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懈追求的梦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千年追梦,今朝梦圆,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朽丰碑。
在这伟大奇迹中,长治乐章激昂嘹亮: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治市5个贫困县如期摘帽,933个贫困村有序退出,32.2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累计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0941户,脱贫成效考核连续四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八年精准扶贫,五年脱贫攻坚。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全省产业扶贫到村到户现场观摩会、全省资产收益扶贫试点现场会、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暨电商扶贫工作推进会相继在长治召开。2020年7月,长治市被确定为全省唯一一个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试点市。
五年长治巨变,五年成就显著。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上下同欲,克难攻坚,啃下脱贫硬骨头,脱贫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长治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一幅幅“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图景展现在世人面前。
从解决温饱到摆脱贫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看一组数据:长治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3488元增加至2020年的10087元,年均增幅30.2%。
数字的背后,是一项项落地有声的具体行动。
长治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认真落实牵头抓总、整体谋划、统筹协调的主体责任,做到精准派人、精准帮扶、精准脱贫。
——上下同心,精准指挥。市县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立下军令状,市领导带头深入贫困乡村调研走访,落实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组建8个专项扶贫领导组,市级分管领导管行业必须管扶贫。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统筹行业部门力量,做到脱贫攻坚只有主角没有配角。
——明确思路,精准施策。明确“健康为本、教育为基、就业为重、产业为要”工作思路和“龙头带村、能人带户、两头激励、共同致富”基本路径,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举措,相继出台《关于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六条措施》《关于坚决打赢全市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构建衔接配套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用非常之力,坚决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完善机制,精准派人。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带头帮、机关单位包村帮、党员干部到户帮、工作队员驻村帮、第一书记任职帮的“五帮联动”工作机制。全市选派2386支驻村工作队,6668名扶贫工作队员,1321名驻村第一书记,“五天四夜”,夙夜在公,933个贫困村全部实现“一村一队,一队三人”。建立“一会三查三联动”工作机制,会议通报强调度,严督实查促成效,三级联动聚合力,压紧压实驻村干部责任链条。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尽锐出战,砥砺前行。
全市上下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大力弘扬太行精神,以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坚定意志,以战天斗地、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苦干实干、善作善成,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书写了减贫奇迹的精彩长治篇章!
从产业单一到多业支撑,人民群众迈向小康生活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脱贫攻坚以来,在上党大地上,精准扶贫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越来越多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大门。
特色农业产业、光伏扶贫、乡村旅游、电商扶贫……招招精准,招招见效。
耕耘黄土地,种下“摇钱树”!
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完善资产收益机制,培育壮大药茶、中药材、肉制品、粮品等七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脱贫链。在全市重点发展了120万亩中药材、30万亩优质小米、40万亩特色蔬菜、60万亩干鲜果、30万亩马铃薯、6000万棒食用菌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
建成扶贫产业园区14个、产业基地36个、扶贫车间204家,带动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架上“蓝板板”,挣上“阳光钱”!
建设集中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5335个、规模280.8兆瓦,年获收益1.8亿元,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建立光伏扶贫电费补贴“月结月付”机制,最大限度惠及贫困群众。
风景变“钱景”,吃上“旅游饭”!
全市建设乡村旅游村100个,纳入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42个。通过旅游扶贫,辐射带动5981户23132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挪出“穷窝窝”,走上致富路!
把易地搬迁作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根本之策,采取精准识别对象、新区安置配套、旧村拆除复垦、生态修复治理、产业就业保障和社区治理跟进“六环联动”办法,推进整村搬迁,统筹解决人、钱、地、房、树、村、稳七个问题。“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易地搬迁资金16.6亿元,建成199个集中安置点,搬迁了394个自然村,完成搬迁30006人,“搬得出”问题全面解决。
稳定实现三保障。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对各阶段贫困学生应助尽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医疗“三保险三救助”“双签约”“一站式”“先诊疗后付费”实现全覆盖;全市累计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26945户;社会保障兜底全覆盖。
……
脱贫群众收入高了,生活好了,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两不愁三保障”稳稳托起了脱贫群众的小康梦。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千方百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乘势而上做好乡村振兴衔接,成为当下长治市脱贫攻坚质量更高、成色更足、效果更好的有力之举。
从太行山巅到漳河两岸,从广袤田野到偏远乡村,广大干部群众乘势而上,在新起点上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夯实基础、完善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作为全省唯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试点市,长治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全面启动试点工作,着力构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监督考核五大机制,全力推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人才就业等十大衔接,在有机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探出新路径、攒出新经验、作出新示范。
“我们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对动态帮扶实行‘三级预警’,对边缘易致贫户实行‘七策同享’,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户’均建立‘一户一档’,筑牢防止返贫保障机制,力争交出一份衔接乡村振兴的满意答卷。”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段志岗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905支乡村振兴工作队全部驻村到岗。市县区乡村振兴局(中心)今年相继挂牌,乡村振兴工作有序推进。
——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顶层设计稳步推进。市委出台《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长治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暂行办法》《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实施方案》《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等,编制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和“5﹢1”六个专项规划。
乡村振兴全面提速。长治市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以发展绿色有机旱作农业为抓手,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开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引导进城务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重点抓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高素质农民、产业经纪人培育,加快构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体系。同时,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提升长治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为打造全国中部地区乡村振兴样板省提供长治模式。
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将继续激励上党儿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记者张军兵)
