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红色武乡。这里不仅有千沟万壑的自然风光,而且留下了众多大大小小的红色革命遗址,它们是历史的见证,经过岁月的洗礼,至今仍在讲述着抗日英雄的故事,在蟠龙镇同样如此。
4月13日,记者走进蟠龙镇,在蟠龙围困战烈士纪念亭、黄沙岗烈士陵园等地寻访红色足迹,翻阅史料,挖掘故事,在一串串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中,感受着当年军民的浴血奋战。
空舍清野 围困敌人
从武乡县城出发,沿着322省道向东行进约34公里就到了蟠龙镇,在春雨的沐浴中,太行山深处的这座古镇透着微微凉意,站在蟠龙村村口举目瞭望,群山环绕间绿意渐浓,春花竞相绽放。
“日本鬼子占段村,蟠龙成了眼中钉,疯狂扫荡根据地,抢粮放火又抓丁,武东遍地狼烟升,处处血雨和腥风……”一路上,记者通过手机听到了深受当地人喜欢的武乡琴书《蟠龙围困战》。这首讲述民族惨痛、父辈苦难的小调,至今仍传唱不衰,这歌、这精神、这信仰,早已成为武乡人血脉中的固有基因,代代传承。
据《蟠龙镇志》记载,蟠武战役后,为斩断敌军爪牙,彻底消灭敌人“蚕食”阴谋,蟠武沿线军民发起“军民团结奋战,围困蟠龙敌人”的行动。1943年6月初,蟠龙镇附近30多个村庄、7000余名群众迅速向东沟、贾豁、大有、洪水、土河等山区革命根据地转移。临走时,他们搬走粮食、带走工具、堵死了水窖,实行“空室清野”,偌大的蟠龙镇一时间变成了空城。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敌人想打入蟠龙控制武东革命根据地,并掠夺这里丰富的煤、铁和粮食资源。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抗日组织决定先把蟠龙的老百姓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再和敌人展开斗争,争取用围困的办法迫使敌人退出蟠龙。
6月13日,敌人侵占了蟠龙。他们在胡峦岭、白家庄、侯家垴、李家坪等地筑碉堡、挖外壕、拉铁丝网、修防卫城,打通了上百个大小据点,并在蟠武公路沿线的好多地方设立哨棚。日本人扬言:“蟠龙镇是皇军的铁打江山,两个月之内就让武乡县城变成我们的地盘。”面对敌人的嚣张气焰,在蟠龙军民的顽强打击下,敌人最终仓皇而逃。
军民同心 痛打敌人
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土窑,毁掉亲手置办的所有用具,填死村里几代人用惯的老井,对于这些大山里的劳苦百姓,是怎样的撕心裂肺和难以割舍。然而,动员令下达后,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迁移进深山沟,一进就是八个多月。
翻开《红色蟠龙》,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蟠武沿线民兵群众为困死敌人,夺回家园,不单纯依靠政府救济、老区人民募捐的赞助,而是立足于对敌人的长期围困,响亮地提出了“向荒山要粮,同敌人夺食”的战斗口号。当时,在县政府的组织下,转移出来的人民群众积极投入纺花织布和开荒种地的游击生产运动,并且建立起村与村的联防,加强侦察和情报工作,把单纯的生产组织改为战斗与生产结合的劳动队。就这样,不仅围困住了敌人,还战胜了严重的饥荒。
尽管敌人来势汹汹,但太行根据地的同志们早已根据上级指示做好了准备。他们在地势较高的韩家垴、摩天岭和大凹顶设了三个岗哨,有一个岗哨立起高高的树杆,上面绑上草人,一发现敌情就把树杆推倒。民兵们还在大小路口埋上地雷,或是让敌人坐“土飞机”、啃“铁西瓜”。吃了亏的敌人急红眼就出来扫荡,战士们又教群众打游击战,敌人往前赶,大家往后退;敌人前庄折腾,大家后庄休息;敌人撤到炮楼里,大家再出来自由活动。
“提起对敌人的憎恶,大家都咬牙切齿。当时,我太姥爷惨遭敌人杀害,50多岁的太姥姥哭瞎了双眼。我的姥爷有兄弟三人,其中大姥爷是村长,敌人进村扫荡抓人,大姥爷就把白萝卜掏空装上公章藏起来。此外,还有很多民兵被出卖,被敌人抓住后活活烧死。”采访中,蟠龙村党支部书记安部军告诉记者,在蟠龙、在武乡,家家都有红色故事。至今,人们始终铭记着那一段历史,并且将这些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赶跑敌人 夺回家园
