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前,一位操南方口音的书生登太行,到访潞安。他无掮客商旅般步履匆匆,也无访亲探友般行期明确,而是长住下来,整日观景听曲作诗访古。他姓甚名谁、因何而来,又何时离开?我们无从得知;此行是自在闲游的无意之举,还是细致谋划的周密旅程?更无人知晓。
多年后,当《上党竹枝词二十一首》问世,我们才发现,当年的那个书生名叫许七云。潞安小住的日子,他细察小民生活,用文字为世人勾勒出一幅鲜活生动的清初潞安市井风情画。在这幅画里,有绣娘、织女,有士女、名伶,有商贾富裕之家、有农家辛劳之户,有对历史典故的关照,有对生活情态的展示,有元宵佳节全民欢庆的热闹之态,也有庙会上众人齐心祝祷、迎神纳福的虔诚之举。今天,就让我们翻开这幅尘封的画卷,追随许七云的脚步,一起回望三百年前潞安城的古镇古庙、民风民俗,破解庙会文化与百姓生活的不解情缘。
图为:北董庙会
繁华一世的古镇
“年年蚕月茧抽丝,北董村中弄杼儿,一种歌喉长短曲,樱桃树下赛神时。”这是许七云《上党竹枝词二十一首》里所描绘的潞安府城东南北董的生活情态。迎神赛社曾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见证了北董的千年兴衰,一世繁华。
北董的由来,最早始于宋代,且与苏店、南董两地关系密切。随着宋朝民间经济的日渐发达,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旧时的集市已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潞安城南集市渐渐向南扩张,于是就有了中董(内董)、南董,北董位于集市之北,因此称其为北董。中董就是现在的上党区苏店镇。
作为城南经济贸易中心的北董,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商业大街,以观庙为界,往东为上东街,向西为下西街。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商贾云集,潞麻店、蚕丝坊、绸缎庄、铁匠铺、造醋坊、茶肆、大酒楼、老面馆、小客房一字排开,接待着远道而来的驼队商帮。当年的许七云也曾夹杂在客商之间,感受过北董东西大街上的热闹繁华。他必定在上东街的王家缫丝坊、程家麻绳店看过祖传的缫丝纺麻技艺,必定为村东头的闫家银器工艺、李家冶铁技艺拍手叫绝,他一定逛过缫丝人居住的丝行沟,一定听过言书行说书人讲的传奇故事。路遇饥渴时,他一定尝过东街的烧饼西街的汤饼,一定买过蒸食铺里刚出笼的包子馒头。
桐城人氏的许七云,在干旱少雨、黄土遮日的北方,能看到北董这样水流穿城过,桑树立两旁的景致欣喜万分。北董村的水系来自城东南的黄崖山,古称百谷山,也称雕山。山上河水至山脚分为两道,一道依北董东南的贾掌沟流入东门,一道沿大荒沟入南门。有水则树木繁茂,加之北董养蚕缫丝者众多,故村里种满了桑树。据明《潞安府志》记载,“潞州六县有桑树8万余株,织机9000余张。”北董古镇种桑养蚕,弄杼织绸实为整个潞安丝织业的一个缩影,正是有众多如北董王家般精湛缫丝技艺的手艺人,有众多织绣功夫了得的织户绣娘,最终成就了潞安“西北之机潞最工”的美名。
除了拥有北方水乡的景致,北董的建筑也颇有讲究。民间曾流传一种说法,称北董古镇为二龙戏凤形态。古堡城墙似凤之骨架,南北门外寺庙似首尾,东西门外寺庙为两翼,村内绿树作翎羽,登高远望好像一只面南展翅欲飞的凤凰。
命运多舛的古庙
寺庙道观在古时百姓的生活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无论是消灾避祸,还是赶考生娃都要求神拜佛,不管是天降甘霖、大获丰收,还是金榜题名、喜得贵子也要拜谢神佛,有钱者捐资建庙酬谢神佛,无钱者以劳代捐感念神佛,庙堂祭拜作为民众的集体信仰、精神支柱深深植根于百姓心中。
