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黎城县城出发,向西北行驶约27公里,有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小山村——南委泉村。在抗日战争时期,黎北县抗日民主政府曾在村中驻扎,129师生产部、印染厂、被服厂等单位也曾长期驻扎于此。
1944年,“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在南委泉村隆重召开,会上选出杀敌英雄31名、劳动和支前模范39名。大会盛况空前,极大地鼓舞了前线战斗和后方生产,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南委泉村也因此名扬全国。
奋不顾身的英雄儿女
走进黎城,革命遗址处处有,红色故事家家传。在南委泉村也是如此,村里有朱德旧居、戎伍胜旧居、129师生产部旧址、烈士碑等红色遗址。尤其是提起70多年前的那场“群英会”,村民们有讲不完的红色故事。近日,在黎城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黎城八路军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孙广兴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南委泉村,站在“英雄台”,观看着刻有“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在此召开”的石碑,遥想当年盛况空前的会议场景,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是一次历史性的总结大会,这次大会为足食足兵、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做了动员和准备。”在孙广兴娓娓讲述中,记者听到了这样的故事。
1944年底,太行军民经过多年的艰苦斗争,在战胜日寇的多次扫荡和严重蝗灾、旱灾后,整个根据地形势基本平稳。太行区为推广杀敌英雄、劳动模范和优秀工作者的模范事迹及生产、工作经验,于当年11月20日至12月7日,在南委泉村召开“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大会将会场主席台命名为“英雄台”。现如今,南委泉村村委会所在的大院就是当时的“英雄台”所在位置。
11月20日,南委泉村关帝庙河滩附近搭起一座高高的主席台,两侧数十面红旗迎风飘扬。中午12时,李顺达、李马保、王同会、赵起仓、孟祥英、甄荣典等300多名英雄模范在群众热烈的掌声中进入会场。大会开始时,鸣礼炮24响,全体人员向所有抗战阵亡将士和被日寇残杀的同胞致哀。
这次大会召开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是对我党在太行山区领导的抗日力量的一次大检阅,更是对太行山这块英雄辈出的土地的崇高敬礼。
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上党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用热血铺就了一条抗日救国的英雄大道。
民兵英雄徐顺孩、地雷大王王来法、神枪英雄关二如、孤胆英雄程坦、少年英雄李爱民,还有老区英雄李顺达、生产互助英雄李马保……这些名字组成了一个灿若星河的英雄方阵。
盛况空前的群英会
据孙广兴介绍,“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的筹备工作从1944年6月初就开始了。9月上旬,随着各地选定的展品陆续运到,大会也进入到最后的准备阶段。会议除设置了会场、展览室、彩门外,还集中了太行区的工程专家、艺术家数十人对会场进行装饰和布置。
会前各地经过认真评选,并以县和专区的名义召开了“群英会”,选出参加太行区的杀敌英雄代表120名和劳动英雄代表206名。
从11月1日开始,太行区各分区选出来的参会代表陆续到达南委泉。南委泉附近多个村庄设立了招待站,有专门的接待员和解说员,并邀请全区著名的剧团演出《李马保》《小二黑结婚》等剧目。
“当时,会场设在一大片河滩地上,主席台是用木杆搭成的,展览馆设在民房和临时搭的帐篷里。大会开幕前夕,村民们修整道路、粉刷墙壁、高插彩旗、张贴标语,到处是喜气洋洋的景象。”孙广兴说。
11月20日中午12时,大会代表开始进场。下午1时,在全场热烈的欢呼声中,英雄和劳模胸前佩戴红花列队入场。下午1时30分,欢迎大会在礼炮声中开幕。邓小平、滕代远、李雪峰等同志和各县选出的300余名杀敌英雄、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以及附近10公里以内的各村群众,共计万余人出席了大会。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举行了分组座谈会和战绩、生产两大展览馆开馆剪彩典礼。座谈会上选出杀敌英雄31名、劳动和支前模范39名。战绩展览馆设30余室,陈列了129师与全区民兵的主要战绩,分军队建设、人民武装建设、敌寇暴行、国内外及根据地发展形势等部分。生产展览馆分设12室,依次陈列了灾荒是怎样度过的、深耕细作、水利建设、棉花与西红柿种植、植树造林、手工业生产与矿产等内容。