九月的太行山是收获的季节。
1943年9月,高粱地里一片通红,黄灿灿的谷子压弯了腰。躲在炮楼里的敌人看得直流口水,心里盘算着怎样抢粮食,可是老百姓不会留给他们一粒粮。村民们在部队的掩护下,先把离炮楼远的庄稼收割完。到了深夜,几个民兵在炮楼西边“噼里啪啦”放鞭炮,敌人盯紧了西边,趁着这会儿功夫,村民把东边粮食抢收完了。利用同样的方法,大家又把西边的粮食抢回了家。
第二天天亮,敌人发现上当了,便派大批伪军到其他地方抢割。不过,根据地抗日队伍早有安排,等到敌人费了一天功夫正准备把收割的粮食打包运走时,突然枪声、手榴弹声四处响起,吓得敌人四处乱窜,扔下粮食只顾逃命。
同时,为迫使敌人退出蟠龙,经过周密部署,以八路军769团为骨干,结合当地民兵,在长达50里的蟠武战线上撒下天罗地网。在蟠龙战役中,战士们冲锋陷阵,白家庄日军、伪军被歼灭,胡峦岭、侯家垴、奶奶庙等多个据点全部获胜。敌人占领蟠龙后,千方百计地想劫取柳沟丰富的煤铁资源,曾多次安上临时据点,都被拔掉了。
敌人四处碰壁,于是不断加大兵力,加固防卫工事。到1944年春节后,更是狗急跳墙,对土河、砖壁、桥南等重点村庄进行连续包剿,但扫荡一次次被粉碎。除了进行军事打击,战士和群众还向敌人实施攻心战,大家深夜摸进蟠龙镇,贴标语、散传单,告诉伪军当汉奸没有好下场。一颗颗攻心弹向敌人打去,不断有伪军在半夜里携枪投降。
经过八个多月的严酷斗争,残敌最终离开了蟠龙。据武乡红色文化专家郝雪廷介绍,在蟠龙围困战中,武东根据地军民共进行大小战斗3275次,歼敌2100多名。1944年4月3日太行《新华日报》第一版,以显赫的标题发表了《向蟠武线军民致敬》的社论,表彰了在战斗中坚持围困蟠龙敌寇的广大军民。
如今70多年过去了,历史的长河载浮走多少往事,流不尽的却是浩然正气,唱不完的是一曲曲英雄的赞歌。如今,蟠龙镇作为全县的工业重镇,以产业发展为引领,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傍晚时分,春雨渐停,湛蓝的天空放晴,绵延的群山和蜿蜒的河流,给渐渐走向富裕的老区人民,勾勒出一幅激动人心的画面。(记者丁德令)
原标题:蟠龙围困战里的红色印记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巍巍太行,红色武乡。这里不仅有千沟万壑的自然风光,而且留下了众多大大小小的红色革命遗址,它们是历史的见证,经过岁月的洗礼,至今仍在讲述着抗日英雄的故事,在蟠龙镇同样如此。
4月13日,记者走进蟠龙镇,在蟠龙围困战烈士纪念亭、黄沙岗烈士陵园等地寻访红色足迹,翻阅史料,挖掘故事,在一串串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中,感受着当年军民的浴血奋战。
空舍清野 围困敌人
从武乡县城出发,沿着322省道向东行进约34公里就到了蟠龙镇,在春雨的沐浴中,太行山深处的这座古镇透着微微凉意,站在蟠龙村村口举目瞭望,群山环绕间绿意渐浓,春花竞相绽放。
“日本鬼子占段村,蟠龙成了眼中钉,疯狂扫荡根据地,抢粮放火又抓丁,武东遍地狼烟升,处处血雨和腥风……”一路上,记者通过手机听到了深受当地人喜欢的武乡琴书《蟠龙围困战》。这首讲述民族惨痛、父辈苦难的小调,至今仍传唱不衰,这歌、这精神、这信仰,早已成为武乡人血脉中的固有基因,代代传承。
据《蟠龙镇志》记载,蟠武战役后,为斩断敌军爪牙,彻底消灭敌人“蚕食”阴谋,蟠武沿线军民发起“军民团结奋战,围困蟠龙敌人”的行动。1943年6月初,蟠龙镇附近30多个村庄、7000余名群众迅速向东沟、贾豁、大有、洪水、土河等山区革命根据地转移。临走时,他们搬走粮食、带走工具、堵死了水窖,实行“空室清野”,偌大的蟠龙镇一时间变成了空城。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敌人想打入蟠龙控制武东革命根据地,并掠夺这里丰富的煤、铁和粮食资源。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抗日组织决定先把蟠龙的老百姓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再和敌人展开斗争,争取用围困的办法迫使敌人退出蟠龙。
6月13日,敌人侵占了蟠龙。他们在胡峦岭、白家庄、侯家垴、李家坪等地筑碉堡、挖外壕、拉铁丝网、修防卫城,打通了上百个大小据点,并在蟠武公路沿线的好多地方设立哨棚。日本人扬言:“蟠龙镇是皇军的铁打江山,两个月之内就让武乡县城变成我们的地盘。”面对敌人的嚣张气焰,在蟠龙军民的顽强打击下,敌人最终仓皇而逃。
