚决把好过程监督关、建档立卡关、考核验收关,建立完善排查整改机制、资金落实机制、管护服务机制,真正让美丽乡村不留死角。
让花朵绚丽绽放
走进上党区欣欣幼儿园,多彩的教学楼如同一座快乐城堡,小朋友们在老师的看护下,有的玩攀岩,有的滑滑梯,有的玩过山洞……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园所。
上党区欣欣幼儿园是一所公办幼儿园。多年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为目标,精心设置课程,有绘本故事,有演讲,有活动,有户外运动等,让幼儿在听、说、动等练习中得到整体锻炼,实现全面发展。
为了落实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欣欣幼儿园在户外活动场地设置了木工房、攀岩墙、水上乐园等多个区域,通过举办足球比赛、亲子运动会等充分调动幼儿参加户外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孩子们团结协作的意识。在教室开辟了共享书柜、娃娃区、建构区等共享区域,将丰富多彩的活动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每个学期举办“红色经典诵读”,让孩子们身处其中,感受着文化熏陶,传承经典。利用记录幼儿成长档案、家长开放日活动及每月开设儿童品格家长课堂等形式为家长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
“现在的学前教育更加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在校门口等待放学的70后二胎妈妈成婧说,在她小时候,很多家长还没有“幼儿园”这个概念。那时,县城只有一所幼儿园,中午需要回家吃饭,操场上铺的是普通砖,拉线旗杆,铁质的转椅和滑梯,还有时常发出嘎吱嘎吱声的跷跷板,每天学些简单的数字和拼音字母,非常单调。“现在的幼儿园,不仅设备设施先进,教学内容也很丰富,非常贴近生活,注重培养小朋友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学费全免,只需要出午餐费就可以。幼儿园教育变化实在太大了,孩子们太幸福了。”她感叹道。
住有所居笑开颜
“住上公租房,今后再也不用到处租房搬家了。”家住圣鑫园小区的程海菊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程海菊是潞州区环卫处的环卫工人,买房对她来说本是件难事。在市区工作多年,她和丈夫一直租住在城中村的民房里,租房不仅让她和家人始终有种漂泊感,而且一年几千元的租赁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2020年开始,市住建局城市改造和房产综合事务中心进一步拓宽租赁补贴保障范围,为长治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住房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困难住房群体提供住房保障,并将符合条件的环卫、公交等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重点发展产业符合条件的青年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退伍军人、消防救援人员和成年后的孤儿等优先纳入保障范围。
有了这样的好政策,程海菊和其他符合条件的环卫工友们很快就通过申请住进了公租房。“申请没多久,我就拿到了新房钥匙。新房比以前我租的平房条件好太多了,租金还便宜,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程海菊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让老百姓住得更安心,是一座城市关注民生、为民服务的“指南针”。截至目前,长治市投资建成公租房14600套,盘活365套,分配14084套,租赁补贴累计发放11735户,基本满足了全市无房困难群众的住房需求。此外,作为全国推广“公租房App”的19个试点城市之一,长治市进一步提升城市公租房管理服务水平,今年率先在全省上线运行了“公租房App”,城镇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在手机登录就可轻松填报申请,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效提升了公租房管理及服务效能,促进长治市住房保障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让惠及民生的举措“落地开花”,圆了百姓安居梦。
老年生活真滋润
“来,爷爷奶奶动起来,咱们跟着节拍,一起拍拍手……”9月17日上午9时许,市二院医养结合护理院的20多位老人在护理人员的带领下做着活力操。
市二院医养结合护理院是长治市首家大型公立医院承办的养老服务项目,也是全省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于2017年建成投运,主要为老年人提供诊疗康复、长期照护、慢病管理、休闲娱乐等系列服务。
“年纪大了,就是图个省心、安心、舒心。”今年81岁的张奶奶是上党区人,患有心脏病、肝肾功能衰退等多种疾病,“2018年刚来护理院的时候,日常只能依靠轮椅。你看现在,我连拐杖都不用,这都是护理人员的功劳。”
“我们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调整她的作息、饮食等生活习惯,同时及时调整用药,结合按摩、锻炼等方式为老人做康复治疗。”一直负责张奶奶护理工作的李诗路此刻正忙着为老人筹备生日会,“今年因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老人的子女们不能为老人庆生,我们准备给她一个惊喜。”
中午,张奶奶看到护理人员精心准备的饭菜,还有子女们提前送来的生日蛋糕,高兴得合不拢嘴:“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从没想过老年生活能过得这样有滋有味。”