12月7日,大会通过了《太行区第一届杀敌英雄大会宣言》和《太行区第一届劳动英雄大会》两个宣言,并举行了杀敌英雄、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授奖仪式。颁奖中,英雄们分别获得了牛、驴、羊、毛巾、牙刷、牙粉等物质奖励和奖章、锦旗等。
世代传承的英雄基因
英雄辈出的上党大地,历来多出慷慨悲歌之士、精忠报国之人。每逢国家有难,他们总是奋勇当先,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浴血奋战、流血牺牲。
翻开黎城红色文化丛书《黎城抗战实录》,记者看到了在“群英会”上,《新华日报·太行版》报道的英雄事迹:太行区一等炮兵英雄胡胜才是有名的“神炮手”,当时敌人在起灯山修筑工事,这里是个光山包,山顶的大庙是天然的坚固工事,架着的机关枪让步兵无法靠近,根据地受到很大的威胁。为了拔掉这个“钉子”,胡胜才用83发炮弹,弹弹击中摧毁了敌人的工事。胡胜才不仅能炸碉堡,还能从3000多米以外的高山,把炮弹打进敌人的队伍里。
在抗日战争时期,劳动英雄甄荣典曾在黄崖洞兵工厂当工人,他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大家多造炮弹,维修设备,改进工具,掀起全厂生产竞赛的热潮,是名副其实的“炮弹大王”。
合作英雄郎凤标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合作化运动,大力发展纺织与副业生产,在困难时期抗灾度荒;植棉英雄靳玉良宣传推动群众种棉花,并与合作社合作,发展根据地纺织业;生产互助英雄石寸金垦荒造田、扩大根据地耕地面积……
巍巍太行山,是一座英雄的山。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太行山涌现出众多英雄,他们用热血铸造出伟大的太行精神,这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新时代人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记者丁德令)
原标题:南委泉村:英雄气概传千古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从黎城县城出发,向西北行驶约27公里,有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小山村——南委泉村。在抗日战争时期,黎北县抗日民主政府曾在村中驻扎,129师生产部、印染厂、被服厂等单位也曾长期驻扎于此。
1944年,“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在南委泉村隆重召开,会上选出杀敌英雄31名、劳动和支前模范39名。大会盛况空前,极大地鼓舞了前线战斗和后方生产,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南委泉村也因此名扬全国。
奋不顾身的英雄儿女
走进黎城,革命遗址处处有,红色故事家家传。在南委泉村也是如此,村里有朱德旧居、戎伍胜旧居、129师生产部旧址、烈士碑等红色遗址。尤其是提起70多年前的那场“群英会”,村民们有讲不完的红色故事。近日,在黎城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黎城八路军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孙广兴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南委泉村,站在“英雄台”,观看着刻有“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在此召开”的石碑,遥想当年盛况空前的会议场景,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是一次历史性的总结大会,这次大会为足食足兵、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做了动员和准备。”在孙广兴娓娓讲述中,记者听到了这样的故事。
1944年底,太行军民经过多年的艰苦斗争,在战胜日寇的多次扫荡和严重蝗灾、旱灾后,整个根据地形势基本平稳。太行区为推广杀敌英雄、劳动模范和优秀工作者的模范事迹及生产、工作经验,于当年11月20日至12月7日,在南委泉村召开“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大会将会场主席台命名为“英雄台”。现如今,南委泉村村委会所在的大院就是当时的“英雄台”所在位置。
