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州城外东南八里有一山曰“秋谷”,它的得名始于一个人的别号,因此包含了特殊的文化意义。
大家对于元代秋谷先生李孟可能知之甚少,可这位秋谷先生的家乡秋谷山却在我们的身边。无论先生离开上党走了多远,他的根在潞州,根在秋谷山,我们依然可从点滴的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中去追寻风采依然的李孟。
图为:南山头李氏祠
秋谷山之名,民国年间《重修秋谷山龙洞庙碑记》说得清楚:……秋谷之名,何自始乎?始于元中叶,李道复先生本蜀人,卜居此山,□□封“秦公”,改封“韩公”,元仁宗亲书“秋谷”二字赐之。后此山遂名“秋谷”……而碑文中“李道复先生本蜀人”一句似有不妥,如改为“李道复先生本潞人,后迁蜀”则好些。元仁宗赐“秋谷”之号殷切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文献记载,李孟(1255~1321 年),字道复,号秋谷,潞州上党人。曾祖执,金末举进士。祖昌祚,任金朝潞州税务同监,归降蒙古后,授潞州招抚使,佩银符。父唐,通蒙古语,从军于陕西、四川等地。李孟少时随父徙居汉中,后又入川。李孟习儒学,通经史,曾开门授徒。元成宗铁穆耳即位之初,被选为皇侄海山( 武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老师,仕元朝四代皇帝,两克内难,三入尚书,三封国公。尤其辅佐元仁宗施行新政,推行汉法,大有功于国家社稷,为后世所称道。延佑二年,深受仁宗信任和倚重的李孟主持了元朝建国以来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并作《初科知贡举》大抒胸怀:“百年场屋事初行,一夕文星聚帝京。豹管敢窥天下士,鳌头谁占日边名。宽容极口论时事,衣被终身荷圣情。愿得真儒佐明主,白头应不负平生。”李孟逝后葬于北京。有元一代名家张养浩对李孟赋诗赞曰:文武全才每许君,逢时谈笑建奇勋。世称李道为贤相,帝重严陵是故人。沧海两扶新日月,青天一埽旧烟云。盛名自古多难处,好及明时乞此身。李孟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著有《秋谷文集》,惜已佚。关于李孟的族源,一说为汉族,一说为后唐皇室沙陀族后裔。两者并不冲突,因为历史上汉族本来就是不断吸收其他少数民族而发展壮大的,隋唐皇室便含有鲜卑血统。上党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后唐庄宗李存勖不正是在潞州建立了千秋功绩吗?如果说李孟是已经汉化了的沙陀族后裔则更为贴切。
李孟于晚年回乡葬父,秋谷山上摩崖石刻“秋谷”二字理当凿于此时,因为李孟少时离开上党,有关李孟重返上党的史载仅这一次,况在李孟获得元仁宗赐号“秋谷”之后,时间上是吻合的。在秋谷山半山腰,拨开茂密的草丛,仍可觅得李孟手迹。一块巨石上,右书“秋谷”两个大字,左书“平章秦国公李道复”几个小字,均为楷体。史称,皇庆元年春正月,特授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依前平章政事。寻谒告,归葬其父母于潞州之先茔。明代《潞州志》云:李韩公墓,在城东南八里。公名唐,韩国公,平章政事孟之父,追封韩国,谥忠献,葬此。孟于傍建还山亭。