创造美满幸福的老年生活,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离不开社会高质量养老服务的供给。近年来,长治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秉承“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高品质运营”理念,全力推动提升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能力、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提升养老服务功能品质、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支持养老服务政策落实,初步构架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深度融合”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为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公交之“变”展新颜
作为城市流动的风景,公共交通的发展折射出城市整体面貌的发展变化。说起公共交通的发展变化,经常乘坐公交车出行的市民感受最深切。
“现在的新能源公交车不仅环保,而且宽敞舒适,车上有空调,冬暖夏凉。”市民田小飞说。
近年来,长治公交集团积极发展绿色公交系统,将公交车辆全部更新为低能耗低排放的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共846部,真正实现了轻装上阵、绿色发展。
公交车经历了一代代更新,公交线路也在一条条拓展。仅今年以来,长治市就新开通了24路、38路、环线100路、51路等多条公交线路。截至目前,营运线路达163条。
“51路公交是8月26日开通的,开通后我上下班就变得很方便。它从长安街南口始发,沿五一街、威远门南路、府后西街、府后东街、长兴南路、东大街、延安南路花园街,最终到达花园枢纽站,始发站距离我上班的长清家装市场不足200米。我家就在沿线公交站附近,不想骑电动车的时候,就乘坐公交车去上班。”市民刘晓婷对新开通的51路公交线赞不绝口。
在紫金西街沿线公交车站点,记者看到,市民李仲浩正用手机微信小程序“车来了”对自己所要乘坐的18路公交车进行实时查询。李仲浩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用手机就能掌握公交站点信息,他切身感受到了智能公交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乘客乘坐公交车,不仅可以在手机上实时查线路,也不用准备零钱,支付宝、微信、云闪付全部支持刷码支付,所有公交车安装了扫码乘车设备,扫码乘坐公交车成为不少市民乘客的习惯。“手机扫码支付很方便,还时不时有优惠活动,能享受到半价坐公交车,真是手机在手、出行无忧呀。”乘客杨雨萌笑嘻嘻地说。(记者李瑞、牛惠、史晓萍、王雨苗)
原标题:喜看长治新变化·干部群众说长治 “我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生之大,事关家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五年来,长治市以人民为中心,瞄准人民所需,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抓起,从群众最盼望解决的事做起,把群众的需求切实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让百姓感到真真切切的“暖”。
“暖”是什么?暖就是有人把你的“小事”放在心上,把你的“福祉”作为担当。我们的孩子去哪儿上学?我们的父母去哪儿养老?我们去哪儿找工作?……这些,都有了让人温暖的答案。
以民评民说为标准、民心民力为依靠、民意民声为依据、民愿民盼为方向、民惠民富为目标,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接着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老百姓的“获得感”、民生的“升级版”,稳稳地托起了这座城市的幸福。
幸福日子比蜜甜
“这几天大黄梨还挂在树上,订单就已经应接不暇了,预计今年又能挣十多万元……”金秋时节,硕果累累,武乡县上司乡小店村大黄梨种植基地处处洋溢着梨果的清香,说起现在的收入,村民郭艳芳高兴得合不拢嘴。通过努力,如今他不仅学会了梨树管护、电商销售等技术,还积极向身边的村民分享自己的经验。
“真心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回村后,承包了200棵梨树,农业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我梨树种植管护、电商销售等,现在每棵树都能产梨350斤左右。这梨可甜了,咱的日子比梨还甜!”郭艳芳说,今年他还成立了“狗蛋种养公司”,希望借此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的返乡人才加入其中,共同致富。
其实,小到一个家庭的脱贫致富、走向小康,大到一片区域的欣欣向荣、持续发展,都建立在实干和奋斗的基础之上。郭艳芳的成功得益于上司乡对产业发展的重视,是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上司乡按照“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原则,不仅聚焦小米、葱丝辣椒、大黄梨等特色农业,着力打造以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产业链为基础的农产品优势区,还积极吸引更多返乡人员回村创业就业,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电商培训等活动,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力争让一大批创业人才在乡村舞台上各展其长,逐步让当地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小康路、幸福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好日子,是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期盼。幸福的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奋斗出来的日子比蜜还甜!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让百姓在康庄大道上越走越宽广。”乡人大主席李明表示。
