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于那片红色丰碑的印记——中村
发布时间: 2021-05-11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巍巍上党,重峦叠嶂,草木青青。这里居太行山之巅,与天为党,险要的地势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者得中原”之说。特殊的地理环境,也赋予了上党大地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特殊地位和使命,7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上党战役,使中村这座普通的村落永远镌刻在红色记忆的丰碑上。

华北抗日战争的中枢

中村,位于长治市潞州区西白兔镇。近年来,人们对它的了解多半是这里历史悠久的古代村落和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走进村子,我们仍能清晰地看到村中保存完整的明清历史风貌,而赫赫有名的申家二十四棋盘院则记录了明清时潞商的辉煌过往。

其实,这个普通的山村还曾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红色记忆,在这一方英雄辈出的热土上,中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敌人英勇斗争,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镌刻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往事。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率领八路军总部机关,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为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历时十三个月后,八路军总司令部和野战政治部于1938年10月25日转战来到中村,并将八路军总部设在这里。

从1938年10月到1939年7月八路军总部一直驻扎在中村。在中村的东北方向有一座龙泉山,山上林木葱郁,这里一度成为华北抗日战争的中枢。当年,八路军总部就设在龙泉山龙王庙内,东西廊房为朱德、彭德怀、左权等老一辈革命家住宿和办公的地方,警卫班、通讯班住在前院东房,总部灶房和库房分设在玉皇殿和奶奶殿内。龙泉山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华北抗战和开辟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当年朱、彭老总和左权副总参谋长在这里战斗生活了256天。

龙泉山龙王庙在1943年的战火中惨遭损毁。如今,遗留的根基静立在那里,默默诉说着当年的往事。

《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创刊筹备地

中村村南有一处清代建筑民居,四合院布局,坐北朝南。这里曾是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的旧址所在地,中轴线上现存南房、正房窑三孔,两侧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当年,就在这个小四合院里,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胜利部署并指挥了华北抗战,他们发动群众、组织民兵参加八路军、抗日决死队和武装游击小组,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谱写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光辉篇章。

1938年10月7日,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陆定一等,在这个政治部院内接待了江横、陈克寒等同志,并在此召开了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创刊筹备工作。

八路军总部在中村龙泉山的岁月里,总部各机关的干部战士和中村人民一起搞生产,拿起锄头,在龙泉山坡上开荒种粮、种菜,实行生产自给。朱德总司令还曾在中村留下了很多诗词、题词、电稿和重要文章,其中著名的《太行春感》表达了八路军战士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拉开上党战役的序幕

上党战役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部队反击国民党军进攻所进行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1945年9月7日,刘伯承与邓小平下达了《晋冀鲁豫军区作战字第一号命令》,决定于9月10日凌晨2时30分开始对屯留、上村实施攻击。9月9日23时,即战斗发起前三个半小时,刘邓指挥所推进到潞州区西白兔乡中村,对战役实施指挥,命令下达后,就在黄碾镇召开旅以上干部会,作了上党战役的作战部署,上党战役正式拉开序幕。

刘伯承说:“上党战役很重要,关系全局。党中央、毛主席命令我们必须把撬进来的敌人消灭,保卫上党。这次战役在战术上要有新的转变。从游击战到运动战、攻坚战。”

1945年9月10日凌晨2时30分,我太行纵队向屯留、上村发起攻击。上党战役正式打响。同时,以太岳、冀南两个纵队隐蔽于长治至屯留公路两侧,准备歼灭敌人。驻守屯留的国民党军是挺进第6纵队的1个教导团及收编的伪军一部,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我太行纵队以31团为主攻,先夺取东关,后从东面攻城,13团攻占城西南高地和南关后从南面攻城,30团从西面佯攻城垣。在攻城顺序上,确定的是先打屯留,再长子,然后打潞城,最后打壶关。占领上述四城后,各路大军会攻长治。

如今,岁月的流逝抹去了战场的痕迹,那些史书上的文字记载,流传的悲壮故事,却仍令人心血澎湃,在国家存亡的最后关头,是无数志士和普通人支撑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

“太行浩气传千古”,这必将激励着勤劳勇敢的中村人民在建设新农村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杨亚娟、刘波图、申振强