今墓上翁仲及李韩公茔石碣见存。这段文字提供三点信息:一是李孟之父李唐墓在潞州城东南八里,疑为秋谷山;二是李孟在父亲墓旁修了还山亭;三是明代人还能看到李唐墓石碑及雕像。张养浩为李孟所书《还山亭记》道:平章秦国公,早以儒术事皇上潜邸,从行中外,且二十年……公自以布衣致此,惧弗克任,数请致政休居,上弗为允。遂于上党先茔距数百举武某山之阳,构亭曰“还山”,志其退也(指李孟晚年受中书右丞相铁木迭儿迫害而生隐退之意)……据《潞安府志》,还山亭,东南五里。元皇庆中,李文忠、孟平章时归葬父,思献公于先茔侧作亭,名曰还山。翰林台,在石佛山数武,太史李公所筑。这说明当时李孟不仅修了还山亭,还建了翰林台(疑在塔岭山)。
李孟到底是哪里人,元史明确说他是潞州上党人,依据史料及李孟与秋谷山之紧密关系,认定李孟是秋谷山周围一带人氏确凿无疑。如果进一步缩小范围,李孟应是秋谷山下某一村人氏。秋谷山下的南山头村,自古流传着有关李孟的传说,李姓为村中主要大姓,清代建的“李氏祠”虽破犹存。原南山头村支书李财顺讲,李孟就出自南山头李氏家族,是李氏先祖之一。李孟回乡葬父时,曾多设疑冢。在南山头与中山头村西的田地里原有一座李家老坟(上世纪50 年代被圈入惠丰厂),墓前有一对真人大小的石人、一对石马,一对石象等,当地人称“石柱子”坟,又叫“翰林坟”,不知埋的是哪位李氏先人。听一些老人说, 在北山头旧村西边也有一座南山头李家老坟。兴许是老天赐福,北山头村一村民院外居然摆着一块刻有“明故处士李公室人苏氏合葬墓志铭”的墓碑,文字还很清晰,有力论证了李孟与南山头李氏之渊源。碑文曰:“按状,公讳天相,字吉之,姓李氏,系元魏公秋谷之裔……”此处的“元魏公秋谷”指的就是李孟。说到这,又有问题了——史籍记述李孟死后葬在北京,儿子也在北京做官,他的后裔怎么又回到南山头了呢?或许元朝快要亡国时,李孟后人为避战乱与迫害,叶落归根,重归老家也未可知。另,秋谷山上摩崖石刻“秋谷”二字正对南山头村,或多或少昭示着李孟和南山头的关联。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图景:儿时的李孟经常在秋谷山上玩耍,美丽的青山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便日后李孟随父迁陕、迁蜀,再到京城做官,也总是忘不了这片令他魂牵梦绕的山岭,所以他自号“秋谷”,有机会还把“秋谷”刻于山上。
一个人,一座山,一段历史,给长治留下极其珍贵的人文财富。
白塔辨疑
潞州城内遥望东山,一塔冲天而尽显隽秀,古塔所在便是久负盛誉的塔岭山了。塔岭山,因塔而名焉,又称塔垴山、塔儿岭,也叫凤凰山,为一方名山。巍巍宝塔早已成为塔岭山的标志和象征。金元名家元好问《初发潞州》诗云:潞州久住似并州,身去心留不自由。白塔亭亭三十里,漳河东畔几回头。据说,诗中提到的“白塔”即塔岭山之塔。试分析之:
经查,古代潞州城内外共有三座宝塔,在元好问访潞时均“健在”。一是城内六府塔,或叫宝雨寺塔,位于今天晚集街潞华集团院内,现仅存塔基。二是宗教寺塔,或称婴儿塔,位于今城东路红叶山庄院内,现保存较好。三是塔岭山上石佛寺塔,抗日战争时毁掉,前些年重建。三塔中,首先排除六府塔。因为六府塔是密檐式结构,与元好问所云白塔形制不同。许多人一定见过著名的北京北海公园白塔和五台山塔院寺白塔,为藏式喇嘛塔,宗教寺塔与石佛寺塔(注:现代重修后的石佛寺塔已非藏式喇嘛塔)即属此类型。宗教寺塔与石佛寺塔两相比较,石佛寺塔为元好问诗中所云的可能性更大。