原标题:长治:小康圆梦,乡村振兴新画卷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小康,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懈追求的梦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千年追梦,今朝梦圆,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朽丰碑。
在这伟大奇迹中,长治乐章激昂嘹亮: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治市5个贫困县如期摘帽,933个贫困村有序退出,32.2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累计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0941户,脱贫成效考核连续四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八年精准扶贫,五年脱贫攻坚。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全省产业扶贫到村到户现场观摩会、全省资产收益扶贫试点现场会、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暨电商扶贫工作推进会相继在长治召开。2020年7月,长治市被确定为全省唯一一个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试点市。
五年长治巨变,五年成就显著。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上下同欲,克难攻坚,啃下脱贫硬骨头,脱贫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长治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一幅幅“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图景展现在世人面前。
从解决温饱到摆脱贫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看一组数据:长治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3488元增加至2020年的10087元,年均增幅30.2%。
数字的背后,是一项项落地有声的具体行动。
长治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认真落实牵头抓总、整体谋划、统筹协调的主体责任,做到精准派人、精准帮扶、精准脱贫。
——上下同心,精准指挥。市县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立下军令状,市领导带头深入贫困乡村调研走访,落实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组建8个专项扶贫领导组,市级分管领导管行业必须管扶贫。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统筹行业部门力量,做到脱贫攻坚只有主角没有配角。
——明确思路,精准施策。明确“健康为本、教育为基、就业为重、产业为要”工作思路和“龙头带村、能人带户、两头激励、共同致富”基本路径,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举措,相继出台《关于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六条措施》《关于坚决打赢全市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构建衔接配套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用非常之力,坚决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完善机制,精准派人。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带头帮、机关单位包村帮、党员干部到户帮、工作队员驻村帮、第一书记任职帮的“五帮联动”工作机制。全市选派2386支驻村工作队,6668名扶贫工作队员,1321名驻村第一书记,“五天四夜”,夙夜在公,933个贫困村全部实现“一村一队,一队三人”。建立“一会三查三联动”工作机制,会议通报强调度,严督实查促成效,三级联动聚合力,压紧压实驻村干部责任链条。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尽锐出战,砥砺前行。
全市上下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大力弘扬太行精神,以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坚定意志,以战天斗地、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苦干实干、善作善成,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书写了减贫奇迹的精彩长治篇章!
从产业单一到多业支撑,人民群众迈向小康生活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脱贫攻坚以来,在上党大地上,精准扶贫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越来越多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大门。
特色农业产业、光伏扶贫、乡村旅游、电商扶贫……招招精准,招招见效。
耕耘黄土地,种下“摇钱树”!
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完善资产收益机制,培育壮大药茶、中药材、肉制品、粮品等七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脱贫链。在全市重点发展了120万亩中药材、30万亩优质小米、40万亩特色蔬菜、60万亩干鲜果、30万亩马铃薯、6000万棒食用菌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
建成扶贫产业园区14个、产业基地36个、扶贫车间204家,带动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架上“蓝板板”,挣上“阳光钱”!
建设集中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5335个、规模280.8兆瓦,年获收益1.8亿元,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建立光伏扶贫电费补贴“月结月付”机制,最大限度惠及贫困群众。
风景变“钱景”,吃上“旅游饭”!
全市建设乡村旅游村100个,纳入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42个。通过旅游扶贫,辐射带动5981户23132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挪出“穷窝窝”,走上致富路!
把易地搬迁作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根本之策,采取精准识别对象、新区安置配套、旧村拆除复垦、生态修复治理、产业就业保障和社区治理跟进“六环联动”办法,推进整村搬迁,统筹解决人、钱、地、房、树、村、稳七个问题。“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易地搬迁资金16.6亿元,建成199个集中安置点,搬迁了394个自然村,完成搬迁30006人,“搬得出”问题全面解决。
稳定实现三保障。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对各阶段贫困学生应助尽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医疗“三保险三救助”“双签约”“一站式”“先诊疗后付费”实现全覆盖;全市累计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26945户;社会保障兜底全覆盖。
……
脱贫群众收入高了,生活好了,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两不愁三保障”稳稳托起了脱贫群众的小康梦。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千方百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乘势而上做好乡村振兴衔接,成为当下长治市脱贫攻坚质量更高、成色更足、效果更好的有力之举。
从太行山巅到漳河两岸,从广袤田野到偏远乡村,广大干部群众乘势而上,在新起点上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夯实基础、完善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作为全省唯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试点市,长治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全面启动试点工作,着力构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监督考核五大机制,全力推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人才就业等十大衔接,在有机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探出新路径、攒出新经验、作出新示范。
“我们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对动态帮扶实行‘三级预警’,对边缘易致贫户实行‘七策同享’,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户’均建立‘一户一档’,筑牢防止返贫保障机制,力争交出一份衔接乡村振兴的满意答卷。”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段志岗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905支乡村振兴工作队全部驻村到岗。市县区乡村振兴局(中心)今年相继挂牌,乡村振兴工作有序推进。
——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顶层设计稳步推进。市委出台《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长治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暂行办法》《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实施方案》《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等,编制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和“5﹢1”六个专项规划。
乡村振兴全面提速。长治市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以发展绿色有机旱作农业为抓手,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开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引导进城务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重点抓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高素质农民、产业经纪人培育,加快构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体系。同时,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提升长治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为打造全国中部地区乡村振兴样板省提供长治模式。
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将继续激励上党儿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记者张军兵)
原标题:长治:小康圆梦,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