“改”出美丽新生活
金色9月,走进潞城区潞华街道东贾村,绿树成荫、街巷整洁,一幢幢精致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值得注意的是每户的房角都有白色的管道和盖子。
“这是改厕以后留的抽污口和通风管。”村民李永慧热情地介绍,“原来村里家家户户都是旱厕,一到夏天蚊虫滋生、臭气熏天,城里亲戚朋友来做客,上厕所都是让人发愁的事。”
小厕所关系大民生。近年来,长治市把开展农村“厕所革命”作为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的重要举措来抓,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协调推进,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点面结合、有序推进,改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厕所改造以后,又干净又美观。咱这美丽乡村不仅有‘面子’,还有‘里子’,真是没有死角了。”说起改厕,李永慧直夸好。
“刚开始实施厕所改造时,很多村民颇有抵触情绪。大家习惯了旱厕,担心改厕后地里缺了肥料,还浪费水,积极性不高。”东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申翼飞回忆,“村里组织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率先改厕。同时走家入户,为乡亲们宣讲改厕的目的、作用及相关政策,分析旱厕的危害和缺陷,帮助农民算好健康账、经济账,大家改厕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厕所不仅要建好,还要管护好。为此,长治市探索建立了全市改厕数据管理平台,群众可以通过该平台在线联系维修等业务,进一步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治市农厕改革工作将继续坚持整村推进、坚持群众满意、坚持程序规范,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在技术培训上下功夫、在模式选择上下功夫、在改厕质量上下功夫,坚决把好过程监督关、建档立卡关、考核验收关,建立完善排查整改机制、资金落实机制、管护服务机制,真正让美丽乡村不留死角。
让花朵绚丽绽放
走进上党区欣欣幼儿园,多彩的教学楼如同一座快乐城堡,小朋友们在老师的看护下,有的玩攀岩,有的滑滑梯,有的玩过山洞……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园所。
上党区欣欣幼儿园是一所公办幼儿园。多年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为目标,精心设置课程,有绘本故事,有演讲,有活动,有户外运动等,让幼儿在听、说、动等练习中得到整体锻炼,实现全面发展。
为了落实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欣欣幼儿园在户外活动场地设置了木工房、攀岩墙、水上乐园等多个区域,通过举办足球比赛、亲子运动会等充分调动幼儿参加户外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孩子们团结协作的意识。在教室开辟了共享书柜、娃娃区、建构区等共享区域,将丰富多彩的活动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每个学期举办“红色经典诵读”,让孩子们身处其中,感受着文化熏陶,传承经典。利用记录幼儿成长档案、家长开放日活动及每月开设儿童品格家长课堂等形式为家长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
“现在的学前教育更加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在校门口等待放学的70后二胎妈妈成婧说,在她小时候,很多家长还没有“幼儿园”这个概念。那时,县城只有一所幼儿园,中午需要回家吃饭,操场上铺的是普通砖,拉线旗杆,铁质的转椅和滑梯,还有时常发出嘎吱嘎吱声的跷跷板,每天学些简单的数字和拼音字母,非常单调。“现在的幼儿园,不仅设备设施先进,教学内容也很丰富,非常贴近生活,注重培养小朋友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学费全免,只需要出午餐费就可以。幼儿园教育变化实在太大了,孩子们太幸福了。”她感叹道。
住有所居笑开颜
“住上公租房,今后再也不用到处租房搬家了。”家住圣鑫园小区的程海菊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程海菊是潞州区环卫处的环卫工人,买房对她来说本是件难事。在市区工作多年,她和丈夫一直租住在城中村的民房里,租房不仅让她和家人始终有种漂泊感,而且一年几千元的租赁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2020年开始,市住建局城市改造和房产综合事务中心进一步拓宽租赁补贴保障范围,为长治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住房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困难住房群体提供住房保障,并将符合条件的环卫、公交等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重点发展产业符合条件的青年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退伍军人、消防救援人员和成年后的孤儿等优先纳入保障范围。