宗教寺塔起于平地,周围民居阻挡遮掩,远观难以见也。石佛寺塔立于高山,又通体皆白,“亭亭”即高耸、遥远之意,易于瞭望也。上世纪30 年代,抗日五专署移驻塔岭山脚下的南石槽村,恐石佛寺塔成日寇轰炸之目标而将其炸毁。试想,站在三十里开外的漳河边上,能望到的白塔舍石佛寺塔又其谁?换一角度,元好问在漳河边为何会以白塔为参照物呢?只有一种可能,潞州城内外的建筑物唯白塔最高,又是当时潞州的标志性建筑,所以诗人才吟出“白塔亭亭三十里,漳河东畔几回首”的佳句。按照常理,《初发潞州》所云白塔正是塔岭山上的石佛寺塔。如能寻到元好问游历塔岭山之资料作为佐证,就确凿无疑了。毕竟诗人在潞州呆了很长时间,依好问之雅兴,塔岭山为境内一方名山,岂有不去之理。
如果元好问所云白塔是否塔岭山之塔尚属存疑,那么清代进士阎必卓的《游秋谷山》诗提到的古塔则确指石佛寺塔。诗曰:秋谷乘春入,风柔气若熏。参差松貌古,斑驳石皴文。塔影浑摩汉,钟声半落云。琳宫开磴道,攀处翠微分。忽怪轻寒逼,峰阴雪尚余。风吟摇鹤梦,云宿到僧居。望远增怀古,凌颠欲步虚。从来饶野兴,兹拟结衡庐。一幅美好而富有雅趣的游春图徐徐展开——那时的秋谷初春,茫茫参差古松,宝塔耸入云端,古寺钟声回旋……众所周知,塔岭、秋谷二山毗邻,东山上唯此一座宝塔,阎诗所称“塔影浑摩汉,钟声半落云”当然指石佛寺塔了。
名人之于名胜,从来就有剪不断、理还乱之联系。探究元好问等历史名人与白塔之渊源,亦是为塔岭山旅游开发造势。进而言之,上党地方名山多矣!塔岭山若想冲出长治,走向全国,当做之事繁多,而重要之一点是需打造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鲜明地域文化特色。(来源:上党晚报 王潞军)
原标题:抱愧东山 抱愧东山之秋谷先生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潞州城外东南八里有一山曰“秋谷”,它的得名始于一个人的别号,因此包含了特殊的文化意义。
大家对于元代秋谷先生李孟可能知之甚少,可这位秋谷先生的家乡秋谷山却在我们的身边。无论先生离开上党走了多远,他的根在潞州,根在秋谷山,我们依然可从点滴的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中去追寻风采依然的李孟。
图为:南山头李氏祠
秋谷山之名,民国年间《重修秋谷山龙洞庙碑记》说得清楚:……秋谷之名,何自始乎?始于元中叶,李道复先生本蜀人,卜居此山,□□封“秦公”,改封“韩公”,元仁宗亲书“秋谷”二字赐之。后此山遂名“秋谷”……而碑文中“李道复先生本蜀人”一句似有不妥,如改为“李道复先生本潞人,后迁蜀”则好些。元仁宗赐“秋谷”之号殷切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文献记载,李孟(1255~1321 年),字道复,号秋谷,潞州上党人。曾祖执,金末举进士。祖昌祚,任金朝潞州税务同监,归降蒙古后,授潞州招抚使,佩银符。父唐,通蒙古语,从军于陕西、四川等地。李孟少时随父徙居汉中,后又入川。李孟习儒学,通经史,曾开门授徒。元成宗铁穆耳即位之初,被选为皇侄海山( 武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老师,仕元朝四代皇帝,两克内难,三入尚书,三封国公。尤其辅佐元仁宗施行新政,推行汉法,大有功于国家社稷,为后世所称道。