军民同心 痛打敌人
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土窑,毁掉亲手置办的所有用具,填死村里几代人用惯的老井,对于这些大山里的劳苦百姓,是怎样的撕心裂肺和难以割舍。然而,动员令下达后,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迁移进深山沟,一进就是八个多月。
翻开《红色蟠龙》,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蟠武沿线民兵群众为困死敌人,夺回家园,不单纯依靠政府救济、老区人民募捐的赞助,而是立足于对敌人的长期围困,响亮地提出了“向荒山要粮,同敌人夺食”的战斗口号。当时,在县政府的组织下,转移出来的人民群众积极投入纺花织布和开荒种地的游击生产运动,并且建立起村与村的联防,加强侦察和情报工作,把单纯的生产组织改为战斗与生产结合的劳动队。就这样,不仅围困住了敌人,还战胜了严重的饥荒。
尽管敌人来势汹汹,但太行根据地的同志们早已根据上级指示做好了准备。他们在地势较高的韩家垴、摩天岭和大凹顶设了三个岗哨,有一个岗哨立起高高的树杆,上面绑上草人,一发现敌情就把树杆推倒。民兵们还在大小路口埋上地雷,或是让敌人坐“土飞机”、啃“铁西瓜”。吃了亏的敌人急红眼就出来扫荡,战士们又教群众打游击战,敌人往前赶,大家往后退;敌人前庄折腾,大家后庄休息;敌人撤到炮楼里,大家再出来自由活动。
“提起对敌人的憎恶,大家都咬牙切齿。当时,我太姥爷惨遭敌人杀害,50多岁的太姥姥哭瞎了双眼。我的姥爷有兄弟三人,其中大姥爷是村长,敌人进村扫荡抓人,大姥爷就把白萝卜掏空装上公章藏起来。此外,还有很多民兵被出卖,被敌人抓住后活活烧死。”采访中,蟠龙村党支部书记安部军告诉记者,在蟠龙、在武乡,家家都有红色故事。至今,人们始终铭记着那一段历史,并且将这些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赶跑敌人 夺回家园
九月的太行山是收获的季节。
1943年9月,高粱地里一片通红,黄灿灿的谷子压弯了腰。躲在炮楼里的敌人看得直流口水,心里盘算着怎样抢粮食,可是老百姓不会留给他们一粒粮。村民们在部队的掩护下,先把离炮楼远的庄稼收割完。到了深夜,几个民兵在炮楼西边“噼里啪啦”放鞭炮,敌人盯紧了西边,趁着这会儿功夫,村民把东边粮食抢收完了。利用同样的方法,大家又把西边的粮食抢回了家。
第二天天亮,敌人发现上当了,便派大批伪军到其他地方抢割。不过,根据地抗日队伍早有安排,等到敌人费了一天功夫正准备把收割的粮食打包运走时,突然枪声、手榴弹声四处响起,吓得敌人四处乱窜,扔下粮食只顾逃命。
同时,为迫使敌人退出蟠龙,经过周密部署,以八路军769团为骨干,结合当地民兵,在长达50里的蟠武战线上撒下天罗地网。在蟠龙战役中,战士们冲锋陷阵,白家庄日军、伪军被歼灭,胡峦岭、侯家垴、奶奶庙等多个据点全部获胜。敌人占领蟠龙后,千方百计地想劫取柳沟丰富的煤铁资源,曾多次安上临时据点,都被拔掉了。
敌人四处碰壁,于是不断加大兵力,加固防卫工事。到1944年春节后,更是狗急跳墙,对土河、砖壁、桥南等重点村庄进行连续包剿,但扫荡一次次被粉碎。除了进行军事打击,战士和群众还向敌人实施攻心战,大家深夜摸进蟠龙镇,贴标语、散传单,告诉伪军当汉奸没有好下场。一颗颗攻心弹向敌人打去,不断有伪军在半夜里携枪投降。
经过八个多月的严酷斗争,残敌最终离开了蟠龙。据武乡红色文化专家郝雪廷介绍,在蟠龙围困战中,武东根据地军民共进行大小战斗3275次,歼敌2100多名。1944年4月3日太行《新华日报》第一版,以显赫的标题发表了《向蟠武线军民致敬》的社论,表彰了在战斗中坚持围困蟠龙敌寇的广大军民。
如今70多年过去了,历史的长河载浮走多少往事,流不尽的却是浩然正气,唱不完的是一曲曲英雄的赞歌。如今,蟠龙镇作为全县的工业重镇,以产业发展为引领,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傍晚时分,春雨渐停,湛蓝的天空放晴,绵延的群山和蜿蜒的河流,给渐渐走向富裕的老区人民,勾勒出一幅激动人心的画面。(记者丁德令)
原标题:蟠龙围困战里的红色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