古时的北董人讲求风水气脉,也专注供奉神佛,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建造了许多寺庙道观。据村里老者回忆,原来的北董,城内有观庙、祖师庙、五道庙、观音堂;依城墙建有文庙、三教堂、魁星阁、玉皇阁;北门外有关帝庙、姬神庙;南门外有石佛寺;西门外有三嵕庙、前庵庙、后庵庙、土地庙、千佛殿、仓后寺;东门外还有观音堂、土地庙、天齐庙等等。然而,受长年自然侵蚀与人为破坏,如今仅有尧王庙多次修缮后保存完好,东观音堂、前庵庙、土地庙留有部分遗迹,其余寺庙已不复存在。
现存的尧王庙,原名观庙,始建于唐高宗时期。相传北董东南的黄崖山常有巨蟒出没伤人,后尧王斩蟒为民除害,为感念尧王义举,村民捐资修建尧王庙。尧王庙经宋明两朝多次扩建,最终形成山门、戏楼、钟楼、鼓楼、香亭、大殿、厢房齐备的建筑格局。20世纪50年代,为扩大庙院,拆除钟鼓二楼,改建山门戏楼。20世纪90年代,再次拆除东西厢房。没有院墙保护的庙院,几度遭盗窃破坏,大殿房脊上的明清琉璃尽数盗光,就连独具特色的香亭石狮柱础也未幸免。随后,为避免文物再次失窃,村委会为尧王庙复建院墙。可重新粉饰修复的尧王庙,再难呈现许七云眼中观庙的精美古朴。
世代承袭的古会
那天,许七云来到北董的日子,恰逢农历七月十八。这一天是北董的大日子,一年一度的尧王庙会正隆重举行。正值秋收时节,许七云与喜获丰收的当地百姓一起到尧王庙前祭拜、听戏、看赛社、赶庙会。
尧王庙会由来已久,其祭祀规制严谨、流程繁多。尧王庙会会期三天,七月十六晚,要举办盛大的神祀仪式,将神佛灵牌招入尧王庙香亭,焚香叩拜,请神佛看戏。随后由德高望重的文化名人点戏,届时受邀的戏班班主已事先将所演剧目列于红榜贴在庙内,并由这位文人代表着笔将庙会首演剧目写下,随即戏台上鸣锣开唱。
文人点戏的规矩一直延续至20世纪50年代,作为清代北董人李翰林唯一后人李邋遢孩儿(绰号),成为尧王庙会最后一位点戏的文人。他虽先天残疾,但写得一手好字,在村里很受尊敬。由于李邋遢孩儿无法行走,每逢庙会,村民就用罗织将他架至方桌上,协助其完成点戏仪式。
古时的尧王庙会唱两台戏,一台在尧王庙,唱大戏上党梆子;一台在南门外的石佛寺,唱上党落子、鼓书秧歌等地方戏曲曲艺。石佛寺始建于北魏,原为北董规模最大,建造最精美的佛家寺院,寺内有藏经楼、石刻、佛像以及壁画。因地处于洪水河边,多年洪水冲击,寺庙坍塌,遗址掩埋地下。没了寺庙,尧王庙会两台戏的传统并未受影响,村民们依旧在石佛寺原址的土堆上搭台唱戏。据北董老者回忆,最后一次南门外土堆上听戏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了。而今,尧王庙的戏台已拆,南门外的土堆不在,村民们听戏都改至尧王庙西边村委大院,庙会两台戏的传统成为过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董村兴起了新庙会。为促进农村合作社发展,加强城乡物资交流,活跃农村经济,北董村响应国家号召,将农历四月十二确立为北董村新庙会。新会日期的选定,一是考虑在春播秋收的农闲间隙,便于村民物资交流,二是对四月五龙山五龙庙会传统的延续承袭。
时过境迁,而今的北董村已卸下区域商贸往来的重任,饱经风霜的古庙不再是村民重要的精神寄托,传袭至今的古庙会也褪去它神圣、庄重的神祭色彩,旧时古镇的古风古韵,早已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风新貌所替代。合上许七云诗集,关于古镇古庙古会的故事就此封存,“弄杼声”“长短调”时而响起,仿佛是过去在心底留下的阵阵涟漪。(来源:上党晚报 王惠芬)