有了这样的好政策,程海菊和其他符合条件的环卫工友们很快就通过申请住进了公租房。“申请没多久,我就拿到了新房钥匙。新房比以前我租的平房条件好太多了,租金还便宜,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程海菊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让老百姓住得更安心,是一座城市关注民生、为民服务的“指南针”。截至目前,长治市投资建成公租房14600套,盘活365套,分配14084套,租赁补贴累计发放11735户,基本满足了全市无房困难群众的住房需求。此外,作为全国推广“公租房App”的19个试点城市之一,长治市进一步提升城市公租房管理服务水平,今年率先在全省上线运行了“公租房App”,城镇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在手机登录就可轻松填报申请,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效提升了公租房管理及服务效能,促进长治市住房保障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让惠及民生的举措“落地开花”,圆了百姓安居梦。
老年生活真滋润
“来,爷爷奶奶动起来,咱们跟着节拍,一起拍拍手……”9月17日上午9时许,市二院医养结合护理院的20多位老人在护理人员的带领下做着活力操。
市二院医养结合护理院是长治市首家大型公立医院承办的养老服务项目,也是全省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于2017年建成投运,主要为老年人提供诊疗康复、长期照护、慢病管理、休闲娱乐等系列服务。
“年纪大了,就是图个省心、安心、舒心。”今年81岁的张奶奶是上党区人,患有心脏病、肝肾功能衰退等多种疾病,“2018年刚来护理院的时候,日常只能依靠轮椅。你看现在,我连拐杖都不用,这都是护理人员的功劳。”
“我们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调整她的作息、饮食等生活习惯,同时及时调整用药,结合按摩、锻炼等方式为老人做康复治疗。”一直负责张奶奶护理工作的李诗路此刻正忙着为老人筹备生日会,“今年因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老人的子女们不能为老人庆生,我们准备给她一个惊喜。”
中午,张奶奶看到护理人员精心准备的饭菜,还有子女们提前送来的生日蛋糕,高兴得合不拢嘴:“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从没想过老年生活能过得这样有滋有味。”
创造美满幸福的老年生活,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离不开社会高质量养老服务的供给。近年来,长治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秉承“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高品质运营”理念,全力推动提升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能力、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提升养老服务功能品质、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支持养老服务政策落实,初步构架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深度融合”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为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公交之“变”展新颜
作为城市流动的风景,公共交通的发展折射出城市整体面貌的发展变化。说起公共交通的发展变化,经常乘坐公交车出行的市民感受最深切。
“现在的新能源公交车不仅环保,而且宽敞舒适,车上有空调,冬暖夏凉。”市民田小飞说。
近年来,长治公交集团积极发展绿色公交系统,将公交车辆全部更新为低能耗低排放的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共846部,真正实现了轻装上阵、绿色发展。
公交车经历了一代代更新,公交线路也在一条条拓展。仅今年以来,长治市就新开通了24路、38路、环线100路、51路等多条公交线路。截至目前,营运线路达163条。
“51路公交是8月26日开通的,开通后我上下班就变得很方便。它从长安街南口始发,沿五一街、威远门南路、府后西街、府后东街、长兴南路、东大街、延安南路花园街,最终到达花园枢纽站,始发站距离我上班的长清家装市场不足200米。我家就在沿线公交站附近,不想骑电动车的时候,就乘坐公交车去上班。”市民刘晓婷对新开通的51路公交线赞不绝口。
在紫金西街沿线公交车站点,记者看到,市民李仲浩正用手机微信小程序“车来了”对自己所要乘坐的18路公交车进行实时查询。李仲浩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用手机就能掌握公交站点信息,他切身感受到了智能公交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乘客乘坐公交车,不仅可以在手机上实时查线路,也不用准备零钱,支付宝、微信、云闪付全部支持刷码支付,所有公交车安装了扫码乘车设备,扫码乘坐公交车成为不少市民乘客的习惯。“手机扫码支付很方便,还时不时有优惠活动,能享受到半价坐公交车,真是手机在手、出行无忧呀。”乘客杨雨萌笑嘻嘻地说。(记者李瑞、牛惠、史晓萍、王雨苗)
原标题:喜看长治新变化·干部群众说长治 “我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