原标题:中村:镌刻在红色记忆丰碑上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蟠龙围困战里的红色印记
· 郑太高铁红色旅游线路来啦!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红色
镌刻于那片红色丰碑的印记——中村

巍巍上党,重峦叠嶂,草木青青。这里居太行山之巅,与天为党,险要的地势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者得中原”之说。特殊的地理环境,也赋予了上党大地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特殊地位和使命,7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上党战役,使中村这座普通的村落永远镌刻在红色记忆的丰碑上。

华北抗日战争的中枢

中村,位于长治市潞州区西白兔镇。近年来,人们对它的了解多半是这里历史悠久的古代村落和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走进村子,我们仍能清晰地看到村中保存完整的明清历史风貌,而赫赫有名的申家二十四棋盘院则记录了明清时潞商的辉煌过往。

其实,这个普通的山村还曾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红色记忆,在这一方英雄辈出的热土上,中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敌人英勇斗争,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镌刻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往事。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率领八路军总部机关,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为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历时十三个月后,八路军总司令部和野战政治部于1938年10月25日转战来到中村,并将八路军总部设在这里。

从1938年10月到1939年7月八路军总部一直驻扎在中村。在中村的东北方向有一座龙泉山,山上林木葱郁,这里一度成为华北抗日战争的中枢。当年,八路军总部就设在龙泉山龙王庙内,东西廊房为朱德、彭德怀、左权等老一辈革命家住宿和办公的地方,警卫班、通讯班住在前院东房,总部灶房和库房分设在玉皇殿和奶奶殿内。龙泉山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华北抗战和开辟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当年朱、彭老总和左权副总参谋长在这里战斗生活了256天。

龙泉山龙王庙在1943年的战火中惨遭损毁。如今,遗留的根基静立在那里,默默诉说着当年的往事。

《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创刊筹备地

中村村南有一处清代建筑民居,四合院布局,坐北朝南。这里曾是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的旧址所在地,中轴线上现存南房、正房窑三孔,两侧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当年,就在这个小四合院里,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胜利部署并指挥了华北抗战,他们发动群众、组织民兵参加八路军、抗日决死队和武装游击小组,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谱写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光辉篇章。

1938年10月7日,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陆定一等,在这个政治部院内接待了江横、陈克寒等同志,并在此召开了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创刊筹备工作。

八路军总部在中村龙泉山的岁月里,总部各机关的干部战士和中村人民一起搞生产,拿起锄头,在龙泉山坡上开荒种粮、种菜,实行生产自给。朱德总司令还曾在中村留下了很多诗词、题词、电稿和重要文章,其中著名的《太行春感》表达了八路军战士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拉开上党战役的序幕

上党战役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部队反击国民党军进攻所进行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1945年9月7日,刘伯承与邓小平下达了《晋冀鲁豫军区作战字第一号命令》,决定于9月10日凌晨2时30分开始对屯留、上村实施攻击。9月9日23时,即战斗发起前三个半小时,刘邓指挥所推进到潞州区西白兔乡中村,对战役实施指挥,命令下达后,就在黄碾镇召开旅以上干部会,作了上党战役的作战部署,上党战役正式拉开序幕。

刘伯承说:“上党战役很重要,关系全局。党中央、毛主席命令我们必须把撬进来的敌人消灭,保卫上党。这次战役在战术上要有新的转变。从游击战到运动战、攻坚战。”

1945年9月10日凌晨2时30分,我太行纵队向屯留、上村发起攻击。上党战役正式打响。同时,以太岳、冀南两个纵队隐蔽于长治至屯留公路两侧,准备歼灭敌人。驻守屯留的国民党军是挺进第6纵队的1个教导团及收编的伪军一部,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我太行纵队以31团为主攻,先夺取东关,后从东面攻城,13团攻占城西南高地和南关后从南面攻城,30团从西面佯攻城垣。在攻城顺序上,确定的是先打屯留,再长子,然后打潞城,最后打壶关。占领上述四城后,各路大军会攻长治。

如今,岁月的流逝抹去了战场的痕迹,那些史书上的文字记载,流传的悲壮故事,却仍令人心血澎湃,在国家存亡的最后关头,是无数志士和普通人支撑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

“太行浩气传千古”,这必将激励着勤劳勇敢的中村人民在建设新农村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杨亚娟、刘波图、申振强

原标题:中村:镌刻在红色记忆丰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