原标题:古镇 古庙 古会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三百多年前,一位操南方口音的书生登太行,到访潞安。他无掮客商旅般步履匆匆,也无访亲探友般行期明确,而是长住下来,整日观景听曲作诗访古。他姓甚名谁、因何而来,又何时离开?我们无从得知;此行是自在闲游的无意之举,还是细致谋划的周密旅程?更无人知晓。
多年后,当《上党竹枝词二十一首》问世,我们才发现,当年的那个书生名叫许七云。潞安小住的日子,他细察小民生活,用文字为世人勾勒出一幅鲜活生动的清初潞安市井风情画。在这幅画里,有绣娘、织女,有士女、名伶,有商贾富裕之家、有农家辛劳之户,有对历史典故的关照,有对生活情态的展示,有元宵佳节全民欢庆的热闹之态,也有庙会上众人齐心祝祷、迎神纳福的虔诚之举。今天,就让我们翻开这幅尘封的画卷,追随许七云的脚步,一起回望三百年前潞安城的古镇古庙、民风民俗,破解庙会文化与百姓生活的不解情缘。
图为:北董庙会
繁华一世的古镇
“年年蚕月茧抽丝,北董村中弄杼儿,一种歌喉长短曲,樱桃树下赛神时。”这是许七云《上党竹枝词二十一首》里所描绘的潞安府城东南北董的生活情态。迎神赛社曾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见证了北董的千年兴衰,一世繁华。
北董的由来,最早始于宋代,且与苏店、南董两地关系密切。随着宋朝民间经济的日渐发达,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旧时的集市已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潞安城南集市渐渐向南扩张,于是就有了中董(内董)、南董,北董位于集市之北,因此称其为北董。中董就是现在的上党区苏店镇。
作为城南经济贸易中心的北董,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商业大街,以观庙为界,往东为上东街,向西为下西街。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商贾云集,潞麻店、蚕丝坊、绸缎庄、铁匠铺、造醋坊、茶肆、大酒楼、老面馆、小客房一字排开,接待着远道而来的驼队商帮。当年的许七云也曾夹杂在客商之间,感受过北董东西大街上的热闹繁华。他必定在上东街的王家缫丝坊、程家麻绳店看过祖传的缫丝纺麻技艺,必定为村东头的闫家银器工艺、李家冶铁技艺拍手叫绝,他一定逛过缫丝人居住的丝行沟,一定听过言书行说书人讲的传奇故事。路遇饥渴时,他一定尝过东街的烧饼西街的汤饼,一定买过蒸食铺里刚出笼的包子馒头。
桐城人氏的许七云,在干旱少雨、黄土遮日的北方,能看到北董这样水流穿城过,桑树立两旁的景致欣喜万分。北董村的水系来自城东南的黄崖山,古称百谷山,也称雕山。山上河水至山脚分为两道,一道依北董东南的贾掌沟流入东门,一道沿大荒沟入南门。有水则树木繁茂,加之北董养蚕缫丝者众多,故村里种满了桑树。据明《潞安府志》记载,“潞州六县有桑树8万余株,织机9000余张。”北董古镇种桑养蚕,弄杼织绸实为整个潞安丝织业的一个缩影,正是有众多如北董王家般精湛缫丝技艺的手艺人,有众多织绣功夫了得的织户绣娘,最终成就了潞安“西北之机潞最工”的美名。
除了拥有北方水乡的景致,北董的建筑也颇有讲究。民间曾流传一种说法,称北董古镇为二龙戏凤形态。古堡城墙似凤之骨架,南北门外寺庙似首尾,东西门外寺庙为两翼,村内绿树作翎羽,登高远望好像一只面南展翅欲飞的凤凰。
命运多舛的古庙
寺庙道观在古时百姓的生活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无论是消灾避祸,还是赶考生娃都要求神拜佛,不管是天降甘霖、大获丰收,还是金榜题名、喜得贵子也要拜谢神佛,有钱者捐资建庙酬谢神佛,无钱者以劳代捐感念神佛,庙堂祭拜作为民众的集体信仰、精神支柱深深植根于百姓心中。