11月20日,南委泉村关帝庙河滩附近搭起一座高高的主席台,两侧数十面红旗迎风飘扬。中午12时,李顺达、李马保、王同会、赵起仓、孟祥英、甄荣典等300多名英雄模范在群众热烈的掌声中进入会场。大会开始时,鸣礼炮24响,全体人员向所有抗战阵亡将士和被日寇残杀的同胞致哀。
这次大会召开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是对我党在太行山区领导的抗日力量的一次大检阅,更是对太行山这块英雄辈出的土地的崇高敬礼。
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上党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用热血铺就了一条抗日救国的英雄大道。
民兵英雄徐顺孩、地雷大王王来法、神枪英雄关二如、孤胆英雄程坦、少年英雄李爱民,还有老区英雄李顺达、生产互助英雄李马保……这些名字组成了一个灿若星河的英雄方阵。
盛况空前的群英会
据孙广兴介绍,“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的筹备工作从1944年6月初就开始了。9月上旬,随着各地选定的展品陆续运到,大会也进入到最后的准备阶段。会议除设置了会场、展览室、彩门外,还集中了太行区的工程专家、艺术家数十人对会场进行装饰和布置。
会前各地经过认真评选,并以县和专区的名义召开了“群英会”,选出参加太行区的杀敌英雄代表120名和劳动英雄代表206名。
从11月1日开始,太行区各分区选出来的参会代表陆续到达南委泉。南委泉附近多个村庄设立了招待站,有专门的接待员和解说员,并邀请全区著名的剧团演出《李马保》《小二黑结婚》等剧目。
“当时,会场设在一大片河滩地上,主席台是用木杆搭成的,展览馆设在民房和临时搭的帐篷里。大会开幕前夕,村民们修整道路、粉刷墙壁、高插彩旗、张贴标语,到处是喜气洋洋的景象。”孙广兴说。
11月20日中午12时,大会代表开始进场。下午1时,在全场热烈的欢呼声中,英雄和劳模胸前佩戴红花列队入场。下午1时30分,欢迎大会在礼炮声中开幕。邓小平、滕代远、李雪峰等同志和各县选出的300余名杀敌英雄、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以及附近10公里以内的各村群众,共计万余人出席了大会。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举行了分组座谈会和战绩、生产两大展览馆开馆剪彩典礼。座谈会上选出杀敌英雄31名、劳动和支前模范39名。战绩展览馆设30余室,陈列了129师与全区民兵的主要战绩,分军队建设、人民武装建设、敌寇暴行、国内外及根据地发展形势等部分。生产展览馆分设12室,依次陈列了灾荒是怎样度过的、深耕细作、水利建设、棉花与西红柿种植、植树造林、手工业生产与矿产等内容。
12月7日,大会通过了《太行区第一届杀敌英雄大会宣言》和《太行区第一届劳动英雄大会》两个宣言,并举行了杀敌英雄、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授奖仪式。颁奖中,英雄们分别获得了牛、驴、羊、毛巾、牙刷、牙粉等物质奖励和奖章、锦旗等。
世代传承的英雄基因
英雄辈出的上党大地,历来多出慷慨悲歌之士、精忠报国之人。每逢国家有难,他们总是奋勇当先,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浴血奋战、流血牺牲。
翻开黎城红色文化丛书《黎城抗战实录》,记者看到了在“群英会”上,《新华日报·太行版》报道的英雄事迹:太行区一等炮兵英雄胡胜才是有名的“神炮手”,当时敌人在起灯山修筑工事,这里是个光山包,山顶的大庙是天然的坚固工事,架着的机关枪让步兵无法靠近,根据地受到很大的威胁。为了拔掉这个“钉子”,胡胜才用83发炮弹,弹弹击中摧毁了敌人的工事。胡胜才不仅能炸碉堡,还能从3000多米以外的高山,把炮弹打进敌人的队伍里。
在抗日战争时期,劳动英雄甄荣典曾在黄崖洞兵工厂当工人,他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大家多造炮弹,维修设备,改进工具,掀起全厂生产竞赛的热潮,是名副其实的“炮弹大王”。
合作英雄郎凤标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合作化运动,大力发展纺织与副业生产,在困难时期抗灾度荒;植棉英雄靳玉良宣传推动群众种棉花,并与合作社合作,发展根据地纺织业;生产互助英雄石寸金垦荒造田、扩大根据地耕地面积……
巍巍太行山,是一座英雄的山。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太行山涌现出众多英雄,他们用热血铸造出伟大的太行精神,这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新时代人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记者丁德令)
原标题:南委泉村:英雄气概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