延佑二年,深受仁宗信任和倚重的李孟主持了元朝建国以来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并作《初科知贡举》大抒胸怀:“百年场屋事初行,一夕文星聚帝京。豹管敢窥天下士,鳌头谁占日边名。宽容极口论时事,衣被终身荷圣情。愿得真儒佐明主,白头应不负平生。”李孟逝后葬于北京。有元一代名家张养浩对李孟赋诗赞曰:文武全才每许君,逢时谈笑建奇勋。世称李道为贤相,帝重严陵是故人。沧海两扶新日月,青天一埽旧烟云。盛名自古多难处,好及明时乞此身。李孟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著有《秋谷文集》,惜已佚。关于李孟的族源,一说为汉族,一说为后唐皇室沙陀族后裔。两者并不冲突,因为历史上汉族本来就是不断吸收其他少数民族而发展壮大的,隋唐皇室便含有鲜卑血统。上党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后唐庄宗李存勖不正是在潞州建立了千秋功绩吗?如果说李孟是已经汉化了的沙陀族后裔则更为贴切。
李孟于晚年回乡葬父,秋谷山上摩崖石刻“秋谷”二字理当凿于此时,因为李孟少时离开上党,有关李孟重返上党的史载仅这一次,况在李孟获得元仁宗赐号“秋谷”之后,时间上是吻合的。在秋谷山半山腰,拨开茂密的草丛,仍可觅得李孟手迹。一块巨石上,右书“秋谷”两个大字,左书“平章秦国公李道复”几个小字,均为楷体。史称,皇庆元年春正月,特授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依前平章政事。寻谒告,归葬其父母于潞州之先茔。明代《潞州志》云:李韩公墓,在城东南八里。公名唐,韩国公,平章政事孟之父,追封韩国,谥忠献,葬此。孟于傍建还山亭。今墓上翁仲及李韩公茔石碣见存。这段文字提供三点信息:一是李孟之父李唐墓在潞州城东南八里,疑为秋谷山;二是李孟在父亲墓旁修了还山亭;三是明代人还能看到李唐墓石碑及雕像。张养浩为李孟所书《还山亭记》道:平章秦国公,早以儒术事皇上潜邸,从行中外,且二十年……公自以布衣致此,惧弗克任,数请致政休居,上弗为允。遂于上党先茔距数百举武某山之阳,构亭曰“还山”,志其退也(指李孟晚年受中书右丞相铁木迭儿迫害而生隐退之意)……据《潞安府志》,还山亭,东南五里。元皇庆中,李文忠、孟平章时归葬父,思献公于先茔侧作亭,名曰还山。翰林台,在石佛山数武,太史李公所筑。这说明当时李孟不仅修了还山亭,还建了翰林台(疑在塔岭山)。
李孟到底是哪里人,元史明确说他是潞州上党人,依据史料及李孟与秋谷山之紧密关系,认定李孟是秋谷山周围一带人氏确凿无疑。如果进一步缩小范围,李孟应是秋谷山下某一村人氏。秋谷山下的南山头村,自古流传着有关李孟的传说,李姓为村中主要大姓,清代建的“李氏祠”虽破犹存。原南山头村支书李财顺讲,李孟就出自南山头李氏家族,是李氏先祖之一。李孟回乡葬父时,曾多设疑冢。在南山头与中山头村西的田地里原有一座李家老坟(上世纪50 年代被圈入惠丰厂),墓前有一对真人大小的石人、一对石马,一对石象等,当地人称“石柱子”坟,又叫“翰林坟”,不知埋的是哪位李氏先人。听一些老人说, 在北山头旧村西边也有一座南山头李家老坟。兴许是老天赐福,北山头村一村民院外居然摆着一块刻有“明故处士李公室人苏氏合葬墓志铭”的墓碑,文字还很清晰,有力论证了李孟与南山头李氏之渊源。碑文曰:“按状,公讳天相,字吉之,姓李氏,系元魏公秋谷之裔……”此处的“元魏公秋谷”指的就是李孟。说到这,又有问题了——史籍记述李孟死后葬在北京,儿子也在北京做官,他的后裔怎么又回到南山头了呢?