古时的北董人讲求风水气脉,也专注供奉神佛,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建造了许多寺庙道观。据村里老者回忆,原来的北董,城内有观庙、祖师庙、五道庙、观音堂;依城墙建有文庙、三教堂、魁星阁、玉皇阁;北门外有关帝庙、姬神庙;南门外有石佛寺;西门外有三嵕庙、前庵庙、后庵庙、土地庙、千佛殿、仓后寺;东门外还有观音堂、土地庙、天齐庙等等。然而,受长年自然侵蚀与人为破坏,如今仅有尧王庙多次修缮后保存完好,东观音堂、前庵庙、土地庙留有部分遗迹,其余寺庙已不复存在。
现存的尧王庙,原名观庙,始建于唐高宗时期。相传北董东南的黄崖山常有巨蟒出没伤人,后尧王斩蟒为民除害,为感念尧王义举,村民捐资修建尧王庙。尧王庙经宋明两朝多次扩建,最终形成山门、戏楼、钟楼、鼓楼、香亭、大殿、厢房齐备的建筑格局。20世纪50年代,为扩大庙院,拆除钟鼓二楼,改建山门戏楼。20世纪90年代,再次拆除东西厢房。没有院墙保护的庙院,几度遭盗窃破坏,大殿房脊上的明清琉璃尽数盗光,就连独具特色的香亭石狮柱础也未幸免。随后,为避免文物再次失窃,村委会为尧王庙复建院墙。可重新粉饰修复的尧王庙,再难呈现许七云眼中观庙的精美古朴。
世代承袭的古会
那天,许七云来到北董的日子,恰逢农历七月十八。这一天是北董的大日子,一年一度的尧王庙会正隆重举行。正值秋收时节,许七云与喜获丰收的当地百姓一起到尧王庙前祭拜、听戏、看赛社、赶庙会。
尧王庙会由来已久,其祭祀规制严谨、流程繁多。尧王庙会会期三天,七月十六晚,要举办盛大的神祀仪式,将神佛灵牌招入尧王庙香亭,焚香叩拜,请神佛看戏。随后由德高望重的文化名人点戏,届时受邀的戏班班主已事先将所演剧目列于红榜贴在庙内,并由这位文人代表着笔将庙会首演剧目写下,随即戏台上鸣锣开唱。
文人点戏的规矩一直延续至20世纪50年代,作为清代北董人李翰林唯一后人李邋遢孩儿(绰号),成为尧王庙会最后一位点戏的文人。他虽先天残疾,但写得一手好字,在村里很受尊敬。由于李邋遢孩儿无法行走,每逢庙会,村民就用罗织将他架至方桌上,协助其完成点戏仪式。
古时的尧王庙会唱两台戏,一台在尧王庙,唱大戏上党梆子;一台在南门外的石佛寺,唱上党落子、鼓书秧歌等地方戏曲曲艺。石佛寺始建于北魏,原为北董规模最大,建造最精美的佛家寺院,寺内有藏经楼、石刻、佛像以及壁画。因地处于洪水河边,多年洪水冲击,寺庙坍塌,遗址掩埋地下。没了寺庙,尧王庙会两台戏的传统并未受影响,村民们依旧在石佛寺原址的土堆上搭台唱戏。据北董老者回忆,最后一次南门外土堆上听戏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了。而今,尧王庙的戏台已拆,南门外的土堆不在,村民们听戏都改至尧王庙西边村委大院,庙会两台戏的传统成为过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董村兴起了新庙会。为促进农村合作社发展,加强城乡物资交流,活跃农村经济,北董村响应国家号召,将农历四月十二确立为北董村新庙会。新会日期的选定,一是考虑在春播秋收的农闲间隙,便于村民物资交流,二是对四月五龙山五龙庙会传统的延续承袭。
时过境迁,而今的北董村已卸下区域商贸往来的重任,饱经风霜的古庙不再是村民重要的精神寄托,传袭至今的古庙会也褪去它神圣、庄重的神祭色彩,旧时古镇的古风古韵,早已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风新貌所替代。合上许七云诗集,关于古镇古庙古会的故事就此封存,“弄杼声”“长短调”时而响起,仿佛是过去在心底留下的阵阵涟漪。(来源:上党晚报 王惠芬)
原标题:古镇 古庙 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