或许元朝快要亡国时,李孟后人为避战乱与迫害,叶落归根,重归老家也未可知。另,秋谷山上摩崖石刻“秋谷”二字正对南山头村,或多或少昭示着李孟和南山头的关联。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图景:儿时的李孟经常在秋谷山上玩耍,美丽的青山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便日后李孟随父迁陕、迁蜀,再到京城做官,也总是忘不了这片令他魂牵梦绕的山岭,所以他自号“秋谷”,有机会还把“秋谷”刻于山上。
一个人,一座山,一段历史,给长治留下极其珍贵的人文财富。
白塔辨疑
潞州城内遥望东山,一塔冲天而尽显隽秀,古塔所在便是久负盛誉的塔岭山了。塔岭山,因塔而名焉,又称塔垴山、塔儿岭,也叫凤凰山,为一方名山。巍巍宝塔早已成为塔岭山的标志和象征。金元名家元好问《初发潞州》诗云:潞州久住似并州,身去心留不自由。白塔亭亭三十里,漳河东畔几回头。据说,诗中提到的“白塔”即塔岭山之塔。试分析之:
经查,古代潞州城内外共有三座宝塔,在元好问访潞时均“健在”。一是城内六府塔,或叫宝雨寺塔,位于今天晚集街潞华集团院内,现仅存塔基。二是宗教寺塔,或称婴儿塔,位于今城东路红叶山庄院内,现保存较好。三是塔岭山上石佛寺塔,抗日战争时毁掉,前些年重建。三塔中,首先排除六府塔。因为六府塔是密檐式结构,与元好问所云白塔形制不同。许多人一定见过著名的北京北海公园白塔和五台山塔院寺白塔,为藏式喇嘛塔,宗教寺塔与石佛寺塔(注:现代重修后的石佛寺塔已非藏式喇嘛塔)即属此类型。宗教寺塔与石佛寺塔两相比较,石佛寺塔为元好问诗中所云的可能性更大。宗教寺塔起于平地,周围民居阻挡遮掩,远观难以见也。石佛寺塔立于高山,又通体皆白,“亭亭”即高耸、遥远之意,易于瞭望也。上世纪30 年代,抗日五专署移驻塔岭山脚下的南石槽村,恐石佛寺塔成日寇轰炸之目标而将其炸毁。试想,站在三十里开外的漳河边上,能望到的白塔舍石佛寺塔又其谁?换一角度,元好问在漳河边为何会以白塔为参照物呢?只有一种可能,潞州城内外的建筑物唯白塔最高,又是当时潞州的标志性建筑,所以诗人才吟出“白塔亭亭三十里,漳河东畔几回首”的佳句。按照常理,《初发潞州》所云白塔正是塔岭山上的石佛寺塔。如能寻到元好问游历塔岭山之资料作为佐证,就确凿无疑了。毕竟诗人在潞州呆了很长时间,依好问之雅兴,塔岭山为境内一方名山,岂有不去之理。
如果元好问所云白塔是否塔岭山之塔尚属存疑,那么清代进士阎必卓的《游秋谷山》诗提到的古塔则确指石佛寺塔。诗曰:秋谷乘春入,风柔气若熏。参差松貌古,斑驳石皴文。塔影浑摩汉,钟声半落云。琳宫开磴道,攀处翠微分。忽怪轻寒逼,峰阴雪尚余。风吟摇鹤梦,云宿到僧居。望远增怀古,凌颠欲步虚。从来饶野兴,兹拟结衡庐。一幅美好而富有雅趣的游春图徐徐展开——那时的秋谷初春,茫茫参差古松,宝塔耸入云端,古寺钟声回旋……众所周知,塔岭、秋谷二山毗邻,东山上唯此一座宝塔,阎诗所称“塔影浑摩汉,钟声半落云”当然指石佛寺塔了。
名人之于名胜,从来就有剪不断、理还乱之联系。探究元好问等历史名人与白塔之渊源,亦是为塔岭山旅游开发造势。进而言之,上党地方名山多矣!塔岭山若想冲出长治,走向全国,当做之事繁多,而重要之一点是需打造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鲜明地域文化特色。(来源:上党晚报 王潞军)
原标题:抱愧东山 抱愧东山之秋谷先生